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個不到1歲就夭折的兒子,他為兒寫的這首詩,讀後讓人想哭

2021-01-12 騰訊網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詩應是《洗兒詩》。讀這首詩,會讓人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尤其已為人父者,感觸更深。

蘇軾一生並不順,仕途坎坷。因與當朝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同,難容於朝,只好自請外放做官;烏臺詩案被構陷入獄後,更是頻頻被貶,貶地十多處。他無奈悲嘆:「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

當蘇軾48歲時,22歲的侍妾王朝云為他生了一個兒子。他為兒子取名「蘇遁」。這名字顯然隱含深義,因「遁」有逃避、隱藏之意。那麼,他想逃避什麼呢?在兒子滿百日按習俗接受沐浴洗禮時,他滿懷複雜的心情寫下了這首《洗兒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

無災無難到公卿。

在古代,能當大官,光大門楣,光宗耀祖,就是最大的出息。但蘇軾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深知當前政治腐朽,世道混濁,社會不公,而且他深深體會到了「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痛苦,作為慈父,他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太聰明,重蹈他的「覆轍」,因而「惟願孩兒愚且魯」,平安一生就好。

其實,從深層看,這首詩流露了蘇軾對當前朝政的失望和對宦海沉浮的厭倦,他想逃避的正是這種讓他失望和厭倦的現實。

在蘇軾赴汝州上任途中,他那還不到一歲的兒子蘇遁不幸夭折。蘇軾悲痛欲絕,使他曾為這兒子寫的《洗兒詩》更增一層悲情色彩,讀來不禁讓人愴然而涕下。

蘇軾與三個女人的愛情:多情應笑我

蘇軾買了個12歲的丫環,調教養大後收房:肥水不流外人田

相關焦點

  • 蘇軾在給兒子洗澡時隨手寫一詩,普通人只當熱鬧,聰明人看出門道
    《洗兒詩》,顧名思義,是蘇軾在給兒子洗滿月澡時讀給孩子聽的詩,所以文字樸實直白到無異於打油詩也就不難理解了。(蘇軾與王朝雲劇照)蘇軾有四個兒子,長子是髮妻王弗所生的蘇邁,次子蘇迨和第三子蘇過為繼妻王閏之所生,第四子蘇遁乃侍妾王朝雲所生。這首《洗兒詩》便是蘇軾為小兒子蘇遁所作。整首詩的意思淺顯易懂,無需贅言,但細品以後,卻是字字珠璣。
  • 46歲的蘇軾為出生3天的兒子寫下一詩,盡顯別樣的父愛,令人感嘆
    蘇軾一生有四個兒子,長子蘇邁,為原配王弗所生;次子蘇迨,三子蘇過,是繼室王閏之所生;四子蘇遁,為小妾王朝雲所生。雖然堪稱文化界的奇才,但蘇軾的一生都很坎坷,尤其在他陷入「烏臺詩案」之後,更是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後半生。他被一貶再貶,從黃州到惠州到儋州。他曾經很無奈地寫下這樣的詩句,「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 蘇軾《洗兒詩》
    你知道蘇軾先生給兒子寫的詩嗎?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元豐六年九月在貶官黃州時期,蘇軾與侍妾朝雲的小兒子蘇遁出生了,小兒子蘇遁的「遁」字取《易經》中的「遁」卦,寄義遠離仕途坎坷、歸隱逍遙,並為兒子做了這首《洗兒詩》。
  • 40歲蘇軾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了首求愛詩,如今成男人的花言巧語
    40歲蘇軾納12歲小妾,初見時寫了首求愛詩,如今成男人的花言巧語都是蘇軾一生坎坷不斷,但是最終修煉了一幅豁達的人生態度,這其中還得益於他的女人們!蘇軾是個才子,也是個風流的才子,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個賢內助,我們先來看看蘇軾的原配。王弗是蘇東坡的結髮之妻,十六歲嫁給十九歲的蘇東坡,他們的姻緣始於一座書院附近的魚池。
  • 蘇東坡寫了一首坑兒子的詩歌,讓人爭論到現在
    可是偏偏歷史上有一個大文豪,卻沒對子女這樣的期待,他在一首《洗兒》詩中這樣寫到: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蜀學的倡導者,大宋文豪蘇東坡先生。這個老先生是四川人的驕傲,也中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
  • 七歲小孩寫了首詩,詩中的生活,令許多人無比嚮往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對蘇軾有個描述我認為十分貼切,即「赤子之心」。蘇軾能夠在千百年來,不僅是因為他的才學,更因為他在人生幾十年的旅途中,一直懷著顆赤子之心,從起點到終點。所謂赤子之心,便是如嬰孩一般,最原始、純粹、真摯的心靈。
  • 蘇軾為兒子寫了一首詩,卻諷刺了滿朝文武,沒文化還真聽不出來
    中國傳統文化存在「洗兒」的民俗,也就是在小寶寶降臨三天亦或是四十天時,邀集親戚朋友,替小寶寶洗身,覺得吉祥如意。蘇軾在貶謫到黃州的第3年,他的小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名字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隆重舉行「洗兒禮」的過程中,留下了這首《洗兒詩》。
  • 蘇軾《洗兒詩》:希望我的孩子傻一點,無憂無慮過一生
    這種以洗兒為主題,傳達對新生兒美好期許的詩歌,就叫「洗兒詩」。  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
  •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真想自己的孩子愚笨嗎?
