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觀音》:戴上假面,再揭開便是鮮血淋漓

2021-01-08 影視劇材優選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叫:我是為你好。"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有多少披著愛的外衣下,藏著極端的控制,看似愛的背後,做著最可怕的事。

電影《血觀音》臺灣導演楊雅喆執導,惠英紅、吳可熙、文琪等主演,本片向大眾揭示了在政商勾結的陰謀之下,人性的扭曲和陰暗。

在2017年的金馬上,出現了兩部大放異彩的臺灣作品:《大佛普拉斯》和《血觀音》,其實哪一部奪得最後的最佳影片獎筆者都覺得稱得上實至名歸。而且這兩部力作已經改變了筆者對臺灣電影的看法,兩部作品都表現了臺灣的當代社會,不過視角卻恰恰相反。如果說《大佛普拉斯》中講述的是底層人物,那奪得金馬最佳的《血觀音》則是上流社會的政治陰謀。

"揮一揮金戈鐵馬,表一表古往今來",來自導演獨特的格調

導演楊雅喆用反類型片的手法,塑造了三個性格迥異深不見底而性格豐滿的人物。 影片在敘事、格調和節奏的把握上可謂是獨具一格。整部電影的畫面看起來碎片化,故事的情節單看會讓你銜接不上一頭霧水。視角不停的轉換,讓觀眾不停思考。結合臺灣本土說書形式"講古"來串聯劇情,讓整個故事更加懸疑和魔幻,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影片想要傳達的深刻立意。

念唱的說書人咿咿呀呀念著唱詞,詭異而神秘的判詞提領著觀眾進入故事,走進那些上層富戶內心最陰暗的漩渦裡。

《血觀音》中有許多充滿隱喻的潛臺詞,不停給劇情增加鋪墊,讓觀眾不得不調動大腦全神貫注去剖析。每一個暗示都表現了導演想要表示的深刻內涵和人物心理的變化,讓觀眾驚嘆人性的一步步扭曲,竟然是如此寒毛直立。

比如棠夫人的"今天一塊錢買明天一百塊賣出去"暗指了政商勾結謀利的買賣,在送林院長夫人佛像時候,觀音斷臂隱喻帶來的災難;棠夫人粵語和國語的不斷切換時事態的發展和精神上的培養;蘋果多次出現在棠真腳下的寓意。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卻豐富了影片人物的形象,那些意有所指的暗喻,也引導了人物的命運。

而導演在敘事空間上也是花足了功夫,除了棠府,還用了花房,愛的火車等等空間場景來作為人物接下來的重要隱喻,暗示了不同人物接下來的命運。

花房是棠寧的精神寄託,是棠真童真時候的秘密和欲望的起源。火車看似是棠真通往愛的路線,卻也是她對愛最後的幻滅之地。這些空間場景,都為豐富人物性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影片中還有很多蒙太奇手法的體現,比如說反覆出現的斷臂觀音,和棠真腳下的蘋果都突出了故事每一次的轉折點,提領了人物的心理和命運。觀音本是慈悲為懷的化身,但在《血觀音》中,卻被用於政商之間勾結的一個道具,斷臂觀音的出現,就意味著接手之人難逃厄運。

蘋果在西班牙語中翻譯為罪惡之果,代表著罪惡之源,每當蘋果出現,便暗示著棠真這個人物漸漸走向罪惡的深淵,當她撿起蘋果之時,就是她和棠夫人命運輪迴的開始。

所謂"海棠斷枝不見血"每個人都被欲望和利益拖進了無盡深淵,卻無法再抽身,海棠斷肢,觀音斷臂,所謂的宗教信仰,在片中卻成了諷刺。但最終正如念歌中所說:"善報惡報,早報晚報,善惡終有報"

