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什麼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2021-01-09 樹下史官

不禁感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老人流傳下來的這些俗語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生活文化,至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得好,「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這句話是形容我國古代很多書生的勤勞與汗水。但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沒有聽到過這一句話「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10個字到底富含著什麼樣的意蘊呢?讓我們來具體探究一下。

想要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突破口還是在「三更」上。

此「三更」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三更半夜」中的「三更」。在這裡,是只得某一個時間點。

古代人將一天根據十二地支分為十二時辰,也就是「子時」、「丑時」、「寅時」、「卯時」、「辰時」「巳時」、「午時」、「未時」、「申時」、「酉時」、「戌時」和「亥時」。但這樣顯然是不夠仔細的,所以,古人還將一天分為一百刻鐘。其中,有四十個刻鐘是完全被劃分在夜晚。這四十個刻鐘又被分為十段,這十段為一個單位的夜晚時間段間剛好出現了五個時間點,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五更。

而這裡的「三更」指的是 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而「半夜」「半夜」則是指 十二點以後到破曉 。

三更莫貪色

古人很看重睡眠的質量,並且在中醫中認為三更是肝臟排毒的最佳時期,如果這段時間人們還在辛苦的勞作,自然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毒素無法及時的清理,久而久之,身體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所以在這個時間段處於自己本身的健康而言,我們應該保持休息的狀態。

半夜不戀食

老祖宗早就告誡過晚上不要吃食, 這主要是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很多身體機能都已經減緩,尤其是腸胃功能更是處於休眠狀態。

在這種前提下不斷吃東西,那麼就很容易導致腸胃負擔多重。尤其是在吃飽了之後再睡覺,那麼也會導致腸胃以及其他器官不適。

事實上這種做法不僅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有的時候甚至會影響思維能力。因為總是在半夜吃東西雖然看起來無關緊要,但是這很容易損傷腦細胞。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對於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我們還是應該遵循才對,畢竟能流傳至今足以說明它的作用。古人的經驗之談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想更多地領略古時候老人家的智慧,建議大家看一下《老人言》,這是一本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草根智慧話語。

這本《老人言》和現在越來越多的心靈雞湯文章不同,裡面有很多對世態炎涼的描述,是能讓我們一邊哈哈大笑還能一邊學到很多智慧的書籍!

讀《老人言》就像是在和一位長者對話,他會教給你他的畢生所學,幫你指引人生航向,讓你更快適應社會,教會你立身處世的法則。

想要讀的朋友們是不是有個擔心,那就是害怕文言文看不懂,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

白話文的《老人言》,不僅將原版內容完整收錄,還有詳細的翻譯和注釋,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讓你看了哈哈大笑,還能學到智慧。

