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也有被比下去的時候,看看兩位力壓李白的詩人是誰?

2021-01-08 騰訊網

自古以來,有「文人相輕」的說法,讀書人往往都是自負才華,多數時候對同行都是不大服氣的,但同時又有「文無第一」的說法,不管是多有才華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天下第一,就算是詩仙李白,也有甘拜下風的時候,那麼究竟是誰,能夠讓李白也自嘆不如呢?

李白

李白曾到著名的黃鶴樓遊覽,原本李白有個非常風雅的習慣,那就是每到一處名勝古蹟,風光秀麗之地,都要留下一首(或幾首)詩作。在黃鶴樓上,看到煙波浩蕩的滾滾長江,李白不由得詩興大發,便要賦詩一首。早有黃鶴樓的主人磨好墨,鋪上紙張,他深知李白要是能留下一首詩,那就是一個完美的廣告。卻瞥到黃鶴樓牆壁上已經刻了一首詩,這便是崔顥的《七律·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樓

李白讀完此詩,讚嘆不已。原本醞釀的滿腹詩情,竟消失的無影無蹤,因為他知道就算再寫一首,也肯定不能超過眼前的這首詩,旁邊的友人看李白遲遲不肯提筆,問起緣由。李白指著崔顥的詩嘆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李白的肯定也讓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崔顥名聲大噪,而這首《七律·黃鶴樓》在《全唐詩》中被稱為「唐人七律第一」,時至今日,在古代的七律詩中,這一首的引用、點評、收錄數量仍是最高,超過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這一次李白是甘拜下風。

詩人作詩時,題材經常撞車,有時是和同時代的人,有時則是跨越時空,與不同時代的詩人寫作同一題材。本來在同一題材上,李白與不同時代的詩人對比,也是罕逢敵手。

三國時代的曹植曾作過一首《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李白也有一首《白馬篇》: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

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後競風採,三杯弄寶刀。 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

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 叱吒經百戰,匈奴盡奔逃。

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 羞入原憲室,荒徑隱蓬蒿。

曹植的《白馬篇》,寫的是一位武藝高強的俠客,在國家危難之際,毅然從軍的故事,這位遊俠兒不但箭術通神,而且富有愛國精神,受到國家徵召,可以不顧父母妻兒,不顧自身安危,捐軀赴難,視死如歸。這首詩可以說是中國俠義精神的最好詮釋,也是金庸小說主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來源。而李白的「白馬篇」,敘述的是一位同樣身手不凡的「五陵豪」,在軍中立下大功,卻不對權貴低頭,不為功名折腰,最終歸隱山野的故事。

曹植

「詩言志」,這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的志向。曹植作為魏武帝曹操的兒子,在戰亂中的見聞,常年的軍旅生涯,以及受到曹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雄心壯志的薰陶,讓曹植一直懷有結束亂世、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抱負,這些都在詩中深刻體現。而李白基本沒有在軍隊效力過(除了晚年投奔永王李璘成了叛黨險些喪命的那次),對軍旅生活以想像為主,缺乏具體描寫,而詩的主旨「藐視權貴,歸隱山林」在同類作品中也可以說平平無奇,這首詩在李白作品中算不得上乘之作。

曹植的《白馬篇》不管是知名度、流傳度,還是歷代評論家的評價,都要超過李白的同名作品,可以說李白在同一題材上,被才高八鬥的曹子建壓了一頭。不過《白馬篇》是曹植的代表作,卻只是李白作品中較為普通的一首,因此不能根據一首作品,就說曹植的才華超過了李白。

