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杜甫的相遇相知,是唐代最偉大的文學邂逅

2020-11-15 騰訊網

先看看李白和杜甫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河南鞏縣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他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一個是浪漫主義詩人,一個是現實主義詩人,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謹守儒道。兩位截然不同的詩人,卻因為偶然的相遇結為好友。這一相遇相交,便是曠世友誼,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譽為佳話。聞一多先生曾經評價,二人的相遇是「太陽與月亮的相碰」。郭沫若說:「李白和杜甫是像兄弟一樣的好朋友。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雙子星座一樣,永遠並列著發出不滅的光輝。」

李白大杜甫11歲,兩個不同籍貫的人,互不認識的人,他們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呢?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33歲的杜甫在洛陽。自從十年前考進士不第後,杜甫就一直遊歷四方,過著「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遊生活。此時遊歷到了東都洛陽。

李白呢?一直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他,有一天真的收到了皇帝的詔書,天寶元年,唐玄宗召他進宮,他興奮得寫出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語。但是進宮後發生的一切卻不是李白所願,皇上只把他當作一個御用文人使用。又因李白耿直的個性,在宮中不為權貴所容,在朝僅一年零八個月,他就懷著失望與悲憤,被唐明皇賜金放還。

744年三月,44歲的李白離開朝廷,一路向東漫遊,四月途經洛陽,兩位詩人在此相見。他們志趣相投,一見如故。也許是共同的命運,也許是共同的理想,也許是共同的愛好,兩位詩人、驢友開始一齊遊歷祖國大好河山。

同年秋天,他們如約又在開封重逢,這一次,他們同遊開封、商丘,登吹臺、琴臺,登王屋山,過黃河。一路攜手,喝酒賦詩縱懷。這個時期,二人「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晚上喝酒喝多了同睡一床被子,白天攜手同行。他們一起寫詩作賦、親同手足。

第二年,他們第三次見面,地點在山東大地,兩人遇上了同樣心志高遠且落魄失意的詩人高適。他們一起尋找隱士高人,尋找道士。他們攜手並肩同行,一路踏歌而行,共賞大好風光。

這次旅行,給杜甫一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杜甫屢次在詩中提到這次齊魯之行的愉快經歷:「昔者與高李,晚登單父臺」,「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

自此之後,他們各自飄零,動如參商,再也無緣相見。他們分手後,各自踏上了人生徵途。李白繼續自己的仗劍天涯遊歷生活,而還未嘗過人生艱辛的杜甫,也開始迎來了人生中接連不斷的風浪。

與李白的相遇相知,令杜甫十分激動感念。分別後,多情的杜甫把思念寫進詩裡,他的多首詩寫李白,回憶相處的歲月,他擔心李白的處境,寫下了一首首懷念的詩歌。贈李白,懷李白,念李白,夢李白,寄李白,不下十餘首,每一首都情真意切。他說:「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他還擔心李白的前途命運:「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而李白,同樣思念杜甫,多年以後,李白又一次遊歷到齊魯,沒有了杜甫的陪伴,他寫下了《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詩:「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足見二人友情之深之真。

杜甫不僅思念擔憂李白,還大讚李白的詩歌之高妙,說他「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在《春日憶李白》中,開頭四句寫到:「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在杜甫看來,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比,清新俊逸,卓爾不群,高妙之處令天地鬼神震驚,真的是「謫仙人」啊!

雖然二人性格不同,詩風不同,但是,知李白者,杜甫也。在《飲中八仙歌》裡,杜甫這樣寫醉酒後的李白「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對李白的感情,很多人認為猶如粉絲對大明星一般,我以為並不全面。那時的杜甫小李白十一歲,李白詩歌天下聞,自然懷著一份景仰和崇拜。然而能成為好友,僅僅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崇拜是不可能的,杜甫身上,一定也有李白看重和欣賞的地方。杜甫二十四歲時遊歷泰山時,就寫下了《望嶽》這樣的偉大詩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的才氣、豪氣和雄心大志不輸李白。他的成名比李白晚一些,但是在後代,漸漸的,杜甫的光芒追趕上了李白,他們共同成就了唐代詩歌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巔峰。

他們的友情建立在共同的興趣愛好和共同的大志和人生經歷上。他們的相遇相知相惜成為詩壇文壇佳話。一千三百多年過去了,我們依舊津津樂道於二人的友誼,為二人的相遇感到神奇,甚至覺得是天意!

