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這首絕句,你會背未必懂,天才豪情與憤懣,讀後內心悲涼

2021-01-13 六不和尚

李白與酒,就如熱戀中的情侶,不可須臾分離。

杜甫曾有詩說「李白一鬥詩百篇」,李白也曾自述說「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酒增添了李白的豪氣與飄逸,故而臺灣詩人余光中曾寫道「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何等灑脫壯闊!

但對李白而言,酒不僅助長了李白的豪氣與飄逸,還撫慰了他的寂寞。「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李白的雄心壯志,張揚個性,在現實中屢遭挫折,只有借酒來宣洩心中的苦悶。南宋劉克莊有詞說「唯有翻身入醉鄉,愁欲來無路。」這句話可為李白好酒做註解。

李白在酒中找到了自我,揮灑著詩意與豪情。

△王和尚讀詩:李白的狂放與憤懣

唐肅宗乾元二年,59歲的李白漫遊湘中,與族叔李曄同遊洞庭湖,李白寫了三首絕句,題為「陪侍郎叔遊洞庭最後三首」,其中第三首寫道:

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矗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如果能鏟去夷平多好!這樣湘江之水就能浩浩蕩蕩前流而無絲毫阻礙了。李白的「奇想」充滿誇張與童真,更蘊含著豪氣與不平。李白胸懷抱負,才華橫溢,卻得不到施展,在晚年更是經歷了被流放夜郎的九死一生。他內心鬱積了許多悲憤,看到君山阻擋浩蕩江水,怎能不發出鏟去高山的奇想。

正是這一年春天,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因大赦而被放還。雖然免遭「流落蠻荒」之苦,但是經過挫折,李白的現實空間更加逼仄狹窄,他在詩中寫道「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因此,面對浩蕩洞庭湖,他幻想能夠鏟去世間的不平,使得他的抱負與豪氣,能夠在天地間自在奔流。

△王和尚讀詩:李白為何要剗卻君山?

但是,他鏟不平君山,也逃不出天地羅網,只有借酒來麻醉自己。

李白想剷平君山,目的是讓巴陵的美酒能夠無暢通無阻地送到眼前。杜甫曾有詩說「不有小舟能蕩槳,百壺那送酒如泉。」與李白相比,杜甫顯得現實而寫實了,而李白,卻幻想湘水奔騰,流淌的應該都是美酒,這樣他就能在洞庭湖飲酒終老,躲避世間的煩惱了。

請看李白詩中的用字。

李白用了「剗卻,醉殺」。這些字都極富力量感,有些決絕,更有幾分憤懣。在同一時期,李白曾有詩說「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李白心如寒灰,只有酒才能溫暖他的靈魂,他想到了「死」,洞庭景色絢爛絕美,在此終老,也就沒有遺憾了。

△王和尚讀詩:李白最具反抗精神

李白的詩充滿著「野性的力量」,因為他胸中翻湧著衝破世俗的野性,他不安於本分,不墨守成規,在恣意張狂的想像中,宣洩他的力量和憤懣,獲得片刻的「越軌」的快感。他有詩說「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這種破壞的欲望,無理的衝動,不就是他醉後的狂態和力量的宣洩麼?「剗卻君山」也正是這種豪放和壓抑的外露。

李白不僅好酒,而且對於就有奇特的想像。

這首詩,李白希望巴陵美酒能順著湘江水流下,好讓他在洞庭秋色中「醉殺」。將眼前的事物信手拈出,無須苦心思索,這種聯想和誇張,更顯示出他「潑辣」的想像力。在《襄陽歌》中,李白寫道「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蒲萄初醱醅」,漢水碧綠,在他眼中也變成了葡萄美酒,可讓他盡情暢飲,若非好酒,若非狂醉,他焉能有如此豐富的想像?

△李白為何屢遭挫折?

李白有一顆自由的靈魂,但是現實中卻屢遭挫折。

他曾經感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天才總是寂寞的,他像出籠的鳥,脫韁的野馬,渴望突破規範生活的束縛,名利和地位,只會給人限制和偽裝,李白詩說「帝鄉三千裡,杳在碧雲間」。他借酒麻醉自己,俯視一切,飛揚跋扈,既狂且野,表現出不甘被壓抑的豪情。

流放夜郎遇赦歸還之後,李白希望能再次獲得朝廷重用,但是在江夏他尋覓機會,卻一無所獲,數十年的憤懣積壓心頭,在遊覽洞庭湖時候才爆發出來,這也是為何他想要「醉殺洞庭秋」。成仙的夢想、現實的爭逐,最終都落空,他的孤單與寂寞,只有酒能安慰他內心的空虛。李白曾寫道「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這才是他內心最大的無奈。

△李白的眼中有狂傲,也有落寞

李白這首詩,既狂放灑脫又壓抑憤懣,恣意的想像和誇張的筆力,都是因為他內心壓抑太多的不平之氣,因此才顯得如此張揚和潑辣,這樣的李白,狂放的外表下,何嘗不充滿壓抑與痛苦?!

