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眾多詩人中,有一個人今天被大家稱為「人渣詩人」,他喜歡溜須拍馬,不僅賣友求榮害死了幫助他的朋友,更是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外甥,僅僅是為了搶奪外甥的一句詩。這個詩人叫宋之問。
龍門奪錦袍
宋之問出身於一個小官僚家庭,他的父親曾做過一些地方的小官。在父親的教導下,宋之問從小喜歡讀書,詩寫得不錯。二十多歲就考中了進士。
在古代,考中進士相當於獲得了做官的資格,但是不會直接有官做。你能做什麼官,還要看朝廷的安排。此時的皇帝是女皇武則天。由於武則天的皇位是從兒子手裡搶來的,加上從來沒有女人當過皇帝,很多文人對武則天雖然表面不是,其實內心裡是看不起的。因此,武則天很喜歡有人寫一些辭藻華麗的詩來歌頌她。
宋之問了解到武則天的這個喜好後,就專門研究這類的詩,寫了一些讚美武則天的詩,引起了武則天的注意,也因此獲得了不錯的官職。
有一天,武則天到洛陽南部的龍門去郊遊,一群大臣也跟著伴駕,這其中就有宋之問。當天天氣不錯,景色宜人,武則天心情高興,指著眼前景色讓大臣們每人現場寫一首詩,誰的詩先寫完就賞賜一件錦袍。
錦袍就是一件華麗的外套,雖然一件衣服不怎麼值錢,但是皇帝賞賜的那就不一樣了,那可是拿錢都買不到的榮耀。於是,眾大臣抓耳撓腮開始苦思佳句。
最終,一個叫東方虯的大臣搶先一步完成。武則天看過東方虯的詩後點頭稱讚,讓太監把錦袍賜給了東方虯。
東方虯接過錦袍心裡樂開了花。但是,他雙手捧著錦袍還沒捂熱乎呢,一邊的宋之問站了起來,「陛下,微臣的詩也完成了,能否請陛下過目後再做定奪?」原來,宋之問寫了一首拍馬屁的詩,詩中把武則天狠狠誇獎了一番。她知道武則天喜歡這樣的詩,看後肯定很高興。
果然,武則天讀過宋之問這首拍馬屁的詩後被拍得很舒服,於是讓太監從東方虯手裡奪回錦袍,又賜給了宋之問。
宋之問不但喜歡奪人家的錦袍,還搶奪過別人寫的詩,甚至為了奪詩不惜殺死了自己的親外甥。他的外甥叫劉希夷,也是一位詩人。一天劉希夷寫了一首詩拿給宋之問看,宋之問看了挺喜歡就想據為己有。於是他把劉希夷灌醉殺死,霸佔了這首詩。
賣友求榮,下場悽慘
公元706年,是大唐神龍二年。此時武則天已經退位,他的兒子唐中宗復位。
這年春天,東都洛陽,官員張仲之府上,張仲之正與駙馬都尉王同皎、祖延慶等一群人在房內秘密交談,交談的內容是如何殺掉把持朝政的大奸臣武三思。幾個人談得比較投入,完全沒注意到有個黑影正站在門外偷聽。
黑影聽完後找來一個人,在這人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只見此人悄悄溜出張仲之府上,來到了武三思家裡。不久,張仲之、王同皎、祖延慶等人就因為密謀殺害武三思,而被砍頭。
這個偷聽的黑影就是宋之問,被他派去告密的是他的弟弟宋之遜的兒子。
前面我們講過,宋之問靠寫詩拍武則天馬屁當上了官。當官之後,他又投靠到武則天最喜歡的奸臣張易之、張昌宗兩兄弟門下,成了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的走狗。靠著張氏兄弟宋之問又升了幾次官。就在宋之問春風得意小人得志時,他的主子出事了。
神龍元年,女皇帝武則天生了一場病,病得還不輕。這時宰相張諫之等人趁機逼宮,逼迫武則天把皇位還給她的兒子李顯。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倆也被砍頭抄家。宋之問作為張氏兄弟的走狗,也沒有好下場,被貶官發配到了廣東。
那時的廣東不像現在這麼繁華,是很荒涼很落後的不毛之地,宋之問受不了那裡的苦,第二年春天偷偷跑回了洛陽,找到好友張仲之要求避難。張仲之看在曾是朋友的份上,收留了宋之問和弟弟宋之遜,讓他們在家裡居住。沒成想,宋之問不但不知道感恩,還恩將仇報出賣了張仲之。一起被出賣的王同皎也是宋之問的好朋友。
這件事後,宋之問因為舉報有功當上了光祿丞(五品官)。雖然如此,但是人們卻很鄙視他的行為,因為他穿的官方是紅色的,人們到處流傳說宋之問的官服是好朋友張仲之、王同皎等人的血染紅的。
賣友求榮的宋之問也沒得到好下場,幾年之後他又被發配到了同樣荒涼的廣西,隨後在廣西桂林被賜死。
來看看宋之問逃回時寫的詩:
渡漢江宋之問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