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岑參,他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

2021-01-19 小柯南說事件

唐朝詩人岑參,他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

文/小柯南說事件 圖/網絡

導語:唐朝詩人岑參,他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白色的帆,是風的手,是大海的觸鬚,在蜿蜒曲折中撫平波浪的兇狠,在茫茫無涯中蕩滌海浪的無情。風平浪靜時,帆以和平的姿態,眺望遠方,輕吟這一首首恬靜的搖籃曲,默默沉澱著一身的能量,狂風呼嘯時,帆就化作一輪戰鼓,就想著英雄的交響曲,期待著急流勇進的弄潮兒奮力擊打,踏浪高歌。

岑參,他就是一隻帆,不畏艱險揚帆遠航。岑參,他出生於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祖父都做過宰相。岑參年少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他跟著自己的哥哥開始寒窗苦讀。

岑參曾經兩次出西塞,但是他的心境前後都有很大的差別。第一次出塞時,他與高仙芝的關係比較疏遠,所以岑參不受到重用,再加上他之前的生活是比較優越的,來到邊塞後對邊塞的生活難以適應。所以他的情緒難免非常低落,所以他寫的詩中大多都流露出失意的苦悶和思鄉的情緒。如《逢入京使》就寫到,我向東望去,看到我的故園,這回到家鄉的道路非常的漫長啊,我用雙袖擦著我的淚水,永遠也擦不進,希望馬上想見那是不可能的,想給家人寫一封報平安的信,卻連紙和筆都找不到。這時候,他的詩歌基調也是比較低沉哀傷。

當他第二次出使西塞的時候,在邊塞的主管是封常清,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比較好,再加上經歷過上一次出使邊塞的經歷後,他對邊塞的環境已經不再陌生了,所以他的情緒就之前來說變得比以往積極了一些。他在趕往邊塞的路途中寫到道路的兩旁都生長著草,青山一直連綿不斷的延伸到武威,我要為自己的祖國收復疆土,岑參勉勵自己要盡心盡力的皇上效力,在途經蘭州的時,岑參面對當地的美景,這裡的美景給他有一種置身在江南水鄉的幻覺,青山坐落在道路兩旁,城牆邊一條河流在緩緩的流淌,鬱鬱蔥蔥的樹被鸚鵡當成了家,園中的花開,濃鬱的花香引來非常多的蜜蜂和蝴蝶,好像是在江南的水上,捕魚郎在水裡捕魚。岑參情緒的這種轉變,使他能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去全面地感受到邊塞的各種風景。岑參流傳下來的傳世詠誦的邊塞名作大多就是處在這個時期完成的。

其實,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陌生的環境時,也會有一種不適應的感覺。但是你不能一直的排斥他,你需要去適應它,而不是讓它去適應你。當你從不適應到適應時,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經歷的一個過程,這代表著你慢慢的走向了成熟,慢慢的成長為大人。

因為岑參內心心態的轉變,還有當時形勢比較樂觀,所以他的詩歌在這裡多洋溢豪邁的英雄氣概,比如他的詩中寫道:上將披著戰袍向西出徵,平民吹著竹笛歡送著大軍前行,四面的海水波濤洶湧,激起浪花好像是在打戰鼓,士兵們大聲呼喚勝利的聲音震得陰山都動了動,雖然邊塞的環境非常惡劣,但是將士們還是勇往直前。雄壯的將士們在荒涼艱苦的環境的映襯下,更顯示出強是安邊報國的英雄大氣概。岑參還寫過唐軍半夜行軍不畏艱苦,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漫天遍地的黃沙,九月份的輪臺,大風在夜裡怒吼,山川上的碎石滾落下來也如鬥一樣大,風吹的這些亂石飄忽不定的滾下來。現在匈奴的人肥馬壯的時候,這些馬奔跑的時候,只看見後面漫天的塵土飛揚。漢家大將開始出塞,在晚上,將軍的黃金甲也不脫,因為半夜裡可能就會有緊急情況,大風吹向臉上,就好像刀割了一樣疼。岑參寫出環境的惡劣,但是,將士們從來就不畏懼。

因為邊塞居民大多都是少數民族的,岑參在他的詩中描寫邊塞不同於中原的異鄉風俗,綺麗的自然景觀,和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字,語言,音樂,舞蹈等方面的內容,每次讀到岑參的這些詩就好像展開了一幅幅鮮活的風俗畫卷。岑參的詩中,不僅有大漠,黃沙,飛雪,疾風,還有火山,熱海這些奇妙的景觀。而且他能夠將這些意象非常完美的融合到一處,不得不讚嘆他妙筆生花的技藝。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標誌物,每一個標誌物中都寓含著一個美好的寓意。