相關焦點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從個人生活來說,這實在是大不幸的事情。然而,這種大不幸卻成為杜甫藝術生命的大幸。
  • 杜甫在春日寫給李白的詩,極盡讚美之詞,還隱藏著一個絕美成語
    李白和杜甫,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有人說他們的會面,是歷史上兩位文學巨匠的偉大會晤。的卻如此,一個是永遠抬頭看天自信而浪漫的詩仙李白,一個是永遠俯視大地憂國憂民的詩聖杜甫,儘管他們的年齡相差11歲,性格和詩風也頗為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一生的知己。
  • 長安十二時辰:那個時期唐代的大文豪,李白杜甫賀知章在做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最近大熱,以唐代為背景涉及到許多名人,盛唐裡少不了文人的點綴,唐代文人在那個時期,也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何執政的原型是賀知章,他這個文人一生德高望重,成為天下文人的表率,雖然小說是杜撰的,但裡面這個人物和歷史上的賀知章性格有八分相似,賀知章是著名的詩人,同時也在朝為官,有名的是
  • 杜甫的這首詩,寫絕了李白的輕狂,還讓一個成語從此變得熱門
    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詩人的雙子星,他們的存在,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更讓人感懷的是,這兩位頂尖詩人,生前還是好友。李白成名很早,名滿天下,走到哪裡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杜甫一生不得志,在當時只是名氣不大的普通詩人,元稹、白居易發現了他的價值,才使得他能與李白並駕齊驅。但是,這並未影響二人的友誼,他們相知相識,還共遊齊梁,留下過許多佳話。
  • 不是李白,更不是杜甫
    酒是世間最神奇的飲品。特別是在盛世大唐,當酒和詩歌結合以後,讓許多詩人更顯得光彩奪目,熠熠生輝!從詩歌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們通紅的臉頰,聽到了詩人們撞杯的聲音,聞到了濃烈的酒香……臺灣詩人洛夫說:「拿了唐詩去壓榨 ,起碼還會淌出半斤酒來。」
  • 羅宗強:詩歌史上的雙子星座——李白與杜甫
    1962年郭沫若同志在紀念杜甫誕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會上的開幕詞就是這個題目。在開幕詞裡,他說: 李白和杜甫是象兄弟一樣的好朋友。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就跟天上的雙子星座一樣,永遠並列著發出不滅的光輝。 這是對李白和杜甫在我國詩歌史上的地位的確切評價。
  • 杜甫的兩首解悶之作,信手拈來,詩聖果然宅心仁厚
    杜甫是盛唐時期偉大的詩人,他的作品繼往開來,也千古流傳,可謂唐代詩歌集大成者。後世的李商隱和黃庭堅都非常尊崇杜甫的詩風,但是他本人卻經常一方面嘲諷自己是「天地一腐儒」,另一方面還不斷地讚美李白,敬佩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說到大氣磅礴,必然少不了李杜、蘇辛啊,偉大的詩人和普通的詩人,不同之處就在於,普通詩人的大氣,流露於表面,而偉大的詩人,除了字句之外,還能從內心給人一種感發,分別舉李杜、蘇辛的詩句,來看看他們最大氣磅礴的風採。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 李白的時代感---深圳特區報
    詩仙李白,正是誕生於如此偉大的時代。 中華的文明,似乎都是相輔相成、陰陽融合,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孔子明儒,莊子原道;《詩經》金聲,《離騷》玉振;太白天仙,子美神聖……一體兩面,桴鼓相應。 李白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希望在偉大的時代中建功立業,有志於著作、整理一代文獻,《古風五十九首·大雅久不作》充分體現了李白超人的志趣: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 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
    原標題: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究竟什麼樣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 李白杜甫,一開始就不對等的友誼,三次會面鑄就杜甫一生痴情思念
