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民國政權快速垮塌的原因,晉商孔祥熙放棄了最後的努力

2021-01-08 晉商印象
錢的戰爭,民國的通脹

1947年蔣氏政權為何敗得那麼快?

歷史上的中國政權交替屬於周而復始,王朝覆滅最終的表現是軍事上的失敗,槍桿子裡出政權,但之前肯定是金融和財政體系潰散。也有人問,南宋的科技和經濟那麼強大,為什麼會覆滅?小編只能說南宋在蒙古鐵騎面前堅持了很多年,貌似政權軟弱的南宋,蒙古攻打南宋耗費的軍事經歷要比其他地方耗時長了很多,南宋最後的垮塌,其實蒙古人已經控制了海上貿易線,南宋後期的經濟已經開始落後。中華民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後,1947年蔣氏政權為什麼會敗的如此的快,法元的通脹,金融系統的崩潰是主要的原因。

替宋子文背罵名和黑鍋的孔祥熙

抗戰時期扛起民國金融的山西人

隨著日本侵佔東北後,1933年,宋子文出席華盛頓和倫敦舉行的國際經濟會議回國後,發現因「剿共」使國庫的赤字又增加了6000萬元,一氣之下辭去財政部長及行政院副院長之職,蔣介石隨即任命孔祥熙臨時接替宋子文。這位被現代歷史書上稱為資本家的孔祥熙臨危受命為中國的抗戰勝利立下了漢汗馬功勞,尤其是以汪精衛和周佛海江浙系爆發的偽政府時期,蔣的後方只剩半壁江山,在整個抗戰期間,孔祥熙這個山西人利用他的晉商體系進行理財,在軍事耗費巨大的情況下,蔣的財政系統始終在艱難而正常的運轉,法幣也未出現惡性通脹。直到1947年孔祥熙離開中國到美國定居前。臨行前一些舊友到家中送行,孔祥熙但見家中冷清,院內枯葉滿地,不禁怨恨陡出。當時他對舊友說:「都說我敗家敗國,我在抗戰時期做了7年的財政部長,給宋子文留下了9億美金和6000萬兩黃金,現在全叫宋子文弄光了。」宋子文在歷史書中被受到讚揚是有原因的,他屬於江浙海外留學親美派系,金融政策效仿美國,加速了資本的集中,法幣的通脹加速了民國蔣氏政權的倒臺。

蔣氏政權離不開晉系商人的支持

正統的晉系商人比南派商人多了幾分野心

明清政府中晉商靠著外貿和鹽業稅統治了中國的金融業,在隨後的幾百年歷史中晉商匯通天下,富可帝國,尤其是清政府籤訂條約交不出戰爭賠款的時候,每次都是晉商傾其家蕩替政府賠款,晉商在山西5000年歷史文化的薰陶中,知道先有國才有家,當清政府完全垮塌後,晉商在中金融業的統治地位逐步被徽商和江浙南派商人所掌管,相比較晉商中華文明起源地的山西,有非常強烈的統一願望,而江浙南派商人們卻偏向安定,在江南水鄉中歌舞昇平,從南宋和南明政府的軟弱就可以看出,所以歷史上的南京政權一直都是以短命王朝而存在。第一、山西自古一直地處西北邊關,身上有一定的血性,貧瘠的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晉商們需要離家出去討生活。第二、徽系江浙南派商人地處山清水秀的平原,本身就有一種安定的思維,富饒的魚米之鄉,長三角洲上成長起來的商人們從小的生長環境優越,骨子裡有種浪漫感,缺乏西北塞外的危機感。

孔祥熙的人生軌跡

被歷史黑化的孔祥熙

孔祥熙被歷史記載為無良的資本家,背負很多的罵名,但是從民國的歷史記載來看,孔祥熙是個理財經商的高手,為蔣介石穩固政權創立了經濟基礎,這也是蔣介石一直很看重孔祥熙的原因。當孔祥熙被宋子文架空後,看著民國的金融系統逐步崩潰,自己也在1947年心灰意冷的出走美國。

