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上周日),市場分析師Piotr Skolimowski撰文稱,歐洲央行2026年前最後一個執委會成員空缺需要填補。這是5年多來重塑歐洲央行決策層核心的最後機會,歐元區較小國家將很快就此崗位展開競爭。
歐元區將競爭一個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崗位
歐洲央行執委會共有六名成員。今年12月,隨著其中一位成員,前盧森堡央行行長默斯(Yves Mersc)的離開,一個職位將空出來,這也將是2026年前唯一空缺的歐洲央行執委會崗位。如果這個空缺職位能得到填補,歐洲央行成員的最新一輪任命就將結束。這輪任命包括將拉加德提拔為歐洲央行的首位女性行長。
歐洲央行執委會中有成員來自歐元區四個最大的經濟體。隨著默斯的離開,將為其他成員國競爭其中一個執委會成員崗位提供機會。也就是說,從斯洛文尼到愛沙尼亞,這些小國家都有機會為自己謀得第一個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崗位,荷蘭到芬蘭等國則有望為自己贏得第二個崗位。
如下圖所示,大多數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來自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
雖然關鍵決策由歐洲央行理事會的25個成員正式作出,歐洲央行行長和歐洲央行的執行董事會將制定政策議程。
根據歐洲央行的法令,執委會成員需要具備個人能力,在貨幣或銀行方面需要有專業經驗。競爭該崗位的具體優勢可能包括:擁有監管方面的專業能力,接替默斯擔任銀行監管副主席,需要是女性,且對綠色金融有所了解,以幫助拉加德優先解決性別多樣性和環境方面的問題。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經濟學家維昂(Nicolas Veron)稱,很明顯的一點,這個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不得不從小國家中選拔。這對拉加德可能非常重要,因為疫情的發展情況顯示,貨幣政策和監督需要密切的工作和溝通。
各國潛在的候選人
歐元區財長將在未來幾個月選出歐洲央行這位執委會成員,而幕後的爭奪已經開始。下面是一些可能的候選人名字:
①荷蘭擁有兩位候選人
荷蘭為歐洲央行提供了首位行長杜森伯格(Wim Duisenberg),但在他卸任後15年,荷蘭都沒出現一位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這是一個非常長的時間,足以允許荷蘭再次申請歐洲央行重要崗位。
50歲的埃爾德森(Frank Elderson)是一個潛在的候選人,他在荷蘭央行擔任銀行監管工作。他還是中央銀行網絡和綠色金融監管機構網絡主席,該網絡由66個主要是歐洲機構組成,旨在應對氣候變化。
另一種可能的候選人是現年59歲的凱勒曼(Joanne Kellermann)。她是荷蘭央行的首位女性董事會成員,她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對銀行進行監管。然後,她在單一解決方案委員會任職,目前是荷蘭養老基金的董事長。
不過,一些歐元區國家對荷蘭在復甦基金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感到不滿意,因此荷蘭的任何候選人都可能會受到這些國家的反對。如果荷蘭真能在歐洲央行執委會謀得一個席位,這將衝擊央行行長克諾特(Klaas Knot)接替拉加德成為下一任歐洲央行行長的機會。拉加德的歐洲央行行長的任期將在2027年結束。
②東歐國家尚無人員進入歐銀執委會,這次選拔具有象徵意義
目前尚未有東歐公民在歐洲央行執委會任職,因此無論這次選拔的最後結果如何,任命過程在該地區都具有象徵意義。
潛在的競爭者可能是50歲的前斯洛維尼亞央行行長雅茲別克(Bostjan Jazbec)。作為一個遭受銀行危機國家的前行長,他擁有貨幣政策和監管方面的專業知識。自2018年以來,他一直在布魯塞爾的SRB工作,負責監督銀行清算的計劃。
另外一名候選人是現年52歲的前斯洛伐克財長彼卡茲米爾(Peter Kazimir)。他曾擔任該國一年多時間的央行行長,因此在貨幣政策方面相對是個新手,儘管他可以從以前的工作中獲得有關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有用經驗。
與東歐其他地區一樣,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從未擁有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的席位。幫助他們打破僵局最大的希望可能是62歲的漢森(Ardo Hansson)。他曾是愛沙尼亞央行行長,任期在2019年結束。
他是愛沙尼亞移民的兒子,出生於芝加哥,並擁有哈佛博士學位。如果漢森競爭這一崗位,他可以得到波羅的海三個國家的支持,儘管在他擔任行長的最後一年裡,洗錢醜聞席捲了愛沙尼亞,但可能會打壓他的潛在候選人資格。
③芬蘭爭取第二次謀得歐銀執委會成員崗位
像荷蘭一樣,芬蘭在歐元誕生之初也曾擔任執委會成員,但自2003年以來一直沒有。58歲的芬蘭央行行長雷恩(Olli Rehn)競選歐洲行長行長輸給拉加德,之後競選IMF主席崗位也遭遇失敗。不過,他現在迎來第三次機會,那就是競選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
然而,身為前歐盟經濟與貨幣事務專員,雷恩可能對他目前工作的影響力感到滿意:他是第一位要求進行戰略審查的歐洲央行官員,而拉加德於今年成立了該戰略審查機構。
匯通網提醒, 這個空缺的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崗位最後花落誰家,以及最後的當選人持有何種政策立場,將影響歐洲央行未來更加鴿派還是鷹派,從而對中長期的歐元走勢產生影響,投資者需對此保持關注。通常而言,來自東歐地區的政策官員更傾向於尾隨德國在貨幣政策上採取更加強硬的措施,可能將力主在經濟恢復之後儘早縮減乃至停止QE措施,這將會推動歐元額外走強。
(歐元兌美元日線圖)
北京時間8月3日14:41,歐元兌美元報1.1750/52。
(責任編輯:張雅潔 HF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