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區的350座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 「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折桂...

2021-01-15 上海市人民政府

  11月18日晚落幕的2020全球智慧城市大會上,上海成為最耀眼的明星,一舉摘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WSCA)桂冠。這是中國城市首次獲得這一全球智慧城市行業領域的「奧斯卡獎」。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得到世界級平臺的認可。

  創辦於2011年的全球智慧城市大會(簡稱SCEWC),由聯合國人居署、世界經濟論壇、西班牙工業部、巴塞隆納市政府等支持,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專注於城市和社會智慧化發展和轉型的智慧城市主題展會。而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是SCEWC的最高獎項,每年僅授予一個城市。近年來,全球智慧城市的先行者斯德哥爾摩、新加坡、特拉維夫、杜拜、紐約等都曾獲得過這一殊榮。

  今年,上海能從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350座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不是偶然。

  一座智慧且溫暖的城市

  早在2010年,上海率先在全國開啟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先後經歷了從鋪設信息高速公路的1.0階段,到單一功能應用系統規模建設的2.0階段,再到推動應用融合創新的3.0階段。

  如今,經過十年長跑,已然成為世界智慧城市優秀標杆的上海,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這「兩張網」可以說已成為託起上海智慧城市的最強牽引。

  「一網通辦」從提出、上線到完善升級已兩年多時間,成為上海率先打出的政務服務品牌。如今,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指向,「一網通辦」接入事項達到2341個,其中超過80%具備全程網辦能力,累計辦件量超過6000萬件,市民企業辦事越來越「像網購一樣方便」。

  「一網統管」歷經一年多探索,創造性推出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城市運行基本體徵指標體系,為城市高效、安全、有序管理提供保障。目前,已經建成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聯動處置系統,整合接入公共安全、綠化市容、住建、交通、應急、民防、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氣象、水電氣網等領域專題應用,初步實現了「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持續為政府精細化管理增效賦能。

  尤其是面對今年的疫情,「兩張網」經受住了考驗。譬如,藉助「一網統管」,上海將與入境人員有關的公安、政府、社會、企業、感知等數據源源不斷地匯聚,用數據查「人」,打造了一條由「入境轉運」到「落地管控」的閉環之路,提升了城市的「免疫力」。可以說,正是「兩張網」讓上海更早地感知風雨,通過高效的智慧應用積極有效地維護了社會穩定,也更早地作出預判、調整與回應,保障了上海經濟指標逆勢回升。

  正如全球智慧城市大會組委會所言,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設綜合方略,通過其獨特的人民城市建設理念、基礎和格局,創造了一座智慧且溫暖的城市。

  全球化視野來看待智慧城市

  值得關注的是,在一年多的準備過程中,上海方案的另一大亮點就是不僅僅站在中國角度,而是用全球化視野來看待智慧城市建設,比如國際普遍關注的隱私保護、可持續發展等等。上海去年在全國率先出臺公共數據開放暫行辦法,不斷擴大公共數據開放的覆蓋面的同時,提出建立分級分類開放機制,根據安全風險、隱私保護、技術能力等因素,對公共數據開放進行精細化管理。

  當然,在夯實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這一「底座」上,上海不但領跑全國,更站在了世界的第一梯隊,這也引發全球智慧城市大會的高度關注。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上海固定寬帶光纖實現全市99%家庭覆蓋,平均下載速率和用戶滲透率均排名全國第一。據中國信通院數據統計,今年二季度上海家庭固定寬帶千兆用戶數為36.7萬戶,滲透率為4.02%,居全國第一;接入速率為200.02兆,全球範圍內僅次於新加坡和中國香港,居世界第一陣營。

  作為無線千兆的主要載體,5G的建設更是一路領跑。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累計建設5G室外基站超3萬個,5G室內小站超4.3萬個。根據工信部數據,到今年上半年,上海5G基站佔比為20.19%(5G基站在所有基站中的比例),5G室外基站數量位列全國第一;按同口徑比較,上海5G基站數量已超越排在世界第一的韓國首爾。

  上海市經信委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表示,經過10年的建設,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應用,上海一點一滴積累、進步。這次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是對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最好肯定,上海也將通過此次獲獎,繼續踏上新徵程。

