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經歷了什麼,才寫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2021-01-14 老張侃詩詞

作為北宋文壇上的巨擘,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諸多經典的詩詞。當然,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著名的詞作,比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又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

大江東去浪淘盡

但同時,蘇軾的詩也有不少經典作品。比如「春江水暖鴨先知」,又比如他的這句「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春江水暖鴨先知

這兩句出自他的一首名為《洗兒詩》的作品,全文如下: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首詩寫於蘇軾為出生的兒子「洗兒」時,可謂表達了詩人極其複雜的思想感情。

洗兒

一方面,自己得了一個兒子,自然是高興的,也希望孩子是聰明的;但是另一方面,詩人自己「我被聰明誤一生」,又渴望孩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意思是,人們生養孩子都希望孩子很聰明,在世界上吃得開。但是我自己卻就因為聰明,受盡了磕絆與磨難。

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意思是,所以我更加希望我的孩子愚笨粗魯,卻能夠無災無難的升職到三公九卿的職位。

第一句的一個「望」字,寫盡了人們對孩子的期待;第二句的一個「誤」字,道盡了自己一生的遭遇。內蘊著詩人的牢騷與不平:當前就是如此,愚魯的人無所作為,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令人感到悲哀。

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的一生,可謂幾近波折。年少的時候就中進士,曾任鳳翔判官、殿中丞等官。但是後來捲入王安石變法,被迫下任杭州,而後一再遭貶,先後貶到惠州、瓊州、昌化。後來宋徽宗即位大赦,被召回京,病死在常州旅舍。

蘇軾

寫這首詩的時候,蘇東坡被捲入「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差點因此丟了性命的他,在黃州收穫了一個兒子,由侍妾朝雲所生,而這首《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對於詩人來說,自己剛剛經歷一場大磨難,內心的波折還是非常複雜的,所以才寫出「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詩句。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而「我被聰明誤一生」更是寫出了自己內心的無可奈何。當然,後半句的「愚且魯」其實也不過是件外套而已,本質的內容乃是大智若愚。