相關焦點

  • 詩仙李白是如何被朋友汪倫「騙」去做客的?李白後來是怎麼去死的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首《贈汪倫》的作者是唐朝詩人李白。 意思是:李白將要乘船遠行離去,忽然聽到傳來的踏歌之聲。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的情義。
  • 一代詩仙李白,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逝去究竟是何原因?
    一代詩仙李白,一生經歷了很多波折,最終逝去究竟是何原因?文|悠悠歷史風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很多詩人,詩歌的發展,到了唐朝就達到了鼎盛時期,並且唐詩的成就在古典詩歌中也是成就最高的。唐代出現的詩人中,有一位被稱為詩仙的,就是人盡皆知的李白,他的詩被人們傳誦至今,甚至連小學課本上都有很多李白的詩,比如《早發白帝城》,很多小孩子都已經倒背如流了,可見李白的成就可謂是登峰造極。
  • 詩仙李白的劍術當真出神入化嗎?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中華民族詩歌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他被尊稱為「詩仙」,在他的身上,融匯了儒家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精神,融匯了道家無為無情和逍遙精神,也有佛家的解脫和放下執著精神的影子。 當然,在李白的身上,主要還是儒家精神在起作用。
  • 李白不只是「詩仙」,還是一名「劍仙」
    李白,中國歷史上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學習李白的詩,《靜夜思》《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等,無一不是傳世名作,其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處處洋溢著浪漫主義。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詩人的雙子星,他們的存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
  • 唐詩人不計其數,為什麼只有李白被稱為「謫仙人」?
    ——華崗(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2029,閱讀約5分鐘每一個中國人,無論學歷如何,職業如何,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共同認識一個人--李白。李白在中國的名字甚至超過了很多帝王,被稱為「詩仙」,「流放仙」。然而,僅盛唐時期的詩人就有千萬以上。為何李白一人能獲得如此殊榮?他的價值是什麼?。
  • 李白的真實武功,到底是什麼水平?
    如此「詩仙」,單是讀著他的詩,滾滾殺氣就撲面而來。 那麼問題來了,李白詩篇裡,這近乎登峰造極,直追武俠小說裡「絕世高手」的強大戰鬥力,會不會是他自己自吹呢?同時代李白身邊的一些人,也提供了重要的佐證。比如盛唐詩人崔宗之筆下的李白,曾經「超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能夠在這樣的場合拔劍起舞,把現場一群行家看得服氣,就足見其硬核的實力。
  • 傲嬌的大詩人李白也追星?他與4個男人的故事,你聽過嗎?
    一說到唐朝的明星,咱都能如數家珍,其中,李白必定站在前列。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終年61歲的李白(701年-762年),「鬥酒詩百篇」,粉絲數在千年以後仍保持穩定增長,也獲得了無數友人的喜愛。專業能力(學問)強,性格瀟灑奔放,悲情又有點小傲嬌。
  • 詩仙李白整天遊手好閒,被稱為古代馬雲爸爸,不大可能
    小學的時候背的最多就是唐詩三百首,小編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年級老師要求默寫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是來自「詩仙」李白的《靜夜思》。說到詩仙李白,對於他的創作小編可以用豪邁大氣來形容,而且他給大家的感覺就是一種站在黃山頂峰上,視一切都是浮雲。
  • 詩仙李白是真正的命理學修真學高手
    詩仙李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以一首《靜夜思》曠古絕今流行千年,老叟幼兒通吃,皆能張口就來:床前明月光……。但遺憾的是,千百年來世人從未知道過一個真正的李白,實在令人惋惜,揮太古之弦,造物之音,給大家掀開一角,略講李白輪迴裡的前世今生,李白詩詞中世人從未觸及的秘密。李白,生在那個明星璀璨的傳奇時代。
  • 李白風流倜儻,可也有女人瞧不上他
