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使上海婦女開始了新的覺醒。民國10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後,上海婦女運動有了正確的領導,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鬥爭中求得婦女的解放,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上海婦女運動的主流,廣大婦女也在這一時期的歷次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力量。民國13年第一次國共合作時,上海婦女團體實現大聯合,投入國民革命。民國20年九一八事變後,上海愛國婦女積極從事募集資金、趕製寒衣、慰問抗日將士、救護傷兵等抗日活動。民國26年租界外圍淪陷,租界成為"孤島"後,她們在"孤島"上堅持抗日鬥爭。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婦女又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罪惡統治、迎接上海解放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一節參加五四運動
一、新的婦女解放觀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在《新青年》等雜誌上發表大量討論婦女問題的文章,提出不少新思想、新觀念,掀起了一個反對封建禮教、宣傳婦女解放的新思潮。他們提出的問題涉及社會制度、倫理道德、兒童公育、男女社交公開、廢娼、無產階級婦女解放等許多方面。民國4年(1915年),陳獨秀在由他主編的《新青年》宣言中說:女子問題,實離不開社會主義。他指出婦女問題集中到一點,就是經濟不獨立;因為經濟不獨立,造成了婦女人格不獨立。婦女要獨立,只有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實現,因為社會主義社會中,男女都要工作,婦女不附屬於父或夫,婦女們必須加緊自身的解放運動,才有力量參加政治革命。他認為婦女解放運動,也就是充實政治革命的內容之一種。並號召說:被輕視的中國婦女們!你們要參加革命,你們要在參加革命運動中,極力要求在身體上精神上解放你們自己,解放你們數千年來被人輕視侮辱、被人束縛的一切鎖鏈。
魯迅發表的《我之節烈觀》一文,對長期危害、摧殘婦女的節烈作了深刻的分析批判,指出要求婦女節烈是極不道德、極難、極苦、不願身受,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不利的。他主張為過去無數死於節烈的婦女開個追悼會,還發願: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強暴,要人類都受正當的幸福。
胡適發表的《貞操問題》一文,指出貞操是男女相待的一種態度,乃是雙方交互的道德,不是偏於女子一方面的。男子對於女子,丈夫對於妻子,也應該有貞操的態度。
沈兼士發表的《兒童公育》一文,認為婦女解放,其難點不在生育之前,而在生育之後。他說,今研究婦人問題者,對於兒童若無相當之良法以處置之,則婦人問題終無徹底解決之一日。良法惟何?吾以為即"兒童公育"是也。
楊潮聲提出男女社交公開。他說男女除了生理組織稍有不同外,並沒有二樣的地方。既然男女都是人,人與人交際為什麼不可呢?
李大釗提出廢娼的五點理由:第一,為尊重人道不可不廢娼。第二,為尊重戀愛生活不可不廢娼。第三,為尊重公共衛生不可不廢娼。第四,為保障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不可不廢娼。第五,為保持社會上的婦女的地位不可不廢娼。
周福林發表的《開放大學與婦女解放》一文,指出婦女解放問題歸根結蒂靠教育。婦女若要解放,總得要開放大學。由於社會上頑固派的阻撓,大學一定不會自動開放的,所以要求婦女的自動。婦女自動地要開放,是開放大學,不是大學開放。
王劍虹指出婦女應參加無產階級革命。她在《婦女聲》第1期上發表的《女權運動的中心應移到第四階級》(第四階級指無產階級)一文中說:"我們有覺悟的女子,應該組織團體,加入無產階級革命軍的前線,努力反抗一切掠奪和壓迫,從根本上去改造社會,建設自由平等的,男女協同的社會。"
李達發表的《女子解放論》,提出婦女解放的七個條件:男女共同教育;婚姻制度之改善;女子精神的獨立;女子經濟的獨立;男女普通選舉之實行;家庭惡習之廢止;娼妓之禁絕。
二、參加五四反帝愛國運動
民國8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遭到軍閥政府的鎮壓。消息傳來,上海各界婦女紛紛起來支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
上海各校女學生投入了罷課、集會遊行、上街宣傳等活動。5月7日,上海各界人士2萬餘人在西門外公共體育場召開大會時,有神州女校、民生女校、中國女子體操學校的學生參加。5月9日,女學生們都參加校內召開的國恥紀念活動。養性女校學生擬了"國民誓與青島共存亡","群起為北京學生之後盾"等五條辦法,通電全國,擴大影響。5月26日,上海學聯在西門外公共體育場召開罷課宣誓典禮大會,有52所學校參加,其中女校14所,會後舉行了遊行。罷課後,女學生們紛紛投入抵制日貨活動。5月31日,有23所女校學生參加了上海學聯在公共體育場召開的追悼五四運動中犧牲的北大學生郭欽光大會。與會者2萬餘人,人人頭戴白帽,這2萬多頂帽子全由中西女塾等14所女校學生縫製。大會後,女學生們又參加了罷市宣傳。學校教師也與學生共同戰鬥。上海育英女校校長陳鎮華在香港聞知上海各界人士熱心救國後,立即返滬勸導學生抵制日貨,並召開學生救亡會。
上海女工為支持學生鬥爭舉行了罷工遊行示威。6月5日,曹家渡日商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廠全體工人五六千人罷工。當天下午,浦東日華紗廠、楊樹浦上海紗廠、叉袋角內外棉紗廠工人相繼罷工。6月8日,日商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第七、第八廠和麥根路的第九廠等1.5萬人罷工示威遊行。6月9~11日,叉袋角日本紗廠1萬餘工人,浦東英美煙廠全體工人5000餘人罷工。6月12日,日本紗廠工人9000餘人罷工。
婦女界一些先進分子還組織團體,對運動表示聲援。5月下旬,龔光淵等組織了中華國民女子救國團,並發表宣言,痛切陳詞,號召女界同胞盡女子之國民義務,共同挽救危局。6月5日,唐家偉等組織的中華女子救國會召開緊急會議,議決一面通電各團體救助學生,一面印發傳單勸告直隸、山東軍警要站穩愛國立場。她們還與勤業師範等校學生到各處演講,散發傳單,通電籲請各省教育、工、農、商各界參加反帝愛國運動,並致電巴黎和會中國專使表明該會主張。黃紹蘭、李果、黃宗漢(黃興夫人)領導的上海女界聯合會舉辦家庭教育會,編會刊宣傳愛國思想,及時報導抵制日貨的活動情況。世界女子協會的範熙瑛、王海鷳、宋介等人致電北京政府,要求懲辦賣國賊、廢除密約。甚至名妓妙蓮、鑑冰等也組織青樓救國團,散發傳單2000張,表示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並設立飲水休息處,為遊行學生供應茶水。各妓院門口都貼有小傳單,上面寫著:"君亦中華民國之國民乎?"歌女也組織勿忘國恥會在國恥日自動休業一天。
五四時期,上海婦女要求經濟獨立、男女職業平等、社交公開、大學開放女禁等爭取自身解放的呼聲也較高,並取得一定進展。一些熱心的婦女集資興辦女子工商業,時有趙友蘭等人創辦的女子工業社、畢肖樓照相館、女子商品物產部、女子植權公司、女子香菸公司、新友書社等。婦女們還向北洋政府提出在社會公益事業中招收女職員的要求。民國8年6月16日全國學生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時,上海代表中有舒志俠、程孝福、陸勻綃3名女生參加。民國9年滬江大學、同德醫學院相繼招收女生。民國10年上海電話公司設女話務養成所,培養女話務員,民國11年在滬南、閘北二個電話局開始由女子傳接電話。
第二節參加國民會議運動
一、各界婦女大聯合
