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中的敗類,賣友求榮殺人奪詩

2021-01-08 凡塵往事

在唐朝眾多詩人中,有一個人今天被大家稱為「人渣詩人」,他喜歡溜須拍馬,不僅賣友求榮害死了幫助他的朋友,更是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外甥,僅僅是為了搶奪外甥的一句詩。這個詩人叫宋之問。

龍門奪錦袍

宋之問出身於一個小官僚家庭,他的父親曾做過一些地方的小官。在父親的教導下,宋之問從小喜歡讀書,詩寫得不錯。二十多歲就考中了進士。

在古代,考中進士相當於獲得了做官的資格,但是不會直接有官做。你能做什麼官,還要看朝廷的安排。此時的皇帝是女皇武則天。由於武則天的皇位是從兒子手裡搶來的,加上從來沒有女人當過皇帝,很多文人對武則天雖然表面不是,其實內心裡是看不起的。因此,武則天很喜歡有人寫一些辭藻華麗的詩來歌頌她。

宋之問了解到武則天的這個喜好後,就專門研究這類的詩,寫了一些讚美武則天的詩,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也因此獲得了不錯的官職。

有一天,武則天到洛陽南部的龍門去郊遊,一群大臣也跟著伴駕,這其中就有宋之問。當天天氣不錯,景色宜人,武則天心情高興,指著眼前景色讓大臣們每人現場寫一首詩,誰的詩先寫完就賞賜一件錦袍。

錦袍就是一件華麗的外套,雖然一件衣服不怎麼值錢,但是皇帝賞賜的那就不一樣了,那可是拿錢都買不到的榮耀。於是,眾大臣抓耳撓腮開始苦思佳句。

最終,一個叫東方虯的大臣搶先一步完成。武則天看過東方虯的詩後點頭稱讚,讓太監把錦袍賜給了東方虯。

東方虯接過錦袍心裡樂開了花。但是,他雙手捧著錦袍還沒捂熱乎呢,一邊的宋之問站了起來,「陛下,微臣的詩也完成了,能否請陛下過目後再做定奪?」原來,宋之問寫了一首拍馬屁的詩,詩中把武則天狠狠誇獎了一番。她知道武則天喜歡這樣的詩,看後肯定很高興。

果然,武則天讀過宋之問這首拍馬屁的詩後被拍得很舒服,於是讓太監從東方虯手裡奪回錦袍,又賜給了宋之問。

宋之問不但喜歡奪人家的錦袍,還搶奪過別人寫的詩,甚至為了奪詩不惜殺死了自己的親外甥。他的外甥叫劉希夷,也是一位詩人。一天劉希夷寫了一首詩拿給宋之問看,宋之問看了挺喜歡就想據為己有。於是他把劉希夷灌醉殺死,霸佔了這首詩。

賣友求榮,下場悽慘

公元706年,是大唐神龍二年。此時武則天已經退位,他的兒子唐中宗復位。

這年春天,東都洛陽,官員張仲之府上,張仲之正與駙馬都尉王同皎、祖延慶等一群人在房內秘密交談,交談的內容是如何殺掉把持朝政的大奸臣武三思。幾個人談得比較投入,完全沒注意到有個黑影正站在門外偷聽。

黑影聽完後找來一個人,在這人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只見此人悄悄溜出張仲之府上,來到了武三思家裡。不久,張仲之、王同皎、祖延慶等人就因為密謀殺害武三思,而被砍頭。

這個偷聽的黑影就是宋之問,被他派去告密的是他的弟弟宋之遜的兒子。

前面我們講過,宋之問靠寫詩拍武則天馬屁當上了官。當官之後,他又投靠到武則天最喜歡的奸臣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門下,成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的走狗。靠著張氏兄弟宋之問又升了幾次官。就在宋之問春風得意小人得志時,他的主子出事了。

神龍元年,女皇帝武則天生了一場病,病得還不輕。這時宰相張諫之等人趁機逼宮,逼迫武則天把皇位還給她的兒子李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也被砍頭抄家。宋之問作為張氏兄弟的走狗,也沒有好下場,被貶官發配到了廣東。

那時的廣東不像現在這麼繁華,是很荒涼很落後的不毛之地,宋之問受不了那裡的苦,第二年春天偷偷跑回了洛陽,找到好友張仲之要求避難。張仲之看在曾是朋友的份上,收留了宋之問和弟弟宋之遜,讓他們在家裡居住。沒成想,宋之問不但不知道感恩,還恩將仇報出賣了張仲之。一起被出賣的王同皎也是宋之問的好朋友。