宋史姐妹的聯姻構造起整個民國歷史

孔祥熙,山西省太谷縣人,亦商亦儒的家庭,1912年,夥同五叔孔繁杏設立樣記公司,向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經銷亞細亞殼牌火油的總代理權。這一獨家經營,每年給孔家帶來可觀的利潤,使孔祥熙成為當時晉商群體中重要一員。1914年春孔祥熙和宋靄齡在橫濱結婚。1915年秋,孔祥熙夫婦從日本回到太谷。孔利用歐戰期間國外需要軍工原料,把陽泉所產鐵砂運往天津出口獲利;又創辦裕華銀行作為融通資金的樞紐。被山西督軍兼省長閻錫山聘請擔任督軍公署參議,成晉商人脈的重要樞紐。1925年初,孫中山臥病京中,孔祥熙「左右護持、無間晨夕」,是《總理遺囑》的籤字人之一。

宋美齡和蔣介石的婚事由孔祥熙促成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南京政府成立,孔祥熙和宋靄齡極力勸誘內弟宋子文背棄武漢政府投蔣,為南京政府理財。在寧漢分裂期間,孔暗中奉蔣介石之命,奔走於滬、寧、豫、晉各地,拉攏馮玉祥、閻錫山等支持蔣介石。在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婚事上,孔和宋靄齡說服了宋子文和宋母,促成這一影響深遠的政治婚姻獲得成功。

山西省中國歷史上的金融中心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看清楚很多東西,假的永遠真不了,真的也永遠假不了,成王敗寇中國只為勝利者書寫歷史,但是歷史的真實性始終都存在!歷史上的晉商眾橫中國歷史幾百年,雖然被很多人所詬病,靠著政權支持鹽引發家,但是最早的票號和山西5000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也是晉商成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木質建築作為古代科技最牛的體現,山西省境內70%的地上歷史文物就是中國能工巧匠們的博物館!