這首詩雖然字詞簡單,但是卻是蘇軾一生的寫照。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詩中幾處轉折,情味全在其中:世人望子聰明,我卻望子愚蠢,一轉折也;人聰明就該一生順利,我卻因聰明誤了一生,二轉折也;愚魯的人該無所作為,但卻能「無災無難到公卿」,三轉折也。蘇軾的牢騷全在這些轉折中。聰明反被聰明誤的出處就是宋•蘇軾《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簡簡單單、直直白白的字面,猛然看使人覺得這人的水平有些那個似的。
  • 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蘇軾《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聰明與智慧,永遠是大多數人所追求的一個狀態,很多人覺得當一個人擁有聰明的時候,能靠自己的聰明來給自己謀得福利。也正是因為這樣一個觀念,所以大多數人在生活中,總喜歡以機巧之心,來佔取別人的小便宜,總喜歡斤斤計較。
  • 蘇軾一首很有趣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充滿哲理
    北宋雖然有很多的文人被貶過,可是蘇軾的人生之路走得最為艱辛,貶得最遠,也受到了最為沉痛的打擊,這也使得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是與眾不同,以這首《洗兒詩》來說,那就是一首看似很普通,但是充滿了哲理的精品之作,通篇用一種調侃的口吻來描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從而寫下了對於人生的感悟。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中華好詩詞|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人生的路一程又一程,每個人在徵程中都會遇到許多能夠教會點什麼的人,有了這些人的陪伴,生活才陽光燦爛。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擁抱世界,感謝所有有助於你的人吧!《遊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 人皆養子望聰明,蘇軾卻惟願孩兒愚且魯,這才是高境界的表現
    人皆養子望聰明,蘇軾卻惟願孩兒愚且魯,這才是高境界表現蘇軾作為凸顯宋代文學輝煌成就的傑出代表,在文、詩、詞三方面都留下了不少傳世的優秀作品。全文只有「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生兒愚且蠢,無災無難到公卿。」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非但不要求兒子能夠上進、聰明,還希望兒子能夠愚笨、安穩的度過自己的一生。古代的詩人,大多以詩教子,但這首詩中所表達的教育觀點和許多人截然相反。
  • 詩詞新解: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
    這對多數國人來說是一生中的大日子,甚至是命運的轉折點。學子們十年寒窗,希望考進理想的大學;而父母們則望子成龍,期盼孩子能有出息。然而在古代,有一位大詩人卻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最好愚笨些,他就是蘇軾。蘇軾有一首《洗兒詩》,是這樣寫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聰明累,蘇軾感嘆「我被聰明誤一生」
    汪焰祥蘇軾感嘆說:「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洗兒》)蘇軾一生屢遭劫難,九死一生,晚年仍難得安生,遠謫瓊崖,冷靜之下,作如此之嘆,可謂切中肯綮。然而為聰明所累的蘇軾似乎並無捨棄悔恨之意,「無災無難到公卿」的祈求足以見出蘇軾的一廂情願與天真。且不說愚鈍之人能不能金榜題名,得以進入仕途,即便有了這種僥倖與便利,又豈不成了尸位素餐,祿蠹宦蟲?聰明之人常為聰明所累,自己卻樂在其中,渾然不覺,皆因「公卿」之利太大。
  • 「人皆養子望聰明」,蘇東坡為何反主流,希望兒子「愚且魯」?
    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詩文又被別人抓住把柄,被對方構陷入獄。幸有元老重臣營救,加上太皇太后幹預,蘇軾才免得一死,貶謫黃州。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如此心境之下,蘇軾為孩子寫下《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做個聰明的糊塗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可是,蘇東坡有一句話卻讓人唏噓不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是吧?我蘇東坡就是因為太聰明,沒有管理好,致使人生坎坷。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個極高的智慧,那就是做個聰明的「糊塗人」。老湯:首先,我們分析「聰明」與「糊塗」的辯證關係。聰明好還是糊塗好?
  • 人皆養子望聰明,他惟願孩兒愚且魯,蘇軾別具一格的洗兒詩
    甚至歐陽修還為梅堯臣的兒子寫過一首以表慶祝「宛陵他日見高門,車馬煌煌梅氏子」……縱觀這些洗兒詩都是祝福及對孩子的期許,但是呢,有一個人比較特別,他的洗兒詩是這樣的「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人家都是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聰明伶俐的,但是他卻希望自己孩子是愚且魯,還真是少見另類,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
  • 蘇軾自稱「我被聰明誤一生」,有人不服作首詩來懟他,都相當高明
    世人將蘇軾封神,稱他為「蘇神」,而他對自己一生的總結,卻全在了這首給孩子們的詩中,就是這首《洗兒詩》。《洗兒詩》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這首詩七絕在東坡所有的作品裡不算出名,但卻朗朗上口,很有韻味。
  • 我被聰明誤一生,冬瓜海參汆元湯|陳謝詩書畫
    我被聰明誤一生 ,冬瓜海參汆元湯。【原創】【首發】作者:陳謝(湖北畫虎第一人)今天本來想錄幾首古人勸學勵志的詩,準備多寫幾幅心想用得著。結果想起蘇軾的那首《洗兒戲作》: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這首看似搞笑實則心酸的小詩,一「望」一「誤」,說盡了自己一生的坎坷,嘲笑諷刺了官場的黑幕。
  • 蘇軾在給兒子洗澡時隨手寫一詩,普通人只當熱鬧,聰明人看出門道
    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到「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從「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的詩詞文章,大多都是這樣的直白之筆,但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小徑之後,別有洞天。(蘇軾畫像)縱觀蘇軾所有作品,把這種極簡風格運用到極致的當屬《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蘇軾《洗兒詩》:希望我的孩子傻一點,無憂無慮過一生
    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  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蘇軾為何說「我被聰明誤一生」?又為何說「但願孩兒愚與魯」?
    《紅樓夢》第五回,寶玉神遊太虛境聽到舞女唱的曲子[聰明累]有一句「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大家一般認為說的是王熙鳳,她工於心計總是算計別人,看似聰明至極,不料卻因機關算盡,導致心力交瘁,進而久病身虧,最後還是家亡人散,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 蘇軾在兒子滿月時寫下一首詩,罵遍滿朝權貴,沒文化還聽不出來
    元豐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在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的侍妾朝云為他生下一子,小名乾兒。蘇軾很高興,便在孩子滿月舉行「洗兒禮」的時候,寫下了一首《洗兒詩》(又叫《洗兒戲作》)。可讓所有人驚訝不已的是,這首《洗兒詩》可謂是對此前所有「洗兒詩」的顛覆。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 蘇軾《洗兒詩》
    你知道蘇軾先生給兒子寫的詩嗎?烏臺詩案後,蘇軾被貶到黃州,元豐六年九月在貶官黃州時期,蘇軾與侍妾朝雲的小兒子蘇遁出生了,小兒子蘇遁的「遁」字取《易經》中的「遁」卦,寄義遠離仕途坎坷、歸隱逍遙,並為兒子做了這首《洗兒詩》。
  • 道家人生感悟,我被聰明誤一生
    意思是:再說,用智巧角力的人,開始時手段光明,最後常常使用陰謀,到了極點就詭計百出。這句話道出了機心的禍害,人生在世的諸多痛苦也正由此而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機心」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他們以勢利之心去交朋友,去學習,看到研究生容易找工作就去考研,看見做IT賺錢就去學計算機,結果忘記了自己想學什麼,想得到什麼,最終落下個痛苦遺憾的下場,這些事情的起源都來自於他們的「機心」。
  • 蘇軾: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卻不知造化弄人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蘇軾《洗兒戲作》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到黃州充團練副使的閒散官,這一貶就是五年,在這期間,王朝雲產下一子,取名「遁」,小名乾兒,蘇軾大喜,作了《洗兒戲作》這首詩。
  • 蘇軾有個不到1歲就夭折的兒子,他為兒寫的這首詩,讀後讓人想哭
    蘇軾最走心的一首詩應是《洗兒詩》。讀這首詩,會讓人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尤其已為人父者,感觸更深。 蘇軾一生並不順,仕途坎坷。因與當朝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同,難容於朝,只好自請外放做官;烏臺詩案被構陷入獄後,更是頻頻被貶,貶地十多處。他無奈悲嘆:「筋力疲於往來,日月逝於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