這件事後,宋之問因為舉報有功當上了光祿丞(五品官)。雖然如此,但是人們卻很鄙視他的行為,因為他穿的官方是紅色的,人們到處流傳說宋之問的官服是好朋友張仲之、王同皎等人的血染紅的。

賣友求榮的宋之問也沒得到好下場,幾年之後他又被發配到了同樣荒涼的廣西,隨後在廣西桂林被賜死。

來看看宋之問逃回時寫的詩:

渡漢江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相關焦點

  • 唐朝詩人中,誰是文人無行的代表人物?是宋之問!
    男女之事在唐朝這個開放的時代,似乎並非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有時候還被人看成是文人的浪漫,畢竟文人要是不浪漫,那也就是個識字的人。但要是趨炎附勢攀附權貴做軟體爬行動物;要是為了幾個好句子就要殺人,而那個人就是自己親外甥;要是仗著自己有才長得好看,就想成為女皇武則天的床上伴侶;你要是為了權勢就能給武則天的面首端尿壺,這就是標準的文人無行了。這個人,就是初唐著名的帥哥、詩人宋之問。
  • 宋之問:唐朝最有才華,最無恥的詩人
    唐朝最有才華,最無恥的詩人 文稿丨仲秋「木蘭書香」主編 提起宋之問,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他的那首家喻戶曉的名詩中過進士但無心仕途,也是一位詩人。
  • 大才子宋之問真的殺甥奪詩、賣友求榮嗎?說出來你別不信
    大才子宋之問真的殺甥奪詩、賣友求榮嗎?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初唐詩歌大咖宋之問的口碑歷來很差,這是因為他做人太不講究,基本上是誰有權有勢就依附誰,哪怕是張易之、張昌宗這樣的奸臣也無所謂,不愛惜自己的羽毛。這一點,是沒什麼爭議的,但是筆者想說的是,加在他身上的有些劣跡,其實也有莫須有的嫌疑,是趁機往他頭上扣屎盆子。
  • 胡風曾多次怒斥文革中出現的賣友求榮 告密構陷
    內容提示:對文革中出現的賣友求榮,告密構陷,胡風幾多怒斥,如詩句「獄室幾間開闖將,文場一片樹降旗」,只是胡風更多的是從道德人格的層面來反思其悲劇根源。鳳凰衛視8月23日《騰飛中國》,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潛在寫作」活動中,「七月派」詩人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寫作群體,文革開始前所謂的「胡風集團」已遭摧毀,「七月派」詩人群體罹禍,然而正如胡風所說,牢獄囚得住人的身體,牢獄囚不住人的心靈,「胡風集團」的核心人物胡風在漫長的24年牢獄生活中創作了1000多首詩歌,但是因為條件所限和恐懼罹禍,這1000多首詩歌不能訴諸筆端
  • 唐朝無名詩人不願娶豪門千金,寫下一首拒婚詩,盡顯錚錚傲骨
    作者:凱紫唐朝很多詩人曾憑一首詩,抱得美人歸。例如崔郊,他和姑母的婢女兩情相悅,可是姑母后來卻將婢女賣給了權貴於頔。崔郊在寒食節那日,好不容易和心上人見上一面,還沒來得及互訴衷情,便不得不分離,傷心欲絕的他寫下了「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殺人奪詩賣友求榮,還給權貴倒夜壺,宋之問名聲臭,不只因人品差
    宋之問曾巴結張易之張昌宗  第二個,賣友求榮,為富貴不擇手段。  武則天退位後,宋之問被貶往荒涼的嶺南。
  • 這首「牛氣十足」的求人詩,讓落榜詩人屌絲逆襲,金榜題名!
    迷茫於眼前的苟且,不如在詩詞中流連心靈的遠方!今天,和舒芯一起誦讀經典!營銷是生存必備技能。唐朝科舉有個慣例,考生考試之前,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以求舉薦,如果無人引薦,錄取希望就會很渺茫。唐朝詩人高蟾出身貧寒,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屢屢落第。
  • 他是唐朝第一位詩人,每日一鬥酒的他開啟了唐詩偉大的一頁
    說起唐詩,很多人最先先到的是初唐四傑,孩童時期背誦的第一首詩也就是《鵝》,初唐四傑雖然對唐詩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真正打開唐詩大門的確實另一個人,那就是王繼。在唐朝以前,詩歌多以抒懷傳情為主,並沒有唐詩那樣豪邁壯闊的格局,無論是《詩經》還是《漢樂府詩》,所吟頌的多是香草美人,閨閣情趣,而唐詩是中國詩詞的發展的全盛時期,王繼可以說是打開唐詩大門的第一人,他的一首《野望》打破了長期以來詩詞的寫作局限,可以說王繼是唐朝的第一位詩人。
  • 唐朝大詩人中最顯達的他,晚年人生開掛封侯,跟李白杜甫分道揚鑣
    仕途詩意的詩人們唐朝,是我國詩歌的最高峰,清朝時期編撰的《全唐詩》就選編了2873位詩人的49000多首詩。而實際上,唐朝的詩人比這個數字要大得多。這些詩人,都有一顆顯達治世的心。可惜,能真正實現理想者寥寥。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都是終生鬱郁不得志,雖然奮力出世,但最終都未能如願。李白最高級別是待招翰林,並沒有什麼級別,是在等官帽子,而最終也沒有等到。
