七歲小孩兒不經人世,卻寫下一首地地道道的成人詩,老辣程度一流

2021-01-15 解憂文史

三字經曰:「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波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北魏祖塋,八歲能吟詩,大唐李泌,七歲起棋賦。此二人都是冰雪聰明的孩童,更成為了人們爭相學習的榜樣,由此可見,古人對於「神童」的嚮往與追捧。俗話說童言無忌,孩子的話往往無所遮攔,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早已聞之不嗔、見怪不怪。

然而,倘若反過來:一個孩子顯得格外地成熟,小小年紀便深諳人世道理,甚至比大人的領悟都深刻,那必定要引起一陣驚嘆與叢疑了。有趣的是,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不乏其例,諸如七歲為孔子師的項橐,十二歲拜相的甘羅,七歲能詩的駱賓王,皆是突出代表。當然,亦少不了下面這一位。

宋仁宗皇佑三年,青社才子黃庶邀請了幾位詩友到訪家中一同飲酒賦詩。黃庶雖未留下大詩名,但在當時他也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他工於詩文,不蹈陳因,不作駢偶浮麗之詞,為時人所讚頌。黃庶官至上書,歷任一府三州,還曾跟隨晏殊闖蕩宦海浮沉,結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

所以說,這一場詩宴所邀之人都是對詩詞歌賦有研究的,學術水準很高。那日,三巡酒過,詞賦橫飛,眾人都玩得不亦樂乎,這時席間有人倡議:「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黃庶叫出了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令其即興賦詩。小兒子思忖片刻,隨後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

《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

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用盡不如君。

這個小孩就是著名文學家黃庭堅。騎牛吹笛的牧童形象必定是小黃庭堅見到過的,所以他才會以此為題,可誰也想不到,簡單快樂的牧童竟能使他聯想到長安之名利客!前後差距太大,簡直令人猝不及防。

前兩句饒有童趣,黃庭堅非常有邏輯,首先第一步,他就在極力渲染牧童的快樂。牧童騎著牛兒走過,悠閒地吹著橫笛無憂無慮,悠揚的笛聲飛得很遠,隔著田隴都能聽到。「騎牛」與「吹笛」兩件事,如果分開來,便沒有情調沒有情緒,但二者一旦結合,就生動地勾勒出了牧童悠閒快樂的形象。

同時,黃庭堅還將故事的背景設置在了田野之中,「前村」、「隔隴」等無不在暗示著牧童的活動範圍是在鄉野。綜上所言,前兩句主要就體現了這兩件事:牧童之樂,鄉野之樂。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黃庭堅隨便寫的,其實這只是他強大的行文邏輯的一個步驟,因為在後兩句他需要用到這兩點。

後兩句,黃庭堅極盡諷刺之事:長安城內那些千方百計追名逐利的人,用盡了心機也不如你牧童這樣子的清閒自在啊。7歲的小黃同學就深知官場的喧囂浮躁,深知名利客的不擇手段、巧立名目,恍惚間不禁讓人覺得他是個歷盡雪月風霜的返老還童者!

前兩句與後兩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名利之客整天幻想升官發財,被心機壓抑得喘不過氣,再也尋不回簡單與純真,這與牧童之樂形成反差;長安城內大多都是這樣鑽營奔競的追求名利的人,有名利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與鄉野之樂形成反差。也就是說,黃庭堅的每一個設定,都是為詩歌諷刺的主題服務的。小小年紀,有如此思慮,當真可怕!

更可怕的是,黃庭堅還會借古諷今:他寫的是唐朝的「長安城」,那麼他的真正的槍頭所指自然是宋都東京,他所諷刺的便是長期混跡於東京城的那些求客。如果這首詩是成年人所寫,那麼我們大可不必如此驚異,可7歲的黃庭堅能誕下這些地道老辣的句子,那便是驚為天人了。

