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詩人謝靈運二十五首詩作,不愧「山水詩鼻祖」

2021-01-10 騰訊網

《謝靈運集》的作者謝靈運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他開始,山水詩乃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在政治上不能得志,謝靈運寄情於山水,加之他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登臨寓目,每每發為詩篇。毛澤東晚年多次評論謝靈運在開創中國山水詩題材方面的貢獻。他認為,山水詩的出現和蔚為大觀,是文學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沒有魏晉南北朝人開闢的山水詩園地,沒有謝靈運開創的山水詩派,唐人的山水詩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並登峰造極。就此一點,謝靈運也是「功莫大焉」。

登池上樓

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徵在今。

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

雲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想像崑山姿,緬邈區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生年。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善哉行

陽穀躍升。虞淵引落。

景曜東隅。晼晚西薄。

三春燠敷。九秋蕭索。

涼來溫謝。寒往暑卻。

居德斯頤。積善嬉謔。

陰灌陽叢。凋華墮萼。

歡去易慘。悲至難鑠。

擊節當歌。對酒當酌。

鄙哉愚人。戚戚懷瘼。

善哉達士。滔滔處樂。

長歌行

倐爍夕星流。昱奕朝露團。

粲粲烏有停。泫泫豈暫安。

徂齡速飛電。頹節騖驚湍。

覽物起悲緒。顧已識憂端。

朽貌改鮮色。悴容變柔顏。

變改茍催促。容色烏盤桓。

亹亹衰期迫。靡靡壯志闌。

既慚臧孫慨。先愧楊子嘆。

寸陰果有逝。尺素竟無觀。

幸賒道念戚。且取長歌歡。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

猿鳴誠知曙,谷幽光未顯。

巖下雲方合,花上露猶泫。

逶迤傍隈隩,迢遞陟陘峴。

過澗既厲急,登棧亦陵緬。

川渚屢徑復,乘流玩迴轉。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企石挹飛泉,攀林摘葉卷。

想見山阿人,薜蘿若在眼。

握蘭勤徒結,折麻心莫展。

情用賞為美,事昧竟誰辨。

觀此遺物慮,一悟得所遣。

鄰裡相送至方山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甌越。

解纜及流潮,懷舊不能發。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為盈,遇物難可歇。

積痾謝生慮,寡慾罕所闕。

資此永幽棲,豈伊年歲別。

各勉日新志,音塵慰寂蔑。

七裡瀨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遊眺。

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

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遊南亭

時竟夕澄霽,雲歸日西馳。

密林含餘清,遠峰隱半規。

久痗昏墊苦,旅館眺郊歧。

澤蘭漸被徑,芙蓉始發遲。

未厭青春好,已睹朱明移。

戚戚感物嘆,星星白髮垂。

藥餌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逝將侯秋水,息景堰舊崖。

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

酬從弟惠連

寢瘵謝人徒,滅跡入雲峰。

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

永絕賞心望,長懷莫與同。

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

心胸既雲披,意得鹹在斯。

凌澗尋我室,散帙問所知。

夕慮曉月流,朝忌曛日馳。

悟對無厭歇,聚散成分離。

分離別西川,回景歸東山。

別時悲已甚,別後情更延。

傾想遲嘉音,果枉濟江篇。

辛勤風波事,款曲洲渚言。

洲渚既淹時,風波子行遲,務協華京想,詎存空谷期。

儻若果歸言,共陶暮暮時。

暮春雖未交,仲春善遊遨。

山桃發紅萼,野蕨漸紫苞。

鳴嚶已悅豫,幽居猶鬱陶。

夢寐佇歸舟,釋我吝與勞。

初去郡

彭薛裁知恥,貢公未遺榮。

或可優貪競,豈足稱達生?伊餘秉微尚,拙訥謝浮名。

廬園當棲巖,卑位代躬耕。

顧己雖自許,心跡猶未並。

無庸妨周任,有疾像長卿。

畢娶類尚子,薄遊似邴生。

恭承古人意,促裝反柴荊。

牽絲及元興,解龜在景平。

負心二十載,於今廢將迎。

理棹遄還期,遵渚騖修垧。

遡溪終水涉,登嶺始山行。

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

憩石挹飛泉,攀林搴落英。

戰勝臞者肥,止監流歸停。

即是羲唐化,獲我擊壤聲!