  • 唐朝冷門詩人冷門詩,短短四句,美得令人嚮往
    司空曙,字文明,唐代詩人,與盧綸、錢起等人同為「大曆十才子」。司空曙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有「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宿》)「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雲陽館與韓紳宿別》)等名句流傳。今天分享的這首詩,雖然冷門,但寫得很美,語句近乎淺白,意境靜謐優美。
  • 唐朝這首詩不同凡響,不僅讓詩人揚名立萬,後來很多人都自嘆不如
    不同的詩篇有不同的意義,其中借景抒情最為常見,有一首詩大家都熟悉,那就是崔顥的《黃鶴樓》。這首詩不同凡響,不僅讓詩人揚名立萬,乃至於後來很多詩人再登黃鶴樓吟詩作賦,都自嘆不如,遠不及崔顥的《黃鶴樓》水平之高。黃鶴樓(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 唐朝的這位詩人才華橫溢卻品行不端,他一詩成名,李白都甘拜下風
    因為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登臨黃鶴樓,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文,所以賦予了黃鶴樓在歷史長河中經久不衰的蓬勃生命力。 在這些吟詠黃鶴樓的詩詞歌賦當中,崔顥的《黃鶴樓》堪稱經典中的經典,為後人久久傳頌。
  • 唐朝5大詩人,這三位居然是同一天出生,星座還一樣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根據他的生日可以推出他是雙魚座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 唐朝詩人岑參,他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
    唐朝詩人岑參,他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文/小柯南說事件 圖/網絡導語:唐朝詩人岑參,他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讓我們一起看看吧……白色的帆,是風的手,是大海的觸鬚,在蜿蜒曲折中撫平波浪的兇狠,在茫茫無涯中蕩滌海浪的無情。
  • 最能體現詩人釋然灑脫情懷的五首詩
    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詩可以分為很多種,按內容可以分為敘事詩如《琵琶行》《木蘭詩》等,邊塞詩諸如《從軍行》《關山月》等,抒情詩像《天問》《離騷》等,懷古詩《後庭花》《蜀相》等。按音律分,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主要是指唐代之前的詩歌,如《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只要是指晚唐和宋代之後的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稍晚他一些的另一大詩人羅隱,也是出了名的相貌醜陋。晚唐宰相鄭畋有一女兒,偶然間看到羅隱的詩歌,當即便為他的才華所傾倒,千方百計收集了羅隱所有的詩歌,每日誦讀,甚至產生了非君不嫁的念頭。鄭畋有心成全女兒,便邀羅隱過府一敘。羅隱和鄭畋交談時,鄭女就躲在屏風後窺視,當她見到羅隱的相貌後,連日來的旖旎情愫瞬間便煙消雲散了。
  • 「唐朝」詩人白居易、李白、賀知章都把大自然當作老師
    多麼熟悉優美的詩,如果賀知章沒有柳樹作為載體,他能寫出這流傳千年的優美詩句 嗎?我們又怎麼能看到。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今天我們也以柳樹為載體,聊聊關於柳樹的文化、歷史、詩詞。柳樹,落葉喬木,長十幾米身高小意思,幾年就成,耐寒、耐寒,水泡200天存活率都高達80%,你說厲不厲害。
  • 唐朝一才子,失戀後寫下最悽美的一首詩,細細讀來勾起無限回憶!
    但這世間並不是所有人的愛情,都能像想像中的那般美好,有情人未必都能終成眷屬,可能曾經愛到骨子裡的戀人,由於各種原因分道揚鑣,留下難以治癒的創傷的大有人在。唐朝是一個詩人輩出的朝代,放蕩不羈的李白,接地氣的杜甫,主攻山水田園詩的王維,無一不是令後人敬仰的大腕。
  • 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
    原標題:2月12日 唐朝詩人杜甫出生 「杜甫很忙」風靡一時 史上真實的杜甫究竟什麼樣   杜甫(712-770),字子美,漢族,唐朝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