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女性製片人】《上海女子圖鑑》金屹菲:想通過羅海燕告訴更多...

2021-01-16 劇研社

編者按

近年來,越來越的影視作品開始關注女性群體的表達。在聚焦這些作品的幕後團隊時也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女性製片人開始挑起整個項目的大梁,完成整個項目的籌備和操盤。有人說,女性製片人情感更加豐富細膩,在項目運作過程中更加細緻耐心,在題材選擇上視角更加獨特……這些都成為了她們的優勢,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的劇作表達方向。

近期,劇研社陸續推出女性製片人專題,專訪優秀的女性製片人,透過他們的視角,解讀影視創作,分享行業觀察。

本期嘉賓:金屹菲

代表作:《上海女子圖鑑》

(註:本專題發布次序按採訪及成稿時間,嘉賓排名不分先後)

作者|貓寧

伴隨著最終章「自由而獨立的靈魂」的落幕,《上海女子圖鑑》於昨日迎來收官。

正如最後一集的主題所傳遞的:願每一位女性都能擁有自由而獨立的靈魂。這是製片人金屹菲打造這部作品的初衷,也是這部劇最核心的表達。

自開播以來,因為作品主題圍繞著女性在大城市打拼的故事,成功引發了不少「滬漂黨」的共鳴,讓《上海女子圖鑑》始終佔據著話題中心。同時,作為《東京女子圖鑑》和《北京女子圖鑑》的「姊妹篇」,也讓觀眾少不了比較。不過,不同於《東京》PPT式展現女主的一生,也不同於《北京》話題式的故事呈現,《上海女子圖鑑》更偏重於走人物的內心世界,細膩精巧地將人物成長線漸漸鋪開。

(《上海女子圖鑑》製片人金屹菲)

金屹菲說,劇集播出期間曾有很多女生給她發來長微信,說從女主羅海燕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剛來上海的生活狀態,相信這部劇能讓很多在大城市裡工作和生活的女性感同身受。

不過,感同身受的不僅僅是外界的看客。作為這部劇的製片人,金屹菲說羅海燕的身上有著太多她自己的烙印。

她始終關注著女性聲音的表達,所以特別希望通過《上海女子圖鑑》這部作品,能夠讓國產女性題材得到開發和延展。「希望這個劇能夠在行業內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越來越多強調女性獨立和自由精神的作品能夠被大家看到。」

收官復盤:從容面對爭議,

在藝術和通俗之間找到平衡

《上海女子圖鑑》與之前兩部作品像嗎?哪裡不一樣?這是自開播以來就被反覆討論的話題。但是在製片人金屹菲看來,這部劇從來都不應當被視為是一次翻拍,而是一次模式的引進,甚至到現在她都沒有看過《東京女子圖鑑》。

「我自己心裡對翻拍是比較排斥的,所以我們借鑑它的模式,借鑑它創造女主的這種形式和手法,但是所有的故事和細節一定是原創的。」

不過,金屹菲也一不畏懼在彈幕和評論中隨處可見的關於《北京》和《上海》兩部作品的比較。她甚至歡迎爭議,認為這是「有意思的事情」。

「兩部作品必須是不一樣的,不然何必做兩個圖鑑?我們是一個上海團隊,有著天然的基因來做上海的故事。《北京》偏向於話題性,劇情感會更強,《上海》會更偏向走人物的內心,在製作方面的精細度和精良度上會更好。我們最開始的設定就是要做一個節奏快、情節細膩、小而美的作品,我認為是達到了我們的初衷。」

在收官復盤階段,金屹菲用三個關鍵詞總結了《上海女子圖鑑》的收穫:尊重製作、尊重市場、在藝術和通俗之間找到平衡。

「首先,我們在製作上嘗到了甜頭,就是一定要遵循製作本身應該遵循的規律,把更多的資金用在製作本身,在演員方面選擇用線上明星和演技派進行穿插,目前看來是行之有效的;其次要尊重網友和市場的要求,例如關於畫面過暗的爭議,我認為是我們還是有些曲高和寡了。也許很多專業的觀眾認為這樣很好,但實際上我們可能應該略略降下來一點,應該在陽春白雪和通俗之間找到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女子圖鑑》的製作團隊中有著大量日本專業人員的加盟,例如美術總監小澤秀高、燈光指導赤津淳一、美術指導渡邊由利、妝化指導井川成子等。用美術統領所有視覺,讓美學設計和燈光鏡頭巧妙搭配,從而讓這部劇的「高級感」全面升級,這也是金屹菲在製作上的堅持。