  上海的脫穎而出,也讓全球智慧城市大會組委會做出一個抉擇,從明年起把上海作為大會在亞太地區的主節點平臺,與巴塞隆納、紐約形成三足鼎立之勢,讓全球的城市、企業、機構在這座人民之城更好地溝通交流。上海,也將著眼世界,發揮自身優勢,為全球多樣性、包容性、公平性、安全性、協作性的智慧城市建設貢獻更多上海力量。

相關焦點

  • 上海斬獲世界智慧城市大獎,中國聯通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新型智慧城市...
    11月17 -18日,由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世界經濟論壇、西班牙工業部、巴塞隆納市政府等支持的全球智慧城市大會(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簡稱SCEWC)上海分會隆重召開。
  • 智慧城市的中歐分野與華為經驗
    智慧城市如此之大的項目,政府引導往往會具備更高的效率,高效之中會積累和歐洲智慧城市建設思路不同的經驗。歐盟很早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此《歐盟智能城市地圖》報告中提到了新興國家和歐洲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的兩點不同之處。1、新興國家的政府引導力量足夠強新興經濟體中的歐洲全球競爭對手正在推行大型智能城市計劃。
  • 福建中大獎的城市,1.2萬億項目「一錘定音」,當地百姓坐等享福
    福建中大獎的城市,1.2萬億項目「一錘定音」,當地百姓坐等享福福建是中國東南沿海的省,東北是著名經濟強省浙江,東隔臺灣海峽眺望,是地理位置比較優勢的省。 福建省也是「依山附近海」的地區,陸地海岸線有時長達3751.5公裡,當地也有很多人以漁業為業。
  • 從智慧城市到城市智能體:「懂行」華為牽手蘇州新希望讓智慧融入...
    從文化名城到智慧之城文化符號中的蘇州強調小而美,細膩且精緻;但物理世界中的蘇州確是一個人口破千萬、GDP近兩萬億元、城鎮化率接近80%的龐大城市生態體系。龐大的人口、複雜的產業結構、有限的物理空間讓每一屆蘇州政府都能切身感受到肩頭擔子的沉重。
  • 8條高鐵線從這座城市始發!
    已經開通線路京津城際鐵路中國第一條設計時速350公裡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於2008年8月1日開通運營,設北京南、天津、亦莊(暫不辦理客運業務)、武清、塘沽、濱海、軍糧城北7座車站。京津城際鐵路以性價比高、省時舒適的優勢,成為 「雙城生活」上班族的不二選擇。
  • 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八大趨勢
    例如ITU-T(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將智慧可持續發展城市定義為「使用信息通信技術和其他手段改善生活質量、提高城市運營和服務效率以及城市競爭力,同時確保滿足當代和後代的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方面需求的一種創新型城市」;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將智慧城市定義為「在已建環境中對物理系統、數字系統和人類系統進行有效整合,從而為市民創造一個可持續、繁榮、具有包容性的未來」;而由我國國家信標委編制的《智慧城市術語
  • 7年了,為什麼智慧城市還不智慧?
    按這一目標,今年正好是智慧城市亮成績的時候。  此前,這一領域早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競爭「刀刀見肉」:比如2017年,先有騰訊雲以1分錢中標廈門政務雲,隨後在同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布產品大降價,最高降幅達53%。此外,華為、百度、平安等巨頭也紛紛下場競爭。截止至今年,中國共有約500座智慧城市正在建設中。
  • 數字治理助推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智慧化
    數字治理助推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和治理能力智慧化 2020-04-04 11:16:00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 從全國而論,百強城市最多、地鐵城市...
    一、「江蘇十三太保」 江蘇13座地級以上城市,每一座都是江蘇的「瑰寶」,雖每座城市都喜歡「特立獨行」(南京除外),但戰鬥力超強,也總是給江蘇增光添彩。 正在規劃中的通蘇嘉甬高鐵將使得南通成為沿海大通道上重要的節點城市,將南通、蘇州、嘉興、寧波等江浙實力較強地級市串聯在一起,成為新的「黃金通道」。 5、常州(在南京都市圈和上海大都市圈中左右逢源)
  • 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數字密碼」在哪裡?7個關鍵詞告訴你
    △ 未來城市競爭力的核心密碼在哪裡?答案就隱藏在一串串「數字密碼」中。全面推進數位化轉型是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是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速推動城市發展數字時代的全面到來。
  • 華為:給城市以數字生命 用智慧助城市發展