那些光鮮色彩背後,是人性深淵的黑暗

影片又像女版的《教父》和《權力的遊戲》,上演著一場關於錢權、欲望、愛情、親情、心機的角鬥。不同的是,它的故事主導者是關於女性之間推杯換盞,不見血刃的殺戮。

有意思的是:《大佛普拉斯》同樣用普渡眾生的佛像來點名了主旨。觀音和大佛在影片中都是以善之名卻行惡之事的一個諷刺含義。原本都是普渡眾生的化身,大佛壓倒眾生,觀音喋血流轉人家,帶來災禍。這種在精神上的反轉和扭曲,讓劇情更具有深度和對現實的思考。

《大佛普拉斯》是講述下層平民的人,管窺著上層富戶的財富與罪惡,而《血觀音》則是將上層富戶的陰暗面和人性的醜惡展現得淋漓盡致。在大佛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而《血觀音》正詮釋了那份彩色究竟是怎樣的黑暗和骯髒。

兩部影片契合出一種遙相呼應的意味,一部男人為主的故事和一部女人為主的故事,同樣窺視了人性的醜惡和黑暗,讓人感覺悲涼和壓抑。如果《大佛普拉斯》讓你叫好,那《血觀音》就足夠讓你拍手稱奇。同樣是描繪了人無窮無盡的欲望,但後者讓我們更直觀的感受到了人性貪念,欲望橫流的殘忍一面。

《大佛普拉斯》的結尾,留給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沒有政治的針對性,也沒有任何隻言片語來提示故事究竟是什麼收尾。結局的不確定,讓觀眾會在心中去思考,去構建,這也正是黃信堯導演的高明之處。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而《血觀音》的結尾,導演用這句話點名了故事中心。看似棠家這兩代人並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那無愛的未來,卻讓她們永遠呆在了地獄裡。

《血觀音》不僅僅是導演楊雅喆對當代臺灣社會的一種影射,更通過了這個亦真亦假的荒誕故事,諷刺了人們披著宗教信仰的外衣,打著以愛之名的親情綁架,還有對人性慾望和罪惡的深度解讀。

無愛的惡果已經埋進了土裡,生根發芽

影片中人物身上的光鮮亮麗,背景卻刻意黑化,無形中呈現出了光彩背後上流社會的陰暗。香爐裡升起的嫋嫋煙氣,人物和景象都蒙上了一層詭異、隱晦、厚重的色彩。當你以為這僅僅是一部恐怖片,但內核反差卻足以讓人倒吸涼氣,那棋局中的波譎雲詭,人性中血淋淋的邪惡,扭曲的情感,會一層一層掀開擺在你面前。

電影的框架是一個政商勾結,合夥坑中央的陰謀。有一個商業開發的計劃"彌陀",制定了兩個地方:麗水和秀山。棠夫人作為中間人聯絡了議長、縣長、院長夫人還有農會林主席等多方政商力量,準備先買地,然後倒手再以數倍的利潤賺錢。在政商勾結的陰謀中,利益和誘惑讓人不得不動心。

就像影片中棠夫人所說:"今天一塊錢買,明天一百塊錢賣出去,這麼迷人的遊戲誰不喜歡。"

棠夫人在影片的大部分都表現的十分的低調內斂,甚至在開片送王院長夫人佛像時候,還因為佛像斷手而狼狽一場。在死去官員的家屬找到她,希望她幫忙時,她只說了一句:"我們是底下人,上面人的事我們不清楚"。

棠夫人不滿只做一個政客背後的女人,她的種種表現,都是在暗示著,她才是站在最頂端的王,所謂政客,不過是她隨時可以扔掉的棋子。

當自己的女兒死後,鏡頭從棠夫人變焦到女兒的遺像上。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為了這欲望和私利,究竟做了怎樣的狠心。

筆者之前看到一段對惠英紅飾演的棠夫人評價:萬裡長城今尚在,不見當時秦始皇,她便是那基業不倒的萬裡長城。

影片在片頭與片尾也形成了前後呼應:躺在病床上的人換成了棠夫人,而棠真在病床上看著她的外婆棠夫人,她的眼中毫無愛意,只有無窮無盡的恨,那外人看似的愛,不過是她多年演化出來的恨意。

