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寫完破詩下廚房。我被聰明誤一生 ,冬瓜海參汆元湯。
【原創】【首發】作者:陳謝(湖北畫虎第一人)
今天本來想錄幾首古人勸學勵志的詩,準備多寫幾幅心想用得著。結果想起蘇軾的那首《洗兒戲作》: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這首看似搞笑實則心酸的小詩,一「望」一「誤」,說盡了自己一生的坎坷,嘲笑諷刺了官場的黑幕。這種公然肆意攻擊在臺上的領導幹部都是「愚且魯」的不堪之徒,居然沒讓他把牢底坐穿,可見大宋國的趙一樽其實還是蠻開明的。
這個蘇軾同志雖然是在中央機關工作過的國家公務員,卻不鼓勵孩子聰明好學當好接班人,反而說他們將來如果想進步,只能又蠢笨又粗野,才有可能穩穩噹噹的當個傻子將軍之類的太平官。
與之相反,那個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他卻寫了一首《責子》詩,責備自己的五個兒子不愛學習:
白髮被兩鬢,肌膚不復實。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阿舒已二八,懶惰故無匹。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雍端年十三,不識六與七。通子垂九齡,但覓梨與慄。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這傢伙,寫這詩的時候才44歲,跟李白白居易蘇軾寫千古名篇時同樣的年紀,在那裡裝老,連洒家這麼大年紀都沒說「白髮被兩鬢」,只是昨天才寫了個「鬢邊白髮暗自生」呢。他自己不要求進步,對革命工作居然撂挑子不幹就跑了,自己又自詡「讀書不求甚解」,還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個什麼呢?好在他最後也想得開,還是自己喝悶酒吧,跟洒家一樣。
說來說去,說的就是這些古代的窮酸文人,不努力工作,不體諒政府,成天牢騷滿腹,寫的東西居然還流芳後世,太不可思議了。跟他們同樣的還有他們前面的那個屈原,洒家在畫屈原像的時候曾經題過一首打油詩的:
蘭兮菊兮不合時,妄議朝政寫反詩,屈子幸未死當世,億萬愚民爭戮屍。
其實屈原要是在今天自絕於楚一樽和楚國人民,還想享受現在這樣的禮遇,很多革命群眾顯然是不答應的,不僅不答應,還要批倒批臭他。
今日寫完破詩下廚房,做了個冬瓜海參汆元湯。還有最後一個愛心包菜 ,繼續用安慶胡玉美豆瓣醬炒了吃,而頭天剩下的滷牛肉加點芹菜胡蘿蔔一炒,又是個好菜呢。
陳謝 2020年3月31日寫於武漢
編輯發布:黎海濱(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