    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是一個能看、能用、能思考、能聯動的智慧城市運行和指揮中樞,匯聚各類信息系統和數據,打通42個業務系統、100多類數據、28萬多路監控視頻,並形成市—區—街道三級聯動的指揮體系。這是華為和深圳市政府共同建設的。通過這個指揮中心,既可以宏觀掌握城市運行全局,又可以實時關注城市在經濟、生態、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具體事件。
  • 誰來重新定義智慧城市?|甲子光年
    城市智能化將從傳統的「智慧城市」向「AI CITY」升級進化文 | 丹甫編輯 | 甲小姐在12月15日「甲子光年」所發布的《7年了,為什麼智慧城市還不智慧?》一文中,我們剖析了智慧城市發展中的問題與困境:從2013年國家推出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算起,至今已有7年多。
  • 徐瑋:智慧城市:九化之城
    根據聯合國的估測數據,世界發達國家城市化率在2050年達到86%,我國城市化率在2050年將達到72.9%。於此同時,全球多數較大城市面臨氣候、環境、食品安全、能源、交通和公共安全等嚴重問題,經濟發展上的危機導致城市方方面面的質量下滑,城市管理與產業發展迷失了方向。但是,城市要繼續發展,還要堅持自由與創新、創造機遇和財富、低碳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 四川誕生第二座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科技城,成都不再是一家獨大
    四川誕生第二座百強城市,被譽為中國科技城,成都不再是一家獨大我國有擁有很大的面積,在世界眾多國家中排名是在前面的,所以就會有很多的城市。而各個城市按照地域就劃分給各個省份,就像在學校裡每個學生劃分給每個班級一樣,這樣就很方便管理。
  • 智慧城市是硬需求,還是追風趕潮之作?
    通過不斷努力,美國、歐洲各國、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都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設之路,既提升了城市宜居性和居民的生活品質,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美國——創新引領型智慧城市建設。 美國是智慧城市戰略和政策的世界領跑者,智慧城市起步早,基礎好,建設質量和規模世界領先。
  • 曠視「平湖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案例獲第二屆智慧城市金鑰匙獎
    圖:曠視"平湖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案例獲智慧城市"金鑰匙"獎智慧城市應用度榜單是南都大數據研究院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強調智慧城市相關領域應用產品能力的榜單,旨在通過數據評測、行業觀察等方式,找出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城市典型賽道中創新能力、行業應用度較高的智能產品,進一步助力行業發展,促進創新應用及總結相關領域的發展模式。
  • 廣東這城市中大獎了!被「國家」看上,將打造國家級高鐵樞紐站
    廣東省名為嶺南東道、廣南東路,簡稱「粵」,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一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管轄21個地級市,十三五期間,國家是重要的中心城市,建設了100個國家的大型高速鐵路樞紐站,廣東這個城市變得幸運!建設了國家級高鐵樞紐站,不是在韶關,而是在廣州。
  • 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長三角還差什麼?
    蘇州創立了全國聞名的蘇南模式,並善於引進外資,已有9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蘇投資。製造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企業眾多是蘇州經濟的優勢。而當下,蘇州的突圍之路在於藉助創新進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推動產業價值鏈的上移。
  • 中國值得旅遊的十大城市,3座來自南方,可有你喜歡的城市?
    中國一直都是世界各國的旅遊熱點地區,因為這裡有人們嚮往的古老建築和溫帶度假勝地。並且十大旅遊城市也是現在旅遊出去經常談及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十座城市都有哪些吧!廈門市,別稱鷺島,簡稱鷺,位於福建省東南端,南接漳州,北鄰泉州,東南與大小金門和大擔島隔海相望。是閩南地區的主要城市之一,與漳州、泉州並稱「廈漳泉」,閩南金三角經濟區。廈門的旅遊資源豐富。目前,廈門擁有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8個。
  • 智慧城市中的居民生活有多智能
    打開APP 智慧城市中的居民生活有多智能 發表於 2019-10-30 14:09:47 當今,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城市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