民國10年(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後,把婦女解放問題作為黨的重要任務之一,立即改組了上海女界聯合會,並以該會名義創辦《婦女聲》半月刊,指導婦女運動。民國11年2月,又開辦培養婦女幹部的學校--平民女學。7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出《婦女運動決議案》,指出:"婦女解放是要伴著勞動解放進行的,只有無產階級獲得了政權,婦女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為婦女運動指明了方向。民國12年6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會上通過由向警予起草的《婦女運動決議案》中明確提出,"女子應有遺產承繼權"、"男女社交自由"、"結婚離婚自由"、"男女工資平等"、"母性保護"、"贊助勞動女同胞"、"男女教育平等"、"男女職業平等"等有關男女平等、保護婦女權益的條例,並提出"全國婦女運動大聯合"。
民國13年國共合作後,一些女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3月1日,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婦女部成立,並在女黨員中建立上海婦女運動委員會。委員30人,由向警予主持日常工作,具體領導上海婦女運動,貫徹執行中共的婦女運動方針政策,並建立了各婦女團體的聯合組織。
二、國民會議運動
民國13年11月17日,孫中山應馮玉祥邀請,北上共商國是,發表了召集國民會議的主張。同月,中共中央發表聲明,號召在全國發起一個召集國民會議的運動。12月21日,向警予為首發起聯絡15個婦女團體籌組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發表宣言明確提出國民會議應有婦女團體參加,一切公私法律凡有礙於女權發展者應一律廢除,另訂男女平權及特別助進女權發展之憲法與法律。
民國14年1月1日,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成員分頭四出向市民們宣傳動員。向警予帶領南方大學女生團、大夏大學女生團等100餘人,手持旗幟和宣傳品,到西門、城內(今南市區一部分)、閘北、虹口提籃橋等處演講;王一知,李一純等到儀昭女校演講;王立明、唐家偉到上海青年會新青年社成立大會上演講。她們還深入到居民家中宣傳。同月,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再次發表宣言,提出13條代表婦女權益的具體要求:(1)男女社會地位平等;(2)女子應有財產權與繼承權;(3)女子應有結婚自由權;(4)男女教育平等;(5)一切職業為女子開放;(6)女子應有參政權;(7)男女工資平等;(8)保護女性;(9)廢除娼妓制度;(10)禁止蓄婢納妾;(11)禁止溺女;(12)禁止纏足;(13)凡有礙女權之法律,一概廢除,另訂男女平權並助進女權發展之法律與憲法。
同年3月1日,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為反對段祺瑞的善後會議,在北京召開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派劉清楊、鍾復光、李劍秋出席大會。3月19日,國民會議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女界代表團,針對段祺瑞政府的《國民代表會議組織條例草案》中關於選舉與被選舉權僅限於25歲以上男子的規定發通電,聲明:此等蔑視女子人格,剝奪女權的條例,吾婦女界誓不承認其有效。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也為此召開會議,作出決議:一方面致電段祺瑞政府,表示如果國民會議不許婦女團體代表參加,則二萬萬女國民不承認國民會議。另一方面致電在北京參加促成會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劉清楊和鍾復光,讓她們聯合各地婦女代表竭力抗議,請願修正。同時還電告各地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各婦女團體、各女校,希望共同起來反對善後會議制定的男女不平等條例。3月21日(一說22日),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為力爭修改條例,在四川路中央大會堂召開上海女國民大會,由40餘團體的200多人參加,大會主席向警予在報告中指出,婦女要一個肩膀擔負力爭女權的重擔,一個肩膀擔負力爭民權的重擔。大會還發出二則通電:一則致孫中山與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請求為女界力爭權利;一則致段祺瑞政府與"善後會議",要求修正條例草案等。在全國各界婦女群起抗爭的壓力下,國民會議專門委員會特別審查會把第14條"凡中華民國男子滿二十五歲以上"中的"男子"二字改為"國民",但是,最後在善後會議議定的國民代表會議條例第14條中,照舊為"男子"二字。為此,上海市國民黨婦女部於4月24日發表告全國婦女書和宣言。告婦女書中說:"特權階級和一切保守反動的舊勢力一日存在,婦女運動即一日不能抬頭"。宣言指出:"如果從事女權運動的姊妹不能協同一般人民,將特權階級和一切保守反動的舊勢力根本推翻,婦女運動的目的將永無達到之一日"。"我們應不猶豫地參加國民革命戰線,協同一般人民推翻特權階級和一切保守反動舊勢力"。
由於政權掌握在北洋軍閥手中,國民會議運動沒有什麼具體結果,轟轟烈烈的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也由此受到挫折。
第三節參加五卅運動、第三次武裝起義
一、參加二月罷工、五卅運動
民國14年(1925年)1月,中共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會上通過的《婦女運動決議案》中指出:"本黨婦女運動應以工農婦女為骨幹,在婦女運動中切實代表工農婦女的利益,並在宣傳上抬高婦女的地位,使工農婦女漸漸得為婦女運動中的主要成分。""勞動婦女運動在中國雖極其幼稚,……我們應有系統有組織地加入指導"。當時由於外國資本家雲集上海開辦工商業,僅日本在上海開辦的紗廠就有30家,約有5.8萬工人,其中90%是女工和童工,中共關於婦女運動應以工農婦女為骨幹的指示有力地推動了上海婦女運動的開展。
是年2月2日,日商內外棉八廠工人因日本領班毒打女童工、開除男工而罷工。2月9日,上海大學學生楊之華、張琴秋、孔德沚(茅盾夫人)、胡墨林(葉聖陶夫人)受中共上海地委委派,到滬西工友俱樂部開展女工工作。當天下午,在滬西工友俱樂部召開罷工工人大會,楊之華、鄧中夏講話。大會後,發展到全市22家日商紗廠約3.5萬工人以"反對東洋人打人"為主要目標的總同盟罷工。2月13日,上海國民會議男女兩界促成會開會,請滬西工友俱樂部的代表報告罷工詳情,並發起組織後援會,派向警予等4人為代表到淞滬警廳,要求勿幹涉工人集會。2月15日,由上海國民會議男女兩界促成會出面,召集工商學各界40個團體開會,向警予報告與警廳交涉的情況。會上,成立了"上海東洋紗廠罷工工人後援會",推選上海各界國民會議促成會等9個團體的負責人為執行委員。2月25日,上海總商會出面調解,經談判勞資雙方達成不許無故打人等4項協議。各廠相繼復工。3月2日,工人在潭子灣開復工大會,罷工勝利結束。
4~5月間,日本資本家趁棉價升高、紗市清淡之機,撕毀了2月協議,向工人反撲。紗廠女工在中共上海地委領導下輪流怠工,以抵制日本資本家的挑釁。
5月15日,日本資本家藉口存紗不敷,將第七廠關閉,停發工人工資。工人到廠要求上班,發給工資。日本資本家不僅不給,而且施暴槍殺工人顧正紅(中共黨員),並傷10餘人,其中有潘小雲等多名女工。工人再次罷工。上海女界國民會議促成會、上海大學女同學會、華商菸草公司女工團等婦女團體參加了日人殘殺同胞雪恥會,發宣言、散傳單,譴責日本資本家的暴行。
5月24日,上海工人和各界代表1萬餘人隆重舉行公祭顧正紅烈士追悼大會。不少女工扶棺大哭,控訴帝國主義的罪行。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婦女部、楊樹浦女工聯合會、上海大學女同學會、景賢女中等送了輓聯、挽幛。