相關焦點

  • 才女詩只服秋瑾這首,天馬行空豪情萬丈,很多人不信這是女人寫的
    800多年前,千古才女李清照寫了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短短20個字,令無數男兒汗顏,也讓不少人愛上了這個霸氣十足的才女。然而詩雖寫得豪情,但寫完後李清照還是只能跟著丈夫趙明誠一路南下,畢竟當時她一個婦道人家只能嫁夫從夫。
  • 王勃憑藉此詩足以碾壓李白,可惜天才英年早逝,不然詩仙位置不保
    可是我們的天才詩人王勃,卻是寫下了《滕王閣序》這種洋洋灑灑的千古美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他過人的才華,還有獨特的才情,整篇文章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如果王勃不是英年早逝的話,他的成就一定可以超越李白,很有可能李白詩仙的位置不保,當然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也只能是替王勃惋惜。他的才華在初唐四傑中最突出,無論是詩歌,還是文章,那都是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 心高氣傲的李白,老年為自由寫詩求人幫忙,最後2句讀後讓人心酸
    唐代詩仙李白,在年輕時因為渝州刺史李邕怠慢的自己,就直接開懟:「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這首狂詩,是對前輩李邕的不滿:「宣父優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心高氣傲、才華橫溢的李白,一生並不得志。
  • 李白這首詩人人會背,少年用來勵志,中年人自勉,老年人回憶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在我國文學史上,再沒有人能像李白和杜甫一樣擁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特別是李白的詩,被稱「江山千古詩魂在, 再領風騷上千年」,中國人對詩仙太白的推崇可見一斑。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是李白的得意之作,也是中國人人都會背上幾句一首詩,它寫盡了人生,堪稱一絕。高中生拿它來勵志,中年人拿他來自勉,老人年讀了它,滿滿地都是關於青春和奮鬥的回憶,就是這首《將敬酒》,一首奠定李白詩仙地位的詩。《將進酒》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精華,唐詩宋詞中有很多堪稱「人間絕句」的傳世之作。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在唐詩三百首蘅塘退士眼裡 李白和王昌齡的七絕輸給杜牧了嗎?
    我們從小學習古詩一般都從絕句學起,例如黃河遠上白雲間、兩個黃鸝 鳴翠柳、牧童遙指杏花村等如今不用想就能背出來,可見這些詩多麼得膾炙人口。說起唐朝善於作七絕的詩人,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李白、杜甫、王之渙、王昌齡、杜牧等一大串的名字,那麼這些人誰的七絕最好呢?在《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共收錄了51首,其中王昌齡3首,李白2首,而杜牧卻有9首。蘅塘退士認為杜牧的七絕最好嗎?
  • 李白最酷的一首詩,開篇就霸氣外漏,氣勢上無人能及!
    李白,作為大唐一代詩仙,他的詩素來以豪邁、浪漫著稱,其詩風雄奇俊美,飄逸靈動,猶如天外飛仙,使人讀後沉醉其中,流連忘返。李白,一生都在追逐著心中的夢想:成為宰相或者帝王之師。可是人生哪有那麼多如意的事情,在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那一刻,他的夢想就像長安城的城門關閉的聲音一樣,也發出了沉悶的聲響。既然不能出將入相,那麼索性就做一個雲遊的詩人吧。
  • 詩仙李白整天遊手好閒,被稱為古代馬雲爸爸,不大可能
    小學的時候背的最多就是唐詩三百首,小編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年級老師要求默寫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來自「詩仙」李白的《靜夜思》。說到詩仙李白,對於他的創作小編可以用豪邁大氣來形容,而且他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種站在黃山頂峰上,視一切都是浮雲。
  • 李白的真實武功,到底是什麼水平?
    如此「詩仙」,單是讀著他的詩,滾滾殺氣就撲面而來。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詩篇裡,這近乎登峰造極,直追武俠小說裡「絕世高手」的強大戰鬥力,會不會是他自己自吹呢?同時代李白身邊的一些人,也提供了重要的佐證。比如盛唐詩人崔宗之筆下的李白,曾經「超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能夠在這樣的場合拔劍起舞,把現場一群行家看得服氣,就足見其硬核的實力。
  • 掩蓋在詩仙名聲之下的李白,假如再活一世,他還會是詩仙嗎?
    中原大地上應運而生了,許多鍾靈毓秀的人傑,其中名噪一時的人物之中,最炙手可熱的非李白莫屬了。如今世人談及李白,內容大多是他曾經寫的一些經典詩詞,諸如應玄宗詔而作的《清平調詞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的詩詞以其瑰麗壯闊的想像力,充分地向人們展示了,盛世大唐的雍容華貴之景。
