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讀書會第90期]對話何亮亮:「一日為間諜,終生為間諜」

2021-01-11 鳳凰網

歡迎來到第九十期鳳凰網讀書會!2012年4月21日,我們相聚北京彼岸書店。本期做客的嘉賓是何亮亮。什麼是好看的諜戰小說?一波三折、盪氣迴腸的故事情節?千絲萬縷、欲說還休的人物關係?抑或是暗藏其後的驚天謎團和主人公不可告人的秘密身份?這些自然必不可少,但在何亮亮看來,更重要的是歷史的厚度。

鳳凰網讀書會官方微博(http://t.ifeng.com/ifengdushuhui)及鳳凰網讀書頻道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ifeng001)進行了預告和提前交流,歡迎加入和關注。

編者按

本期讀書會,我們邀請了香港資深評論家何亮亮,與我們一起聊聊諜戰、談談歷史。

在何亮亮看來,一部優秀的諜戰作品,除了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暗藏其後的驚天謎團外,更重要的是有歷史的厚重感與真實感。缺乏歷史支撐的諜戰小說,充其量只是戲說,沒有荷槍實彈的過去,沒有往昔猶憶的扼腕。

有感於此,何亮亮創作了《1950:香港諜戰》。之所以選擇香港,是因為作為遠東自由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貿易、政治、法律環境為情報搜集活動提供了便利。這座不設防的城市一直是諜戰的中心,但是長久以來,卻不為人知。何亮亮深諳香港,他的故事根植於這片多元而另類的土地上。

1950年,歷史上難以忘卻的一年。韓戰一觸即發,國際局勢撲朔迷離,各方特工使出渾身解數,明爭暗鬥,展開了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智力較量。《1950:香港諜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了。正如何亮亮所言,雖然這是一部虛構的小說,但裡面所有的歷史事件、時間、空間都是真實存在的,都有歷史依據。

中國有如此豐富的歷史資源、諜戰素材,但優秀的作品卻寥若晨星。何亮亮的嘗試除了帶給讀者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和受益匪淺的歷史知識外,也許更是對當下中國諜戰作品的一記警鐘。

(編者:徐歡)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1950:香港諜戰》:有料、有道、有情、有脈

鳳凰網讀書:各位朋友下午好,感謝大家來到鳳凰網讀書會。活動開始前先請人民文學出版社,本圖書的編輯付豔霞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情況。

付豔霞:謝謝大家來參加這個活動。何老師也是特別辛苦,昨天剛從上海飛到北京。我把我對這本書的想法跟大家大致說一下。

總體上我覺得《1950:香港諜戰》有四個「有」--有料、有道、有情、有脈。

有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這本書的史料特別豐富,好多還是第一次披露,而且何老師對韓戰有一個宏闊的國際視野;第二它的史料新鮮、有看點,咱們比較熟悉王樹增老師的《韓戰》,如果說《韓戰》寫的是戰爭的前臺,戰場上的槍炮轟鳴的話,何亮亮的《1950:香港諜戰》寫的就是戰爭的幕後,是戰線背後的刀光劍影。

有道,就是「道理」的「道」,也是「門道」的「道」,有道也包括兩個方面。第一,何老師他很有歷史見地,對國際問題、歷史問題特別有研究,這本書充分體現了他的見識。我在編輯歷史書時經常想一個問題,讀者讀歷史書,到底讀的是什麼東西?史料可能是第一位的,新鮮的史料或者史料的重新整理,但更重要的是操縱史料的人的歷史見識,這一點在《1950:香港諜戰》中體現的特別明顯。第二,書裡寫的是智力較量而非武力較量,更多的是審時度勢而非殺伐決斷,書中人物的「道」很深。

有情,首先是有情節,這是一個諜戰故事,包括三方間諜,甚至背後還有蘇聯的間諜,裡面的黛西可以說是雙面間諜,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其次是有情感--愛情、友情、師生情。裡面寫到的愛情讓我感觸特別深,我黨的地下工作者程其之和黛西的情感,跟很多小說裡寫的都不一樣,特別隱忍,他們的深愛和背叛,特別打動人,把特工們因特殊身份形成的欲言又止而又深情款款的情感拿捏的特別好。正是由於這些情感的支撐,讓這些人物顯得特別飽滿、立體,讓人印象深刻。

有脈,「脈絡」的「脈」,是指作品在歷史縱向和橫向上的把握都特別清晰。全書的核心是一張小小的地圖,但就是這張地圖讓幾方的特工,包括1950年之前的亞洲局勢、乃至世界局勢都融入在了裡面。真正是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局勢在胸,條分縷析。