「國內影視行業起步比較晚,日本在這方面的技術更加成熟,所以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但以往我們採用過中日兩方的團隊交織使用,結果發現效果不是特別理想,這一次我在整個視覺上採用了比較完整的日本團隊,他們在整個的美術和視覺上統一的很好,形成了更完整的體系。」

金屹菲總結稱,雖然觀眾對於這部劇的演員、情節、畫面色調等方面存在爭議,但她依然希望這部劇能打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色。在與眾不同這方面,她相信自己的團隊已經做到了。

想通過羅海燕告訴更多女性:

你的人生有N種可能

在故事的最後一集,女主羅海燕仿佛又回到了故事原點,依然是鬧嚷的同學聚會,不同的是,如今已經是大學畢業後物是人非的十五年。

打開十五年前的時光膠囊,看著泛黃的字條上寫著「我要成為上海那10%的人」。當年那個看似天真幼稚的夢想,從遠遠望著遙不可及,到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讓目標逐漸清晰,羅海燕的成長路徑清晰可見,也讓她收穫了不同於《東京》和《北京》的結局。

羅海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人說她獨立自主、努力向上,也有人說她閱人無數、只顧工作不顧家庭。但毫無疑問的是,《上海》中的羅海燕和《北京》中的陳可一樣,都是顛覆了傳統國產劇的女性形象。

金屹菲說,在創作之初,團隊就已經預估到外界對這個角色的評價一定是一半一半。「一半的女性覺得這個人好厲害,我想成為她那樣獨立自由的人,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時也會有另一半比較傳統的女性會覺得,這個女人是不是太厲害了,她會嫁不出去的。」

而這樣一個具有爭議的人設,正是金屹菲想塑造的:我們需要有這樣一部片子來告訴女性,其實你還可以往前再走一步的,你的人生有N種可能。

通過《上海女子圖鑑》中羅海燕、Kate、Scarlet等多名女性角色的塑造可以看出,當下這個時代尊重每一種選擇,女性不一定非要用傳統的單一的「回歸家庭」的價值體系來支撐人生,人生還有很多種可能性。跟各界非常優秀的男生談戀愛也未嘗不可,這恰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印證你是一個優秀的女生,你值得他們來愛,你仍然擁有你自己的選擇權。

「我們希望女性能夠更自由、更解放、更獨立。影視表達走出這一步需要一個過程,現在是時候做這件事了。」

「可以拒絕女性製片人這個標籤嗎?

我是專業的、有趣的人。」

從《將軍在上》到《上海女子圖鑑》,作為業內關注的新銳女性製片人,近年來金屹菲一直在進行不同風格作品的嘗試的探索,不過,金屹菲卻對自己這個過於標籤化的title表現出一絲困擾。

雖然身為女性讓金屹菲天然對女性的生活和命運感同身受,讓她對以女性為重點表現對象的作品更關注,但同時作為一位女權主義者,追求男女平權的她並不願意在工作中過於強調性別。

「製片人就是製片人,跟性別沒有關係。而且在工作中我自己的定位就是『雌雄同體』,我希望在工作當中女性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平權。我希望我是一個專業的製片人,我是一個有趣的人那麼就夠了。我覺得現在是一個轉折點,隨著女性經濟和精神的獨立,女性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所以我們崇尚就是要平權,這就是為什麼我對女性題材的這個作品會那麼感興趣。」

身為製片人,金屹菲對於作品的判斷始終是專業的。不會一味強調藝術曲高和寡,也不會沉湎於市場風向,而是在市場和藝術之間尋求平衡,做一個「合時宜」的作品。

在她的心裡,作品分為三類:

「最理想的狀態是市場很喜歡,你自己也很喜歡,這是上上流;市場很喜歡,可能我自己不是特別喜歡,或者說我是帶著任務去做的,這是第二流;如果觀眾不喜歡,你自己也不喜歡,還硬要做一個行活兒,那就是第三流,就沒意思了。」

「那《上海女子圖鑑》在你心裡屬於哪一類?」

「自然是我喜歡、市場也喜歡的上上流。」

談起自己喜歡的事業,金屹菲的眼神中始終充滿光亮,亦如每一位在大城市努力向上的女性,帶著熱情和希望,探索未來更好的那個自己。

推薦閱讀

《家有兒女初長成》落戶周播劇場,情景喜劇IP如何延續?

復盤《莽荒紀》爭議背後得失,探索大體量古裝劇出路何在?

