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你還知道誰?

2021-01-09 青欖家長地帶

崔顥——《黃鶴樓》

話說李白登黃鶴樓,見眼前景象,本欲賦詩,因見崔顥之作——《黃鶴樓》,為之斂首,感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這一故事記載於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至今未知真假,可能是後人附會,未必真有其事。但是,李白作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的確從未寫過黃鶴樓,但很有意思的是,他有一首詩——《鸚鵡洲》,卻是與如出一轍。又有《登金陵鳳凰臺》詩亦是明顯的學習此詩而作。

讓我們來看一下:

《黃鶴樓》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鸚鵡洲》李白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不得不說,可以讓李白生出一較高下之心的詩人,實屬罕見。而崔顥其餘雖有詩流傳,但卻唯有這一首,讓其名流傳千古!

高蟾——《金陵晚望》

這是一個很冷門的詩人。

而且他有一個毛病,寫詩太過於隨意。以至於唐朝還有一個不知名的詩人薛能就說過:「如果讓我見到高蟾,我非得大嘴巴子扇他。」

你以為就薛能對他有意見?非也!

高蟾參加科舉一連考了十次才好不容易考中,當時還有一個考了十二次沒考上的詩人羅隱,心裡很不平衡,他想連這貨都能考上?我竟然考不中?因此對他也多有怨恨。

那大家為什麼會恨他呢?因為他寫詩實在太爛了,被很多人懟。

估計是被人懟多了,難免內心很受傷。於是在一天傍晚,他登上了金陵的高臺,寫下了這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夕陽晚霞無限美好,那些厲害的畫家都可以畫出來,可是我的一片傷心卻畫不出來!也正是這一感慨,讓他因此流名!

崔護——《題都城南莊》

又是一位老崔家的人。

這是一個關於才子佳人的故事,人們稱之為「桃花緣」。

崔護作為一個「資深宅男」,這一年的清明時節在長安參加「國考」,考完後當然要「浪」起來了,於是到都長安城南郊遊玩。

一不注意玩的太開心了,離城太遠,他就尋思著找一處鄉野農家歇歇腳、討些水喝。終於在穿過一片桃林後找到了一處小院子,遇到了一位叫「絳娘」的女子。

第二年再去之時,他忽然發現人已不在,在悵然若失中寫下了這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當然,結局是美好的。絳娘只是外出探親,回來後便看到了牆上的題詩,兩人便成功配對。

崔郊——《贈去婢》

崔家專場。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根據唐末範攄所撰筆記《雲溪友議》中記載:元和年間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生得姿容秀麗,與崔效互相愛戀,後卻被賣給顯貴於。崔郊對她念念不忘

,一次寒食,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崔郊百感交集,寫下了這首《贈婢》:

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胸口的硃砂痣。」也許真的只有深情和無限傷心,才能寫出這樣一首詩吧,但也正因為這首詩,崔郊仍然在千年之後為我們所知。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寫詩雖然能流名千古,但卻也有生命生命危險啊!

劉希夷寫出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一句詩,相傳他舅舅宋之問想要據為己有。劉希夷不願意,宋之問竟然派人用土囊把他壓死了,死時年未三十。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陳陶——《隴西行》四首之二

陳陶的名字也許很陌生,但是如果說起他的這首詩大家或許就會恍然大悟了。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林升——《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大家都熟悉吧?都會背吧?

這簡直就是和「春眠不覺曉」、「床前明月光」一樣的國民古詩,但是作者林升,至今卻無人了解。

這首詩是一首被寫在杭州旅店牆壁上的詩,詩下面作者署名「林升」。除此之外,我們不知道其他任何信息。

唐溫如——《題龍陽縣青草湖》

這是一個神秘的詩人。

唐珙,字溫如,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元末詩人,《全唐詩》誤為唐人。珙豪於詩,生平不詳。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寫出了不輸於唐人的詩:

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這是多麼愜意、多麼夢幻的一幕啊!

