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聞秋聲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人世間的善意就像是冬日的陽光,照在心裡暖洋洋的,給生活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給人以無窮的動力。
人與人相處,都需要付出和回報,但是彼此的付出和回報的實際比重,可能並不像天平那樣對等。
很多人在算計和善良之間會選擇後者,用自己最大的善意和誠心,去面對自己周圍所有的人,用自己的真心,去換他人的真情。
善良,要給予那些值得的人。
德國詩人呂克特說:「真正的友誼無論從正反看都應一樣,不可能從前面看是薔薇,而從後面看是刺。」
人性是多面的,同時也是難以猜測的,即使你付出了全部的善意和真誠,對方也不一定懂得珍惜和感恩。
有些人,看似是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志同道合的夥伴,自己拿出了全部的真心來對待,可是他回饋的,卻是滿滿的算計。
人心裡最可貴的善良,不要給予像這樣只貪圖利益的偽君子,唯有趁早遠離,才是正解。
人生在世,太過善良,會讓自己受委屈
善良的人不是傻,而是他懂得與人交往,要先表達出自己的友好。因為珍惜和對方相遇的這段緣分,才會不計較自己的得失。
但是一次次被利用,一次次被傷害,再溫暖的心也會變成一塊寒冰。如果每一次付出換來的都是失望,那麼就會讓這段情誼迅速降溫,最後不再有一絲溫度。
任何一段關係,都是相互的。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有自己的磁場,彼此都需要被尊重。
如果自己付出了全部的真心,卻換不回對方一絲的在意和尊重,甚至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時間久了,任誰都會感覺疲憊。
每一段關係的開始都是在探索中前進,會在彼此的交往中認清楚對方真正的脾氣秉性,會更加確定對方是否值得自己付出。
太過善良的人,總是更容易受到傷害,他有著一顆包容的心,能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給予別人更多的寬容。
但是,面對不懂得尊重和感恩的人,也就沒有必要繼續付出了。及時收起自己的善良,免自己受到更多的傷害。
與人交往,太過善良,會破壞交際關係
這是一個複雜的世界,每個人都帶著厚厚的面具,將自己的真心隱藏起來,很多時候,只有自己吃了虧,上了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才能夠看清楚對方的真面目。
在與人交往的時候,要保留心底的善良。在徹底了解對方之前,不要輕易將真心全部交付,保持付出的平衡。
善良的人,不希望與人結怨,在別人提出要求的時候,會儘自己最大的能力來完成,即使自己會很吃力,她也不會拒絕。
可是,往往有些人就會利用這一點,刻意去和善良的人做朋友,壓榨對方的精力和時間,來換取自己的輕鬆和愜意。
與人交往,應該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太過善良,沒有底線,不利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幫助別人一次可能會得到別人的感激,但若將幫助別人當成了自己的事,就會造成很多的困擾和麻煩。
做人,可以吃點虧,受點累,但是不能一味的仗義。不分善惡真假,就縱容別人幹擾自己的生活,最後只會成為自己的負累。
學會有底線的善良,有底線的付出,是一種能力
善良是一種美德,但是生活中就是有一種人,會利用他人的善良,而達到自己的目的。讓善良成為了軟肋,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更難。
在人際交往中,要帶著善意而來,但是若對方的要求已經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就要懂得拒絕,不要逞能,更不要失了自己的底線。
面對這樣的人,自己真心實意的付出,會讓對方得寸進尺,索求無度,到最後撕破臉皮的時候,也會讓自己遭受很多的非議和中傷。
善良,是一種美德。贈予他人善良,卻需要用智慧。
遇到品行不端的人,一定要懂得拒絕,沒有底線的付出,會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團糟,並且陷入不必要的是非中去,引火燒身。
幫助他人,也需要智慧和遠見,要懂得分辨對方的品行,更要有理性,有原則,做出對的選擇,才會有好的結果。
這世間,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付出善意
《詩經》裡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善良和愛,應該是一個人的底色,但是不要用自己的行動,讓善良和愛變得廉價。愛是需要理智的,而善良更是一種有選擇的付出。
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自己全力以赴,拼命付出。
做人要無愧於天地,無愧於自己的心,若是要討好對方,才能維繫關係,那麼這樣的感情,還是不要再經營下去更好。
做一個好人,要乾乾淨淨、坦坦蕩蕩,當自己的善意能換回理解、溫暖和愛,才能讓自己的世界也越來越美好。
善良是一種充滿希望的力量,而不是被虛偽懶惰的人利用的資源。愛要有理智,才能發出更多光芒。
人的一生,往往會遇到很多美好的緣分,兩個人在一起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樣的感情才是積極向上的。
若總是覺得對方在「消費」自己的感情,不必再付出自己的善意,讓對方認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或許對他才是最大的幫助。
願你的生活既有善良又有鋒芒,才能讓人生閃亮。
-END-
關於作者:聞秋聲,以字為生。秋風煮雨,一杯清酒,三兩故事,在孤獨的路上與你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