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蔣氏政權為何敗得那麼快?
歷史上的中國政權交替屬於周而復始,王朝覆滅最終的表現是軍事上的失敗,槍桿子裡出政權,但之前肯定是金融和財政體系潰散。也有人問,南宋的科技和經濟那麼強大,為什麼會覆滅?小編只能說南宋在蒙古鐵騎面前堅持了很多年,貌似政權軟弱的南宋,蒙古攻打南宋耗費的軍事經歷要比其他地方耗時長了很多,南宋最後的垮塌,其實蒙古人已經控制了海上貿易線,南宋後期的經濟已經開始落後。中華民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後,1947年蔣氏政權為什麼會敗的如此的快,法元的通脹,金融系統的崩潰是主要的原因。
抗戰時期扛起民國金融的山西人
隨著日本侵佔東北後,1933年,宋子文出席華盛頓和倫敦舉行的國際經濟會議回國後,發現因「剿共」使國庫的赤字又增加了6000萬元,一氣之下辭去財政部長及行政院副院長之職,蔣介石隨即任命孔祥熙臨時接替宋子文。這位被現代歷史書上稱為資本家的孔祥熙臨危受命為中國的抗戰勝利立下了漢汗馬功勞,尤其是以汪精衛和周佛海江浙系爆發的偽政府時期,蔣的後方只剩半壁江山,在整個抗戰期間,孔祥熙這個山西人利用他的晉商體系進行理財,在軍事耗費巨大的情況下,蔣的財政系統始終在艱難而正常的運轉,法幣也未出現惡性通脹。直到1947年孔祥熙離開中國到美國定居前。臨行前一些舊友到家中送行,孔祥熙但見家中冷清,院內枯葉滿地,不禁怨恨陡出。當時他對舊友說:「都說我敗家敗國,我在抗戰時期做了7年的財政部長,給宋子文留下了9億美金和6000萬兩黃金,現在全叫宋子文弄光了。」宋子文在歷史書中被受到讚揚是有原因的,他屬於江浙海外留學親美派系,金融政策效仿美國,加速了資本的集中,法幣的通脹加速了民國蔣氏政權的倒臺。
正統的晉系商人比南派商人多了幾分野心
明清政府中晉商靠著外貿和鹽業稅統治了中國的金融業,在隨後的幾百年歷史中晉商匯通天下,富可帝國,尤其是清政府籤訂條約交不出戰爭賠款的時候,每次都是晉商傾其家蕩替政府賠款,晉商在山西5000年歷史文化的薰陶中,知道先有國才有家,當清政府完全垮塌後,晉商在中金融業的統治地位逐步被徽商和江浙南派商人所掌管,相比較晉商中華文明起源地的山西,有非常強烈的統一願望,而江浙南派商人們卻偏向安定,在江南水鄉中歌舞昇平,從南宋和南明政府的軟弱就可以看出,所以歷史上的南京政權一直都是以短命王朝而存在。第一、山西自古一直地處西北邊關,身上有一定的血性,貧瘠的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晉商們需要離家出去討生活。第二、徽系江浙南派商人地處山清水秀的平原,本身就有一種安定的思維,富饒的魚米之鄉,長三角洲上成長起來的商人們從小的生長環境優越,骨子裡有種浪漫感,缺乏西北塞外的危機感。
被歷史黑化的孔祥熙
孔祥熙被歷史記載為無良的資本家,背負很多的罵名,但是從民國的歷史記載來看,孔祥熙是個理財經商的高手,為蔣介石穩固政權創立了經濟基礎,這也是蔣介石一直很看重孔祥熙的原因。當孔祥熙被宋子文架空後,看著民國的金融系統逐步崩潰,自己也在1947年心灰意冷的出走美國。
孔祥熙,山西省太谷縣人,亦商亦儒的家庭,1912年,夥同五叔孔繁杏設立樣記公司,向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經銷亞細亞殼牌火油的總代理權。這一獨家經營,每年給孔家帶來可觀的利潤,使孔祥熙成為當時晉商群體中重要一員。1914年春孔祥熙和宋靄齡在橫濱結婚。1915年秋,孔祥熙夫婦從日本回到太谷。孔利用歐戰期間國外需要軍工原料,把陽泉所產鐵砂運往天津出口獲利;又創辦裕華銀行作為融通資金的樞紐。被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聘請擔任督軍公署參議,成晉商人脈的重要樞紐。1925年初,孫中山臥病京中,孔祥熙「左右護持、無間晨夕」,是《總理遺囑》的籤字人之一。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南京政府成立,孔祥熙和宋靄齡極力勸誘內弟宋子文背棄武漢政府投蔣,為南京政府理財。在寧漢分裂期間,孔暗中奉蔣介石之命,奔走於滬、寧、豫、晉各地,拉攏馮玉祥、閻錫山等支持蔣介石。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事上,孔和宋靄齡說服了宋子文和宋母,促成這一影響深遠的政治婚姻獲得成功。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看清楚很多東西,假的永遠真不了,真的也永遠假不了,成王敗寇中國只為勝利者書寫歷史,但是歷史的真實性始終都存在!歷史上的晉商眾橫中國歷史幾百年,雖然被很多人所詬病,靠著政權支持鹽引發家,但是最早的票號和山西5000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晉商成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木質建築作為古代科技最牛的體現,山西省境內70%的地上歷史文物就是中國能工巧匠們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