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經驗雜談,並以俗語亦或者是諺語的形式表現出來,從而防止我們少走彎路,比如「三更莫貪色,半夜不戀食」便是其中之一。那麼問題來了,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到底有沒有道理?
如果要了解這句話的話,就需要先了解「三更」代表的是什麼?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將時間分為十二個時辰,而每一個時辰都代表著兩個小時。而三更又被稱之為子時,是每天晚上十一點都凌晨一點的時間。
也就是說,在這句話中,古人告誡人們,晚上凌晨的時候不要沉浸在美色中不可自拔,同樣的是,半夜也不要貪戀美食,否則可能給身體造成一定不好的影響。
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沒有照明的工具,因此晚上一般早早入睡,而到了封建社會時期,雖然有了蠟燭,但是出於農業社會的他們,大多都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因此在到了晚上的時候,一般都是人們陷入熟睡,身體開始休息的時候。長此以往,人的機體也就形成了一定的規律,各個器官都按照這樣的狀態運行。
但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電燈和工業的發明,使得人們的夜生活豐富了許多。當然,即使一些沒有在晚上外出的人,也可能因為工作、學習亦或者是打遊戲看電影等事情而晚睡的人。而此時他們身體上的很多器官都休息了,無法負擔起嚴重的消耗,使得身體受到了一定的損傷。
在未來的日子裡,需要長時間才能夠恢復過來,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對人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古人這樣的言語是有很大的正確性的。
倘若一個人在晚上的時候沉迷於酒色之中的話,就容易精神亢奮,難以入眠,如此一來的話,就會對睡眠產生很大的影響,從而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同樣的,倘若一個人老是在半夜進食的話,胃等器官的工作強度會增加,而這個時候,又是胃休息的時候。
人們本身對突如其來的加班也是反感的,更何況是胃呢?長此以往的話,怎麼可能不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呢?此外,倘若人熬夜還吃東西的話,也會睡不著,甚至影響明天早上的食慾,造成營養不均衡局面,從而引起過度肥胖。
當然,這樣的說法也被現代醫學所驗證。倘若一個人長期熬夜的話,可能會讓他感到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頭痛,還會引起黑眼圈、眼袋、皮膚乾燥、長黑斑以及青春痘等皮膚問題。
由此可見,在某種意義上,古人還是很有遠見的,也是對自己比較負責的群體。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應當珍惜古人給我們留下的寶貴經驗,並經過自己的分析而利用起來。
參考資料:《中國俗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