那句"長命百歲,萬年富貴"是棠真送給棠夫人最惡毒的祝願。看到最後,不由讓觀眾遍體生寒,這都是一家子什麼人啊,就像是在地獄中開出的三朵惡之花,帶著美麗的外皮,卻幹著最惡毒的事。

唱詞中"早起滿樹翠碧,暮時隨風吹落地"的機關算盡又如何,最大贏家又如何,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正如導演所說: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法,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棠夫人和棠真雖然最後都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但那句"長命百歲,萬年富貴"也真的讓我們切身明白,原來世間上的善與惡都會長命百歲,萬年富貴。

當大人的環境扭曲的時候,孩子也會在控制中成為下一個自己。而戴上假面,再揭開便是鮮血淋漓。在權力和金錢的漩渦中心,捨棄了至親至愛,活在了一個沒有愛的未來。我們的現實社會,不就是一個人性試煉場嗎?

初看不知劇中意,再看已是劇中人。在這個現實的修羅場,我們誰又能充當旁觀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男戴觀音女戴佛」?看看是哪位菩薩在保佑你!
    我們生活中會有很多人戴玉,民間有一個常識,那就是「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我們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男戴觀音女戴佛」!那麼為什麼要這麼說呢?男戴觀音女戴佛首先我們來說「男戴觀音」,為什麼要說男戴觀音呢?那是因為觀音一般是以女兒身,而男子戴上觀音,是為了藉助觀音的「柔」,讓男子不至於過剛易折!
  • 古語說「男戴觀音女戴佛」,男女戴飾品有啥區別?古人的經驗之談
    古語說「男戴觀音女戴佛」,男女戴飾品有啥區別?其實戴的並不只是簡單的飾品,古人的經驗之談,年輕人已少有人知。    觀音就是佛教的觀世音菩薩,人們常說她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觀音在佛教中的形象,多以溫和、端莊、善良為主,所以象徵著和平、穩重。
  • 詳解《血觀音》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情
    看完《血觀音》後,老實說我還滿訝異的,近幾年這樣高水準的電影已經不多了。我其實不是一個對臺灣歷史有深入研究的人,所以對這部電影在政治含義上的評價,我沒辦法討論太多。甚至親情、愛情、鬥爭等幾樣元素,如果深入剖析必相當精彩。但已經有很多影評作者對此進行縝密分析,對此我就不再做論述了,僅談些不一樣的觀點。最高深的謀略是什麼?
  • 男戴觀音女戴佛,很多人誤解了它,錯失了好運!
    在民間流行這樣一句話,男戴觀音女戴佛,很多人在選擇飾品上,都奉行著這樣的觀點,到底這樣的觀點有沒有什麼科學,或是佛法上的依據?如果真的不小心佩戴錯了,會不會有什麼倒黴的事情發生?如果站在佛法的角度去看,佩戴這些飾品,也不存在佛法上的依據。沒有任何一本經書上,明確指出,男的要佩戴觀音像,女的要佩戴佛像,這種觀念,其實只是民間的思想,並不是佛法的意思。
  • 【分享】在《血菩提》中看薩滿​
    作為一個滿族姑娘,總是對自己這一民族的歷史、風俗充滿好奇,從小時在《還珠格格》中看到的薩滿儀式,到東北民間流傳的「跳大神」,再到讀起
