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詩只服秋瑾這首,天馬行空豪情萬丈,很多人不信這是女人寫的

2021-01-09 美詩美文

800多年前,千古才女李清照寫了一首《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短短20個字,令無數男兒汗顏,也讓不少人愛上了這個霸氣十足的才女。然而詩雖寫得豪情,但寫完後李清照還是只能跟著丈夫趙明誠一路南下,畢竟當時她一個婦道人家只能嫁夫從夫。李清照這首詩問世後的幾百年,文壇不缺痴情才女,卻再也沒有這樣的才女豪情了,直到700多年後出了位自號「鑑湖女俠」的才女,她就是秋瑾。

秋瑾劇照

其實在近現代,文壇是不缺才女的。清新聰慧的林徽因,樸素自然的冰心,浪漫率真的張愛玲,每一位才女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驚豔了時光。但這些才女與秋瑾比,都少了一股豪情和霸氣。老照片中的秋瑾,目光深邃,哪怕穿著裙子時,也有一種婉約的大氣。而當這股由心而發的豪情被抒寫在筆端時,則幻化成一首首霸氣十足的詩。本期讓我們一起來品一首秋瑾的七言絕句《對酒》。

《對酒》作者:秋瑾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這首詩寫於1905年,30歲的秋瑾留學歸來,正是意氣風發打算有所作為之時。一日好友拿出了一把刀讓秋瑾觀賞,秋瑾本就喜好舞劍,便拔劍起舞,而後她便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

詩的前兩句,詩人表示自己不吝千金的也想去買把寶刀,哪怕是用自己的貂裘大衣去換也在所惜,畢竟這算是一件豪邁的事。

當年詩仙太白在《將進酒》中寫過一段「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是讓侍兒用自己的良駒好馬、千金皮裘來換美女。雖寫得灑脫,卻不過是借酒消愁之舉而已,人生格局與一般懷才不遇的才子沒多大區別。但秋瑾一介女子在當時的時局下,要換一把寶刀卻不為消愁,而是為了刺破暗色蒼穹,圖一世清明,從這個角度來說,秋瑾的換酒比詩仙李白境界高了一層。

後兩句同樣字字擲地有聲,女詩人做好了犧牲一切的準備,但卻是理智的,她希望所有人和自己一樣,不讓熱血白流,要讓一腔熱血化成碧濤,做出一番事業來。在這兩句中,女詩人用濃墨重彩之筆,紅與碧形成鮮明的對比,及具感染力。

詩不長,只有短短28個字,卻是秋瑾一生的寫照。天馬行空的筆意,配上豪情萬丈的意境,再加上精煉的字句,讓很多人初讀時都不敢相信這是女人寫的詩,就像很多人看過秋瑾的生平,也不敢相信一個弱女子能有那麼大的韌性和堅毅。

寫完此詩兩年後,32歲的鑑湖女俠秋瑾於紹興軒亭口從容就義,令世人扼腕。「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當年寫了卻沒做的事,秋瑾做到了。在讀過那麼多才女詩後,還是只服秋瑾這一首,大家喜歡嗎?

