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唐代:岑參《山房春事二首》
#岑參的詩#
岑參《山房春事二首》,一首描繪春日深山房院的美麗風光,清幽美麗,又充滿生趣,非常令人嚮往;第二首則是描繪荒棄的梁園在春日黃昏時蕭條敗落的景象,令人瘮得慌。
梁園,又稱兔園、菟園、睢園,修竹園等,是漢景帝弟弟梁孝王劉武所修建的宮室苑囿,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據史書記載,方圓三百裡。梁王又喜好招攬文人謀士,司馬相如、枚乘等都曾是梁園賓客。司馬相如著名的《子虛賦》便是依梁園為模板而作。葛洪《西京雜記》記載:「梁孝王苑中有落猿巖、棲龍岫、雁池、鶴洲、鳧島。諸宮觀相連,奇果佳樹,瑰禽異獸,靡不畢備。」
梁園當時是那樣的宏傑詭麗,人物阜盛,然而到了數百年後的唐朝,則破瓦頹垣,都已不復存在,變成了滿目蕭條的荒蕪之地。極目望去,只有兩三戶人家。在夕陽下,唯見枯樹晚鴉,尤其顯得荒涼。撫今追昔,世事變換,讓人感慨萬千。
山房固不及昔日梁園的宏麗興盛,而人生活在其中也能得其心,適其意,賞心悅目,悠遊自在。人生在世,如此已足。也不用去追求那麼多,縱使費盡心力,掙得一座梁園,最終也是成空。還不如就這樣恬然自足,優遊卒歲可也。
第一首寫山房春光之美,則風恬日暖,蜂飛蝶舞,春光駘蕩,令人心曠神怡。描寫的景物之中洋溢著喜悅的氣氛。蜂蝶不避人,逕自飛進屋子裡,落花也漂落在筆床上,一幅人與自然融洽和諧的畫面。也可看出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
第二首寫梁園破敗荒涼的景象,也是為著襯託詩人對山居生活的怡然自足。其中「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很有意味,以庭樹不知世事換,來說人事無常。看似寫樹木的無情,而人讀了,則自然生出一種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