相關焦點

  • 新時代紅色經典歌曲《揚帆遠航》歌詞及創作人員介紹
    #13; 新時代紅色經典歌曲《揚帆遠航
  • FGO禮裝故事(6):揚帆遠航,眾多英靈乘坐的神代之船阿爾戈號
    在之前的禮裝介紹中我們了解到,早期的三星禮裝所描繪的事物都有著強大的背景,本期介紹的這張禮裝【揚帆遠航】也是如此,這是一艘曾經承載50名希臘英雄的神代之船——阿爾戈號,她是由船匠阿爾戈斯建造,使用了浸泡在水中也不會腐爛的木頭搭建,船首還有一塊從聖樹上削下來的木板,可以預知未來,阿爾戈號是當時希臘最大的船隻
  • 「讀書札記之5」岑參,縱馬輪臺的邊塞詩魂
    這些詩人寫的邊關,泛指幽、並、涼三州,離京城都不遠。當代學者鄭振鐸評說,唐人邊塞詩雖多,但作者多是站在外圍發表的感嘆,「類皆撲風捉影」。他說,只有岑參頻繁往來於沙漠雪山,「句句從體驗中來,從閱歷裡出。」寫火山「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雲厚。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萬裡不敢來。」不是親臨其境,難以如此逼真。
  • 岑參《逢入京使》《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思想內容及藝術特色
    岑參,世稱岑嘉州。盛唐邊塞詩派代表詩人,與高適齊名,並稱「高岑」。其邊塞詩多表現唐軍將士的英雄氣概和樂觀精神,擅長描繪邊疆奇異風光,七言歌行成就最高,人稱「語奇體峻,意亦造奇」。有《岑嘉州集》。(三)說明詩中環境描寫的作用險惡的環境描寫襯託出唐軍戰士出徵時的艱苦卓絕,以及不畏艱險的豪情壯志。(四)藝術特色(分析誇張、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詩歌節奏特點與樂觀精神、英雄氣概的聯繫)(1)意境雄渾壯奇,善用誇張手法繪景狀物。
  • 唐朝的茶詩和酒詩,文人雅趣和名士風流
    在我國的歷史之上,唐朝不僅僅迎來了政治和經濟上的鼎盛時期,對於文化的貢獻也是十分突出。中國人提到唐朝,就算是三歲小兒都能吟唱幾首唐詩,唐詩在我國文學史上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而與我國傳統的酒文化和茶文化相結合的詠酒詩和詠茶詩,以其獨特的魅力,向我們展示著唐朝詩人的豪情壯志和風雅情趣。
  • 唐朝詩人的《採蓮詞》,富有生活氣息,塑造少女吃苦耐勞的形象
    唐朝詩人張潮流傳下來的詩歌,大概在十首左右,非常具有民歌氣息,這應該與他善於低下身子面向民間有密切關係。他出生並生活在江蘇丹陽縣境內,此地實乃江南水鄉,當地人喜愛種植荷花。生於斯,長於斯,對蓮產生歡喜之情在所難免。《採蓮詞》【唐】張潮朝出沙頭日正紅,晚來雲起半江中。賴逢鄰女曾相識,並著蓮舟不畏風。這首《採蓮詞》,又叫《採蓮曲》《江南可採蓮》等等。
  • 他是唐朝第一位詩人,每日一鬥酒的他開啟了唐詩偉大的一頁
    在唐朝以前,詩歌多以抒懷傳情為主,並沒有唐詩那樣豪邁壯闊的格局,無論是《詩經》還是《漢樂府詩》,所吟頌的多是香草美人,閨閣情趣,而唐詩是中國詩詞的發展的全盛時期,王繼可以說是打開唐詩大門的第一人,他的一首《野望》打破了長期以來詩詞的寫作局限,可以說王繼是唐朝的第一位詩人。
  • 唐朝大詩人中最顯達的他,晚年人生開掛封侯,跟李白杜甫分道揚鑣
    仕途詩意的詩人們唐朝,是我國詩歌的最高峰,清朝時期編撰的《全唐詩》就選編了2873位詩人的49000多首詩。而實際上,唐朝的詩人比這個數字要大得多。這些詩人,都有一顆顯達治世的心。可惜,能真正實現理想者寥寥。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都是終生鬱郁不得志,雖然奮力出世,但最終都未能如願。李白最高級別是待招翰林,並沒有什麼級別,是在等官帽子,而最終也沒有等到。
  • 唐詩三百首最沒有內容的一首律詩,詩人間唱和岑參秒殺杜甫王維
    這首詩就是詩人之間的唱和,所描寫的內容也不過是上早朝的一些事情而已,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且看: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金闕曉鍾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花迎劍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這首唐詩是詩人之間的一首和詩,作者是岑參,這首詩題目是《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 9月與厄運說再見,月老牽線,情路註定揚帆遠航的4星座
    9月與厄運說再見,月老牽線,情路註定揚帆遠航的4星座。讓我們一起來祝賀他們吧!1.巨蟹座巨蟹座的生活,用最打動人心的情感線條來描述,他用深情和柔情詮釋了愛情的真諦。因為太在乎了,巨蟹將不可避免地過度看重自己內心深處對於感情的那種感覺,這將導致巨蟹座的焦慮。你們在相處中總是盡最大努力去抓住對方,這樣你們就會對對方產生各種懷疑和厭倦。然而,這種情況在9月就會很少發生。