相關焦點

  • 打油詩只服這兩位,一位高僧一位沒讀幾年書,詩卻讓人從頭笑到尾
    但讀多了四書五經的文人寫起打油詩來卻並不出彩,因為這種詩雖不講格律對仗等,卻要夠新穎和有趣,這對他們來說其實是有難度的。所以史上打油詩寫得最好的不是這些文人,而是來自民間的一些才子,比如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兩位打油詩奇才。他們一位是明代高僧志明和尚,另一位是沒讀幾年書的張宗昌。論起打油詩,不少人只服這兩位。這兩位平生基本不寫傳統詩,都是靠著打油詩聞名詩壇。
  • 溫庭筠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豪放不羈的情懷卻令人叫絕
    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且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現存詩作三百餘首,詞作七十餘首,對後世詩詞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但溫庭筠卻因為恃才傲物,終不為世用,淪落江湖。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贈少年》,便是淪落江湖的溫庭筠,在秋風蕭瑟的時節與一位少年相遇,有感而發的一首七言絕句。
  • 迢迢牽牛星這首詩,只是在寫七夕、寫牛郎織女嗎
    恐怕把它們真正擬人化,並賦予這個故事愛情色彩的,可能是《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此詩誕生時間,可能是在東漢末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這個小選集裡的十九首古詩,選的都是當時文人的五言詩,由南朝的蕭統收錄進《文選》裡,才得以完好地保存下來。遺憾的是,真實的作者已無法考證。當然也有可能是集體修改創作,不便署名。漢朝那個時候的詩歌基本上是樂府詩,它們是配樂而歌,所以詩中疊字較多,有民歌特色,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悠長。
  • 李白天馬行空之作,開篇22個字根本不像詩,卻是無人超越之作
    而筆者本期要分享的這首詩正是來自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於李白仕途失意遊歷客居宣州之時,當時正好遇到故人李雲,在李雲離開之際,李白在謝朓樓設宴為這位故人踐行,念及自己的懷才不遇,心中有感所以作了這首送別詩。不過在李白筆下,這首詩所描述內容雖然煩悶,但是卻並不沉鬱,相反給人一種別樣的慷慨豪邁。下面就來和筆者一起走進李白的這首詩。
  • 大年初一送你10首詩,感悟人生大境界,讓新年充滿詩意與豪情
    王和尚評詩:和其他元日詩多寫新年感慨,宦遊思鄉不同,孟浩然這首詩卻勾勒出一幅春節農忙圖,讀來很有趣味。全詩樸素自然,清新親切,有陶淵明的詩風。這首詩寫得平緩凝重,但卻內含無限的悲痛與孤獨,作者心中帶有很大的憤怒與不平。
  • 詩仙李白這首絕句,你會背未必懂,天才豪情與憤懣,讀後內心悲涼
    這句話可為李白好酒做註解。李白在酒中找到了自我,揮灑著詩意與豪情。△王和尚讀詩:李白的狂放與憤懣唐肅宗乾元二年,59歲的李白漫遊湘中,與族叔李曄同遊洞庭湖,李白寫了三首絕句,題為「陪侍郎叔遊洞庭最後三首」,其中第三首寫道: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 一女子寫打油詩網上"招親" 稱對情況判斷理智
    不過也有現代才女採用最傳統的方式以文「會友」和最時尚的平臺網上「招親」——「有女已過二十八,一帖打油招『駙馬』」,日前寧波一才女寫打油詩網上招「駙馬」。這位有才的姑娘寫了一帖七言打油詩,她「招親」的原因跟大多數姑娘一樣:「急煞親朋三姑客,喋喋不休是咱媽」,而她的要求也不浮誇:「物質非為首選項,最羨樵夫伴裙釵」;她的願望非常古典:「攜手南山賞花月,並肩鳳凰奏琵琶」。
  • 傳奇女性的豪情萬丈,到底是什麼,促成了李清照的人生
    每次提到女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清照,在她的詞中,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個纖細柔弱滿腹愁思的女子,然而這種想法是誤會,主要還是他的作品流傳出來的實在太少,目前的幾首詞,基本上都是關於情情愛愛的,也難怪大家會把她誤會成一個只在乎這點閨房之事的弱女子。
  • 蘇軾有個不到1歲就夭折的兒子,他為兒寫的這首詩,讀後讓人想哭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詩應是《洗兒詩》。讀這首詩,會讓人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尤其已為人父者,感觸更深。 蘇軾一生並不順,仕途坎坷。因與當朝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同,難容於朝,只好自請外放做官;烏臺詩案被構陷入獄後,更是頻頻被貶,貶地十多處。他無奈悲嘆:「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
  • 乾隆皇帝寫的詩爛到了什麼程度?這首小學生水平的詩,你肯定讀過
    文藝愛好者乾隆一生詩作無數,但多被人輕視,其詩真的如此不堪嗎?乾隆與詩結緣較晚,但對詩確實是"一往情深"。康熙晚年時,發生九子奪嫡,而太子胤礽被廢後,此事愈演愈烈。胤禛本是太子黨,眼見太子兩度被廢,難以東山再起,於是也開始結黨營私,爭奪皇位。忙於爭奪儲位的雍正帝無暇顧及兒子乾隆的教育問題,導致乾隆很晚接受教育,九歲才入學。