陳與義——《臨江仙》

又是一個冷門的詩人。

他有很多的詩詞,可最為流傳的卻只有這一首: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閒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楊慎——《臨江仙》

他有很多的名頭,明代文學家、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他的父親是楊廷和。但是,卻是因為這一首詞,他才真正為大家所熟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是青欖君,一個教育行業工作者,關注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學習。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轉發或者收藏。青欖家長地帶,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讓教育變得更科學更輕鬆。

相關焦點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詩的後兩句,李白的思想逐漸的飄渺起來,「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如果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的飄飄仙子,也應該是月下瑤臺中的驚豔仙女吧。讓人驚奇的是,李白的整首詩用詞如此誇張,但是讀起來卻並不讓人覺得雍容華貴,反而給人一種素淡的感覺。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文「花」字重複17次,卻成流傳千古的名作
    他久久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去問父親,父親仔細一看就哈哈大笑,拍拍趙明誠說:「看來你以後要成為一個」詞女之夫「。1101年,21歲的趙明誠果然成為一個詞女之夫,娶了千古才女李清照為妻。趙明誠剛新婚的時候還是個在太學讀書的窮光蛋,可他偏偏又喜歡收藏這種燒錢的愛好。
  • 女道士一生作詩無數,其中一首對和尚表達愛意的詩,卻流傳千古
    詩歌,是古人的情感寄託,自古以來,才子佳人們都喜歡在詩句中隱晦地表達出心中所想,尤其是情詩,那種若即若離之感,讓不少人為之沉醉。唐代是文學鼎盛的時期,除了以李白、杜甫為首的男詩人外,也有許多才華出眾的女詩人。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或許,這就是因為範仲淹當年最簡單的初衷吧!他筆下的《嶽陽樓記》、《漁家傲·秋思》都是我們被老師一個一個抽背的名篇,雖然範仲淹流傳下來的詞作非常少,但是每一首都很著名,後來的李清照還模仿他寫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名篇,同樣,被選進了教材。範仲淹筆下寫「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那李清照筆下寫了什麼樣的佳作呢,一首《一剪梅》讓人心頭悸動。
  • 高僧被藝妓各種調戲撩撥,他即興回敬一首詩,卻狂成了千古名作
    道潛與蘇軾是好友,因而也學上了蘇軾的「壞毛病」,喜歡在詩中暗藏譏諷,道潛還曾因此被勒令還俗過一段時間。其實我們認為還俗應是件好事,但道潛卻一心向佛,硬是又把頭髮削了去,繼續當和尚了,由此可見其禪心。但最能證明道潛之心的事件應該是下面這一樁。話說蘇軾在徐州任職太守時,道潛曾前去拜訪,蘇軾為其設下盛宴招待。
  • 秀才的心上人被奪,作下一首詩,最後一句衍生2個成語,千古流傳
    很多電視劇大都有這麼一個梗:一對顏值很高又很相愛的男女,因為無權無勢,最終勞燕分飛,天涯陌路。其中的原因,以女子嫁入豪門最多。當然現實生活也不例外,尤其在古代,這樣的事情就很常見,畢竟那是封建社會,向來都靠家世背景說話。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作為唐代鼎鼎大名的詩人,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後人稱他為「詩仙」,李白寫的詩有多厲害?看看教科書中李白作品出現的頻率就知道了。毫不誇張的說,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李商隱「最大方」的一首詩,開篇5字下筆不凡,其中一句千古名句
    「有一種詩,你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會被它的美不自覺地吸引」,這話不是誇張,這就是李商隱的詩帶給世人的感受。在那群星璀璨的唐朝,再也找不到像李商隱這樣將「朦朧」用得如此得心應手之人。當不少人為「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不斷爭議,到底這是說夕陽的美還是夕陽的落寞時;那句「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卻早已成為詩壇千年難解之謎。「解不開就解不開吧!夠美就好!」這是世人掙扎後的無奈之語。然而在這一首首朦朧的詩背後,李義山的一生不得志卻那麼明顯、令人惋惜。隱入「牛李之爭「讓他半生漂泊,始終難以施展抱負,窮困潦倒。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一位詩人,終其一生,能留下一句為外人所稱頌的千古名句,是件不易之事。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外號「詩豪」,他有一首詩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名字很長。詩歌的頸聯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兩句詩中,劉禹錫既表達了對歲月蹉跎,仕途不幸的傷感,同時又展現出了對欣欣向榮的未來的憧憬。