5月30日清晨,向警予到法租界環龍路44號向學聯全體人員和各校代表作動員報告,要求他們帶領各校同學上街宣傳罷市、不賣日貨。9時,向警予、楊之華、孔德沚帶領女學生到南京路永安公司東側、先施公司門前宣傳,號召商人罷市,支援工人鬥爭。下午2時許,老閘捕房捕頭抓走了演講隊的學生,消息傳開,群情激憤,群眾湧向捕房門口,要求釋放全體被捕者。這時,英國巡捕向手無寸鐵的群眾開放排槍,當場打死13人,傷者不計其數,被捕53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5月31日,上海人民在南京路上舉行了更大規模的反帝遊行示威。當天,向警予、楊之華冒著水槍和滂沱大雨,分別帶領女工、女學生到南京路大商店門口演講,動員罷市,到天后宮橋(今河南路橋北堍)包圍總商會,要求總商會同意罷市。她們克服饑渴睏乏,有的女學生暈倒了也不肯離開,一直堅持到總商會副會長方椒伯籤字罷市。
6月1日,上海已基本實現"三罷"(指罷工、罷課、罷市),唯有1路有軌電車英帝國主義僱用的俄國駕駛員還在行駛,企圖破壞總同盟罷工。商務印書館裝訂車間女工陸定華挺身而出,帶領七八個女工前去截阻,她機智勇敢臥軌擋車,保證了全市"三罷"的全面實現。據統計,當天參加罷工的紗廠、煙廠有53家,共14.2萬餘人,其中女工10萬餘人。
6月5日,上海各界婦女聯合會在團結反帝鬥爭中誕生。楊之華被選為主任。這是由向警予(時任中共中央婦女部長)、楊之華(時任中共江蘇省委婦女部長)聯絡上海20餘個婦女團體組成的。成立大會上,向警予宣讀了《對外人慘殺同胞宣言》,提出撤退外國武裝並撤銷戒嚴;釋放被捕群眾;滿足工人合理要求;懲兇道歉,賠償死傷及市民損失等12條要求。大會後,會員們分赴華界散發傳單及演講,動員社會各界堅持鬥爭,並向各界捐款,救濟罷工的工人。時有募捐主任劉繼塵、趙於秀帶隊到大世界向遊人募捐;範振華、陳達人等到楊樹浦向工人宣傳罷工意義;孔德沚、劉德昭等分赴浦東、小沙渡一帶向女工宣傳;在九畝地新舞臺演救國新劇,演出所得,全數資助工人;楊之華到浦東英美煙廠做女工工作,培養積極分子入團。
上海大、中學校的女學生們為支援罷工工人,參加學聯組織的宣傳募捐隊四處募捐。啟英女校中學部學生冒雨到商店宣傳勸募,商店職工深為感動,主動贈傘給她們以示支持,當募捐隊到新閘橋下時,10餘名黃包車(人力車)夫捐出了血汗錢400枚銅鈿。愛國女學學生代表項富春等和上海大學鍾復光等人到滬寧路沿線宣傳募捐,她們不顧旅途勞累,走到哪裡宣傳到哪裡,鍾復光由於日夜奔波疲勞過度而吐血,仍堅持到勝利歸來。
這期間,宋慶齡抱病對上海《民國日報》記者發表談話,她號召說:凡中國國民當負此救國重任。並指出:此次奮鬥,不可專賴一界或一階級,如商界政界之類,而當合工商學各界之全力應付之。宋慶齡為喚起全國人民的民族精神,特委託楊杏佛在上海辦《民族日報》。她還組織國民黨左派向國內外募捐,援助失業工人,並發起組織了五卅事件失業工人救濟會,親自到大同大學發表了題為《近代之外交史》的長篇演說。
五四運動後,鍾復光等一批學生婦女運動骨幹參加了國民革命軍。她們中不少人後來跟隨部隊參加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和海陸豐農民暴動。
二、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民國15年10月和民國16年2月,上海工人為配合北伐軍攻佔上海,推翻孫傳芳的統治,建立市民政府,舉行了兩次武裝起義,都因準備不充分而遭失敗。鑑此,中共開展了更全面的宣傳發動。在三八節前夕,中共上海區委為發動上海各界婦女參加第三次武裝起義,接連發出了四個宣傳大綱:3月5日,《勞動婦女宣傳大綱》;3月6日,《三八國際婦女節的宣傳大綱》;3月7日,《普通婦女宣傳大綱》和《革命時期的上海婦女總要求》。
上海各界婦女聯合會主任楊之華(民國14年10月起任中共中央婦女部代部長,兼任中共上海地委婦女部部長)等為了發動各界婦女投身到第三次起義中去,乘三八節活動之機進行總動員。3月8日下午,召開上海各婦女團體會議,出席大會的有上海各界婦女聯合會、女青年會、婦女救國團、國民黨婦女部、婦女節制會、婦女參政會及各工會婦女部等群眾團體約200餘人。會上,楊之華報告"三八"的歷史和意義,日本婦女高橋高子和鄭毓秀等人相繼演講,內容都為婦女解放必須參加國民革命及世界的社會革命等。大會通過了婦女總要求(主要有:婦女參加市民代表大會,各界團體凡包括婦女的應選相當數目的女代表;市政府應有婦女當選,市政府應頒布保護女工、童工之法律等8項)、告全國婦女宣言、告世界婦女書。會上還議決:(1)統一上海婦女運動,組織上海各婦女團體聯合會;(2)各婦女團體一律參加市民大會,並推選代表參加市民代表大會,參與取得上海政權的鬥爭;(3)召集上海婦女群眾大會。
會後,各團體分頭為第三次武裝起義作準備,不少女工參加起義前的準備工作。商務印書館女工組織了救護隊,由工會執行委員、共產黨員陸定華任救護隊長。她們認真學習包紮和搶救技術,並用種種巧妙的方法避開敵人的搜查,多次完成運送軍火的任務。女工毛靜仙與工會負責人王景雲裝扮成父女運送槍枝;怡和紗廠共產黨員王根英把起義的武器藏在家裡負責保管;日華紗廠女工施小妹把手槍藏在貼身的衣服內,外面套上破衣,懷抱嬰兒,巧妙地躲過敵人的搜查,把槍由浦西運至浦東;內外棉五廠的共青團員劉桂寶、共產黨員劉月桂姐妹倆,也多次機智地完成運送軍火的任務;浦東英美煙廠共青團支部書記楊龍英與團員吳三妹,把槍枝彈藥和宣傳品放在棺材裡從浦西運往浦東。女工們還把鞭炮放在火油箱裡當"機關槍",將黃沙塞進瓶子裡作"手榴彈"備用。
民國16年3月21日晨,中共江浙區委發出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的指令,總工會發布總同盟罷工令。當天中午12時正,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正式開始。浦東英美煙廠總指揮楊龍英集合工人糾察隊和積極分子,攻克了爛泥渡路第三警察署。滬東區總指揮陸小妹帶領隊伍先到馬玉山路(今雙陽路)開群眾大會,會後領隊遊行,並攻佔了警察局五分區三所,然後赴閘北火車站參戰。滬西區3萬男女工人,先後攻克了六區警察署、譚子口警局、北火車站等。女工們表現非常勇敢。據3月22日《申報》載:10來歲的女童工直立街心,高呼口號,以壯聲威。評論說:"民眾革命之情緒,工人階級本有之勇氣,於此可見一斑。"戰鬥中,商務印書館救護隊員陳安芳中彈犧牲,事後,武裝起義總指揮部領導人周恩來特派專人對其家屬進行慰問。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後,紗廠女工王根英、朱英如被選為市民代表,於3月22日出席上海臨時市民代表會議,會上選舉產生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鄭毓秀當選為上海臨時市政府委員,是19位委員中唯一的女性。上海各界婦女聯合會、上海女教職員聯合會相繼發出了擁護臨時市政府的宣言。
接著,各界婦女團體紛紛慰勞北伐軍。3月21日,上海女界戰士慰勞會召集會議,討論慰勞北伐軍事宜,女教職員聯合會、青年女光社等團體分別發表宣言,表示擁護。3月24日,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婦女部、上海特別市黨部婦女部、中華婦女節制會、上海各界婦女聯合會、女子參政協進會、青年女光社、紗廠互濟會等團體的代表王立明、範博理、毛王瑞竹、張惠文、吳庶五等,攜帶得勝旗、歡迎北伐軍的傳單及各種食物等,前往龍華慰勞北伐軍。25日,中國濟難會、婦女救國團等團體,前往閘北慰勞共和路革命軍及商務印書館工人糾察隊。
民國16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上海婦女運動受到限制,楊之華等人轉移去武漢等地。此後,上海的工農婦女在中共的領導下,分別參加了罷工運動和農民暴動。據民國18年7月16日《紅旗》第30期記載:1928年上海共發生工人罷工140次,參加罷工的工人有23萬餘人,其中女工佔了很大比例。在這些罷工中,女工組織發動的主要有:內外棉九廠1380名女工為反對延長工作時間罷工,東亞制麻廠650名女工、300名童工要求增加工資罷工,全市27家絲廠1300名女工罷工等等。民國17年1月,青浦小蒸鄉和奉賢莊行發生了農民武裝暴動,暴動前的運送槍枝彈藥,黨內文件、宣傳品和後勤服務工作主要由婦女完成。民國19年8月,南匯縣泥城地區鹽民、漁民為反對苛捐雜稅、反對漁霸爆發的武裝暴動中,也有不少婦女參加。
大革命失敗後,相繼來上海秘密從事婦女工作,後來又因種種原因陸續離開上海的有:蔡暢,在上海任