  • 詩仙李白是如何被朋友汪倫「騙」去做客的?李白後來是怎麼去死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贈汪倫》的作者是唐朝詩人李白。 意思是:李白將要乘船遠行離去,忽然聽到傳來的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義。
  • 李白不只是「詩仙」,還是一名「劍仙」
    李白,中國歷史上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學習李白的詩,《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無一不是傳世名作,其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處處洋溢著浪漫主義。
  • 「詩仙」李白最經典的40首詩詞,每個人都應該背下來
    李白是我國唐代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極富浪漫氣息,他的詩歌氣魄宏大、想像力豐富,讀來,如登仙山。李白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其中,有很多傳世經典之作,至今讀來,依然吟唱不絕。今天,詩詞君推薦李白最經典的40首詩歌,首首經典,一起來感受「詩仙」的浪漫與才華。
  • 詩仙李白是真正的命理學修真學高手
    真是一世環境一世人,一切天機緣分都每一世轉眼即逝啊,如果有輪迴你不定再有機會為人。是名李白這靈魂,生生死死不得道,唯留下這詩人之浮名供凡夫玩味,李白本不是寫詩的人,地球人看「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如同神仙說話,事實上這只不過是寫實。李白從小就修道,少年時起常去戴天山道觀談經論道,並與隱居於岷山的隱士東巖子潛心修道。
  • 一代詩仙李白,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逝去究竟是何原因?
    一代詩仙李白,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逝去究竟是何原因?文|悠悠歷史風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詩人,詩歌的發展,到了唐朝就達到了鼎盛時期,並且唐詩的成就在古典詩歌中也是成就最高的。唐代出現的詩人中,有一位被稱為詩仙的,就是人盡皆知的李白,他的詩被人們傳誦至今,甚至連小學課本上都有很多李白的詩,比如《早發白帝城》,很多小孩子都已經倒背如流了,可見李白的成就可謂是登峰造極。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唐朝之所以讓人懷念,不光是因為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四方來朝的高光時刻,更因為那一首首動人的唐詩,永遠在後人的內心中蕩起漣漪。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詩人的雙子星,他們的存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
  • 古代最狂的15句古詩詞,李白獨佔5句,文人狂起來比武將更霸氣
    這句詩的「我花開後百花殺」盡顯狂傲之氣,而「滿城盡帶黃金甲」又氣勢壯闊。13、鷓鴣天——宋朝、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第一眼看見這首詩,我以為是詩仙李白寫的,「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一股書生文人的狷狂之氣撲面而來。朱敦儒只用了短短幾十個字,卻把無意功名,不肯趨炎附勢的灑脫表現的淋漓盡致。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背後的故事:《絕句》遲日江山麗
    《絕句》遲日江山麗,是唐代詩人杜甫與廣德二年(764年)春作於成都杜甫草堂。自從安史之亂爆發以後,朝廷內外動蕩不安,民不聊生,杜甫的從政道路一路波折,最終也沒得到朝廷的重任。從長安到成都,這大半年的時間,一邊長途跋涉,一邊居無定所,一家老小顛簸流離,九死一生。杜甫除了身體上所遭受的折磨,更讓他痛苦的是國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精神打擊。杜甫到了成都,總算結束了流浪的生活,暫時安頓下來。成都,杜甫有很多朋友,曾任宰相的裴冕,在成都任職的嚴武,高適等。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在浣花溪旁,給杜甫蓋了一棟房子。
  • 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自古以來,有「文人相輕」的說法,讀書人往往都是自負才華,多數時候對同行都是不大服氣的,但同時又有「文無第一」的說法,不管是多有才華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就算是詩仙李白,也有甘拜下風的時候,那麼究竟是誰,能夠讓李白也自嘆不如呢?
  • 詩仙李白的劍術當真出神入化嗎?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中華民族詩歌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他被尊稱為「詩仙」,在他的身上,融匯了儒家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精神,融匯了道家無為無情和逍遙精神,也有佛家的解脫和放下執著精神的影子。 當然,在李白的身上,主要還是儒家精神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