  • 人們常說的男戴觀音女戴佛,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當我們在選購翡翠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句話"男戴觀音女戴佛",這句流傳甚廣的話是從何而來的呢?那我們就來好好說道說道。這句話實際上是民間的一種祈願,一種民間的風俗。男子佩戴觀音,主要是因為過去趕考的,經商的等等都是男子,常年出門在外,最主要的就是平安,觀音可保平安,並且男子往往性格暴躁,而漢傳佛教的觀音菩薩都是女身,是慈悲柔和的象徵,"男戴觀音"則是希望男子能夠柔和,還有就是"觀音"的諧音是"官印",能夠保佑男子官運亨通,前途無量。"女戴佛"的"佛"指的並不是佛陀釋迦牟尼,而是彌勒菩薩,並且是大肚彌勒菩薩的造型像。
  • 開到荼靡花事了,觀音斷臂斷紛擾 | 血觀音
    《血觀音》影片的意象,一句話概括的話,就是「開到荼靡花事了」,這詩句在《血觀音》的海報上就充分展現了出來。王菲沒有唱好,而王建芳則傳達出了那種撕裂與無奈感。「開到荼靡花事了」是一句宋詩,作者王淇籍籍無名,但這首《暮春遊小園》卻寫的極好,後經《紅樓夢》的二次傳播,流傳甚廣。
  • 金馬最佳《血觀音》——全員惡女,做盡下流骯髒事
    今天豆瓣君要說的《血觀音》,稱得上是近年來華語市場上「最痛快」的女性電影。不僅打敗《大佛 普拉斯》《嘉年華》,獲得金馬最佳影片,惠英紅和文琪也分別憑藉此片拿下金馬最佳女主 和最佳女配,可以說是贏了個大滿貫。全片由女性角色扛起大旗,男性角色全部淪為「工具 人」。在這個故事裡,情愛只是附屬,權欲才是王道。故事主角是棠府一家人。
  • 為什麼我敢說《血觀音》是近幾年來臺灣拍的最好電影?
    看完《血觀音》之後,老實說我還滿訝異的,因為真的沒想到臺灣近年來能夠拍出這種水準的高分電影。我其實不是一個對電影有深入研究的人,所以對這部電影在表演藝術上的評價,我沒辦法討論太多。甚至很多人透過這部電影談親情、愛情、性別之類的主題我也無法談得太深。但站在一個長期關心歷史跟表達藝術的人,從女性鬥爭的角度來看這部片,我想我還是能談些不太一樣的見解。
  • 不要只知道男戴觀音女戴佛,其實佩戴自己的本命佛更重要!
    有翠友在後臺問我,一直要找個翡翠佛戴,因為聽人說「男戴觀音女戴佛」,但是看到翡翠佛的樣子,又不太喜歡。就是想問問,女性除了帶彌勒佛,還能戴什麼佛?其實我們很多翠友認為女性戴佛只能帶彌勒佛,是走入了誤區。的確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但是女性可以選擇的佛不單單只有彌勒佛一種,還有專屬自己的「本命佛」。
  • 騎士本就是一場悲劇,身在假面之下的是責任和覺悟撐起了堅強!
    秦樓月你是因為什麼看假面騎士的?是精彩的劇情,別具一格的皮套?帥氣美麗的男女主角?還是那些精彩的打鬥場景?對於假面騎士的喜歡,或許一言難盡,但是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自我,突破極限不正我們內心的正真實寫照嗎?假面騎士們即將引來自己的五十周年,在這五十年的時間裡,我們腦海中的假面騎士不計其數,正是他們的存在,給我的們生活帶來不少的談資,因為劇情或者精彩的戰鬥場景。
  • 觀電影《血觀音》
    【關於這部影片(有劇透)】晚上吃完飯就窩在沙發裡看《血觀音》,開篇還有點驚悚的,本來想棄片的,畢竟我是受不了一點點詭異。還好沒棄,堪稱過癮!我看電影不是很多,近來才起的興,不過一直都偏好劇情片,就暫時的見解:一部好的劇情片最重要的是回味,如果他能讓我上廁所都會想這個電影,這個片就是好(廁所理論?)。這部影片,簡而言之,是個政商勾結的故事。
  • 紀念童年的英雄——三大特攝之假面騎士(上)
    假面騎士真那麼再回來說說真,首先各位看這個造型應該就想吐槽了,這到底是假面騎士還是怪人。但事實上,真才是最接近石森老爺子理念的假面騎士。而《假面騎士空我》,作為打響進軍平成的第一炮作品,自然是大放異彩。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進入平成之後,《假面騎士》的更新頻率基本是一年一部,年年都有,所以從總數上來講絕對是比奧特曼要多的。
