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也有山水田園詩,梁園雖好不能久,春風偏愛山人居

2021-01-09 聆思贅言

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唐代:岑參《山房春事二首》

#岑參的詩#

岑參《山房春事二首》,一首描繪春日深山房院的美麗風光,清幽美麗,又充滿生趣,非常令人嚮往;第二首則是描繪荒棄的梁園在春日黃昏時蕭條敗落的景象,令人瘮得慌。

梁園,又稱兔園、菟園、睢園,修竹園等,是漢景帝弟弟梁孝王劉武所修建的宮室苑囿,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據史書記載,方圓三百裡。梁王又喜好招攬文人謀士,司馬相如、枚乘等都曾是梁園賓客。司馬相如著名的《子虛賦》便是依梁園為模板而作。葛洪《西京雜記》記載:「梁孝王苑中有落猿巖、棲龍岫、雁池、鶴洲、鳧島。諸宮觀相連,奇果佳樹,瑰禽異獸,靡不畢備。」

梁園當時是那樣的宏傑詭麗,人物阜盛,然而到了數百年後的唐朝,則破瓦頹垣,都已不復存在,變成了滿目蕭條的荒蕪之地。極目望去,只有兩三戶人家。在夕陽下,唯見枯樹晚鴉,尤其顯得荒涼。撫今追昔,世事變換,讓人感慨萬千。

山房固不及昔日梁園的宏麗興盛,而人生活在其中也能得其心,適其意,賞心悅目,悠遊自在。人生在世,如此已足。也不用去追求那麼多,縱使費盡心力,掙得一座梁園,最終也是成空。還不如就這樣恬然自足,優遊卒歲可也。

第一首寫山房春光之美,則風恬日暖,蜂飛蝶舞,春光駘蕩,令人心曠神怡。描寫的景物之中洋溢著喜悅的氣氛。蜂蝶不避人,逕自飛進屋子裡,落花也漂落在筆床上,一幅人與自然融洽和諧的畫面。也可看出詩人對山居生活的喜愛。

第二首寫梁園破敗荒涼的景象,也是為著襯託詩人對山居生活的怡然自足。其中「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很有意味,以庭樹不知世事換,來說人事無常。看似寫樹木的無情,而人讀了,則自然生出一種感慨。