中共中央婦委委員等職,民國20年去瑞金;鄧穎超,大革命失敗後,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婦委書記,民國21年去革命根據地;劉英,民國17年在上海中共中央婦女部工作,民國18年去蘇聯莫斯科讀書;張琴秋,民國19年在上海中共滬東區委做女工工作,民國20年去革命根據地;李伯釗,民國19年在上海香菸廠做女工工作,民國20年去瑞金;金維映,民國16年來上海從事工人運動,民國19年任上海絲織業黨團書記,民國20年去瑞金;劉群先,民國19年到上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女工部長,民國22年去瑞金。她們都參加了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還有李文宜、周秀珠、張金保等人從外地調來上海,在中共中央婦委工作。繆伯英(中共第一位女黨員)從湖南省調來上海,任滬中區委婦委主任等等。
第四節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一、參加九一八、一·二八抗戰
民國20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發出全民抗戰的號召,上海各界愛國人士立即響應,上海婦女也積極行動起來。9月24日,上海23家日商紗廠的女工醞釀同盟罷工,工人們紛紛退廠。日商大上海橡皮套鞋廠女工誓不為日本人做工。不少在日本人家裡當女傭的上海婦女也自動離去,不再為日本人服務。9月25日,上海婦女團體召開聯合會議,會上作出決議:發表告全國婦女書;致電國際婦女界報告九一八事變真相,請主持正義;通電國民政府,請履行革命外交;組織宣傳隊,宣傳抵制日貨,提倡國貨。29日,婦女團體聯合會接到國際婦女和平自由同盟會、國際婦女界政會的電復,表示對日本暴行一致不滿,願意極力為中國聲援。10月1日,上海婦女團體會同全市各女校共80餘個團體(單位)2000餘名代表,聯合組織了上海婦女救國大同盟。成立大會由王立明、王孝英主持。10月4日,上海全市婦女界1萬餘人在公共體育場舉行抗日救國大會,會上作出五項決議:通電國民政府,實行和平統一;請國民政府即日宣布對日具體方針;通電全國婦女同胞,請一致對日經濟絕交;推廣婦女抗日救國工作;通電全國婦女界,一致組織義勇軍。與會者一致表示:誓與倭奴不共戴天、女同胞武裝起來、終身不用日貨等。當即有邵湘舲、唐拜虞、何進之三女士發起組織女界義勇軍,報名地點設在紫金小學,報名者踴躍。兩江女子體育專科學校學生姚瑞芳,認為負責軍事的人不抵抗,丟盡了國家的臉,大敵當前,國難深重,女子也有責任。於是毅然離開學校,到了東北參加第六路義勇軍耿繼團部隊(她在東北軍隊裡戰鬥了6年,英名傳遍東北各地,直到八一三滬戰開始才回到上海投入新的戰鬥)。11月19日,交通大學女生毛之粲、邵卓然、吳世英3人組成救護組,隨同東南醫學院救護隊去黑龍江為抗日軍隊服務。11月24日,上海各大中學校男女學生6000餘人到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願。
同年,為支援東北抗日,在上海中共中央機關工作的趙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淑寧、李一超,到東北後化名趙一曼),被派往東北工作,先後任中共滿州省委委員、中共珠河縣縣委委員、東北抗日聯軍第二團政治委員等職。她組織並領導工農武裝開展遊擊戰爭。民國25年,在日軍作戰中負重傷昏迷而被捕,入獄後堅貞不屈,英勇犧牲。
民國21年1月28日晚,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北站、江灣、吳淞等地區,駐上海的十九路軍奮起反擊,淞滬抗戰開始。
1月29日,中共上海地下黨發出"實現總同盟罷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上海"的號召。30日,滬西豐田、日華、喜和、內外棉等17個日商紗廠的6萬名男女工人,響應中共的號召,立即罷工。罷工後,女工們檢查日貨、監督奸商。日華紗廠的3000餘名華工議決:日兵一日不撤退,廠方不賠償停工期內的損失,不恢復原有的月賞,布機間開除的大批工人不復職,全體工人則決不進廠復工。
1月30日,宋慶齡與何香凝一起到真如慰問十九路軍將士。她們目睹前線將士穿著袷衣戰鬥在刺骨的風雪之中,負傷的戰士得不到及時的救治等缺衣少藥的情景,回來後立即發動了捐款趕製棉衣運動,並致電海內外,呼籲各界愛國民眾、海外僑胞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上海各界婦女積極響應,5天之內趕製3萬多套新棉衣和繡有紅色"勝"字的絲綿背心,送到抗日前線官兵們的手中。何香凝等組織的國難救護隊派出多支救護小隊,赴前線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宋慶齡還於2月6日、12日分別到真如、吳淞前線,冒著敵機的機槍掃射慰問將士們,給將士們以極大的鼓舞。宋慶齡、何香凝等在海內外同胞和社會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在徐家匯交通大學內辦起一所設有五六百張床位的傷兵醫院,因是民眾集資創辦,取名國民傷兵醫院。何香凝還在蒲石路(今長樂路)公時中學內辦了一所傷兵醫院,有近百張床位。在宋慶齡、何香凝的影響下,陳銘樞夫人、蔡廷鍇夫人、蔣光鼐夫人等借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法政學院辦起了國難戰士傷兵醫院,救治傷病員。
中國婦女反日救國大同盟分別發出《慰問十九路軍士兵書》和《為帝國主義侵佔上海告勞動婦女書》,表示要和士兵們在一條反帝戰線上奮鬥到底;呼籲勞動婦女們團結起來,和一切反動統治作殊死的鬥爭。她們組織宣傳募捐隊,分赴街頭、工廠作罷市、罷工共同禦侮的宣傳勸募,將募捐所得支援十九路軍士兵;組織慰勞救護隊,奔赴前線搶救傷員。還編印了《反日婦女》刊物。
二、投入一二·九運動
民國24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中華民族面臨存亡的緊要關頭,發表了《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號召各黨各派團結起來,一致抗日。12月9日,北平爆發了學生愛國運動,遭到國民黨鎮壓。
上海各界婦女響應中共的號召,支援北平學生愛國行動。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於同年12月21日,在四川路青年會召開成立大會,史良主持會議,1000餘人出席。該會由沈茲九、史良、王孝英、胡子嬰、杜君慧、陳波兒等發起組織,會內有中共秘密黨團組織。成立大會上,何香凝帶病柱著拐杖演講,當講到蔣介石背叛孫中山,鉗制民族喉舌,剝奪人民群眾的愛國自由時,她憤怒地用拐杖不斷敲擊地板,最後她說:各方的壓迫使我們透不過氣來,我們堅強勇敢的女性要努力奮鬥,與男子一樣,負起救亡重任,爭取民族生存。起來,我們不再做奴隸了!會上還議決發布《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宣言》,提出:堅決保持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完整;反對秘密外交,否認一切破壞領土和主權完整的條約或協定等8項主張。會後大遊行,婦女們四人一排手挽手,從四川路遊行到南京路,這是五卅後第一支在南京路上遊行的隊伍。之後,又發出宣言、提案和告全國婦女書,以示抗日決心。
民國25年1月3日開始,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不斷組織宣傳隊到農村、工廠區和貧民區宣傳抗日救亡。
同年3月8日,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為抵制國民黨政府頒布的《維持治安緊急治罪法》(以下簡稱"治罪法")對群眾集會遊行的禁令,聯合上海女青年會、中華婦女運動同盟會、中華婦女節制會、中華婦女社、蜜蜂社等婦女團體,在北四川路青年會召開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會上,一致通過取消"治罪法"等提案。會後,由史良帶隊舉行示威大遊行。隊伍從四川路出發經南京路等,沿途有不少愛國民眾加入遊行隊伍,他們一路上唱著歌,高呼口號,一直遊行到斜橋廣場,此時天色已晚,在"中華民族解放萬歲"的口號聲中,隊伍解散。
8月8日,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等婦女團體參加由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發起的抵制日貨、反對私貨的全市性緝私運動,組織36個婦女宣傳隊,在平涼路工人區進行宣傳。9日,參加全市緝私運動大會和會後的遊行,在2000人的隊伍中,婦女佔三分之一。這兩次活動,均有婦女被捕。
