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盛唐時期偉大的詩人,他的作品繼往開來,也千古流傳,可謂唐代詩歌集大成者。後世的李商隱和黃庭堅都非常尊崇杜甫的詩風,但是他本人卻經常一方面嘲諷自己是「天地一腐儒」,另一方面還不斷地讚美李白,敬佩他「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有一次詩老杜閒得無聊,就寫詩遣懷,下面介紹杜甫的兩首解悶之作,信手拈來,詩聖果然宅心仁厚。
解悶(其一)
唐代:杜甫
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漫寒藤。
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
詩的大意是:藍田別墅中不見高人王維,丘壑中卻寒藤漫生,一片荒涼。他的錦繡詩篇名揚天下,如今他雖然已經仙去,好在他的弟弟還在,依然未絕風流。
王右丞(701年-761年),即詩人王維。王維曾官尚書右丞,藍田是王維晚年得到宋之問的藍田別墅。別墅在輞川口,水流於舍下,竹洲花塢,經常與裴迪浮舟往來,嘯詠終日。王維的詩才在其生前以及後世,都享有盛名,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蘇軾也讚頌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杜甫比李白和王維都小11歲,當年李白在青城山練劍,杜甫也不過是洛水邊的一個頑童,而少年王維卻背著一把琴,提著一支筆,走進了盛世下的長安。杜甫由衷地讚揚王維的文學才華,「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寰區,即天下的意思;相國,指王維的弟弟王縉,字夏卿,唐代宗時期的宰相、書法家。
解悶(其二)
復憶襄陽孟浩然,清詩句句盡堪傳。
即今耆舊無新語,漫釣槎頭縮頸鯿。
詩的大意是:我又想起襄陽人孟浩然,他的詩清新可賞,句句足以永世流傳。如今的詩壇老將,再也寫不出新奇的詩句,只好在漢水之邊,用木筏捕取鯿魚,懷念這位傑出的詩人。
孟浩然(689年-740年),號孟山人,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未曾入仕,世稱「孟襄陽」。耆(qí)舊,指德高望重者。槎頭縮項,據《襄陽者舊傳》記載,峴山下漢水中出鯿魚,味極肥而美。襄陽人採捕,送以槎斷水,因謂之槎頭縮項鯿。孟詩有「試垂竹竿釣,果得槎頭鯿」之句,杜甫化用此典故,表達對先輩的崇敬之情。
這兩首絕句是杜甫晚年煩悶時隨意雜吟,本無專題。魏晉的曹丕謂「文人相輕,自古而然」。杜甫卻非常推崇詩友,懷念之餘,真能「不薄今人愛古人」。詩聖懷念孟浩然則憶其清詩,復嘆其亡後襄陽耆舊遂空;緬懷王維則讚美其詩句,念其故居,而幸其風流未絕。
杜甫雖然自身處於流離寂寞之中,但是當他端居深念之時,所未能忘者眾多。老杜樂道人之善,殆其天性使然。他憂國憂民,雖然有時自身難保,卻始終不忘處於困境中的親朋。
詩友過早離世,他更是賦詩懷念。如今重溫這些令人感到非常溫馨的詩句,實在感到杜甫正是宅心仁厚。朋友們有何觀點,也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