    李白曾言:相見不相親,不如不相見。唐朝大詩人李白,由於語文教材正能量需要的原因,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只是浪漫派詩人,但有關於他的私生活,相信很多人是知之甚少。一些史料關於他的情感,最詳實的資料要數魏顥《李翰林集序》中的一段話了:「白始娶於許,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
  • 掩蓋在詩仙名聲之下的李白,假如再活一世,他還會是詩仙嗎?
    中原大地上應運而生了,許多鍾靈毓秀的人傑,其中名噪一時的人物之中,最炙手可熱的非李白莫屬了。如今世人談及李白,內容大多是他曾經寫的一些經典詩詞,諸如應玄宗詔而作的《清平調詞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的詩詞以其瑰麗壯闊的想像力,充分地向人們展示了,盛世大唐的雍容華貴之景。
  • 唐朝的這位詩人才華橫溢卻品行不端,他一詩成名,李白都甘拜下風
    記得小學的語文老師就向我們推薦過這首詩,他當時甚至說這首詩的藝術水平一直都被稱讚為「唐人七律之首」,就算是「詩仙」李白也曾經自愧不如。 歷史上有這麼一則故事,大詩人李白曾經數次登臨黃鶴樓,看到煙波浩渺、白雲悠悠的景色,憑著他的才情肯定是要賦詩一首的。
  • 李白和杜甫的相遇相知,是唐代最偉大的文學邂逅
    先看看李白和杜甫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
  • 李白的《把酒問月》裡令人陶醉的天問,誰能回答呢
    他的詩作雖然意境怪誕,呈現出一片光怪陸離的氛圍,但佳句如《金銅仙人辭漢歌》裡的「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雁門太守行》裡的「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婁鱗開」,《致酒行》裡的「雄雞一聲天下白」,都是震古爍今的名句。今天我們主要說說李白。李白由於集合了道家、儒家、縱橫家、遊俠兒等諸家思想於一身,從而在他身上體現出一種飄逸、豪邁、奔放激越的性情。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說到大氣磅礴,必然少不了李杜、蘇辛啊,偉大的詩人和普通的詩人,不同之處就在於,普通詩人的大氣,流露於表面,而偉大的詩人,除了字句之外,還能從內心給人一種感發,分別舉李杜、蘇辛的詩句,來看看他們最大氣磅礴的風採。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 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
    古詩詞的內容包羅萬象,有描摹山河,有感物傷懷,有邊塞烽煙,但愛情是古詩詞中永恆不變的話題,詩仙李白,詞宗蘇軾也都寫下過關於愛情的美麗詩句。人生自是有情痴,今天我們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關於愛情的15句經典古詩詞,詩仙李白寫的情詩你有沒有讀過?15、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 大唐詩人誰的酒量第一?不是李白,更不是杜甫
    特別是在盛世大唐,當酒和詩歌結合以後,讓許多詩人更顯得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從詩歌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們通紅的臉頰,聽到了詩人們撞杯的聲音,聞到了濃烈的酒香……臺灣詩人洛夫說:「拿了唐詩去壓榨 ,起碼還會淌出半斤酒來。」唐代詩人,很難找到幾個不會喝酒的,唐代的著名詩人,每個人都幾乎寫過和酒有關的詩歌。那麼,唐代詩人中,究竟誰的酒量第一呢?不是李白,更不是杜甫。
  • 大話成語:金龜換酒和金谷酒數是什麼意思,原來都和李白有關
    成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有很多,比如與人交談,或者學生寫作文的時候,穿插幾條成語,可以讓文章增色不少。但是我國的成語數不勝數,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也有很多成語我們一知半解,甚至聽都沒聽到過。金龜換酒這句成語出自李白的《對酒憶賀監詩序》。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人們稱李白為「詩仙」,稱杜甫為「詩聖」。李白自幼就才華橫溢,20多歲的時候,就名揚千裡。天寶元年李白有一次來到京城長安,這裡的文人都很崇拜李白,知道他來了,都想見見他。其中著名的詩人賀知章也很景慕李白,賀知章當時是高官秘書監,詩也寫非常好。
  • 白居易寫《李白墓》,道出了李白失意落魄的一面
    李白被後世稱作「詩仙」,在我們的印象中,李白的形象一直是恣意和灑脫的。但殊不知這灑脫背後包含了太多心酸,從白居易筆下的《李白墓》中,我們便能看出其中的端倪。白居易寫道:採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雲。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