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實際上這只是美麗的童話。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道:「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事實雖然殘酷,但這就是世界的規律,即使避開不談依然存在。
01
俗語是百姓智慧的結晶。古時候百姓們畢竟文化程度低,鮮有識字者,更沒有幾人上過學堂,因此書中先聖總結的大道理無從了解。但是大道三千實則殊途同歸,在漫長的歲月裡,通過眼中所見耳中所聞,也漸漸總結出了相同或相似的道理。為了方便傳承給後代,古人將這些道理編成簡練而朗朗上口的句子,就成為了俗語。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其中既有對事物的看法也有對生活規律的總結,很多至今依然有指導意義。
▲下雨天打雷照片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句俗語有些特別,叫「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這句話看起來有些費解,其實其中有深刻的寓意,揭露了殘酷的現實。只是因為這句話不太符合主流價值觀,所以人們常常會無視甚至曲解其含義。那麼「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這句話真這麼玄嗎?有沒有依據?對此專家表示,這是先輩的醒世名言,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陪伴母親的孝子照片
02「雷打真孝子」這頭一節就有些讓人理解不能了。我們知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天打雷劈」是一種詛咒,諭示著上天出手懲罰人,而能享受這種待遇的人幾乎都是罪大惡極之徒。今天的網絡修真小說中還有度雷劫的戲碼,其實同樣是因為人想要長生不老是違背天道,所以雷劫其實是上天出手試圖消滅之,所以度過之後就可以成為永生不滅的仙人。總之,被雷劈絕對不會是一件好事。
▲古代二十四孝圖之一
可是孝子為什麼會被雷劈呢?畢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可是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歷朝歷代幾乎都是「以孝治國」,可以說孝子就是時代楷模。這種人怎麼會被上天懲罰呢?其實這句話的來歷並不難猜,很可能是人們看到一個家裡孝順的子孫在外奔波贍養父母,但是因為從事高危工作不慎被雷劈死,而對比之下他的兄弟姐妹躲在家裡啃老卻平平安安,這樣的事情發生得多了才有了這個說法。
▲被雷劈過的樹木照片
如今,我們都知道打雷是一種自然現象,如果打雷時在高處作業或者在樹下、手持鐵器等情況下容易被雷劈中。但是對於古人而言,被雷劈就一定是上天收取人命,因此得出了這句有些「悲憤」的結論。但其實這句話並非古人所理解的,遭雷劈的人一定是壞人,因為如前文所言只有孝順之人才會常年奔波在外,想方設法掙錢贍養父母,這樣的人才更容易出意外。但被雷劈不是說所有孝順之人都會被雷劈,而是一種指向意義,表明真孝子常年奔波在外才更容易出意外。
03我們再來看「財發狠心人」。雖然這句話聽起來十分殘酷,但也確實是事實。「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人夠狠,才能真正在短時間內積攢大量的財富。
▲古代商人劇照
《莊子》中有句話「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眾所周知莊子是個大憤青,但他的話就是這麼有道理,雖然殘酷卻讓人無從辯駁。只是因為這些話不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所以一直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視了。而當我們在生活中真正遭遇狠心人,成為他們的墊腳石,看著他們步步高升自己卻窮困潦倒時才會真正明白其中的含義。
▲莊子銅像
04事實上,「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另外還有下半句「麻繩單從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有人認為這下半句是激勵人們補足自己的短板,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以抗衡厄運。「麻繩單從細處斷」是有出處的,出自甄殿義的《打鬼》,用以佐證「好人不長命」的說法。這是比喻最關鍵的環節和人總是容易出現傷損,其實可以理解為「墨菲定律」,即壞事無論發生的概率有多小都會發生。這是一種命運的無奈,並非人力可以扭轉。
▲窮人照片
「厄運專找苦命人」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前文也說過其實無論貧富都會遭遇不幸,只是對於窮人而言這就是毀滅的打擊而已。當然也可以這麼理解,比如富人擁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和飲食條件,所以平均壽命遠比平民要長,所以很多疾病在世人眼中都愛找上窮人,事實上對於富人來說很多隱疾都是很早就被檢查出來然後根除掉了。
結語
「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這句俗語實在有些負能量,沒人看了會喜歡,而如果是遭受過苦難的人看到還會嘆息一聲。但雖然得不到上天的垂青,我們的生活還是得過下去,只有自強不息,才能不被厄運打垮。
參考資料:
《滕王閣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