    眾所周知,蘇軾是北宋的文學家,美食家,但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位慈父。他一生中有四個兒子,後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最小的兒子蘇遁了,主要來源於蘇軾的一首《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的意思就是:人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但是我卻被聰明耽誤了一生。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愚笨遲鈍,無災無難做到公卿就好了。
  • 一千多年前蘇東坡為何要在《洗兒詩》裡:惟願孩兒愚且魯呢?
    在中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多數人的美好心願,即便不能成龍成鳳,那麼至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左右逢源。可是偏偏歷史上有一個大文豪,卻沒對子女這樣的期待,他在一首《洗兒》詩中這樣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蜀學的倡導者,大宋文豪蘇東坡先生。
  • 蘇軾自稱「我被聰明誤一生」,有人不服作首詩來懟他,都相當高明
    世人將蘇軾封神,稱他為「蘇神」,而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卻全在了這首給孩子們的詩中,就是這首《洗兒詩》。《洗兒詩》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七絕在東坡所有的作品裡不算出名,但卻朗朗上口,很有韻味。
  • 蘇軾的洗兒詩
    作者:朱美祿(貴州財經大學教授)  洗兒習俗起源於隋唐時期。一般說來,洗兒有兩個具體時間:一是在孩子出生的第三天,一是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據《新唐書》記載,唐肅宗吳皇后「生代宗,為嫡皇孫。生之三日,帝(唐玄宗李隆基)臨澡之。」這就是孩子出生第三天洗浴的例證,俗稱「洗三」。
  • 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聰明與智慧,永遠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一個狀態,很多人覺得當一個人擁有聰明的時候,能靠自己的聰明來給自己謀得福利。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觀念,所以大多數人在生活中,總喜歡以機巧之心,來佔取別人的小便宜,總喜歡斤斤計較。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這種以洗兒為主題,傳達對新生兒美好期許的詩歌,就叫「洗兒詩」。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
  • 他因不滿包辦婚姻,故意給兒子取個不吉利的名字,7年後悔不當初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洗兒詩》公元1079年,正是王安石變法如火如荼的時候。蘇軾早先就已經看出了王安石變法太過激進,裡面存在很多弊端,因此蘇軾在詩中就有對朝政的頗多影射譏諷,因此遭到了王安石的針對,並引出了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好在朝堂元老紛紛力保蘇軾,蘇軾這才得以保全了一條性命,之後被貶到了黃州。在這段時間裡,蘇軾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蘇軾看著這個孩子,想起自己顛沛流離的生活,就寫下了文首那首詩。
  • 25歲小魔仙女主離世:意外從來不聽安排,3首詩將傷痛寫得至深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俗話說讓人最悲痛的死亡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那是親情世界裡最大的打擊。杜甫恰恰就是一個經歷這樣無情傷痛的詩聖。那一年杜甫已經43歲,大半生的顛沛流流,始終沒有考取功名,直到這一年才混了一個看管軍械庫的小芝麻官,算是吃上了官糧。由於之前混跡京師沒有什麼穩定的生活來源,杜甫只好將妻子兒女安排的遙遠的郊縣。
  • 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
    林語堂說:蘇軾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錢穆先生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讀一讀他的詩,因為每首詩背後都是有1個有趣的故事。
  • 除了詩人,全才蘇軾還有哪些身份?他的能力,我們想像不到
    遠至先秦時期的詩經楚辭,後有唐詩宋詞,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們的文化底蘊。而唐詩宋詞之所以能夠相提並論,實際上得益於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蘇軾。蘇軾,集文化大V、豪放詞人、超級吃貨於一身,在大家喜歡的古人裡絕對數一數二。蘇軾一生大起大落,半生飄零,受盡了命運的波折。京師顯揚,本來是春風得意,誰料雙親、妻子相繼離世。得罪小人,被貶海南。
  • 蘇軾: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卻不知造化弄人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洗兒戲作》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充團練副使的閒散官,這一貶就是五年,在這期間,王朝雲產下一子,取名「遁」,小名乾兒,蘇軾大喜,作了《洗兒戲作》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