相關焦點

  • 岑參很孤獨的兩首七言絕句,一首比一首更孤獨,讀來讓人肝腸寸斷
    岑參的名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以說是膾炙人口,裡面兩句詩更是美得令人驚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寫出了最美的春天,而且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過,從而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岑參作為盛唐時期最著名的邊塞詩人,他的作品氣勢磅礴,而且他的詩自成一派,往往看似寫得很一般,但是讀來卻又是讓人拍案叫絕。
  • 岑參很委婉的兩首七絕,後人多有襲用,最後一句卻為絕調
    詩人岑參匠心獨運,用短短的詩行,就形象地反映出這樣的主題。下面介紹岑參難以超越的兩首七絕,後人多有襲用,最後一句卻為絕調。山房春事(其一)唐代:岑參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光濃鬱,充天塞地,前兩句寫動態,「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
  • 段維:在2020「中國襄陽·孟浩然田園(山水)詩詞論壇」 開幕式上的...
    段維:在2020「中國襄陽·孟浩然田園(山水)詩詞論壇」 開幕式上的發言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同志們,上午好!在寒意正濃、疫情未絕之際,大家克服困難來到美麗的襄陽古城出席2020「中國襄陽·孟浩然田園(山水)詩詞論壇」,我謹代表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心潮詩詞》評論雙月刊向在座的各位表示衷心感謝和誠摯敬意!
  • 都說王維是山水田園派,一首經典邊塞詩,大氣磅礴,不輸王高岑
    王維和孟浩然,被譽為盛唐山水田園詩的代表;而王昌齡、高適、岑參、李頎則是邊塞詩派的旗幟人物。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王維也稱得上是一位出色的邊塞詩人。王昌齡現存邊塞詩只有二十多首,李頎亦不過十首,而王維卻留有三十多首,不但數量上佔優勢,就是質量上,王維也絕對可以和這些邊塞詩大咖們一較高低。
  • 一折山水一折詩 用超脫自然的心境獨處在君山墅
    暖春,經過春風吹拂和春雨的滋潤,大地充滿了生機,小草換上了嫩綠的春裝,伴隨風的吟唱,跳著婀娜多姿的舞蹈,鴨子在湖上溪水,似一朵朵黃花點綴在湖面上,正如蘇軾的那首詩一樣「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把春天生生不息的活力描述得準確形象,令人嘆服。
  • 岑參《逢入京使》詩賞,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詩人岑參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讓其託帶口信,向家人報平安的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家人的惦念。寫作背景據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岑參年譜》記載,此詩作於公元749年(天寶八載)詩人赴安西上任途中(詩人一生共兩次任職)。
  • 貴州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見證人居環境巨變
    過去蝸居土坯房 如今小區像公園 ——貴州省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見證人居環境巨變  「快看,這是我們小時候住的土坯房,下雨屋頂還會漏水。」  「那時候我們都是用柴火做飯。每次燒火,家裡瀰漫著濃煙。」
  • 「讀書札記之5」岑參,縱馬輪臺的邊塞詩魂
    比岑參成名早些的王之渙、孟浩然、王昌齡、李頎、李白、王維、高適、杜甫等,都有邊關詩、塞下曲在坊間傳唱。「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些詩人寫的邊關,泛指幽、並、涼三州,離京城都不遠。當代學者鄭振鐸評說,唐人邊塞詩雖多,但作者多是站在外圍發表的感嘆,「類皆撲風捉影」。他說,只有岑參頻繁往來於沙漠雪山,「句句從體驗中來,從閱歷裡出。」
  • 《參加「中國襄陽2020孟浩然山水(田園)詩詞論壇」有吟》作者/程...
    參加「中國襄陽 2020孟浩然山水(田園)詩詞論壇」有吟 今日新農村 襄陽古蹟心留影,臥榻搜詩讚聖山。 [注]聖山即鹿門山。
  • 沿「甌江山水詩路」,飽覽溫州的詩意美景
    看山、玩水、品詩……體驗獨屬「詩畫山水 溫潤之州」的魅力。 奇秀雁蕩名山之旅 (雁蕩山) 況復百丈至千丈, 水雲煙霧雖分焉。
  • 嶺上多白雲 何時到永嘉 ---「甌江山水詩路」記者採風行尋訪楠溪...
    為了深入挖掘「甌江山水詩路」的古城、山水、耕讀、名人、百工、紅色等文化主題,擦亮詩路「珍珠」,串「珠」成「鏈」,推動詩路文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發展,實現詩路文化的活態傳承、物化展示和精神升華,充分彰顯溫州甌江山水詩路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時代價值和經濟價值,我市決定開展新聞記者「甌江山水詩路」採風行活動,由溫州市首屆超構獎獲得者帶隊,深入開展採風調研,推出系列報導,並圍繞擦亮詩路「珍珠」,串「珠」成「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所謂田園詩,就是以大自然的田園風光為描寫對象的詩歌。它是人們對自然美的認識達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也是人們對農村生活、對農民及農事活動具有一定思想感情的產物。譬如,陶淵明的《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王維的《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等,都是田園詩中的千古名篇。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春園即事》,便是唐代詩人王維筆下的一首田園詩。雖然它相較於王維的《山居秋暝》等詩來說要冷門很多,但是依然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 陸遊是他的粉絲,每次喝醉回家迷糊,就讓兒子朗誦他的詩
    文 | 百川 岑參,男,漢族,公元715年生,壽命56歲。屬相兔,星座約為天秤座,河南新野人。南宋陸遊從小就絕好岑參詩歌。每次喝醉回家,躺在沙發上迷糊,就讓兒子朗誦岑詩。他的一語評價,更是出人意料。
  • 山水相逢 生活的另一半,就藏在鼎龍·十裡桃江
    [提要]有人欣賞獨釣寒江雪的意境,有人偏愛小舟從此逝的豁達,有人嚮往無絲竹之亂耳的寧靜,有人憧憬種豆南山下的生活……每個人心中對詩和遠方的嚮往,從來都不曾停止。而心靈的故鄉不在遠方,就在鼎龍·十裡桃江。
  • 關於描寫春風的這些好詩,看完如沐春風,陶醉其中
    春天本就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季節,隨便出去走走,一花一草一樹皆是情語,皆可成詩,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大自然的風和雨,接下來我著重說說這春風。說到春風,它是一個能創造無數場景和意境的「好東西」,今天我分享一些描寫風的好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未來人居成為了綠色環保倡導者
    未來人居成為了綠色環保倡導者 2021-01-07 11:05:16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點擊:   自古以來,回歸田園生活就代表著一種悠然自得,無數文人墨客也有著歸隱田園這樣的美好憧憬
  • 岑參的這首詩,引用漢代歷史典故,表達了對山河破碎的感傷
    乾元二年(759),岑參出任虢州長史,直到寶應元年,才離虢州歸長安。州長史名義上為幕僚之長,但實際並無實權。「王府長史理府事,餘府通判而已」(《通典》卷第三十三)。所以,當杜甫認為他「半刺已翱翔」(意謂等於半個刺史而可大展宏圖)的時候,岑參在《題虢州西樓》詩中卻說:「錯判一生事,蹉跑今白頭。縱橫皆失計,妻子也堪羞。明主雖然棄,丹心亦未休。愁來無去處,只上郡西樓。」
  • 「詩詞鑑賞」春光好-詩詞裡的春天詩美如畫!
    春風漸暖,春光正好: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鶯兒鳴啼,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江畔獨步尋花·其五唐-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黃師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滾滾向東流,春天給人一種睏倦讓人想倚著春風小憩的感覺。江畔盛開的那一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山房春事唐-岑參風恬日暖蕩春光,戲蝶遊蜂亂入房。數枝門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筆床。春風柔日光暖滿目蕩漾春光,蝴蝶和蜜蜂不時亂飛進廳房。
  • 南北朝詩人謝靈運二十五首詩作,不愧「山水詩鼻祖」
    由他開始,山水詩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在政治上不能得志,謝靈運寄情於山水,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登臨寓目,每每發為詩篇。毛澤東晚年多次評論謝靈運在開創中國山水詩題材方面的貢獻。他認為,山水詩的出現和蔚為大觀,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沒有魏晉南北朝人開闢的山水詩園地,沒有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派,唐人的山水詩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並登峰造極。就此一點,謝靈運也是「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