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2021-01-08 塵世曉書僮

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除了他的文學成就,還有他高尚的品格,豐富的人生閱歷,那也是讓人感動不已,少年時代就出類拔萃,青年時代春風得意,中年又陷入了困境,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晚年依舊是顛沛流離,還被貶到了有著天涯海角之稱的儋州。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相對來說比較冷門,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讀過,其實這也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蘇軾正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他一生顛沛流離,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時常是處於痛苦之中,這也使得他無時無刻不憂愁,正是吃過了苦,受盡了許多的折磨,也就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而在這站許中,他也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的 觀點,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蘇軾的晚年很悲慘被貶到惠州,後來又被貶到儋州,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到達了儋州之後,蘇軾開始痛定思痛,讓自己沉澱下來,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更多的是後悔,認為自己自作聰明,所以才會在開篇的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每個人養兒子,那都是希望兒子可以聰明,這樣自己也有面子,可是我卻被聰明給誤了一生,正是由於聰明,反而是害了自己,早知如此,我還不如糊塗一些。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最後這兩句其實是表達了蘇軾一種美好的願望,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聰明的人要懂得收放自如,這才有了願兒子愚蠢,不要太過於聰明這樣的話,畢竟太過於聰明了也不好,會讓自己一樣害了自己,只要是無災無難,那麼這就是最好的結果。這兩句正是對應了前兩句,通過自我的反省,於是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還有美好的願望,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

蘇軾的作品往往從很細微的部分寫起,可是寫得又很深刻,在這首《洗兒詩》中,蘇軾正是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還有對於人生的感受,從而告訴了世人,一個人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不要太過於聰明,這樣反而是會害了自己,所以我要沉澱下來,另外也希望我的兒子不要像我一樣,讓聰明誤了一生。

我們從這麼一首小詩中,也是可以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不要與人爭論,老是顯示自己的聰明才幹,不要總是說好話,要有行動去證明,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吃虧,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加順暢,所以這首詩看似很普通,其實是充滿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只要細細品來,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一定是會有收穫,一定是會懂得更多的道理。每個人剛剛出生時,那都是一樣,慢慢地一切都會改變,而這個時候你想做什樣的人,還是取決於父母的教育,以及周圍的環境,蘇軾正是希望兒子以後不要像自己,可以愚蠢一些,儘管不要鋒芒畢露,這樣才不至於受苦。