最後我想說,讀這個書,編這個書,讓我長了很多歷史知識,感受到了智力較量的驚心動魄和愛情的靜水流深,我非常希望何老師能多寫一些有料、有情、有道、有脈的好書。

相關焦點

  • 電影《間諜同盟》好看嗎 《間諜同盟》影評
    電影《間諜同盟》好看嗎 《間諜同盟》影評時間:2016-12-11 00:04   來源:凱迪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電影《間諜同盟》好看嗎 《間諜同盟》影評 文/夢裡詩書 精緻的服裝道具,對二戰時代的出色還原卻並沒能呈現出一個盪氣迴腸的故事,《間諜同盟》的尷尬在於其將本自能並肩《卡薩布蘭卡》跌宕起伏的愛戀拍的如同一灘死水拍難見波瀾
  • 間諜使日本在甲午戰爭中獲勝
    英國著名的諜報史專家查德·肯迪更明確地指出:「甲午戰爭前,日本間諜大量搜集了情況,其中相當一部分為1984至1985年日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戰前,日本在華主要間諜機構為漢口的樂善堂和上海的日清貿易研究所。這兩個間諜機關雖然在戰爭爆發之前相繼解散,但他們搜集的大量情報及培養的大批間諜,在甲午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
  • ...最後的冷戰鼴鼠」 英俄雙面間諜逝世,普京:為大國戰略平衡...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冷戰時期著名英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12月26日去世,享年98歲。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布萊克的家人。他稱讚,通過多年來艱苦、繁重的工作,喬治·布萊克為實現大國戰略平衡和實現世界和平做出了寶貴貢獻,這個傳奇人物的光輝記憶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 從007到克格勃 「最後的冷戰鼴鼠」 英俄雙面間諜逝世,普京:為大國...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冷戰時期著名英俄雙面間諜喬治·布萊克(George Blake)12月26日去世,享年98歲。2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電布萊克的家人。他稱讚,通過多年來艱苦、繁重的工作,喬治·布萊克為實現大國戰略平衡和實現世界和平做出了寶貴貢獻,這個傳奇人物的光輝記憶將永遠留在世人心中。
  • 【讀書會第120期】屠岸、王家新詩歌朗誦會:你好,莎士比亞時代的浪漫
    鳳凰網讀書會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book00001)及鳳凰網讀書頻道官方微博(http://weibo.com/ifeng001)進行了預告和提前交流,歡迎加入和關注。然而他沒有放棄詩歌,他還在國內外奔走,為詩歌堅守一塊陣地,「在與行話和網絡語言的對抗中,詩歌不僅是武器,也是我們生存的依據。」
  • 美媒:美俄間諜是如何「鬥法」的?
    俄方近日在首都莫斯科逮捕美國間諜瑞安 福格爾  【美聯社華盛頓5月17日電】題:俄美間諜準備戰鬥  一名被懷疑是中情局特工的外交官在莫斯科被捕這一令人尷尬的事件再次提醒人們他們說,這名外交官當時正試圖招募一名間諜。俄羅斯人說,瑞安·福格爾被當場擒獲,當時他身上有一封招募信、一個羅盤、兩頂假髮和一疊現金。俄羅斯人向世人公開了他被捕時的照片和據稱是他的間諜工具的所有物品。這樣做旨在向世人證明,這名年輕外交官事實上是在為中情局工作:逮住你了!  俄羅斯人很有一套這些手法都不新鮮。羞辱和騙過對方是有著幾十年傳統的老法子。
  • 吳佩孚的發跡之路:靠算命起家,為日本人當間諜
    去世後,被國民黨政府追贈為陸軍一級上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吳佩孚在發跡前,竟然是個算命先生。而且算得很準,人稱「半仙」。吳佩孚生於1874年,老家山東省蓬萊縣。吳佩孚的父親很重視兒子的教育問題,五歲就送他入私塾讀書。吳佩孚小時候讀書很用功,深得私塾先生的喜愛。
  • ...冷戰新片定名《間諜之橋》 湯姆漢克斯主演 約翰威廉士操刀配樂
    《間諜之橋》片場照時光網訊 史蒂文·史匹柏在幾個月前投拍的冷戰驚悚片定名為《間諜之橋》。該片在早些時候宣布定檔今年10月16日上映。今日,製片人馬克·普萊特在接受The Daily Pennsylvanian採訪時首度透露這部電影的名稱確定為《間諜之橋》。《間諜之橋》由伊桑·科恩和喬爾·科恩執筆,故事根據一位名叫詹姆斯·多諾萬的美國律師的真人真事改編而來。1960年美軍新型偵察機執行秘密任務時被蘇軍擊落,多諾萬律師為了營救飛行員而捲入了冷戰風暴的中心。
  • 川普老婆是間諜?美國宮鬥帶火了「俄羅斯燕子」 (1)
    川普妻子是間諜?間諜,還是豔諜,通俗的說,也就是一隻「俄羅斯燕子」。眼看著這齣美國宮鬥大戲似乎愈演愈烈。美國情報機構近日發布了一份報告,稱他們十分確定俄羅斯官方與美國大選中遭遇的黑客事件有關,言下之意大選期間不斷向阿桑奇爆出希拉蕊及其助手黑料的正是聽命於俄官方的間諜。
  • 「鑑貞服務」測試伴侶忠誠度不可怕,這些間諜軟體更難防
    除了這些竊取隱私的「尋常間諜軟體」,更有一些用於 APT 攻擊的「間諜軟體」甚至可以做到傳播病毒和木馬,以受害人手機為基礎和跳板,進一步攻擊最終目標,這類攻擊非常複雜和冒險,攻擊者往往需掌握著目標系統的 0day 漏洞才能成功。一項數據表明,Android 間諜軟體樣本數量近兩年呈上升趨勢,其中 2017 年較 2016年上漲約 20%。
