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第九十期鳳凰網讀書會!2012年4月21日,我們相聚北京彼岸書店。本期做客的嘉賓是何亮亮。什麼是好看的諜戰小說?一波三折、盪氣迴腸的故事情節?千絲萬縷、欲說還休的人物關係?抑或是暗藏其後的驚天謎團和主人公不可告人的秘密身份?這些自然必不可少,但在何亮亮看來,更重要的是歷史的厚度。
鳳凰網讀書會官方微博(http://t.ifeng.com/ifengdushuhui)及鳳凰網讀書頻道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ifeng001)進行了預告和提前交流,歡迎加入和關注。
編者按
本期讀書會,我們邀請了香港資深評論家何亮亮,與我們一起聊聊諜戰、談談歷史。
在何亮亮看來,一部優秀的諜戰作品,除了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暗藏其後的驚天謎團外,更重要的是有歷史的厚重感與真實感。缺乏歷史支撐的諜戰小說,充其量只是戲說,沒有荷槍實彈的過去,沒有往昔猶憶的扼腕。
有感於此,何亮亮創作了《1950:香港諜戰》。之所以選擇香港,是因為作為遠東自由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貿易、政治、法律環境為情報搜集活動提供了便利。這座不設防的城市一直是諜戰的中心,但是長久以來,卻不為人知。何亮亮深諳香港,他的故事根植於這片多元而另類的土地上。
1950年,歷史上難以忘卻的一年。韓戰一觸即發,國際局勢撲朔迷離,各方特工使出渾身解數,明爭暗鬥,展開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智力較量。《1950:香港諜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正如何亮亮所言,雖然這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但裡面所有的歷史事件、時間、空間都是真實存在的,都有歷史依據。
中國有如此豐富的歷史資源、諜戰素材,但優秀的作品卻寥若晨星。何亮亮的嘗試除了帶給讀者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和受益匪淺的歷史知識外,也許更是對當下中國諜戰作品的一記警鐘。
(編者:徐歡)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1950:香港諜戰》:有料、有道、有情、有脈
鳳凰網讀書: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謝大家來到鳳凰網讀書會。活動開始前先請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圖書的編輯付豔霞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情況。
付豔霞:謝謝大家來參加這個活動。何老師也是特別辛苦,昨天剛從上海飛到北京。我把我對這本書的想法跟大家大致說一下。
總體上我覺得《1950:香港諜戰》有四個「有」--有料、有道、有情、有脈。
有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這本書的史料特別豐富,好多還是第一次披露,而且何老師對韓戰有一個宏闊的國際視野;第二它的史料新鮮、有看點,咱們比較熟悉王樹增老師的《韓戰》,如果說《韓戰》寫的是戰爭的前臺,戰場上的槍炮轟鳴的話,何亮亮的《1950:香港諜戰》寫的就是戰爭的幕後,是戰線背後的刀光劍影。
有道,就是「道理」的「道」,也是「門道」的「道」,有道也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何老師他很有歷史見地,對國際問題、歷史問題特別有研究,這本書充分體現了他的見識。我在編輯歷史書時經常想一個問題,讀者讀歷史書,到底讀的是什麼東西?史料可能是第一位的,新鮮的史料或者史料的重新整理,但更重要的是操縱史料的人的歷史見識,這一點在《1950:香港諜戰》中體現的特別明顯。第二,書裡寫的是智力較量而非武力較量,更多的是審時度勢而非殺伐決斷,書中人物的「道」很深。
有情,首先是有情節,這是一個諜戰故事,包括三方間諜,甚至背後還有蘇聯的間諜,裡面的黛西可以說是雙面間諜,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次是有情感--愛情、友情、師生情。裡面寫到的愛情讓我感觸特別深,我黨的地下工作者程其之和黛西的情感,跟很多小說裡寫的都不一樣,特別隱忍,他們的深愛和背叛,特別打動人,把特工們因特殊身份形成的欲言又止而又深情款款的情感拿捏的特別好。正是由於這些情感的支撐,讓這些人物顯得特別飽滿、立體,讓人印象深刻。
有脈,「脈絡」的「脈」,是指作品在歷史縱向和橫向上的把握都特別清晰。全書的核心是一張小小的地圖,但就是這張地圖讓幾方的特工,包括1950年之前的亞洲局勢、乃至世界局勢都融入在了裡面。真正是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局勢在胸,條分縷析。
最後我想說,讀這個書,編這個書,讓我長了很多歷史知識,感受到了智力較量的驚心動魄和愛情的靜水流深,我非常希望何老師能多寫一些有料、有情、有道、有脈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