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關注著肚子裡的寶寶一天天,健康地長大。
執筆:長安
編輯:長安
定稿:歐陽比文
十個月的時間,從一個細胞慢慢發育成幾斤重的小寶寶,這個小生命承載著家人的期盼和希望,家人也會盡心盡力地去守護他,讓他能夠平安地來到這個世上。
所以,在懷孕期間,寶爸寶媽會很關注寶寶的生長情況,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去醫院做檢查,生怕胎兒出現什麼問題。
「醫生,我的寶寶是不是小,肚子也不見長」
雨薇是個新手孕媽,懷孕有五個月了,家裡人都很照顧,衣食住行樣樣貼心。恰逢閨蜜也懷了小寶寶,兩人就經常在一塊聊天,大多都是關於寶寶的事情。
雨薇看著閨蜜的肚子,再看看自己的肚子,發現自己的肚子明顯比閨蜜的肚子要小,心中不免產生疑惑,回家之後就拉著老公去醫院檢查。
產檢時,雨薇十分焦慮,「醫生,我都懷孕五個月了,肚子也不見長,寶寶是不是小啊」,老公在旁邊也是十分擔心,害怕是寶寶出現了什麼的不好的症狀。
醫生檢查完,不急不忙地告訴雨薇,「沒啥問題,就是有一點點輕,再過兩個月,你就發現寶寶開始長得飛快,而且大腦也會開始快速發育」。
雨薇和老公這才安心回家,等到七個月之後,就像醫生說的那樣,寶寶開始「瘋長」,肚子也是日漸變化。
孕期,寶寶是怎麼發育的呢
寶寶一個月
在一個月的時候,「媽媽,我還不叫胎兒,我叫胚胎或胚芽」,這時候的寶寶就像一粒種子,長度大概為0.6cm。
寶寶兩個月
兩個月的時候,胚胎就會開始迅速生長,寶寶有了心臟,能夠進行有規律地跳動並開始供血,到第8周的時候,寶寶長度大概為2cm。
寶寶三個月
當媽媽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寶寶才成為「胎兒」,手腕和腳踝也清晰可見,還有絨毛狀的頭髮也開始出現,到第12周的時候,寶寶長度大約為6.5cm。
寶寶四個月
在四個月時,寶寶已經「成人」,眼睛更為突出,也開始有指紋,皮膚非常薄,並且覆蓋著一層細細的絨毛,有趣的是,寶寶會開始「打嗝」,這是開始呼吸的「信號」。
寶寶五個月
到了第5個月,寶寶的神經系統開始發育,包括運動神經、感覺神經等,指甲也開始長出來,而且媽媽開始感覺到胎動,寶寶長度約為24cm。
寶寶六個月
六個月了,寶寶的「毛髮」都長出來了,比如頭髮、眉毛,而且骨骼也長得很結實,而且還可以「拿大頂」,這個時期寶寶的長度大約為30cm。
孕期7-9月,寶寶「瘋長」,大腦發育「黃金期」
據研究表明:孕期的七月到九月,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重點來了!在懷孕的7個月到9個月的時候,寶寶的體重會明顯增加,平均每周增加的重量超過200g,而在4-7個月的時候,僅為85g。
寶寶的生長速度如此之快,當然就需要足夠的能量。能量哪裡來?無疑是脂肪,所以在這個時期,寶寶開始「囤貨」,脂肪增加了,寶寶的身體也變得「圓潤」,不再皺巴巴的。
據報告顯示:孕期7-9月,是寶寶神經突觸大量形成的時期,如果將寶寶大大腦比作電話設施,突觸就相當於電話線,沒有電話線,就無法接通。
在孕期的7-9月,腦細胞會以每周數十倍的速度增長,這些腦細胞會「廢寢忘食」地工作——製造髓磷脂,對於提高神經衝動傳導率大有幫助。
孕媽做好這3點,寶寶發育更好
1、適量運動
據數據表明:有近八成的寶媽,在懷孕期間會參與適當的體力活動。
在懷孕的七月到九月,孕媽們可以進行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夠促進消化,保證寶寶的營養吸收,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證寶寶的氧供給,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
「敲黑板」,有的孕媽覺得自己身體很好,為了順產會做上圖所示的深蹲,這是要不得的,深蹲會對子宮以及胎兒產生擠壓,很容易造成早產,所以孕媽要乖哦。
2、營養均衡
懷孕的7-9月,肚子裡的寶寶會開始「飛速」吸收營養,這就要求孕媽保證日常飲食提供充足的營養,保證寶寶的吸收。
據調查顯示:在412位孕媽中,有99%的孕媽選擇每天攝入蔬菜和水果,有63%的孕媽選擇每天攝入牛奶以及其它奶製品。
水果和蔬菜是必須要吃的,可以給寶寶提供充足的維生素,有利於寶寶的身體發育,但不能多吃哦,如果造成營養過剩,寶寶發育成巨大兒,就會導致難產。
3、細嚼慢咽
古人常說「細嚼慢咽」,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樣可以促進口腔內唾液的分泌,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保護腸胃,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
有的寶媽知道7-9月寶寶會「瘋長」,就開始瘋狂進補,大口吃飯,這樣只會適得其反,加重腸胃負擔,媽媽吃不好,寶寶怎麼可能吃得好呢?所以,孕媽們吃飯時要「細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