9月18日,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由史良帶隊,參加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組織的全市性的"九一八紀念碑"奠基典禮。隊伍聚集於十六鋪一帶,準備乘車前往滬西漕河涇時,遭到武裝軍警的驅散。群眾退至民國路東南大戲院附近,打算通過法租界時,因租界鐵門關閉,法國巡捕架著機關槍,無法通過,不得已改為就地遊行。當遊行隊伍來到老西門時,遭到國民黨當局的鎮壓。大批國民黨武裝警察用皮鞭和槍託向徒手的群眾抽打,婦女隊伍首當其衝,許多婦女被打傷,有的躲進街道兩旁商店裡,仍被軍警拖出來猛打。史良在搶救一個被打傷的婦女時,自己也被打傷。當天,婦女受傷者100多人,其中受重傷者有蔣君衡、丁皚等29人,還有失蹤、被捕的。
11月9日,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又發動滬東、滬西日商紗廠女工舉行反日總同盟罷工,掀起了上海工人反日鬥爭的新高潮。在總同盟罷工中,各廠工人聯合發表宣言並向廠方提出5項條件:(1)增加工資10%;(2)要求關車吃飯,飯後休息一小時;(3)不準打人;(4)不準隨便開除人;(5)反對星期日增加工時,罷工期間工資照發。在罷工期間,工人的生活得到了全國各界救國會領袖們的關心支持,為女工們募集了不少錢,買了米票發給工人,使罷工鬥爭堅持到了勝利。
11月中旬,日軍和偽蒙軍發動進攻綏遠的戰爭,綏遠軍民奮起反抗,收復了百靈廟。上海婦女救國聯合會由陳波兒出面組織上海婦女兒童綏遠慰勞團,赴前線慰問將士。他們從上海出發時有陳波兒、吳似鴻等一行8人,到了天津、北平後,又有職業婦女及學生參加,團員增至39人。民國26年(1937年)1月21日晨抵達歸綏,不顧旅途勞累,立即組成4個分團,深入到士兵、農工、教會、婦女中去慰問,發給慰勞品,併到3個傷兵醫院慰問了傷員100多人。1月23日晨,團員們摸黑乘四輛軍用卡車到百靈廟前線去慰勞將士。卡車一路疾駛四五百裡,直到暮色蒼茫時,才到達目的地。團員們在冰天雪地裡為將士們演出,鼓舞了將士們英勇殺敵的鬥志。
11月23日,上海發生"七君子事件"(國民黨政府以"危害民國"罪逮捕了在上海的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領袖沈鈞儒、李公僕、章乃器、鄒韜奮、王造時、沙千裡和上海婦女界救國聯合會負責人史良)後,宋慶齡發表《為沈鈞儒等人被捕而發表的聲明》,提出抗議。民國26年6月,宋慶齡等16人發起"救國入獄運動",並發表宣言,表示為救國願陪沈先生等人坐牢。7月5日,宋慶齡等一行12人,在胡子嬰的陪同下,帶著鋪蓋行李赴蘇州江蘇高等法院要求入獄。高等法院開始時採取拖延推諉的辦法對付她們,宋慶齡表示要在法院裡住上兩個月,有了結果再走。直至傍晚,院長和監察官才出面接見。經過談判,院長、監察官表示:救國會本身是無罪的,這才結束一場舌戰。此後,江蘇高等法院門口常有一批批的學生、工人前去自動投案,要求入獄,弄得高等法院的長官們窘於應付,狼狽不堪。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七君子"才於7月31日光榮出獄。
三、八一三抗戰後援
民國26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何香凝領導的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發出告婦女書,號召:現在已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最後關頭,只有全國一致團結抗敵,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不願作亡國奴的姐妹們,請都快快起來,我們有力的出力,有錢的出錢,能上戰場的去上戰場,能救護慰勞的就出來作救護慰勞工作。敵人的槍已對準我們的心口了……我們只有一致起來抗戰、抗戰、抗戰。
同年8月1日,宋美齡在南京成立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致電各省成立分會。何香凝召集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理事會議,議決將中國婦女抗敵後援會更名為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上海分會(簡稱慰勞分會),是為第二次國共合作旗幟下的上海婦女抗日統一戰線組織。參加該組織的有22個婦女團體。8月4日宣布成立。8月13日,日軍又發動了對上海的進攻,上海人民奮起反抗。上海婦女界也全力支援抗戰前線,為前方將士服務。8月14日,慰勞分會派人攜帶慰勞品謁見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慰勞前方將士。宋藹齡為首成立了傷兵救護委員會,她派女兒孔令儀到香港募捐藥品、醫療器械、現款,並在各方協助下,辦了傷兵醫院。9月初,何香凝、史良、姜平等組織了戰時壁報工作服務團,把每天抗戰的消息、戰時應有的知識和後方民眾應盡的義務告訴市民們。
9月上旬,上海各界婦女還開展了獻金運動。這是從一對新婚夫婦把他們的婚戒獻給國家作抗戰基金後,引起婦女界共鳴而掀起的。慰勞分會決定將9月5日作為"上海婦女首次獻金日"。當天,各界婦女為抗日救亡,紛紛獻出金戒指、手鐲、項鍊等。何香凝獻出50元銀洋,她的小外孫女獻出了唯一的小金戒指。田淑君獻出了幾件金銀器皿,王立明獻出了金鐲子和鑽戒,孫湘文獻出20餘件金銀器皿等。慰勞分會的常委們還認購救國公債23000元,並規定以後每星期三下午為婦女獻金日。
9月下旬,上海婦女界掀起了縫製寒衣運動。慰勞分會募得大批布匹和一筆現款,由羅叔章在中華女子職業補習學校內組織縫紉服務團,發動愛國婦女縫急救包、慰問袋和寒衣。陸禮華主持的上海婦女促進會,除募得棉背心1萬件外,還募得大批草鞋原料,製成草鞋13萬雙。家庭婦女戰時服務團和難民收容所的女難民為將士們趕製寒衣等軍用品。怡和絲廠女工戰時服務團等則縫製了5000件棉背心。在將2大卡車的物品送給前方將士時,何香凝賦詩一首,以激勵將士們:"家家兒女做徵衣,收復河山定有期,眾志成城何畏敵,同心同德勵戎衣。"
當時,還有田淑君領導的中華婦女互助會和上海婦女戰時服務團辦傷兵醫院和難民收容所等。
10月上旬,在何香凝領導下,組織了以胡蘭畦為團長的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團員10人,其中有9名女工(8名是共青團員)。她們的任務是:喚起民眾(宣傳、組織鼓勵);偵查漢奸;慰勉戰士、救護傷兵;糾察軍隊風紀(協調軍民關係);查考地方公務人員工作實況。10月5日該團奔赴前線,隨羅卓英部隊服務。11月,又組織第2批女工8人參加服務團,與第一批團員會合。她們一直跟隨部隊輾轉18個省市,歷時3年多,直到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時,服務團無法在國民黨軍隊中堅持工作,才分別撤退去延安和新四軍部隊。
11月12日,上海租界的外圍地區陷入日軍之手,租界成為"孤島"。婦女界轟轟烈烈的抗日活動被迫轉為隱蔽鬥爭。
四、支援新四軍
"孤島"上,許廣平出面將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會上海分會改名為難民救濟會,在中共江蘇省委婦委的領導下,以救濟難民為掩護,團結上海婦女團體繼續進行抗日救亡活動。參加該會的婦女團體先後有:中華婦女節制會、中華婦女互助會、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上海基督教女青年會、上海婦女運動促進會、《上海婦女》雜誌社、上海女子同盟、上海女子書畫會、上海女子革新社、上海舞業婦女聯誼會等。這些團體根據各自的特點,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有的作形勢報告,有的唱救亡歌曲,有的演進步戲劇,有的出進步刊物,宣傳抗日,有的開展獻金運動,募捐援助新四軍抗日。
民國27年冬,上海各界救亡協會組織首批"上海民眾慰勞團"到皖南慰勞新四軍時,上海婦女界代表姜平、朱立波參加該團前往。姜平在新四軍軍部召開的歡迎大會上,代表上海婦女界作慰問發言。返滬後,她們在婦女刊物上發表文章,宣傳新四軍英勇善戰、堅持抗日的事跡。