初發石首城

白珪尚可磨,斯言易為緇。

雖抱中孚爻,猶勞貝錦詩。

寸心若不亮,微命察如絲。

日月垂光景,成貸遂兼茲。

出宿薄京畿,晨裝摶魯颸。

重經平生別,再與朋知辭。

故山日已遠,風波豈還時。

苕苕萬裡帆,茫茫終何之?遊當羅浮行,息必廬霍期。

越海凌三山,遊湘歷九嶷。

欽聖若旦暮,懷賢亦悽其。

皎皎明發心,不為歲寒欺。

入彭蠡湖口

客遊倦水宿,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裡曲,弦絕念彌敦。

會吟行

六引緩清唱,三調佇繁音。

列筵皆靜寂,鹹共聆會吟。

會吟自有初,請從文命敷。

敷績壺冀始,刊木至江汜。

列宿炳天文,負海橫地理。

連峰競千仞,背流各百裡。

滮池溉粳稻,輕雲曖松杞。

兩京愧佳麗,三都豈能似?層臺指中天,高墉積崇雉。

飛燕躍廣途,鷁首戲清沚。

肆呈窈窕容,路曜便娟子。

自來彌年代,賢達不可紀。

句踐善廢興,越叟識行止。

範蠡出江湖,梅福入城市。

東方就旅逸,梁鴻去桑梓。

牽綴書土風,辭殫意未已。

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

朝旦發陽崖,景落憩陰峰。

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

側徑既窈窕,環洲亦玲瓏。

俛視喬木杪,仰聆大壑灇。

石橫水分流,林密蹊絕蹤。

解作竟何感,升長皆丰容。

初篁苞綠籜,新蒲含紫茸。

海鷗戲春岸,天雞弄和風。

撫化心無厭,覽物眷彌重。

不惜去人遠,但恨莫與同。

孤遊非情嘆,賞廢理誰通?

廬陵王墓下作

曉月發雲陽,落日次朱方。

含悽泛廣川,灑淚眺連崗。

眷言懷君子,沈痛結中腸。

道消結憤懣,運開申悲涼。

神期恆若在,德音初不忘。

徂謝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延州協心許,楚老惜蘭芳。

解劍竟何及,撫墳徒自傷。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

理感深情慟,定非識所將。

脆促良可哀,夭枉特兼常。

一隨往化滅,安用空名揚?舉聲泣已灑,長嘆不成章。

登廬山絕頂望諸嶠

山行非有期,彌遠不能輟。

但欲淹昏旦,遂復經圓缺。

積峽忽復啟,平途俄已絕。

巒壠有合沓,往來無蹤轍。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石門巖上宿(夜宿石門)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至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髮。

行田登海口盤嶼山詩

齊景戀遄臺,周穆厭紫宮;

牛山空灑涕,瑤池實歡悰。

年迫願豈申,遊遠心能通。

大寶不歡娛,況乃守畿封。

羈苦孰雲慰,觀海藉朝風。

莫辨洪波極,誰知大壑東。

依稀採菱歌,仿佛含嚬容。

遨遊碧沙渚,遊衍丹山峰。

登臨海嶠初發強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

杪秋尋遠山,山遠行不近。

與子別山阿,含酸赴修軫。

中流袂就判,欲去情不忍。

顧望脰未悁,汀曲舟已隱。

隱汀絕望舟,騖棹逐驚流。

欲抑一生歡,並奔千裡遊。

日落當棲薄,系纜臨江樓。

豈惟夕情斂,憶爾共淹留。

淹留昔時歡,復增今日嘆。

茲情已分慮,況乃協悲端。

秋泉鳴北澗,哀猿響南巒。

戚戚新別心,悽悽久念攢!攢念攻別心,旦發清溪陰。

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

高高入雲霓,還期那可尋?儻遇浮丘公,長絕子徽音。

道路憶山中

採菱調易急,江南歌不緩。

楚人心昔絕,越客腸今斷。

斷絕雖殊念,俱為歸慮款。

存鄉爾思積,憶山我憤懣。

追尋棲息時,偃臥任縱誕。

得性非外求,自已為誰纂?不怨秋夕長,常苦夏日短。

濯流激浮湍,息陰倚密竿。

懷故叵新歡,含悲忘春。

悽悽明月吹,惻惻廣陵散。

殷勤訴危柱,慷慨命促管!