  • 毛姆,一個兼職間諜、和自己女兒鬧遺產糾紛的作家
    他的感情生活要是放在現今的社會,絕對會為各種八卦小報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今天就讓我們來吃吃這個文藝界的瓜。一個口吃、說法語長大的英語作家威廉 薩默塞特 毛姆1874年出生於巴黎的英國大使館,他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不幸患上肺結核去世了。毛姆雖然家境比較優越,但是他從小被冷酷無情的叔叔撫養長大,童年經歷十分悲慘。
  • 在華間諜寸步難行,美中情局氣急敗壞:都是它惹的禍!
    為能夠全面而準確地掌握中國的一舉一動,美國在中國物色了很多線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間諜人員,通過他們來獲得自己想要的關鍵性情報。要知道美國在情報界向來是無往不利,手段非凡的,但是,近來美國也曝出,在中國開展情報活動受到挫折的情況。在中國開展情報受挫 美國《外交》雜誌報導稱,美國安插在中國的情報人員,正在不斷地被中國安全部門識別出來。
  • 二戰日本兩間諜潛入華盛頓,代號讓人哭笑不得,連名字都查不到
    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都培養了大量間諜,派往世界各地搜集情報。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分別了解一下,二戰時期這些間諜的奇葩事。1940年秋天,希特勒企圖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籤訂和平計劃,邱吉爾果斷拒絕,並宣布誓死和納粹鬥爭到底。
  • 間諜裝備正在與時俱進。比如,我們每天隨身攜帶的手機,正日益具備...
    劇透顯示出濃厚的陰謀味道:總統已經接受了「幽靈協議(Ghost Protocol,這也是本片的片名副標題)」,湯哥扮演的男主角將被帶到華盛頓為克林姆林宮爆炸案接受起訴……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在此次美俄間諜危急中,還是在諜戰影片中,間諜們的裝備都與時俱進,更加「平民化」了,比如FBI公布的很多視頻,看上去就是用手機秘密拍攝的,像素還一般般。
  • 納粹美女間諜身無分文闖倫敦,三年變身貴夫人
    曼西·格特勒 眾所周知,巴黎舞女瑪塔哈莉是一戰期間「最著名的美女間諜」,她利用美色引誘法國軍政要人,為納粹騙取軍事機密,最後被法國政府以叛國罪處死
  • 何亮亮:中共領導樹新風 釋放改革信號
    核心提示:近日,新華網英文版以特稿的方式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個人信息。讓民眾知道國家代表或者是地方代表的簡歷究竟有什麼好處呢?鳳凰衛視12月25日《時事開講》,以下為文字實錄:姜聲揚:讓民眾知道國家代表或者是地方代表的簡歷究竟有什麼好處?還是其實民眾更希望我不管你從哪裡來,你只要把事情做好就好了。何亮亮(時事評論員):不,事情做好是一方面,但是人民還是有權利來了解他們的領導。姜聲揚:但有沒有必要。
  • 一年之內,美國大量的間諜被蘇聯抓獲,1985年美蘇之間發生了什麼大事?
    託爾卡切夫和美國人是雙贏,唯一受害的就是蘇聯整個國家,可見間諜的危害性有多大,一個間諜的危害程度遠遠高於一場大的戰爭損失。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隨著阿道夫·託爾卡切夫的被捕,還有代號「瘙癢」的奧列格·戈爾季耶夫斯基,此人是蘇聯克格勃駐倫敦的負責人,他對蘇聯內部體制極為熟悉,尤其是對蘇聯的核戰略情報更是一清二楚,他也是美國了解莫斯科動向的重要情報來源,此外還有代號為「
  • 1978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許世友秘密來到南寧,為何判斷南寧有間諜?
    隨即,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將軍,被委任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東線總指揮,廣州軍區的將士們進行備戰。 許世友將軍不顧自己年紀大,親自去往前線,考察邊境的地形、備戰情況。1978年,許世友將軍乘坐軍用吉普車,秘密來到廣西南寧,布置戰備工作。可是第二天,就有一家外國媒體,在頭版頭條刊登了許世友將軍來到南寧的消息。
  • 中國史上最傳奇的間諜,身兼5重身份,晚年精神錯亂,葬入八寶山
    中國史上最傳奇的間諜,身兼5重身份,晚年精神錯亂,葬入八寶山 比較火的電視劇《風箏》,在觀眾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 美議員誣賴中國企業是間諜,趙立堅:美國才是名副其實的黑客帝國
    中國企業價格低就是搞間諜活動?以美國政府的名義,克魯茲和盧比奧敦促全球各國,「不要讓中國企業提供關鍵的基礎設施」,因為「中國企業會把相關數據交給中國政府」。    美國才是最大的間諜大國  極具諷刺意味的是,雖然克魯茲和盧比奧等人滿嘴胡言,但有證據表明,美國或許才是全球最熱衷於開展間諜活動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