    李白和杜甫,兩位大詩人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曾碰面三次,有意思的是,杜甫的一生都在回憶李白,他寫下多首詩句,表達對表白的想念,想到什麼程度呢?甚至夢裡都夢見李白,相反地,李白在與杜甫見面後,卻只曾在一首詩中提及杜甫,為什麼?兩人都出生在盛唐,經歷了安史之亂,兩位大文豪碰面的場景就像劉備與諸葛亮、孫悟空與唐僧一樣——想想這場面就非常激動。
  • 讀詩|李白杜甫的20歲: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01年,武則天時期,李白出生於中亞碎葉城,大概五歲左右隨家人內遷至廣漢。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文學史上,還有比李白與杜甫之間的友誼更深厚的嗎?天寶三年四月,唐代最偉大的兩位詩人在洛陽相逢了,從此,文學史上留下了一組書寫友誼的偉大作品。《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一首首噴薄著激情的詩作,表達著相互間的思念之情。誠然,在李杜二人留下諸多名篇佳作中,這些作品可能並非最上乘之作,也有很多讀者並未讀過,但是,這些詩作所表達的友誼和其文學價值卻是很難被超越的。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當屬杜甫的《春日憶李白》一詩。
  • 富二代李白的一生,撞上窮困潦倒的杜甫,留下神仙友誼
    從古至今,有那麼多的詩人、詞人,但讓你第一個想到的,大概率會是李白吧,從小我們就接觸他的詩,這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的一生也漸漸被大家知曉,從此不僅喜歡著他的詩,也愛上了他這個人,一直被稱為「李杜「的兩個人,除了李白就是杜甫了,相傳這兩個人一見如故,之後攜手同遊,再到後面兩個人給彼此寫了很多詩,
  • 杜甫懟人最狠的一句話,聽後讓人無言以對,卻又不得不佩服
    但是大家或許不知道,其實杜甫也是懟人小能手。在杜甫的詩篇當中,雖然大部分還是比較中規中矩的,相比起李白的豪放不羈,杜甫更多的是寫實主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而並列唐朝兩大才子的李白與杜甫,也為我們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正所謂熟讀唐詩300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在這璀璨的唐詩星河裡你是否真正了解過杜甫的唐詩呢?相對於李白的浪蕩不羈來說,其實杜甫的詩更為深沉。
  • 唐朝大詩人中最顯達的他,晚年人生開掛封侯,跟李白杜甫分道揚鑣
    高適、李白和杜甫的「失意之交」李白和杜甫的不得志,其實是唐朝很多詩人的縮影。真正說到大詩人得志顯達者,其實唐朝只有一人,那就是高適。《舊唐書》這樣說:「有唐以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高適的詩,朋友們都知道,邊塞四大詩人之一,那影響力不是一般的大。愛好古詩詞的朋友們,都能隨口背誦出幾首幾句高適的詩。
  • 2018重慶小學必備文學常識積累:唐宋時期
    2018重慶小學必備文學常識積累:唐宋時期   由於隋代十分短暫,文學的發展也不夠典型,所以我們直接進入唐宋時期   1.初唐四傑指()、()、()、()   答案.王勃、盧照鄰、楊炯、駱賓王   2.「李杜文章在,光芒萬丈長」,這裡的「李杜」指的是()和()。
  • 杜甫愛向李白獻媚?這首詩是最好的反證,言語裡情真意切
    在唐代也有一對為人稱讚的好友:李白與杜甫,李白大杜甫十幾歲,但這依舊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深交,在共同遊歷山東的分別之際,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詩的大概意思是:你我秋天離別,就好似無根的飛蓬一樣,雖然四處漂泊卻沒有找到求仙之道,愧對了葛洪。你每天寄情歌酒空度時光,您這樣豪邁逞雄又是給誰看呢?
  • 在你困難的時候,不妨學學李白的灑脫和豪邁吧
    李白,這位站在盛唐詩壇高峰之巔的偉大詩人,是中國乃至世界詩壇上一顆璀璨的巨星。被詩人冠以「詩仙」的美譽。李白生活在公元八世紀,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家庭早年曾經在絲綢之路上經商。據說李白就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那時的碎葉城是絲綢古道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屬於唐朝政府安西都護府最西的城鎮。
  • 唐詩取名男孩名字:取名出自李白杜甫的詩,讓你的寶寶受益一生!
    說到唐代著名的詩人,人們腦海中應該立即想到的詩人便是李白和杜甫,世人稱「詩仙」和「詩聖」。實際上,李白和杜甫的很要好的朋友,雖然李白長杜甫十一歲。李白和杜甫初遇的時候,李白44歲,而杜甫33歲。當時的李白在文壇、朝政、黑社會、道教、隱士圈都是知名人物,而杜甫是一個科舉落榜的公子。某日,李白做客到杜閒的府邸,杜家公子杜甫第一次見到李白,兩人可謂是相見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