相關焦點

  •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李冶,唐朝著名的女詩人,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樣出名,但是她在女人裡面,算得上在當時最會寫詩的一位了。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天資聰穎,玲瓏心竅,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舌吐芬芳。於是他的父親經常帶著她參加詩友聚會,也是到處顯擺如此有才華的女兒。
  • 武則天登基後,寫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詩,男人只讀一句就夠
    一代女皇,叱吒天下 公元690年,武則天67歲。在那個年代,對許多人來說這已經是高壽了。而對一代女皇武則天來說,她稱霸天下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在此之前,她經歷了許多坎坷波折,見證了丈夫的逝去和兒子對政治的弱勢,也早已學得如何治國馭臣,打理朝政。
  • 七歲小孩寫了首詩,詩中的生活,令許多人無比嚮往
    曾有一個七歲的小孩,便寫了首詩,令人看後心有所悟。北宋時期,有一位詩人叫做黃庶,字亞夫,是宋仁宗時期的進士,也是當時有名的詩人,曾為矯西崑體之弊做出過一定的貢獻。有一日,黃庶邀請幾位好友在家中吃飯,一群人縱酒吟詩,興致盎然。其中有一位好友,聽說黃庶的兒子,天資聰穎,小有才名,便提議讓他也來寫一首詩。黃庶的兒子僅有七歲,面對眾位詩人的考較,並不怯場。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從此再也不讀羅隱的詩歌,甚至連他同鄉的詩歌也不讀了,「遂終身不讀江東篇什」。很多人都覺得此女是偽粉,但也可以通過此事想像羅隱有多醜。當然,羅隱雖醜,但他的才華卻不是虛的。他在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名為《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
    晏殊寫下很深情的一首詩,字字唯美,最後兩句看哭不少有情人!我們中國古代出現的一些詩詞歌賦也是我們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些詩詞表達不同的一種意境,針對不同的一些文化背景,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唐朝無名詩人不願娶豪門千金,寫下一首拒婚詩,盡顯錚錚傲骨
    作者:凱紫唐朝很多詩人曾憑一首詩,抱得美人歸。例如崔郊,他和姑母的婢女兩情相悅,可是姑母后來卻將婢女賣給了權貴於頔。崔郊在寒食節那日,好不容易和心上人見上一面,還沒來得及互訴衷情,便不得不分離,傷心欲絕的他寫下了「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乾隆皇帝生命中的最後一首詩
    乾隆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四帝,25歲登極即位,當了60年皇帝,又當了3年零4個月的太上皇帝。他在位期間,大清國達到了全盛。從乾隆後期,大清國開始走下坡路。他在85歲時退位,把皇位禪讓給他的皇十五子顒琰即後來的嘉慶帝。在乾隆晚年,在中國的西南雲貴川一帶發生了大規模的白蓮教大起義,來勢兇猛,遍及數省,給清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七字即寫盡了女子的千嬌百媚
    男女長大成人都免不了成家,男孩子希望覓得窈窕淑女,女孩子渴望找到如意郎君,嫁得金龜婿,有幸福美滿的生活。女孩子覓得金龜婿,生活富足多麼令人羨慕,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說富足的生活就沒有哀怨呢?今天給大家分享李商隱的一首詩,《為有》寫富家女子對丈夫的抱怨。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 王安石讀了張籍的詩很喜歡,於是寫下一首詩,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雖然王安石如此的傲氣,可是他有的時候對欣賞的人,更是大加讚美,例如他讀到了唐朝詩人張籍的詩,很是喜愛,為此他還專門寫下了一首詩,表達了自己對於他的崇拜,可見我們的拗宰相,也是有其可愛的一面,那他的這首詩便是同樣膾炙人口的名篇《題張司業詩》,儘管這首詩在他的作品中,並不是那麼耀眼,但不得不說這首詩也最能夠體現出王安石的一片深情,以及他對於晚輩的那一份敬重。
  • 初入仕途的李白寫下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廣為流傳,卻讓人心疼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文化非常繁榮的時期,特別是當時的唐詩,簡直是到了人人都可以吟唱一首打油詩的地步。在空前繁榮的大唐盛世自然也是出了很多的著名的詩人。像當時有名的詩人李白。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李白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李白一生也寫了很多首的詩歌。