相關焦點

  • 劉孜《上海女子圖鑑》金句頻出 化身女貴人
    由程亮導演,演員王真兒、劉孜、李現、李程彬、金莎聯袂出演的女性社會選擇劇《上海女子圖鑑》正在熱播。該劇一經上線,『滬上』異鄉人的成長故事就引發觀眾討論。做好人生的每一步選擇,正視自己的價值《上海女子圖鑑》著眼於奮鬥在魔都的人,通過他們的變化,影射著所有奮鬥在北上廣的新時代青年,極具現實意義。劉孜在劇中飾演的Scarlet是一個4A廣告公司的主管,是所有員工眼中的「大魔頭」。雖然事業有成,但是她仍舊不滿足於現狀,仿佛不斷地挑戰才是她最好的存在。
  • 《上海女子圖鑑》為什麼摩羯座的女人都不好惹,看看羅海燕就知道
    羅海燕的初戀男友是大學同學陳曉偉,陳曉偉和海燕都是外鄉人,並且打算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打拼。結果,剛剛大學畢業準備迎接美好生活的海燕就面臨著第一個艱難抉擇:是和陳曉偉一起回山東過著舒服安逸的生活,還是一個人留在上海打拼、獨自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 女子圖鑑:做一個有欲望有野心的女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最近很火的《北京女子圖鑑》和《上海女子圖鑑》都把女人的欲望表現的很強烈,也展現了女人獨立有主見的一面,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迷茫,並憧憬著自己的美好未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實踐去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不管是陳可還是羅海燕,她們剛畢業都是渴望愛情的,希望能跟自己愛的人志同道合一起打拼天下,然而走著走著兩個人就散了。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她們太有野心和欲望,她們所想的就連他們的男朋友都不敢想。當夢想不在一條線上的時候,一個人就會落下了,而只有你自己走這條路的時候,就會孤獨。為了要實現自己在大城市裡的價值與願望,她們都捨棄了愛情,選擇了一個人承受寂寞獨自前行。
  • 北京女子圖鑑:草食系、肉食系、雜食系,哪種男人才是你的終點?
    比如《東京女子圖鑑》裡的女主綾。圖註:選自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很多女人都在想:我該如何過上上流社會的生活呢?兩條路:1. 男人2.你一定要看《東京女子圖鑑》,綾用從20歲到40歲的前半生告訴你,在前往西天尋求真愛的路上,你會遇到多少難關。一個女人,要遭遇多少男人,才能真正長大?有人說,男人分兩種:1. 除了婚姻,什麼都給不了你2. 除了婚姻,什麼都可以給你第一階:草食系男人=平凡的生活,我過不了。
  • 《北京女子圖鑑》網絡劇插曲 戚薇第三人稱完整歌介紹
    《北京女子圖鑑》網絡劇插曲 戚薇第三人稱完整歌介紹  第三人稱 (《北京女子圖鑑》網絡劇插曲) - 戚薇  詞:Hush  曲:Hush  編曲:張步鴻  製作人:任寒冰  原唱:Hush  吉他:張步鴻  貝斯:張步鴻  弦樂編寫:張步鴻
  • 這片就是一部中國底層女子圖鑑
    王芳在女子宿舍長大成人。13歲起,小芳便發誓要通過打工賺大錢離開這裡,走得越遠越好。 所以,2008年時,她又擴大業務量,在女子宿舍旁邊租了間房子,開了家4元一天的「男子宿舍」。 女子宿舍的價格也漲了一塊錢。孫二娘想攢夠錢把宿舍買下來開到80歲,給自己也給老姐妹一個窩。
  • 區塊鏈女子圖鑑|「上仙」佟掌柜
    隨著行業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女性贏得了更多的關注和掌聲。她們年齡不大,身家不斐,有著各種各樣的名號,在這個「圈子」的上位圈中是少數群體,更憑藉一身膽識謀略在一眾男性間站穩腳跟,也是許多女性後來者的榜樣和偶像。在這個微微「沉悶」的春天,與金色一道,相遇真正的區塊鏈女神。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寬容。佟掌柜還是那個佟掌柜,只是更多了一些時光沉澱的韻味。
  • 2019上海國際廣告節3月5日開啟 致敬中國廣告40周年