還舊園作見顏範二中書

辭滿豈多秩,謝病不待年。

偶與張邴合,久欲還東山。

聖靈昔回眷,微尚不及宣。

何意衝飆激,烈火縱炎煙。

焚玉發昆峰,餘燎遂見遷。

投沙理既迫,如邛願亦愆。

長與歡愛別,永絕平生緣。

浮舟千仞壑,揔轡萬尋巔。

流沫不足險,石林豈為艱!閩中安可處,日夜念歸旋。

事躓兩如直,心愜三避賢。

託身青雲上,棲巖挹飛泉。

盛明蕩氛昏,貞休康屯邅。

殊方鹹成貸,微物豫採甄。

感深操不固,質弱易版纏。

曾是反昔園,語往實款然。

曩基即先築,故池不更穿。

果木有舊行,壤石無遠延。

雖非休憩地,聊取永日閒。

衛生自有經,息陰謝所牽。

夫子照情素,探懷授往篇。

入華子崗是麻源第三谷五言

南州實炎德,桂樹凌寒山。

銅陵映碧潤,石磴瀉紅泉。

既枉隱淪客,亦棲肥遯賢。

險徑無測度,天路非術阡。

遂登群峰首,邈若升雲煙。

羽人絕髣髴,丹丘徒空筌。

圖牒復摩滅,碑版誰聞傳?莫辯百世後,安知千載前。

且申獨往意,乘月弄潺湲。

恆充俄頃用,豈為古今然!