民國28年上半年,中共黨員茅麗瑛領導的中國職業婦女俱樂部(簡稱職婦),接受了上海地下黨組織交給的為新四軍募捐10萬套棉衣經費的任務,決定以舉行義賣的形式籌集資金。她們通過會員募捐到各種物品,籌備義賣會的過程中,收到特務帶子彈的恐嚇信,並一再阻撓租借會場。她們不畏強暴,力排困難,於7月14日在四川路120號職婦會所舉行了二天義賣,勝利完成任務。義賣會後,正當茅麗瑛接受黨組織的安排,準備移交工作撤離上海時,12月12日晚上遭到特務的暗殺,身中三彈。她被送進仁濟醫院後,被以"政治犯"對待,不及時搶救,終於15日不治身亡。茅麗瑛犧牲後,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各界人民在萬國殯儀館舉行隆重公祭。
民國28年秋冬,上海婦女界難民救濟會、東旦女校、中華婦女互助會等,又以義演、勸募和獻金運動等各種形式募集資金,分別援助新四軍和救濟難民。
民國30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上海租界後,許廣平被日本憲兵逮捕。根據中共的敵佔區地下工作方針(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上海的婦女團體不再單獨公開活動。各界婦女和民眾一起,共同與日偽進行巧妙的鬥爭。
民國33年6月,上海地下黨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城市工作的指示》精神組織地下軍,準備舉行城市暴動,把日軍趕出中國。民國34年8月,女學生、女工們為迎接新四軍解放上海積極參加地下軍活動。她們參加運送槍枝彈藥,寫傳單,制標語,做旗子、橫幅、花束,還到馬路上張貼"歡迎劉長勝當市長"、"歡迎新四軍"等標語和散發傳單。8月23日,女工湯桂芬、範小鳳等率領2000餘人,高呼"沒收漢奸財產"等口號進駐信義鐵工廠,控制了電話、制高點和交通要道。當日,接上級指示,中共中央改變策略,新四軍不再進駐上海,下午分批撤離該廠。
五、參加八路軍、新四軍
民國26年7月~34年8月,上海婦女除就地參加一系列抗日活動全力支援前線外,還有大批優秀婦女通過各種渠道投奔抗日根據地參加八路軍、新四軍。其中,民國28年通過中共上海地下黨介紹去的醫務工作
者就有100餘人,民國30年中華女子職業補習學校去參軍的有29人。她們到抗日軍政大學等參加學習培訓後,有的到連隊直接參加對敵作戰,有的在抗敵劇團做宣傳工作、到戰地醫院(醫療隊)救治傷病員、擔任電臺報務員,還有的搞政治工作、做經濟工作,也有的回上海做地下工作。她們中不少人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據不完全統計,這個時期犧牲的上海女烈士有30餘人。其中年齡最大的29歲,最小的僅16歲。
鼓勵子女參加人民軍隊的婦女也屢見不鮮。如靜安區曾英有7個子女,在她的支持下先後參軍,她本人在民國33年為上海地下黨送上海地形圖到淮南新四軍,上海解放後曾英被評為市烈軍屬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烈軍屬模範,兩次出席全國烈軍屬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又如陳翠嫦鼓勵5個子女參加革命,上海解放後被評為烈軍屬模範,出席世界母親大會。
六、掩護抗日遊擊隊
民國29年3月,日本侵略軍在浦東祝橋、四團倉進行大"掃蕩",封鎖欽公塘,挨家搜索,把抗日遊擊隊員扣留起來,婦女們挺身而出,將抗日遊擊隊員認作自己的兒子、丈夫、兄弟,使中共黨員冷濤等一批遊擊隊指戰員脫險。民國30年春,浦東抗日遊擊隊中共黨員朱亞民(當時化名諸亞民,是中共浦東工作委員會軍事工作委員會書記)在對日軍作戰中受傷,住在朱家宅村民朱林生家養傷時,朱林生的妻子克服缺醫少藥困難,想方設法到齊賢橋鎮去弄到藥品,精心照料療傷。朱亞民很快傷愈重返前線。民國31年春,中共領導的淞滬遊擊第五支隊隊長連柏生帶領少數戰士在祝橋東北望海樓附近活動時,為躲避敵人的尾追,躲進一戶農民家裡,因這家婦女冒認連柏生是自己的丈夫,而得以安全脫險。4月初,日軍包圍了南匯葉橋,把所有的人都趕到葉橋小學操場上,逼問連柏生的部隊在哪裡?因無人回答就把一個名叫金大妹的農民(連柏生的抗日遊擊隊常住她家)拖出來,捆在門板上,用火燒,最後,竟割下乳房,然後殺害。民國32年8月,抗日遊擊隊在浦東鍾家塘遭敵偽軍襲擊,農婦吳妹雲收藏好一名犧牲了的戰士的槍枝彈藥,又為一名受傷的幹部包紮好傷口,並掩護其安全轉移。而這時她的丈夫已因替抗日遊擊隊探聽消息被日軍逮捕。
七、反對歧視婦女的鬥爭
30年代,上海女職員多次進行反對歧視婦女的鬥爭。民國25年,海關女職員為爭取平等待遇而鬥爭。當時,海關在招收女職員條例上明確規定,不招收已婚婦女;女職員在職期間不得結婚,否則即解僱。招收進海關的女職員,只限擔任英文打字員、統計員、抄寫員等職務。打字員按正式職員待遇,工資是海關職員中最低的,有房租津貼和養老金。統計員、抄寫員被列為僱員,海關職員錄中沒有她們的名字,不能享受房租津貼和養老金等待遇。對這種不平等的待遇,統計員們在民國25~27年的3年中,先後3次聯名向當局呈文,要求解決,均無下文。民國28年初,郵政儲金匯業局(以下簡稱儲匯局)的女職員在中共的領導下,為反對當局辭退已婚的女職員而鬥爭。她們聯名向當局提抗議,並在《大公報》等報刊上公開揭露事實真相。同時,上海市銀錢業業餘聯誼會話劇組成員就這事件寫了獨幕劇《被摧殘的生命》,由儲匯局職員話劇組演出,激起觀眾的同情和義憤。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輿論壓力下,儲匯局被迫收回成命,鬥爭取得勝利。郵局對女職員也有一些歧視性規定:如考試錄用女性限於未婚;入局後一旦結婚,即予辭退。同時還規定女性錄取人數不得超過錄取總人數的5%。上海郵局女職工在局內男職工和社會廣泛同情支持以及全國各地女職員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在民國31年3月迫使郵政總局通令取消女職員在結婚方面的限制,錄用女性比例也從5%提高到20%。
第五節爭取和平民主解放
一、參加和平民主運動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挑起內戰,上海婦女投入了反內戰鬥爭。在中共上海地下黨的領導下,上海婦女聯誼會、中國婦女聯誼會上海分會,於民國35年(1946年)3月8日上午,在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召開大會,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第一個三八國際婦女節,出席大會的各界婦女約3萬餘人。大會主席團由許廣平、羅叔章、王國秀、俞慶棠、沈粹縝、陳玉俊、包仁寶、鄭少如、張金娣等組成。來賓有周建人、林漢達等。會上,許廣平首先講話,她號召各界婦女團結起來反對內戰,爭取和平民主。接著,周建人、羅叔章、鄭少如、陳玉俊、包仁寶分別代表各界講話。大會一致通過宣言和通電,提出:取消對婦女參加職業及遞升職位的限制,並切實保障其職業;婦女應與男子享有同等參政權;徹底執行停戰協定,用和平民主的政治方式解決東北問題,決不容借東北問題再起內戰等十條主張。會後,舉行示威遊行,隊伍由大會主席團成員許廣平、羅叔章帶領,舉著"要求和平、民主、團結"、"男女同工同酬"等旗幟,從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一直遊行到外灘廣場,至下午1時許解散。
民國35年上半年,上海婦女界掀起選舉國大女代表運動。3~4月間,上海婦女聯誼會、中國婦女聯誼會上海分會等婦女團體發起,由各界婦女代表組成了上海市選舉"國大"婦女代表運動籌備會。主要代表有許廣平、王辛南、胡耐秋、徐學海、蔣學傑、高君哲、潘月英、湯世英、柯執之、朱立波等。在中共上海地下黨領導下,為了揭露蔣介石假民主真獨裁的騙局,乘國民黨召開制定憲法的國民代表大會之機,組織開展了一個選舉"國大"女代表的爭取民主運動。參加選舉的各界婦女約有3萬餘人,選出女代表許廣平等35人(因有2人已在重慶當選,又補選2人實際37人)。當選代表曾兩次集會研究憲法草案大綱。事後,這些代表雖然未被國民黨當局承認,但通過這次活動,廣大婦女既增強了參政意識,又認識到要實現真正的和平民主,必須與國民黨反動派鬥爭到底。