一本才36塊錢,比書店便宜太多了,正版書籍也就一頓外賣錢,卻能讓你和家人受益一生,快點讀讀吧。

點擊下方連結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古人的忠告引人深思
    數千年的歷史和文化的沉澱,讓我們不懼怕任何艱難險阻,因為這裡有古人的聖訓,有智慧的果實,我們隨意翻看任何一本經史典籍,都能從中感悟出人生的哲理,這就是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京劇戲曲,或是書法繪畫陽春白雪,我們在每一個領域當中,都有拿得出手的珍品。在這眾多傳統文化的種類當中,俗語文化更像是一顆璀璨的新星,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 民間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到底什麼意思?
    比如今天要介紹的這句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三更半夜不能做什麼?老祖宗總結的這一句俗語,說出了古人的兩個避諱。唯有明曉其中利害關係,或許才能明白這句俗語的重要性;一、三更莫貪色「貪色」,一旦說出口,總會讓人覺得羞恥。
  •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啥意思,老輩人常常提起
    比如這句「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雖然聽起來簡單,但真正能做到的卻沒有幾個人。這句俗語不僅警醒眾人,還告訴了我們如何做才能讓身體更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吧。要想了解這句話,首先我們就應該將這句俗語中的時辰搞明白,現代人全部用了幾點鐘幾點鐘,很少有人知道三更對應的是如今的幾點,雖然我們經常會說「三更半夜」這個詞語,但是如果讓你明確說出幾點大部人卻答不出來。
  • 「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三更色為何不能貪?值得年輕人深思
    其中有一句俗語非常值得年輕人深思,那就是「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句話是關於日常生活和健康的俗語,尤其是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年輕人都不愛惜自己的身體。這句話的意思是,在三更時千萬不要過夫妻生活,半夜時也不要隨意吃東西。這樣做的話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
  • 古人講「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有何深意?年輕人不妨牢記
    俗語「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有何深意?其實說的就是與生活和健康相關的內容。三更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夫妻生活,而半夜的時候更不能隨意吃東西。這其實都與人體的生理規律有關係,如果平時經常這樣做,就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影響,年輕人不妨牢記。很多人都曾聽過三更半夜這個成語,實際上這4個字說的這兩個時間段。
  • 為什麼說「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牢記老祖宗的話,受益終身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經驗雜談,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防止我們少走彎路,比如「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便是其中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
  • 「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句話啥意思,為何老一輩人常說?
    但我們大多數人可能沒有聽到過這一句話「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這10個字到底富含著什麼樣的意蘊呢?讓我們來具體探究一下。01首先,三更到底指的是什麼時辰呢?首先有一點要明白,三更所指的並不是一個時間段,而是一個時間點。
  • 古話說「三更莫貪色,不戀一更食」,有何道理?適用於現在嗎?
    在我國新舊的文化當中是有很多的不同的存在的,雖古代沒有現在這樣的科學,但在我國千百年的文明傳承中,古人也用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智慧流傳下來了不少的經驗,來提醒後代,比如「三更莫貪色,不戀一更食」這句,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養生道理?這話放到現在來看,還依舊適用嗎?
  • 俗語說:「三更莫貪色」,其實下半句更重要,能做到的人太少了!
    人們通過數千年的生活實踐總結了經驗,但大多數說法提醒我們我們認為我們必須自律,但在某些方面許多人難以控制,例如「三更莫貪色」這句話。這句俗語生活中很多人脫口而出,殊不知,其實下半句更重要,能做到的人太少了!你知道嗎?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三更色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有老人說各種俗語,農村老話包含了許許多多的生活經驗,蘊藏著古人非凡的智慧。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那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時間觀念和計時方法古代如何計時?先說說過去「更」的時間。
  • 《智囊全集》:「三更莫貪色」,還有半句,很多人都做不到!
    比如:健康養生三件事,睡覺、便利和飲食。從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古代人覺得健康養生的頭等大事就是睡覺,一個人只有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才可以保持身體健康。說到睡覺,俗語:「半夜三更莫貪色」,同樣是勸誡我們要重視休息,尤其是不要熬夜。古代社會,沒有鐘錶,為了更好地方便計時,古代人就將每天分為12個時辰,一個時辰代表2小時。其中夜晚又被分為五更天,每一更與一個時辰相等,代表2個小時。
  • 農村俗語「三更不貪色,半夜不貪食」,包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俗語包含了一個養生學的問題,如同道家說的過午不食一樣,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獨特的方式教育我們後輩,如何生活,少走彎路,所謂小話語大智慧,始終記得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話的真正含義就好!!下面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句俗語的含義。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是古代流傳下來的一句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老話」。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大國,出了京城都是農村,所以才有農村老話一說。所謂的老話,其實就是人們長期積累下來的經驗之談,淺顯易懂,意義深刻。比如清代有一位叫周希陶的老學究編寫了一本《增廣賢文》的書,裡面都是一些民間老話,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 俗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裡的「三更色」是何意?
    別到頭來還得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事,現在是否還有必要去按照它的要求來做呢?圖片來源於網絡:俗語一.古代的時間要弄懂這句話的意思,首先就要知道一更、三更是什麼時間。這涉及到古人對時間的計算和命名。先秦時期的時間劃分是十時辰制,白天五個時辰、夜晚五個時辰。
  • 農村俗語「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易於理解,就是說:人啊,在三更時分就不要貪戀美色;在一更時分就不要再吃東西;在五更時分就不要再生氣動怒。這是字面理解。古時農村的俗語,簡潔明快,充滿了一定的道理和警示,這幾句話告誡了人們在一天中的這三個時辰裡切記要忌做的三種事情:三更勿貪戀美色,一更勿貪吃美食,五更勿生氣動怒。
  • 古人講「三更莫戀色,半夜不貪食」,是何意?中年人不妨引以為戒
    人到中年同樣可以建功立業;「借三不借二、救急不救窮」,告誡人們為人處世的方法。而古代俗語「三更莫戀色,半夜不貪食」,則說出了養生之道。想要身體更加健康,就要有好的生活規律。一、三更莫戀色俗語的上半句「三更莫戀色」,告誡人們不要貪圖享樂。這裡面所說的「三更」,就是半夜三更的意思。現代人將時間分為24個小時,白天12個小時、晚上12個小時。
  • 農村有句俗話,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民以食為天地為幸福的古代,鄉村人們對健康和長壽做出了許多的總結。人們發現什麼時候做什麼事,什麼時候吃什麼,祖輩們的總結在幾千年前就總結了出來,不過由於現在城市發達,許多年輕人都覺得俗語不夠時尚和科學,有點輕視之心。其實,現在的我們更應該了解自己的文化,去深刻吸取文化裡面的精髓。民間俗語其中有一句:一更不貪食,三更不貪色,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說的是啥意思?老話說的在理嗎?
    這句話說的是什麼意思呢?說的有道理嗎?有人認為,男人的體型有凹陷,顯示著明顯的發育不良,身上帶有疾患,所以這樣的男人自然是找不到媳婦的,很容易就成為落單之人。而女人如果發育過於良好,身形猶如充滿氣球一般凸起,這樣的女人是妨夫家的,很容易導致自己守寡。
  • 古人云「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其實這都是老一輩人給我們留下來的經驗之談,在現代社會來說只是看個樂子罷了。那個時候的老人認為看男子一定要看鼻子,因為人與人交往的時候第一印象一定是另一個人的鼻子,鼻子是否挺拔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五官,而在古代相學觀中鼻子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一部分的古代人認為鼻子體現了一個人的身體素質以及內在修養。
  • 長壽有三不,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
    古人把夜晚時間從七點入夜到五點天明分為五更。所謂「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七點到九點為一更,也叫「落更」,夜幕降臨,開始進入黑夜。若是有更夫,這時我們便能聽到電視中最常聽到的那句「天乾物燥,小心火燭」;九點到十一點為二更,這時候很多人開始陸續上床睡覺了,若是有更夫則會喊「關門關窗,防偷防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為三更,「三更半夜」說的就是這個時候了;一點到三點為四更,這是一天中氣溫最低最冷的時候;三點到五點為五更,公雞開始打鳴,天要亮了。老話說: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