  • 《血觀音》:一場錢權色的大戲,母女三人的無間地獄
    《血觀音》顯然屬於後者。傳奇女星加盟如果在知乎搜索:"如何評價惠英紅?"一番瀏覽之後,就會發現答案基本一致:"她是神,我不配評價。"看似沒有評價,卻滿滿都是對她的敬重和欣賞。縱觀惠英紅的履歷,當初逃難到香港,為了一家的生計選擇學戲,吃盡了苦頭,好在被張徹導演發現,從此走上了演藝道路。
  • 血觀音經典臺詞語錄對白盤點 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法
    最近電影《血觀音》也是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都知道這部電影也是在去年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影片,片中也是出現了不少臺詞值得觀眾去回味的臺詞,今天小編就來對血觀音經典臺詞語錄對白盤點一下。    血觀音經典臺詞語錄對白盤點     1.先和解的人
  • 取經團隊只需給孫悟空戴緊箍咒就行了,如來為何交給觀音三個圈?
    (蝸牛看西遊第1413期)文/牽著蝸牛散步只要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取經團隊中,只有孫悟空一人戴了緊箍咒,其它人沒戴也不需要戴。為何呢?唐僧不用說了,他的緊箍咒是被如來戴在了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去西天取經,他是不會開小差的。
  • 南京大屠殺發生後,他從南京帶走10壇血土,多年後才知歹毒用意
    松井石根離開南京時,從南京大興鎮帶走了十壇血(混合了中國人的血)。他想要什麼?在東京以南的靜岡縣伊豆山,有一座觀音廟,名為「興亞觀音院」,裡面有一尊觀音。雕像是在東條英機從南京帶回的鮮血和泥土中燒制而成的,1940年觀世音菩薩面對南京。觀音像旁邊是兩塊棕色的木牌,上面寫著「廣田弘毅,松井石根,東條英機,板垣徵四郎,土肥原賢二,木村本太郎,武藤張尊陵」和「1068號殉國柱」。
  • 自古紅藍出CP,就連假面騎士也無法逃脫這個梗
    假面騎士屬於特攝系列,但是大分類屬於動漫類型,即便如此,也還是逃不過「紅藍CP」這個梗,甚至在部分騎士的劇情中,還把CP的戲份演繹到了極致。遠古的昭和時代,就不說了,畢竟主格調以綠色為主,反應的是生活要美好,需要帶點綠!在平成期間,這樣純正標準假面騎士的紅藍CP就有4對,劇中不僅是激情滿滿,相愛相殺,還有這割捨不斷的羈絆。
  • 「熊貓血」稀缺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熊貓血」
    這意味著在濟南市600多萬人口中,大約18000人的血型為「熊貓血」。    這是否意味著「 熊貓血」不像傳說中的那麼稀缺?    現實情況遠非如此。山東省血液中心體採科副科長金孟民說,他和同事們幾乎每天都會接到各大醫院需求「熊貓血」的電話,其中每年僅新生兒溶血症病例就有六七例之多。
  • 聊起看完之後如鯁在喉的電影,讓我想起了《血觀音》
    被極端化裹挾的某馬獎雖然不是東西,但臺灣電影《血觀音》確實是一部難得的佳片。一場官商勾結的「大生意」,牽出了一系列關於欲望、利益、親情與仇恨的陰險大戲,在這個充滿"肥肉"的「牌桌」上,每個人都有背景、有實力,看起來屬實不好惹,為了眼前的利益,所有人都不惜一切,做起事來一個個心狠手辣,最終卻敗在了看似被動挨打的棠夫人之手,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