上海婦女還參加了反內戰活動。同年5月5日,上海婦女聯誼會等婦女團體參加上海人民團體聯合會,當天,聯合會發表宣言,呼籲停止內戰,實現和平。6月中旬,上海各界婦女3萬餘人,參加了由上海市學生爭取和平聯合會發起的反內戰籤名運動。6月22日,上海人民呼籲和平入京請願團成立,11名代表中馬敘倫為代表團團長,雷潔瓊代表教育和婦女界。6月23日上午,上海各界婦女參加了在北火車站舉行的歡送上海人民和平請願團的集會,南洋女中學生將繡有"立即無條件停止內戰"的錦旗送給了赴京請願代表。代表們登車出發後,集會群眾舉行了大遊行,一路高呼"反對美國幹涉中國內政"、"立即撤退美國駐華海空軍"等口號,女學生、女工們用粉筆在馬路兩旁牆壁上書寫"要和平、反對內戰"的標語。途中,有人散發反動傳單進行挑釁,大同大學的一位女同學上去質問,竟挨了打,引起群眾憤怒,糾察隊員立即揪住這個歹徒,把他押到隊伍中沿途示眾。上海人民呼籲和平入京請願團乘火車抵達南京下關站後,遭到特務們的圍攻毆打,馬敘倫、陳震中、雷潔瓊等被打得遍體鱗傷,雷潔瓊吐血不止,當場昏迷,她的皮包中有代表團帶去的和平籤名簿子,暴徒們搶她的皮包時抓掉了她手上的一塊皮肉。慘案發生後,上海婦女界提出嚴重抗議,要求嚴懲兇手及指使者。
二、加入第二條戰線的戰鬥
民國35年6月26日,國民黨反動派以大舉進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發動全面內戰。上海學生和工人在中共上海地下組織領導下,展開與國民黨反動政府的鬥爭,開闢打擊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二條戰線。上海婦女也加入了戰鬥。
同年12月24日,北平發生沈崇事件後,上海學生界立即掀起抗暴運動。暨南、同濟、交通、復旦、上海法學院等大學,智仁勇、愛群、南屏、中國、啟秀等女中,以至一向平靜的中西、進德、崇德、清心、錫珍等女中,以及助產學校的女生們都投入到抗議美軍暴行的活動中。她們有的罷課,成立抗暴組織;有的組織宣傳隊,制旗幟、寫標語、印快報上街宣傳,揭露美軍暴行。僅據39所學校統計,有4300餘女生參加了民國36年元旦舉行的抗議美軍暴行示威大遊行。
上海各婦女團體為了支持學生的抗暴鬥爭,成立中國婦女團體聯合會(參加的婦女團體有:中國婦女聯誼會上海分會、中華婦女節制會、上海婦女聯誼會、《現代婦女》雜誌社、上海婦女生活互助社等),並立即發出致美國人士抗暴通電,指出:美軍強姦北大女學生暴行,激起全國憤怒,遣送日俘工作已竣,美軍無繼續駐華理由,應立即撤退;在聯合政府未成立之前,反對美國對華借款以助長內戰。中國婦女聯誼會上海分會還舉行歲暮同樂會,到會者有許廣平、劉王立明、胡子嬰等100餘人。大家堅決要求美軍撤退,反對國民黨當局徵兵打內戰和蔣介石的一黨憲法。
民國36年初,小學女教師陳素雲被校長毆打,小學女教師們在中共上海地下黨領導下,成立了上海市校教師維護權利聯合會。她們召開記者招待會,推派代表前往教育局請願,要求教育局撤換肇事者,並印發了《為陳素雲女士被毆並維護教師尊嚴及發動籤名運動告各界人士書》,得到廣大教師的支持,籤名者達1000餘人。該會還聘請女律師史良為陳打官司,最終獲得勝利,市教育局將肇事者撤職。
同年2月9日梁仁達事件(上海愛用國貨抵制美貨籌備委員會在勸工大樓百貨工會會址召開成立大會時,混入會場的特務毆打與會群眾,永安公司職工梁仁達因受傷過重,不治身死)發生後,上海婦女團體成立了"二九慘案"後援會,發動募捐,慰問梁仁達家屬,並發出告全國姊妹書。交大女同學還發起籤名運動,號召全校同學為梁仁達家屬募款。
3月5日,上海女青年會為第六女工夜校女教師張蓮華被國民黨特務秘密逮捕案,進行了反逮捕鬥爭。一方面由女青年會全國協會勞工部幹事鄧康(後名鄧裕志)、美籍幹事耿麗淑、上海女青年會總幹事陳善祥等,通過中國國際人權保障會在中外報紙上呼籲保障人權;另方面由女工夜校的學生向報社寫信要求"還我張先生"。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國民黨不得不釋放張蓮華。張蓮華獲釋後,寫了《我控訴》一文,發表在《文匯報》、《聯合晚報》和《密勒士評論報》上,披露她被捕後關押在獄中所受的折磨,以及她在獄中見到的國民黨的法西斯暴行。
三八節前,中國婦女聯誼會上海分會、中華婦女節制會、上海婦女聯誼會等6個團體,聯合組織了"三八"節紀念籌備會,並發出《三八國際婦女節宣傳大綱》,主要內容是:反對內戰,反對徵丁、徵糧、徵稅;反對一黨專政;援助沈崇,美軍全部退出中國;提倡國貨,反對中美商約;保障婦女職業;制止通貨膨脹,安定人民生活。還在《文匯報》上出了《三八婦女節紀念特刊》。何香凝為紀念三八節,寫了《紀念"三八"竭智盡忠為民主和平而戰鬥》一文,指出:在民主和平還未徹底實現之前,中國婦女的嘆息和痛苦是永遠不會終結的,中國婦女的枷鎖也是永遠不能擺脫的,只有竭智盡忠地為民主和平而戰鬥,才是我們婦女爭取真正解放的唯一道路。
4月,由於物價飛漲,上海女職工參加了爭取生活費指數解凍的鬥爭。4月初,絲織行業推選出35名代表到社會局送呈文,要求解凍生活費指數。5月3日,三區棉紡業28個工會的4.5萬工人推派代表到社會局請願。5月8日,第一、二、三、四區萬餘名絲織業工人遊行請願,要求政府無條件解凍生活費指數。她們高舉"要求無條件解凍生活費指數"的橫幅,高呼"肚子吃不飽,什麼事情也幹不了"、"立即解凍生活費指數"等口號,沿途還散發了約2.77萬張傳單。她們的行動得到公交工人的同情與支持,車輛主動停駛,讓遊行隊伍通過。與此相呼應,法商水電職工和三區百貨業職工也先後衝破國民黨禁令上街遊行請願,要求解凍生活費指數。在職工鬥爭的強大壓力下,國民黨當局被迫宣布有條件解凍生活費指數。
5月中旬,南京、北平各校相繼舉行反飢餓罷課,上海學生立即響應,開展反飢餓、反內戰大遊行,喊出了"向炮口要飯吃"等口號。
5月20日,南京發生"五二"慘案。21日上海40所大中學校罷課,23、24日全市學校總罷課,以抗議"五二"慘案,進行反迫害鬥爭。女學生們參加遊行、宣傳、募捐,慰問慘案中受傷的同學,為此,她們又遭到特務的毆打逮捕。上海法學院屈元、蘇淑媛被捕,屈元被打得口吐鮮血,昏死過去。暨大女生林維雁(出獄後參加中共地下黨,1948年在家鄉浙江衢州縣再次被捕,慘遭殺害)被秘密監禁後,在設法與外界取得聯繫的同時,還與國民党進行面對面的鬥爭。國民黨當局的罪惡行徑激起了社會各界人民的義憤,紛紛支持學生的正義行動,抗議國民黨政府的暴行,終於迫使國民黨當局釋放被捕的全部學生。
10月,上海電信局長途臺話務員開展了要求按時發給夜班津貼的鬥爭。長途臺有100多名女話務員實行輪班制,晚上當班的按規定發給夜班津貼,但夜班津貼費經常被扣壓二三個月。由於通貨膨脹,物價飛漲,當話務員們拿到津貼時,幣值已一貶再貶,為此長途臺的女共產黨員發動並帶領大家起來鬥爭,終於取得勝利。
民國37年1月,上海大中學校女學生參加了同濟大學的反迫害鬥爭(同濟大學連續開除了三批進步學生,並下令禁止由學生選出的校自治會的活動,為此,同濟學生擬赴京請願)。1月29日,復旦、交通、聖約翰等27所大中學校5000餘名男女學生到同濟大學歡送學生代表赴京請願時,遭到國民黨軍警、特務的血腥鎮壓,學生數百人受傷,南洋女中學生倪慧慈頭部被刀砍,傷勢嚴重。
民國37年1月,上海舞女(當時上海有米高美、大都會、維也納等大小舞廳29家,舞女4348人,一說6000人)為了生存,反對國民黨當局禁舞(民國36年10月,國民黨行政院以前方打仗,後方歌舞昇平影響士氣為名,頒布了"妨害風化、提倡節約、實行禁舞"的命令),成立舞女聯誼會。她們召開記者招待會,邀請國民黨市黨部書記、市民政局局長和同情支持舞女的在滬國民黨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參加,提出:請當局先解決舞女們的轉業問題,再實行禁舞。各報予以輿論支持。同時,她們自己積極籌組學習班,為舞女轉業創造條件。但是,國民黨政府對舞女們的合理要求不予理睬,並決定抽籤禁舞,全市29家舞廳中第一流大舞廳百樂門等14家均中籤,限4月1日起停業,其餘15家一律於9月底禁絕。1月31日,舞女聯誼會在新仙林舞廳召開會員大會時,新聞記者傳來這個消息,被激怒的與會群眾立即舉行遊行示威並赴社會局請願。社會局局長拒不接見請願代表,門警揮棍打人。群眾忍無可忍,遂衝上機關樓,搗毀辦公室。市警察局派來大批軍警,對手無寸鐵的請願群眾實行殘酷鎮壓,當場有多人被打傷,400餘人(一說500~600人)被捕,舞女聯誼會總幹事金美虹和副總幹事孫致敏、委員孟燕等也同時被捕送警察局。最後,舞業各方面的主要代表分別被判徒刑,舞女聯誼會被查封。但是,國民黨當局也不得不取消了禁舞令,大小舞廳繼續營業。
