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各位小夥伴在購買手機的時候會看見快閃記憶體為UFS3.0或UFS3.1吧?你知道宣傳的UFS3.1代表什麼嗎?
了解UFS之前,我們先來了解eMMC。
eMMC,嵌入式多媒體儲存卡(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 由MMC協會所訂立。
可見,即便是最新的eMMC5.1,速度也是最高也才250MB/s。
幾乎所有在2016年之前生產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都使用這種形式的主存儲器,直到2016年UFS開始漸漸佔領市場。
UFS(Universal Flash Storage),是一種設計用於數字相機、智慧型電話等消費電子產品使用的快閃記憶體存儲規範。它最大的特點就是串行讀寫,也就是可以同時讀和寫。
另外,UFS其實是有1.0的,只是那時候和eMMC相比還沒有什麼優勢,所以UFS大幅度普及是在UFS2.1時代。
那麼UFS3.0與UFS3.1的區別是什麼呢?
UFS3.1相比與UFS3.0增加了幾個技術,分別是:
寫入增強器(Write Booster)快閃記憶體顆粒主要有TLC,QLC,SLC。TLC速度最慢,但是價格最便宜,而SLC最快,但是價格最貴。Write Booster本質上是用TLC來模擬QLC,通過犧牲空間使用率,減少電壓電位,模擬一塊高速緩存,換取時間,然後提高寫入速度。深度睡眠(Deep Sleep)這個功能能讓UFS在負載不高的情況下,處於一個低功耗的狀態,用來節能。性能調整通知(Performance Throttling Notification)這個功能是讓UFS在溫度過高時告知系統。還有一個HPB,簡單說就是拿內存映射緩存,解決存儲越用越慢的問題。
UFS3.0和UFS3.1隻是主控(軟體)上的不同,硬體上一致。差距還是有的,不過各個廠家也在不斷的優化,總體感知不是太強。
各位小夥伴有什麼想法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