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文化,作為傳統文化中最為貼近民生、民意的一部分,由先人口口相傳,或告誡子孫、或祝福後人、或開導人心,是先輩們留下的寶貴財富。
其中一些顛撲不破的道理,哪怕到今日,依然適用。「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前半句來源於戲曲,後半句則取材於歷史。
想要理解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我們需要重新回看那段歷史、那段曲目,讀懂此話將受益終身。
雷打真孝子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孝子,古往今來便為人們所讚頌,若依據俗語表面意思,卻有違此道。這又是為何?
京劇《清風亭》中有這樣一出曲目:
宋朝,一位赴京趕考的書生名叫薛榮。薛榮家世較好,是當地有名的富貴人家。當薛榮帶著下人離家趕路,家中的正妻嚴氏開始虐待小妾,這位小妾叫做周桂英。
周桂英,是一位實打實的苦命人。古時,妾是在家庭中毫無地位可言,而當薛榮離開家後,周桂英還懷有身孕,周桂英只要生下兒子,其家庭地位勢必抬升,顏氏無法接受,於是變本加厲折磨周桂英,
後周桂英竟然在磨坊中誕下子嗣,孩子降生仍未逃脫顏氏魔掌,周桂英深知孩子難保,便將血書與金釵放於孩子襁褓之中。
果然,嚴氏命下人將孩子拋於荒野。蒼天有眼,這孩子也命不該絕,膝下無子的老漢張元秀正巧上山打柴,看見棄嬰,便將其撿了回去。
孩子取名張繼保,轉眼間,十三年過去。張元秀夫婦見張繼保很是聰穎,便送其到書塾讀書,結果張繼保被同學嘲笑,說其身世不明。
張繼保回到家中詢問此事,被張元秀斥責,一怒之下離家出走。
到了清風亭,正巧遇上了生母周桂英,看到張繼保的血書以及金釵後,周桂英與張繼保含淚相認。從此以後,張繼保跟隨著富裕的薛家過活。
張繼保離家後,張元秀夫妻找不到孩子,心病交纏,隨著時間流逝,眼看就要挺不住了。後來得知張繼保考中狀元,張元秀夫妻便去尋找,三人在清風亭中相遇。
曲目高潮隨之來臨,張繼保不願認二老做父母,張元秀夫婦惱恨之下,撞死在了清風亭。
張繼保所作所為,有違孝道,為天公所不齒,故被天雷劈死。顯然張繼保並非孝子,所以,「真」這個字要打雙引號。雷,為天罰,專門懲治那些大惡之人。不肖子孫,在古人看來當屬惡徒。
另一個說法,「真孝子」要經歷更多的磨難。老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就是因為一直當「真孝子」會很累,需要無時無刻的照顧父母,然而自己還有生活。
兩者難以取其重,只能倍受煎熬。這當然不是不孝的理由,一般來說,父母是不會為難子孫的。
財發狠心人
錢財本是身外物,奈何世人皆求財。人,總是嚮往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明代戲曲《義俠記》有云:「有錢能使鬼推磨,一分錢鈔一分貨。若有說謊負心時,難免天災與人禍」。
自古以來,人們便認識到,「錢」是個好東西。儘管有著「士農工商」的嚴格要求,但並不妨礙人們想盡辦法賺錢,如何發財?
如這句俗語所說:「財發狠心人」。狠心,並非無情,而是一咬牙,一跺腳,當機立斷,一往無前。
1983年,馬雲再一次高考落榜,數學只考了19分,周圍所有人都勸馬雲不要再學下去了,學門手藝,安穩生活。馬雲拒絕了,所以他考上了杭州師範學院。
1992年,馬雲辭掉了教師安穩的工作,很多人請馬雲做翻譯,馬雲又拒絕了。所以,同年馬雲創辦了杭州最大的翻譯機構,海博翻譯社。
1999年馬雲拒絕了他人的高薪聘請,帶著團隊回到杭州,以50萬元人民幣開始創業。所以,他開發出了阿里巴巴網站,開起了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一個傳說。
人們都說馬雲是一個狂人,但馬雲更是一個狠人。狠的下心去做決定,決定自己的人生,決定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做生意,搞經商,最忌諱猶豫不決,因為機會稍縱即逝,所以,「狠心」是必要的。
結語
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就介紹到這裡,生而為人,須明「孝道」。若為求財,須知「狠心」。古人誠不我欺,的確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