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泱泱大國,而且是個十分有底蘊的國家。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的沉澱,讓我們不懼怕任何艱難險阻,因為這裡有古人的聖訓,有智慧的果實,我們隨意翻看任何一本經史典籍,都能從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
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京劇戲曲,或是書法繪畫陽春白雪,我們在每一個領域當中,都有拿得出手的珍品。在這眾多傳統文化的種類當中,俗語文化更像是一顆璀璨的新星,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俗語,又稱民俗諺語,有的地方稱作老話,俗語文化來源於民間,質樸而又醇厚。俗語更像是教導我們的長輩,一邊是噓寒問暖,一邊是耳提面命,但是不管是嚴厲還是溫存,其出發點都是讓我們能夠少走彎路,人生越來越順利。
有關俗語的種類很多,有的說的是天氣狀況,有的說的是為人處世,有的則涉及到了中醫養生。古人通過生活經驗的積累,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防病和治病的寶貴經驗。比如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裡面就蘊含了深刻的智慧和道理,讀懂後受益良多,引人深思。
三更莫貪色
首先說的是「三更」,很多人並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其實古人對時間的劃分,而今天的劃分有所區別。古時候人們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而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而在夜晚,一共有五更,其中的三更天,就是指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這段時間。
古人很看重睡眠的質量,並且在中醫中認為三更是肝臟排毒的最佳時期,如果這段時間人們還在辛苦的勞作,自然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毒素無法及時的清理,久而久之,身體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所以在三更這段時間,我們要儘量的休息,不要過度的縱慾。這裡的「色」其實不僅僅指美色,而是泛指一切能引發我們欲望的東西。比如躺在床上玩手機,越玩越興奮,自然無法入眠,如果在從事體力活動,就更會傷身體了。所以古人這句俗語,就是告訴大家要按時休息,保持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半夜不戀食
很多人對這句俗語的後半句有一個疑問,什麼是「半夜」呢?其實古人規定的半夜時間,就是從十二點以後到天明破曉的時間,而在凌晨之前,都不算是半夜。如果過了十二點,我們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進食了。
由於這段時間,我們的腸胃已經開始「休息」,如果在繼續進食,就會增加我們的腸胃負擔,而且飽食入睡,還會引起一些腸胃上的疾病。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有吃夜宵的習慣,比如燒烤、龍蝦、喝酒等等,但是如果攝入太多是食物,我們很容易失眠,又會打開手機娛樂,這樣又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半夜不戀食」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我們切不可當作兒戲,讀懂後受益良多!
今日話題:你對這句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交流,我們共同探討一二。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