民國37年1月30日,申新九廠7000多工人(其中90%是女工)為資本家在物價飛漲時宣布年獎削減、緩發等舉行罷工,提出如期發放配給物資、年獎按月生活費指數補給等七項要求,均被資方拒絕。工人們表示不答應條件決不復工。晚上,全體工人都留在車間裡,組織糾察隊保護機器、維持秩序,宣傳隊寫標語、貼傳單等。2月2日凌晨,普陀區警察局的軍警包圍了申新九廠。女工們在中共地下黨申九廠總支書記徐毓秀、工會負責人戚懷瓊等的領導下,守住工廠大鐵門,並在房頂上築起防禦工事。下午4時許,敵人的裝甲車和軍警衝進鐵門,大批守在鐵門後的工人被擠倒在地,年僅19歲的女工王慕媚當場犧牲。共產黨員何宇珍、薛幼弟等帶領工人轉移到屋頂,用水籠頭等與敵人戰鬥。敵人向工人邊開槍射擊邊擲催淚彈,女工蔣貞新、朱雲仙不幸中彈犧牲。何宇珍、俞月琴等中彈受重傷後仍堅持戰鬥,吳世珍被敵人抓住後施以酷刑仍堅強不屈。這場戰鬥持續到晚上9時,戰鬥中除3名女工犧牲外,有500餘人受傷,其中重傷42人,被捕236人,還有365人被開除,26人被判刑。罷工鬥爭被國民黨反動派殘酷鎮壓。
民國37年6月,私立小學女教師為生活待遇問題參加露宿請願鬥爭。當月米價每石1000萬元(法幣),而65.8%的小學教師工資在500萬元(法幣)以下。6月28日,教師500人(其中女性約200人)為要求政府發放教師貸金和配給食物,到市教育局請願,並通宵守候在市教育局門口聽候答覆。29日,請願教師不斷增加,全市私立小學陷入半停課狀態。他們的行動得到社會各界的同情和支持,終於迫使國民黨政府接受發放貸金的要求。
這期間,上海市學生反對美國扶植日本、拯救民族危機聯合會發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的籤名運動,上海各界婦女紛紛參加,知名婦女史良、胡子嬰、許廣平、黃宗英等334人聯名發表聲明,一致反對美國扶植日本的政策。
民國37年下半年,國民黨政府為了打內戰在上海郊縣抽壯丁,郊縣群眾在中共上海地下黨的領導下,開展反抽丁鬥爭,農村婦女也積極投入。當時龍華區周沈巷、諸家灣、塘灣3個村共300多戶有300多名適齡壯丁,按國民黨政府規定"不出人,就出錢",每個壯丁需交"壯丁費"白米2~5石。每當徵兵人員到村裡時,老人和婦女就圍住他們進行說理鬥爭,要求免交和放寬交費期限等。由於群眾團結一致,堅持鬥爭,終於取得勝利。
三、支援解放區軍民
解放戰爭期間,上海各界婦女以人力、物力、財力對解放區進行了多方面的支援。據不完全統計,民國33~36年,由宋慶齡領導的中國福利基金會捐給解放區錢款達22億(法幣),尚不包括藥品、物資和書籍等。至民國37年,在中國福利基金會的資助下,解放區的國際和平醫院由4所發展為8所,分院達42所,另有幾十個戰地巡回醫療隊。中國福利基金會幫助解放區建立了5所白求恩醫科學校,辦了許多短期訓練班,民國37年時,已培訓各類醫務工作者2000多人,並動員了不少外國醫務人員為解放區軍民服務;還幫助建立藥廠,為農場提供援助。中國福利基金會對解放區的兒童保育福利事業也進行積極援助,僅陝甘寧邊區就有10所託兒所得到援助。
另外,還有大批知識婦女和女工奔赴解放區參軍,經過學習後,有的到敵佔區做黨的地下工作,有的到新解放的城市做接管工作,有的到新解放的地區做開闢工作,有的隨軍隊上前線,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解放戰爭中為革命犧牲的上海女烈士有20餘人。
四、迎接解放
民國38年2月上旬,為了適應形勢需要,中共上海市委婦女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婦委)成立,書記汪敏。她直接領導一個婦女支部,支部書記曹舜琴。婦委成立後,著重在婦女支部所聯繫的女黨員和婦女積極分子中進行活動,主要是宣傳解放戰爭節節勝利和解放區的情況,為迎接上海解放作準備。同時,通過她們了解各所在單位的財產情況,如要求在醫院的黨員摸清醫療器械的情況,防止器材外運;發信給一批單位的財務人員、檔案管理人員、器材保管員,動員他們保管好設備、檔案、帳冊等。女共產黨員徐煒、錢乃立被安排在電臺工作,準備在上海解放的當天早上,向全市人民廣播《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
同年三八節前夕,上海婦女聯誼會為了向上海婦女闡明形勢、指出方向,發出了三八宣言,指出上海婦女運動的中心任務,是要配合解放軍徹底消滅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的統治,要求上海婦女用加倍緊張的工作來迎接"三八"節。宣言向上海婦女提出了組織和團結起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任何迫害;保護好財產,整理好帳冊,迎接解放;調查和檢舉戰犯;加強政治認識與技術修養,學習管理國家、參加生產和文化建設的種種本領等四項任務。
同年3月24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召開,上海各婦女團體的負責人許廣平、胡子嬰、江怡、湯桂芬、張啟凡、劉王立明、楊美貞、鄧康、陳玉俊、杜君慧、包仁寶、王一知、雷潔瓊、王平、張毓芬、葛嬙月、徐明哲等分別秘密前往出席。代表們對會上鄧穎超關於《中國婦女運動當前的方針任務報告》、李德全的《國民黨統治區民主婦女運動報告》進行認真討論,明確了婦女運動的方向。在大會上發言的有許廣平、江怡、湯桂芬、雷潔瓊、陳玉俊、劉王立明、鄧康、胡子嬰等。許廣平被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副主席。許廣平、劉王立明、雷潔瓊、鄧康被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上海解放前夕,國民黨企圖抽逃資金、偷運物資,廣大女工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積極參加護廠隊進行護廠活動。中紡七廠、中紡十二廠、上海絹紡廠等的女工們日夜巡邏保護工廠,阻止、攔截國民黨抽逃資金、偷運物資,保護機械設備。
4月,愛國女中的中共黨員學生為配合解放軍進入上海,接受中共上海地下黨交給的繪製地形圖的任務。地形圖以愛國女中為中心,南至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北至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東至西摩路(今陝西北路),西至赫德路(今常德路)。她們一連數日放學後,背著書包按分工分頭"逛"馬路,默記每條馬路上的商店、工廠、裡弄等,回家後根據記憶繪製地圖,並反覆核對補漏,及時完成了任務。兒童福利站的女醫務工作者們,以登記奶粉為名,進入國民黨軍駐地了解情況,將閘北區鐵路以北的國民黨黨政軍機關、軍隊駐軍人數、火力配備、碉堡和大工廠企業的分布情況繪成地圖。上海西郊華漕地區的女中共黨員,利用當民工的機會偵察敵情,了解敵軍火力配備、地雷埋設等情況,繪成地圖提供給解放軍。
5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進上海市區。醫務界女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參加戰地救護隊,舉著紅十字會旗幟,與解放軍醫療隊並肩救護傷員。在奪取制高點國際飯店時,解放軍戰士接連有7人倒在血泊之中,救護隊員們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一名救護隊員自己也負了傷,仍拖著受傷的腿繼續向前爬行,為傷員包紮傷口。當傷員失血過多需要輸血時,醫務工作者們爭著為解放軍獻血。一位第一次獻血的年輕護士興奮地說:能給解放軍獻血是我最大的榮幸!被搶救甦醒的戰士知道自己的搶救經過後,激動得流著熱淚說:"是上海黨、上海人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這時,上海各界婦女也紛紛參加糾察隊、救護隊、歌詠隊、自衛隊、人民保安隊等各種組織,進行值班巡邏、救護傷員、上街宣傳、偵察敵情、維護社會治安等活動。女學生們製作紅花、紅五星、紅旗、橫幅,排練歌舞等,迎接上海解放。
5月27日,上海全市解放。上海區海關婦女聯誼社把早已縫製好的"歡迎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的巨幅標語高懸在外灘海關大樓上。各界婦女歡欣鼓舞,手持彩旗載歌載舞湧上街頭,參加慰問解放軍和慶祝解放的各項活動。
上海解放不久,一批優秀婦女(大多為中共黨員,積極分子)又響應黨的號召參軍參幹,僅參加南下服務團的就有愛國女中30餘人,允中女中20人,培成女中5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