  • 4首唐詩,每首20個字,卻寫了女人長長的一生,4首古詩詞
    古代的女人,仿佛總是被思念糾纏著。在古詩詞當中,專門有一類,就是思婦詩。她們留在家裡,但男人們卻去了遠方。不知道歸期,也無法確定到底還回不回來。如果每個人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都有些害怕的話,不難想像,她們的心情更忐忑。就如同卓文君所寫「一朝別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 李白如天馬行空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名句,境界之高常人難以企及
    「青蓮才筆九州橫,一生低首謝宣城」,這是清初著名文人王士禎所寫的《論詩絕句》,詩中的「青蓮」無疑就是青蓮居士李白,而那個令李白低首的「謝宣城」是誰呢? 他就是南北朝的山水田園大詩人謝朓,他曾任宣州太守,是李白一生最為欽佩的詩人。
  • 唐朝這首詩不同凡響,不僅讓詩人揚名立萬,後來很多人都自嘆不如
    很多人喜歡唐詩,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不同的詩篇有不同的意義,其中借景抒情最為常見,有一首詩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崔顥的《黃鶴樓》。這首詩不同凡響,不僅讓詩人揚名立萬,乃至於後來很多詩人再登黃鶴樓吟詩作賦,都自嘆不如,遠不及崔顥的《黃鶴樓》水平之高。
  • 如何用古詩詞形容一個女人美?李白這首詩,真的令人驚豔!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唐代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等。當然,諸如此類的古詩詞還有很多,它們無不將女人的美形容的清新脫俗。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清平調·其一》,便是一首令人驚豔的形容女人美的詩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所創作的組詩作品《清平調詞三首》中的第一首。至於詩中的女主人公,則是有著「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稱的楊貴妃。
  • 歌詠美女王昭君的詩那麼多,還是杜甫的這首寫得最好
    歷來關於歌詠王昭君的詩詞太多了,據說有七百多首。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卻寫得有他的獨特之處。《明妃曲》(節選)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溼春風鬢角垂。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 七歲小孩寫了首詩,詩中的生活,令許多人無比嚮往
    人越成長、經歷的越多,心中的牽絆和顧慮也就多了,對於事物的判斷,再也不是憑本心,而是考慮各種各樣的得失。在一次次選擇中,得到的或許越多,但心靈的枷鎖卻越來越緊、越來越重。所以有時候,一個孩子說出的一些簡單平白的話語,卻最契合人的本真。曾有一個七歲的小孩,便寫了首詩,令人看後心有所悟。
  • 中國詩詞大會:李白這詩,把一個人的狂歡,寫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太難得了,感覺寫文的人,若一直有這樣的特質,那麼他的文字必將會有永久不衰的生命力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首,最能代表李白赤子之心的詩作,它的開頭大家都知道,但是能一口氣,舌頭不打一個彎,背出全詩的卻不容易。因為這首詩雜糅了李白的眾多情思,有很多轉折,所有的意境不是在大家熟知的開頭,而是在大家似曾相識的結尾。
  • 杜甫的這首詩雖然表達的是好心,但若發生在今天必然會有很多爭議
    一個讓兒女挨餓的男人,即便是有再高的文學成就,都不免會讓人對他的印象打了低分。而且,杜甫有時候又單純的可愛。比如他的這首詩雖然表達的是好心,但若發生在今天必然會有很多爭議。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已訴徵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 劉邦一生只寫了兩首詩,卻力壓乾隆四萬首,其中一首你肯定也背過
    寫詩這事有時候還真得靠天賦,哪怕是受過極好教育的人也不一定能寫得好,沒受過多少教育的人也不一定寫不好。比如乾隆皇帝,他從小被當做儲君養著,請的老師都是當時最有名的大家。 而他吧,平時的愛好之一便是寫詩,大抵是活得久,一生竟然寫了四萬首。
  • 王安石一首比較冷門的詩,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但是同樣寫得很美
    王安石的詩就比較接近宋詩,這一點他做得最好,而且他的作品題材豐富,風格也是很多樣化,一些儘管看似很冷門的作品,那也是寫出了新意,以他這首《燕》來說,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又是充滿了詩情畫意,特別是開篇的兩組疊字句,有一種渾然天成之的美。處處定知秋後別,年年長向社前逢。行藏自欲追時節,豈是人間不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