相關焦點

  • 蘇軾經歷了什麼,才寫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比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又比如他的這句「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兩句出自他的一首名為《洗兒詩》的作品,全文如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寫於蘇軾為出生的兒子「洗兒」時,可謂表達了詩人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
  •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詩中幾處轉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聰明,我卻望子愚蠢,一轉折也;人聰明就該一生順利,我卻因聰明誤了一生,二轉折也;愚魯的人該無所作為,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三轉折也。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轉折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出處就是宋•蘇軾《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簡簡單單、直直白白的字面,猛然看使人覺得這人的水平有些那個似的。
  • 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聰明與智慧,永遠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一個狀態,很多人覺得當一個人擁有聰明的時候,能靠自己的聰明來給自己謀得福利。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觀念,所以大多數人在生活中,總喜歡以機巧之心,來佔取別人的小便宜,總喜歡斤斤計較。
  • 中華好詩詞|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人生的路一程又一程,每個人在徵程中都會遇到許多能夠教會點什麼的人,有了這些人的陪伴,生活才陽光燦爛。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世界,感謝所有有助於你的人吧!《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人皆養子望聰明,蘇軾卻惟願孩兒愚且魯,這才是高境界的表現
    人皆養子望聰明,蘇軾卻惟願孩兒愚且魯,這才是高境界表現蘇軾作為凸顯宋代文學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在文、詩、詞三方面都留下了不少傳世的優秀作品。在這些優秀的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發現蘇軾的審美態度,用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發現美的的存在,還可以感悟蘇軾達觀的人生態度,進退自如,寵辱不驚,不斷的啟迪後人,被後人所喜愛和追捧。蘇軾達觀的人生態度,不僅體現在看待自身問題方面,也體現在對待下一代的教育觀念上。接下來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就是蘇軾在小妾朝雲生下孩子之後,給孩子寫的一首《洗兒詩》。
  • 人皆養子望聰明,他惟願孩兒愚且魯,蘇軾別具一格的洗兒詩
    甚至歐陽修還為梅堯臣的兒子寫過一首以表慶祝「宛陵他日見高門,車馬煌煌梅氏子」……縱觀這些洗兒詩都是祝福及對孩子的期許,但是呢,有一個人比較特別,他的洗兒詩是這樣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人家都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聰明伶俐的,但是他卻希望自己孩子是愚且魯,還真是少見另類,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
  • 蘇軾自稱「我被聰明誤一生」,有人不服作首詩來懟他,都相當高明
    世人將蘇軾封神,稱他為「蘇神」,而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卻全在了這首給孩子們的詩中,就是這首《洗兒詩》。《洗兒詩》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七絕在東坡所有的作品裡不算出名,但卻朗朗上口,很有韻味。
  • 我被聰明誤一生,冬瓜海參汆元湯|陳謝詩書畫
    我被聰明誤一生 ,冬瓜海參汆元湯。【原創】【首發】作者:陳謝(湖北畫虎第一人)今天本來想錄幾首古人勸學勵志的詩,準備多寫幾幅心想用得著。結果想起蘇軾的那首《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這首看似搞笑實則心酸的小詩,一「望」一「誤」,說盡了自己一生的坎坷,嘲笑諷刺了官場的黑幕。
  • 詩詞新解: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
    這對多數國人來說是一生中的大日子,甚至是命運的轉折點。學子們十年寒窗,希望考進理想的大學;而父母們則望子成龍,期盼孩子能有出息。然而在古代,有一位大詩人卻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最好愚笨些,他就是蘇軾。蘇軾有一首《洗兒詩》,是這樣寫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聰明累,蘇軾感嘆「我被聰明誤一生」
    汪焰祥蘇軾感嘆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洗兒》)蘇軾一生屢遭劫難,九死一生,晚年仍難得安生,遠謫瓊崖,冷靜之下,作如此之嘆,可謂切中肯綮。然而為聰明所累的蘇軾似乎並無捨棄悔恨之意,「無災無難到公卿」的祈求足以見出蘇軾的一廂情願與天真。且不說愚鈍之人能不能金榜題名,得以進入仕途,即便有了這種僥倖與便利,又豈不成了尸位素餐,祿蠹宦蟲?聰明之人常為聰明所累,自己卻樂在其中,渾然不覺,皆因「公卿」之利太大。
  • 蘇軾在給兒子洗澡時隨手寫一詩,普通人只當熱鬧,聰明人看出門道
    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到「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的詩詞文章,大多都是這樣的直白之筆,但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小徑之後,別有洞天。(蘇軾畫像)縱觀蘇軾所有作品,把這種極簡風格運用到極致的當屬《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蘇軾《洗兒詩》
    你知道蘇軾先生給兒子寫的詩嗎?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元豐六年九月在貶官黃州時期,蘇軾與侍妾朝雲的小兒子蘇遁出生了,小兒子蘇遁的「遁」字取《易經》中的「遁」卦,寄義遠離仕途坎坷、歸隱逍遙,並為兒子做了這首《洗兒詩》。
  • 「人皆養子望聰明」,蘇東坡為何反主流,希望兒子「愚且魯」?
    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詩文又被別人抓住把柄,被對方構陷入獄。幸有元老重臣營救,加上太皇太后幹預,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如此心境之下,蘇軾為孩子寫下《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蘇軾《洗兒詩》:希望我的孩子傻一點,無憂無慮過一生
    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我只但願我的孩兒將來愚笨魯鈍,可以沒有災難,沒有禍患,平平安安地官至公卿。  別看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28字,詩裡蘊含的思想卻是幾經波折、費人思量。  一個「望」字,寫出了塵世間父母對孩子的普遍期待;一個「誤」字,卻又道盡了自己一生的遭遇。  人人都望子聰明,我卻偏偏望子愚魯,這是第一層轉折。
  • 做個聰明的糊塗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可是,蘇東坡有一句話卻讓人唏噓不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是吧?我蘇東坡就是因為太聰明,沒有管理好,致使人生坎坷。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個極高的智慧,那就是做個聰明的「糊塗人」。老湯:首先,我們分析「聰明」與「糊塗」的辯證關係。聰明好還是糊塗好?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這種以洗兒為主題,傳達對新生兒美好期許的詩歌,就叫「洗兒詩」。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
  • 蘇軾被貶黃州的詩作,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蘊含了哲理和深情
    為人父母,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孝順懂事,而且聰明又有本領。其實聰明是一種天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但也不是成就事業的唯一要素。俗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聰明就像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北宋的一位大文豪就深有感受,下面分享蘇軾被貶黃州的詩作,只有短短的四句話,卻蘊含了哲理和深情。洗兒詩宋代: 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被貶黃州,讀者朋友都知道其中深刻的原因。蘇軾當時年輕氣盛,既敢於直言,也因此而半生漂泊。來到貶所,先生前思後想,感慨萬千。
  • 蘇軾為何說「我被聰明誤一生」?又為何說「但願孩兒愚與魯」?
    《書劍恩仇錄》的「慧極必傷」和《紅樓夢》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揭示的道理是相近的,用俗語講,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曹雪芹和金庸所悟到的人生道理,或許正是受到蘇東坡的一首詩所啟發,詩名叫《洗兒詩》,其詩如下: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蘇軾有個不到1歲就夭折的兒子,他為兒寫的這首詩,讀後讓人想哭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詩應是《洗兒詩》。讀這首詩,會讓人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尤其已為人父者,感觸更深。 蘇軾一生並不順,仕途坎坷。因與當朝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同,難容於朝,只好自請外放做官;烏臺詩案被構陷入獄後,更是頻頻被貶,貶地十多處。他無奈悲嘆:「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
  • 蘇東坡寫了一首坑兒子的詩歌,讓人爭論到現在
    可是偏偏歷史上有一個大文豪,卻沒對子女這樣的期待,他在一首《洗兒》詩中這樣寫到: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蜀學的倡導者,大宋文豪蘇東坡先生。這個老先生是四川人的驕傲,也中國文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