  • 對聯文化流傳千古,但真正能稱得上「千古絕對」的,只有兩個半!
    說起對聯,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畢竟「過年貼春聯」,是我國一項不可或缺的傳統。不過一般我們在過年時貼的春聯,基本都是一些常見的祝福喜慶類的對聯,而真正傳統的聯句對仗,是包含著很多學問的,只是如今研究相關知識的人越來越少了。
  • 李白最霸氣的一首詩,看過後讓人感嘆瀟灑至極卻殺死太重
    明明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卻寫過一首讓人不寒而慄充滿殺氣的詩,他就是被後人喻為「詩仙」的李白,那首詩被稱為「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 在浩瀚的詩歌長河中,充滿殺氣的詩歌不在少數,但能寫出這種類型的詩的人內心肯定充滿野心。我們都熟知的有農民領袖黃巢《不第後賦菊》「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 杜甫的詩《江南逢李龜年》鑑賞,唐詩千古經典絕句賞析
    絕句因為篇幅的容量小,所以比起其它的詩體來,就更應該以委曲、含蓄、自然取勝。在要求委曲、含蓄的同時,又要做到自然,不要矯揉造作,故作艱深。不過,要做到這六個字:委曲、含蓄、自然,是很不容易的,這往往也成為衡量一首短詩的藝術性的標準。杜甫的這首《江南逢李龜年》,卻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先把這首詩解釋一遍。「歧王宅裡尋常見」——這是說「往昔」。
  • 一首冷門的帝王詩,讀過的人寥寥無幾,乍一讀讓人刮目相看
    說起文採過人的皇帝,很多人都會記起南唐後主李煜、宋徽宗趙佶、南陳後主陳叔寶隋煬帝楊廣等等亡國之君。隋煬帝的《春江花月夜》、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宋徽宗的《宴山亭》、李煜的《虞美人》俱都是流傳千古的絕唱。也正因這些皇帝沉溺於詩詞歌舞享樂、無心理政,才終至亡國。不過歷朝歷代的皇帝中也不乏有文採的明君,比如女帝武則天,一首《如意娘》令詩仙李白都為之讚嘆。
  • 倉央嘉措「深情款款」的一首詩,只有四句28個字,卻注入所有的愛
    文壇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男不讀納蘭容若,女不讀倉央嘉措。前半句的意思大概是指納蘭容若一生太過痴情,明明出身貴族,能文能武卻放不下兒女情長,最後年僅30歲就鬱鬱而終。後半句的意思,大概是指倉央嘉措一生過於多情,所以詩作並不適合女子們來讀。你是因為哪一句詩愛上倉央嘉措的?
  •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天資聰穎,玲瓏心竅,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舌吐芬芳。於是他的父親經常帶著她參加詩友聚會,也是到處顯擺如此有才華的女兒。李冶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是一位博學的文人,文人也有文人的圈子,自李冶出生後,她便受到了文化的薰陶,父親對她很是看重,經常在友人面前表揚她,6歲時寫下一首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我都已經這種年紀了,卻還沒能嫁人,心裏面十分雜亂無法平靜。頭上的秀髮都被風吹得凌亂不堪了,我想他已經想得樹都要枯萎了。
  • 蘇軾灌醉友人被其妻趕出門,憤然寫下一首詩,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了解蘇軾的人都知道,蘇軾的一生是被貶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但是蘇軾從來都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最多也就是借杜康來解憂。蘇軾是我國古代文壇上少有的全能人才,他不但通曉詩詞歌賦,還會畫畫,並且每一項技能蘇軾都被蘇軾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蘇軾不僅僅在我們後世人中是一個厲害人物,在當時的宋朝也是很多人的偶像。
  • 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
    讀一讀他的詩,因為每首詩背後都是有1個有趣的故事。《清平樂》蘇軾劇照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蘇軾調侃過張先,那時候張先八十五歲,卻納了個年輕的小妾,蘇軾寫《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
  • 唐朝一才子,因尋覓佳人未果,揮筆寫下一首情詩,流傳千古!
    在人才輩出的唐朝,相較於李白、杜甫等著名的大詩人,崔護在詩壇的名氣較小,但他也有自己明確的風格,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雖然他留下的作品也不多,據史書記載,《全唐詩》中也只收錄了崔護的6首詩,但是數量雖少,卻也有膾炙人口的傳世名篇。古時候的文人,少年時代大多勤奮好學,努力通過科舉考試來施展自己的才華,報效國家,崔護也不例外。
  • 杜甫一首「罵人詩」,短短4句話,不帶一個髒字,後兩句你經常用
    古代的詩人也是人,他們也會不開心。他們也是會罵人的,只不過他們就算是罵人,也是比我有文化的那種罵人。就像我們現在說的,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唐朝的大詩人杜甫,我們的詩聖寫過的一首詩。杜甫的一首諷刺力作,罵人於無形之中,以至於讓很多人都以為是誇人的,就是這首《贈花卿》。《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