南樓中望所遲客

杳杳日西頹,漫漫長路迫。

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

與我別所期,期在三五夕。

圓景早已滿,佳人猶未適。

即事怨睽攜,感物方悽戚。

孟夏非長夜,晦明如歲隔。

瑤華未堪折,蘭苕已屢摘。

路阻莫贈問,云何慰離析?搔首訪行人,引領冀良覿。

田南樹園激流植援

樵隱俱在山,由來事不同。

不同非一事,養痾亦園中。

中園屏氛雜,清曠招遠風。

卜室倚北阜,啟扉面南江。

激澗代汲井,插槿當列墉。

群木既羅戶,眾山亦對牕。

靡迤趨下田,迢遞瞰高峰。

寡慾不期勞,即事罕人功。

唯開蔣生徑,永懷求羊蹤。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相關焦點

  • 謝靈運的單純,讓他成為山水詩人,如此單純的人最後被處死
    人活在世上,總是會有些煩心事的,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一二」,其實,對於謝靈運也是如此的,所以,他自然也會時常遇到自己的煩心事。因此,謝靈運之所以會寄情山水,除了因為他真的是喜歡山水以外,也因為他想要借山水雅韻,排解自己心中的煩悶之情。謝靈運是誰?
  • 嶺上多白雲 何時到永嘉 ---「甌江山水詩路」記者採風行尋訪楠溪...
    歷史文化名入王羲之、顏延之、謝靈運等曾為永嘉郡守。南朝陶弘景、唐朝張子容、孟浩然,宋朝陸遊、葉適、徐照,明朝王叔果、潘舜臣,清朝朱彝尊、金簡庵、朱步墀等也都曾遊歷過楠溪江,並留下名篇佳作。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在任永嘉郡守期間,遍遊永嘉山水,遂使楠溪江成為山水詩的搖藍。而後打卡大咖紛至沓來,讓包括古村在內的風土人情一次次引起人們的關注。
  • 沿「甌江山水詩路」,飽覽溫州的詩意美景
    看山、玩水、品詩……體驗獨屬「詩畫山水 溫潤之州」的魅力。 奇秀雁蕩名山之旅 (雁蕩山) 據說,最早叩問雁蕩山之門的文人是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此後貫休、懷素、沈括、徐霞客、魏源、康有為、張大千、黃賓虹、鬱達夫、莫言、舒婷等都曾賦詩作畫,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詩文7000多篇,僅龍鼻洞就留有400多處摩崖石刻,還有十八古剎、南閣牌坊等歷史古蹟,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說到底這場爭論只是一位大牌詩人看不慣一位業餘詩人的詩風,本來賞詩就是一件憑一己之好的事,哪怕是李白也曾受到爭議,何況餘秀華這樣的詩壇新秀。但這場爭論卻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如今沒落的詩壇到底需要的是擁有文人情懷的食指,還是不缺噱頭的餘秀華?
  • 唐代一位詩人因太輕狂傲慢,當皇帝面吟誦一首詩,徹底斷送了仕途
    說起因一首詩而斷送了仕途的詩人,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便會是柳永,柳永因科舉落第,一氣之下寫了一首《鶴沖天·黃金榜上》,因裡面的一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得罪了宋仁宗,於是仁宗大筆一揮「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這樣就徹底了斷絕了柳永通過科舉上升的通道。
  • 除詩仙、詩聖,詩人的稱號還有哪些?詩囚、詩鬼、詩神都是誰?
    5、詩仙--> 李白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 蒙曼老師盛讚這首詩表達了偉大的友誼,並貢獻了一個最美成語
    在長安,杜甫難以抑制對李白的思念,寫了多首懷念李白的詩,這首便是其中之一。這首詩抒發了對李白的讚譽和懷念之情。全詩感情真摯,文筆直率,懷念之情傾懷而出。詩中不但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這樣流傳千古的名句,而且有「春樹暮雲」這樣美麗的成語。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一首詩,只要它有一種感發的生命力,能讓讀者內心產生一種感動和啟發,那它就是一首好詩。比如陶淵明的《飲酒 其五》、王維的《鳥鳴澗》、杜甫的《春夜喜雨》、李商隱的《無題》等。事實上,這樣的詩作在古典詩詞中非常多,既沒有「載道」,也沒有「立忠義」,表達的僅僅是詩人在某種情境下的一種感動,卻流傳千年,成為經典,深受世人的喜愛。
  • 漢魏六朝臨終詩的作者大都死於非命,面對生命,他們這樣思考
    白沙者:項羽、虞姬、燕王劉且、華榮夫人、廣陵王劉青、宋女;他殺者:趙王劉友、息夫躬、後漢少帝劉辯、孔融、四阜後、穩康、周處、歐陽建、荷朗、謝晦、謝世基、謝靈運、範畔、鮑照、吳邁遠、王偉、梁簡文帝蕭綱、梁元帝蕭繹、北魏孝莊帝元子皮、中山王元熙、虞綽、魯本、釋智命。從心理學上講,非正常死亡更能激起詩人內心的情感,故發而為詩,同歌「發憤以抒情」的功用盡顯。
  • 最能體現詩人釋然灑脫情懷的五首詩
