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名氣很大,才華也是無人能及,他不僅詩寫得好,詞更是一絕,另外在書畫方面還有著極高的造詣,入選了唐宋八大家,同時也是北宋最具有創造的大文豪,千百年來人們極為推崇蘇軾。除了他的文學成就,還有他高尚的品格,豐富的人生閱歷,那也是讓人感動不已,少年時代就出類拔萃,青年時代春風得意,中年又陷入了困境,一度被貶到偏遠的蠻荒之地,晚年依舊是顛沛流離,還被貶到了有著天涯海角之稱的儋州。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相對來說比較冷門,可能很多人並沒有讀過,其實這也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蘇軾正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他一生顛沛流離,過著孤苦無依的生活,時常是處於痛苦之中,這也使得他無時無刻不憂愁,正是吃過了苦,受盡了許多的折磨,也就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而在這站許中,他也是直抒胸臆表達了自己的 觀點,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蘇軾的晚年很悲慘被貶到惠州,後來又被貶到儋州,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到達了儋州之後,蘇軾開始痛定思痛,讓自己沉澱下來,回顧自己的一生,他更多的是後悔,認為自己自作聰明,所以才會在開篇的寫到「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每個人養兒子,那都是希望兒子可以聰明,這樣自己也有面子,可是我卻被聰明給誤了一生,正是由於聰明,反而是害了自己,早知如此,我還不如糊塗一些。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最後這兩句其實是表達了蘇軾一種美好的願望,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一個人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聰明的人要懂得收放自如,這才有了願兒子愚蠢,不要太過於聰明這樣的話,畢竟太過於聰明了也不好,會讓自己一樣害了自己,只要是無災無難,那麼這就是最好的結果。這兩句正是對應了前兩句,通過自我的反省,於是把自己對於人生的理解,還有美好的願望,全部融入進了作品中。
蘇軾的作品往往從很細微的部分寫起,可是寫得又很深刻,在這首《洗兒詩》中,蘇軾正是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還有對於人生的感受,從而告訴了世人,一個人不要太過於鋒芒畢露,不要太過於聰明,這樣反而是會害了自己,所以我要沉澱下來,另外也希望我的兒子不要像我一樣,讓聰明誤了一生。
我們從這麼一首小詩中,也是可以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不要與人爭論,老是顯示自己的聰明才幹,不要總是說好話,要有行動去證明,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吃虧,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加順暢,所以這首詩看似很普通,其實是充滿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只要細細品來,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一定是會有收穫,一定是會懂得更多的道理。每個人剛剛出生時,那都是一樣,慢慢地一切都會改變,而這個時候你想做什樣的人,還是取決於父母的教育,以及周圍的環境,蘇軾正是希望兒子以後不要像自己,可以愚蠢一些,儘管不要鋒芒畢露,這樣才不至於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