  • 蘇軾因詩獲罪,劫後重生寫下一首詩,痛罵小人卻不帶一個髒字
    作為宋代文壇的領軍人物,蘇軾的詩詞可以說是蓬勃大氣,縱橫恣肆,而其現實生活中卻是一生漂泊,被迫流浪放逐,望汴梁而遙遙無期,不過從另一方面講,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挫折和磨難,讓蘇軾寫下了更多壯麗經典的詩篇,其筆下激昂的詩詞,讀起來實在是令人酣暢淋漓。
  • 乾隆皇帝寫的詩爛到了什麼程度?這首小學生水平的詩,你肯定讀過
    乾隆八十八歲壽終正寢,假設他從十歲開始寫詩一直到去世,這期間近30000天,若是筆耕不輟,每天也要寫一首半才能寫完。乾隆二年(1737)時,《樂善堂全集》付梓行世,這部集子所收錄的是他在藩邸時期的詩文。此書共四十四卷,詩佔二十二卷,高達1388首。這時,乾隆才二十多歲。《御製詩初集》所收的是乾隆繼位前十二年的詩,共四千多首。《御製詩集》則收錄了乾隆所有詩篇,共42000餘首。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這種以洗兒為主題,傳達對新生兒美好期許的詩歌,就叫「洗兒詩」。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
  • 一首唐代的桂花詩,作者是誰?當時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這首詩的
    導語:就像上一篇文章中引用《孟子》中關於讀書和作者的關係:了解一首詩或者一篇文章,而不去了解作者其人和作者寫文章的成因以及時代,那是不行的。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寫作的時間、成因,以及時代背景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解詩作或者文章的含義。作者家世淵源:今天要賞析的一首詩是唐代詩人盧僎寫的一首桂花詩,而盧僎是什麼人呢?
  • 賀知章回到家鄉寫下兩首詩,有情感的文字,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賀知章畫像回到家鄉,賀知章面對人生易老與世事滄桑,他心中無限感慨,於是寫下了兩首詩。這兩首詩有相同的題目《回鄉偶書》,詩題中的「偶」字,不只是說詩作得之偶然,還透露了詩情來自生活、發於心底的這一層意思。
  • 你是我眉心一首未完成的詩!
    歡迎來到百家號《犯賤生活君》,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你是我眉心一首未完成的詩》。一條路,走了一半,落起了雨,又開始折返。一句話,說了一半,因為羞澀,卻無法說出。那個夏天就這樣過去了。那年的青春,最美好的年齡,總是伴隨著被辜負與傷害。
  • 那些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你還知道誰?
    而崔顥其餘雖有詩流傳,但卻唯有這一首,讓其名流傳千古!高蟾——《金陵晚望》這是一個很冷門的詩人。而且他有一個毛病,寫詩太過於隨意。以至於唐朝還有一個不知名的詩人薛能就說過:「如果讓我見到高蟾,我非得大嘴巴子扇他。」你以為就薛能對他有意見?非也!
  • 今天是顧城60歲生日,作為一位95後如何理解他的詩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1979年4月,顧城寫下這首《一代人》,為一代人「立言」。1993年,國際大專辯論賽決賽,蔣昌建鏗鏘有力地誦讀這首詩,結束全場論辯,電視內外的觀眾再度為之熱血。1979年到1993年,14年間,世殊事異、時光流轉,當我們再翻開《顧城的詩》,細細品讀,行走於朦朧之中,時而會感到無趣乏味,卻在下一頁紙,最不經意的時候,又有那麼一首短詩、小句與目光相遇,勾起心底故事。今天是顧城60歲生日。除了《一代人》,顧城還曾寫下哪些耐人尋味的「經典」?作為一位「95後」,又是如何理解顧城的詩歌的?
  • 大唐第一才子,才貌雙全,留下一首詩,短短20字,卻足以流芳百世
    說起王維的遭遇令人動容,不禁感嘆命運為何如此戲弄,當他在得到一點收穫的時候,必定會失去一份珍惜的東西,王維出身於官宦世家,要比許多平民百姓生活富裕不少,祖上都在朝廷做過官,不過父親在王維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只留下母親將他撫養成人。
  • 唐代詩人與妻子失散,寫下一首悽美的愛情詩,最終收穫了好姻緣
    這首詩很經典,不僅在於詩句,還在於它的故事。韓翃的這首詩其實還有個小題叫「寄柳氏」,「柳」有兩重意義,一方面說的是諧音「留」,有留戀的意思,還有一層含義就是這是一首韓翃寫給柳氏姑娘的信。所以這首詩記錄的是詩人和一位柳氏姑娘的愛情故事。據《本事詩》和《太平廣記》記載,韓翃「少負オ名」「所與遊者皆當時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