  • 岑參也有山水田園詩,梁園雖好不能久,春風偏愛山人居
    ——唐代:岑參《山房春事二首》#岑參的詩#岑參《山房春事二首》,一首描繪春日深山房院的美麗風光,清幽美麗,又充滿生趣,非常令人嚮往;第二首則是描繪荒棄的梁園在春日黃昏時蕭條敗落的景象,令人瘮得慌。梁園,又稱兔園、菟園、睢園,修竹園等,是漢景帝弟弟梁孝王劉武所修建的宮室苑囿,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據史書記載,方圓三百裡。
  • 陸遊是他的粉絲,每次喝醉回家迷糊,就讓兒子朗誦他的詩
    陸遊認為,在李白和杜甫之後,岑參是詩壇第一人。陸遊嚮往的是「鐵馬冰河大散關」,岑參的「北風捲地白草折」,給了他極大的夢想。他的詩格調更為高邁,唐朝建立以來,很少見到這樣的雄壯豪邁的邊塞詩歌作品。 「放情山水,故常懷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他的詩在很多方面與高適風骨相同,讀起來使人慷慨激昂,感慨萬分。他每寫成一首,人們總要傳誦吟詠。
  • 有耐力,最能吃苦的3星座,不畏艱險,註定成為人上人
    有耐力,最能吃苦的3星座,不畏艱險,註定成為人上人天才是由1%的天賦和99%的汗水來成就的。做事情不光要有天賦,還要有毅力、有耐力,能夠吃苦耐勞,不畏艱險,而這樣的人也多數會成為人上人。
  • 岑參《逢入京使》詩賞,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讓其託帶口信,向家人報平安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惦念。寫作背景據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記載,此詩作於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上任途中(詩人一生共兩次任職)。
  • 平沙萬裡絕人煙,岑參的邊塞詩,哪怕僅此一首,也從來都是這麼美
    然而,在這麼多邊塞詩人中,真正有過邊塞從軍經歷的詩人卻是鳳毛麟角,諸如李白、杜甫之類,他們大多都是受邊界戰爭的影響,漫遊戰場憑弔時有感而發。唐開元、天寶年間,邊界戰爭頻發,邊塞詩由此應運而生,形成了唐代詩歌的一個主要流派。處於對邊疆戰事的關心和對軍旅生活的嚮往,邊塞詩人們都熱衷於邊塞詩的創作。
  • 唐朝詩人中,誰是文人無行的代表人物?是宋之問!
    男女之事在唐朝這個開放的時代,似乎並非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有時候還被人看成是文人的浪漫,畢竟文人要是不浪漫,那也就是個識字的人。但要是趨炎附勢攀附權貴做軟體爬行動物;要是為了幾個好句子就要殺人,而那個人就是自己親外甥;要是仗著自己有才長得好看,就想成為女皇武則天的床上伴侶;你要是為了權勢就能給武則天的面首端尿壺,這就是標準的文人無行了。這個人,就是初唐著名的帥哥、詩人宋之問。
  • 《長安十二時辰》各人物歷史原型介紹,他們代表唐朝一段傳奇!
    《長安十二時辰》是根據馬伯庸同名小說改編,少年老成的李必原型是李泌,幼年聰慧被稱為「神童」,歷任四朝,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孤膽英雄張小敬原型就叫張小敬,歷史上唯一記載過他的是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跡》,據悉張小敬是在安史之亂時,第一個把楊國忠射下馬的,應該是名士兵,所以沒有多少記載。靖安司的姚汝能原型是《安祿山事跡》的作者,除了這本書外,其餘對他一無所知。
  • 岑參很孤獨的兩首七言絕句,一首比一首更孤獨,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岑參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說是膾炙人口,裡面兩句詩更是美得令人驚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寫出了最美的春天,而且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過,從而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岑參作為盛唐時期最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作品氣勢磅礴,而且他的詩自成一派,往往看似寫得很一般,但是讀來卻又是讓人拍案叫絕。
  • 岑參很委婉的兩首七絕,後人多有襲用,最後一句卻為絕調
    唐代很多詩人都經歷了安史之亂,這場災難不僅給國家和社會帶來巨大變化,也讓詩人的內心感受到無比的悲涼。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變衰的轉折,八年戰亂造成了極為嚴重的破壞,也使人口銳減。詩人岑參匠心獨運,用短短的詩行,就形象地反映出這樣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