    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詩可以分為很多種,按內容可以分為敘事詩如《琵琶行》《木蘭詩》等,邊塞詩諸如《從軍行》《關山月》等,抒情詩像《天問》《離騷》等,懷古詩《後庭花》《蜀相》等。按音律分,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體詩主要是指唐代之前的詩歌,如《楚辭》、樂府詩等;近體詩只要是指晚唐和宋代之後的詩,包括絕句和律詩。
  • 一位文武全才的詩人,寫下一首思鄉的詩,月是故鄉好,露從今夜白
    思鄉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和素材,古往今來很多詩人都通過手中的筆記錄下自己對故鄉的懷念和回憶。且不說在詩詞高峰時期的唐宋,即使在詩詞沒落的明朝也有不少的思鄉類的詩作,令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同身受。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明朝詩人韓雍。韓雍 ,明朝詩人,江蘇蘇州人,字永熙。
  • 白居易思念弟弟的一首詩,夢見弟弟卻感嘆沒有寫出好詩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親情詩,《夢行簡》寫白居易思念弟弟行簡。天氣妍和水色鮮,閒吟獨步小橋邊。池塘草綠無佳句,虛臥春窗夢阿憐。「天氣妍和水色鮮,閒吟獨步小橋邊。」,今天的天氣很好,晴暖怡人,水色也明媚鮮亮。我獨自一人在小橋邊吟詩漫步。這是一個春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詩人在洛陽,此時詩人的弟弟在長安,兩人分離很久了。
  • 「才高八鬥」曹植五首詩:他與父親曹操相比,誰更勝一籌
    「才高八鬥」曹植五首詩:他與父親曹操相比,誰更勝一籌如果魏晉南北朝時期有諾貝爾文學獎,奪獎呼聲最高的人應該是曹植。曹植是作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與集大成者,他在兩晉南北朝時期,被推尊到文章典範的地位。大詩人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於是,「才高八鬥」成了曹植的專用代名詞。
  • 王維山水詩有多強?20個字有情有景、有靜有動,最後5字無人超越
    讀王維的詩,是一種享受。初識字的兒童讀他的詩,總能找到其中不凡的樂趣;飽讀詩書的文人墨客,也總能沉醉在那如詩如畫的意境中。王維的山水詩到底有多強?讀一讀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竹裡館》就能清楚一二。這首20字的七絕,讓我們見識了中華文字到底有多強!僅20個字,就是一幅有情有景、有聲有色、有山有水、有靜有動、有虛有實的山水畫。
  • 唐詩鑑賞:白居易這首詩太美,每一句都讓人心醉,不愧為千古絕唱
    今日杭州城古代沒有飛機高鐵,長途跋涉無怪乎騎馬坐車,從長安到杭州,白居易慢慢悠悠走了近3個月,一路山水一路詩,佔盡風流。於是就有了下面這首《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兩句詩的意思就是:可愛的九月初三之夜啊,露珠閃亮如同珍珠,新月彎彎宛如一張纖巧的弓。白居易沉醉於秋江夕照美景,不知不覺間已是新月東升,甘露普降,在詩人的眼中,這夜間美景同樣迷人,俯身向下看:小草的葉子上凝結了顆顆露珠,清澈圓潤,在月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閃閃發亮,如同一顆顆珍珠一般散落在草地上;抬頭向上望:藍黑色的天空之中,上弦月彎彎似弓,將柔和的月華灑滿天地之間。
  • 同樣是大詩人,曹植7步之內寫出1首詩,此人花了3年寫了2句詩
    曹植的詩作筆力雄健,富於創新,將敘事抒情巧妙結合,既能表達複雜的心理感受,也能描寫曲折的心理變化,極大地豐富了詩歌的藝術功能,對後世影響巨大,南宋謝靈運盛讚他為「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有關曹植的眾多事跡中,除了洛神一說,便是他的七步成詩。
  • 蕭散古雅:王寵草書《王昌齡詩詩作十二首》草楷對照
    他一生用心詩文書畫,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遠,於諸方面都取得了較高成就,與祝允明、文徵明並稱於世,並稱「吳中三家」。其中尤以書法最為知著,他諸體皆能,以小楷、行、草最為擅長,取法魏晉,浸淫於鍾、王,道正功深,書風趨於端莊古雅,在吳門諸子中,他的書法之趣味尤高,這原因就是他心不降唐宋以下,手熟於法度之內,他的筆下無狂怪之病,點畫、結體皆有來處,心境曠達而使字勢開闊正大,無瑣小習氣。
  • 宮體詩的變遷
    這樣自由化的個性,表現為詩,最宜於口語化,而非格律化。格律化,由謝靈運山水詩開端,在宮體詩裡打磨而成。謝靈運死,謝眺繼起。謝眺一死,詩便由山水向宮廷轉移,其詩「餘霞散成綺」,化成了宮體豔詩,從江山轉向美女,「澄江靜如練」,則走向唐詩。宮體詩裡,有「好色一代男」崛起,他們取代了清談之士。山水詩美人玄遠,而宮體詩美女香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