    歷經一年的期待與籌備,2019上海國際廣告節即將於3月5日——3月8日舉行,主會場依然將設於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核心版塊除了論壇、展覽和獎項之外,也將首次開設針對青年群體的新銳營,本屆廣告節必定看點多多。
  • 《喜神探案》將上線 製片人劉偉耀創秘聞佳作
    劉偉耀作為湖南邵陽籍電影人,曾在電影《放開那個女孩》擔任製片人,並在深圳金薔薇獎電影導演大賽暨新銳導演扶持計劃中,為諸多青年導演搭建了創作平臺,參與了多部院線電影的策劃製作,擁有豐富的電影項目運作計劃。據介紹劉偉耀製片團隊在《喜神探案》之後將繼續開發「大湘西」系列異事秘聞,展現大湘西地區的風俗人文情懷,開發出楚湘文化的經典佳作。
  • 30家新銳微短劇製作公司,開啟2021「諸神之戰」 |新銳勢力榜
    娛樂資本論作為行業媒體,從微短劇(特指10分鐘以內的劇)中挖掘出了30家新銳製作公司,推出新銳勢力榜之微短劇製作榜TOP30,代表了當前行業最強的製作能力和最優質的劇情創意。這30家公司的方向和作品,正在為微短劇行業展現更多的可能性。之後,娛樂資本論也將聯合河豚影視檔案,繼續推出新銳勢力榜之分帳劇篇、網絡電影篇、新銳編劇篇和新銳導演篇。
  • 新銳勢力榜之短劇TOP10:精品短劇走出隱秘的角落
    在女性題材方面,待播的項目有歡娛影視的《雙鏡》,愛奇藝芝麻莢工作室的《了不起的D小姐》;在家庭劇方面,萬年影業正在開發《她們的鐲子》。今年熱播的12集現實主義短劇《我是餘歡水》,充分說明短劇的類型可以更多元。在演員陣容上,越來越多的知名演員開始嘗試短劇集。
  • 《金枝欲孽》女子圖鑑:宿命裡掙扎的女人們,是怎樣一步步喪失自我的
    這樣的設定,讓《金枝欲孽》裡的每個角色都飽滿圓潤,也誕生了如妃、爾淳、玉瑩、安茜這些經典的女性角色。背景雖然是紫禁城,但《金枝》的主題並不在於復原封建時代的女子如何通過降低自尊和培養奴性取悅男性,而是帶著現代人的思維,結合時事、家庭、婚姻,對處在高壓困境下的人性會發生怎樣的裂變進行解讀。所以,除了四位戲很足的女主,裡面每個女性角色都很值得一直玩味和討論。
  • 第二篇 婦女運動(二) - 上海女性
    五四時期,上海婦女要求經濟獨立、男女職業平等、社交公開、大學開放女禁等爭取自身解放的呼聲也較高,並取得一定進展。一些熱心的婦女集資興辦女子工商業,時有趙友蘭等人創辦的女子工業社、畢肖樓照相館、女子商品物產部、女子植權公司、女子香菸公司、新友書社等。婦女們還向北洋政府提出在社會公益事業中招收女職員的要求。
  • 星座版《北京女子圖鑑》,那些星座適合「北奔」或者「北漂」
    不管你多落魄,多美好,多想哭泣,多想咆哮,想狂奔,想飛翔,想安靜,北京都能包容著你。——《北京女子圖鑑》最近網播劇《北京女子圖鑑》大火,主人公陳可,在燈紅酒綠的大城市裡懷揣夢想,孤身奮戰,逐漸在北京站穩腳跟,從一個局外人,融入北京這個巨大的社交圈。
  • 女性形象圖鑑:2020年,大眾媒介如何建構我們眼中的「她」?
    圖鑑:2020媒介女性形象盤點 從印刷時代到如今的網絡傳播時代,大眾媒介藉助日益發達的數字通信技術植入每個人的瑣碎日常生活,通過對各式信息的複雜編碼,媒介為公眾呈現了一個又一個象徵性現實。人類在這個「似是而非的鏡子」的反射下進行著認知與反應。
  • 更美APP發布《2019更美AI全國顏值圖鑑》:第一批90後迎來禿潮
    2019 年10月24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了《2019更美AI全國顏值圖鑑》,自7月上線以來,更美AI功能使用用戶已覆蓋超300座城市,點擊量已破億,其中女性用戶是男性的3倍。該圖鑑根據更美AI功能的海量大數據製作而成,以期能提供國人的顏值特點分析及醫美消費趨勢預測。
  • 《2019更美AI全國顏值圖鑑》:成都妹子「最自戀」,90後迎來禿潮
    動脈網獲悉,2019 年10月24日,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美平臺更美APP發布了《2019更美AI全國顏值圖鑑》,自7月上線以來,更美AI功能使用用戶已覆蓋超300座城市,點擊量已破億,其中女性用戶是男性的3倍。該圖鑑根據更美AI功能的海量大數據製作而成,以期能提供國人的顏值特點分析及醫美消費趨勢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