相關焦點

  • 厚實木門後的晉商:孔祥熙故鄉的財富故事
    這對年輕夫婦的名字叫孔祥熙和宋藹齡。日後,他們將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家庭之一。宋藹齡對這次旅行,內心充滿了不安。1973年,美國傳記作家羅比·尤恩森,曾用這樣的語言描述了宋藹齡內心的感受:「據她所知,那裡的生活是艱苦的,原始的。」但以後發生的事證明,宋藹齡完全想錯了。
  • 1948年民國政要最後"全家福":宋子文等缺席(圖)
    這張多達191人的合影被稱為民國政要在大陸的最後一張「全家福」。但是,這張「全家福」的政要並不全,甚至有幾位參加覲賀的高級官員都沒「露面」。他們去哪兒了呢?在1947年的制憲國大上,80多歲的吳稚暉擔任主席團主席。到了1948年的行憲國大,年邁的吳稚暉依然「捧場」,入選主席團。5月20日上午十點在國民大會堂總統、副總統就職儀式上,吳稚暉作為監誓人,監誓總統就職儀式。但在儀式結束後,吳稚暉沒有隨行到總統府,畢竟在政府中沒有擔任要職,在這個場合坐哪都是個難題。
  • 四川通報江油大橋垮塌原因:自然災害
    原標題:四川綿陽通報江油大橋垮塌原因:為突發性自然災害中新社綿陽8月2日電(楊超 曾雲)  經過20餘天的深入調查,四川省綿陽市2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7.9」江油盤江大橋垮塌事件原因:為一次突發性的自然災害。
  • 輝煌幾百年的晉商,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最後又為何沒落?
    在明清兩朝,有這樣一群商人,他們走南闖北,經營票號,經營鹽業,在兩個朝代五百年的商業歷史上叱吒風雲。他們就是赫赫有名的晉商,今天我們來講講關於晉商的故事。
  • 民國大師眾多,為何錢學森1947年回國探親,不願意留下?
    我們都知道,他當年回國之艱難,曾歷經美國的各種阻攔一度被扣押五年之久,最後還是自己的一封親筆信通過各種途徑交到了周總理手上,才有了後來的回國之路。可是,早在1947年,錢學森曾回國探親,並在國內呆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麼在當時他不願呆在國內為國效力呢?原來,在這次回國探親的過程中,他走遍了民國科技部的每一個角落,自己的所見讓他對國民政府充滿了失望。
  • 1947年民國教育部國立大學排名,大部分仍是名校,復旦、河大巨變
    但是在1947年,民國教育部曾評選出20個最強國立大學,並進行了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時的民國大學是怎樣的一個狀況。我們看到,民國教育部排名第一的是國立中央大學,可能在1946年還存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時誰第一還不好說,但是,當1946年之後,國立西南聯聯合大學一分為三,之後,國立中央大學再佔據第一就沒有太大的爭議了。
  • 重走晉商萬裡茶路|張家口站:上下兩堡兩相望,目送晉商南來北往...
    1938年,63歲的高維嶽在北京病逝。在此之前,他保持中國人的氣節,拒絕參加日偽政權。如今,他書寫的「大好河山」成為張家口的城市名片,而大境門也成為張家口的標誌性古建築,被譽為「萬裡長城第一門」。「境門」即邊境之門。「這是長城上唯一的一道以『門』命名的關口。」高貴認為,「關」是守的,「門」是供車馬行走的。
  • 一言不合,他將手中墨盒飛向孔祥熙,蔣介石無奈苦笑打圓場
    明朝第一清官是海瑞;清朝第一清官是于成龍;如果說民國第一清官,那麼非石瑛莫屬。石瑛,字蘅青,湖北陽新人,早年留學比利時、英法等國,曾任歐洲同盟會負責人。作為一名國民黨元老,他一生身居高位,但卻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嫉惡如仇,被民眾尊稱為「民國第一清官」。
  • 馮學榮:1947年的民國,為什麼會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問:1947年內戰正酣的時候,國統區(國民黨統治區)突然爆發了惡性通貨膨脹,這是為什麼?答:1947年爆發的惡性通貨膨脹,其實是根源於抗戰,你要知道,打日本雖然壯烈,但是不要忘記,任何戰爭都是毀滅財富的事情,當時民國作為一個窮國,打了8年的抗日戰爭,國力早已拖垮了,在抗戰中後期,國民黨的稅收不上來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靠印錢了,所以民國的通貨膨脹,其實從抗戰時期,就已經悄悄開始了。問:但是,通貨膨脹有一個滯後性。答:對。滯後性。
  • 1934年蔣介石、孔祥熙和宋子文攫奪中國銀行,開始金融壟斷
    1911年11月,陳錦濤實施了其將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的計劃……近代中國影響最大的銀行非中國銀行莫屬。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將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此時的中國銀行是個官商合辦的銀行,經常充當政府的帳房,中行為擺脫深受政局影響的困境,力謀自主經營,幾經努力得以實現。
  • 遊山西祁縣是晉商「萬裡茶道」的中樞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這條茶道,就是17世紀至20世紀初由晉商開拓並主導、沿線商民共同參與運轉的一條從福建武夷山到俄羅斯恰克圖、跨越亞歐大陸的萬裡茶道和商貿大道。300年的萬裡茶道充分體現了晉商家國一體的價值觀、以義制利的誠信觀和勇於開拓的發展觀。
  • 民國算不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它不是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嗎
    民國在大部分時間裡,有一個統一的政權。不過,就算民國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其實也不算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朝代。為什麼這麼說呢?民國時期也是這樣的。當袁世凱因為稱帝,遭到全國人民的強烈反抗,致使袁世凱的政權倒臺,袁世凱死後,全國一下就失控了,段祺瑞、張作霖、吳佩孚等軍閥割據一方,除此外,還有川軍、黔軍、滇軍等各種各樣的勢力。這些勢力獨霸一方,全國很快就進入了古代那種諸侯割據的戰亂時代。雖然後來國軍崛起,通過北伐戰爭,以及中原大戰等各種戰爭,基本上實現了統一。但是,這種統一其實只是表面的。
  • 蔣介石1947年已感到處在「生死成敗的關頭」
    編者按:《紅巖春秋》發表文章《1947年,國共勢力如何反轉》。文中記述1947年蔣介石感覺到不論是自己還是國民黨的統治,已經處在「生死成敗的關頭」。摘編如下。 毛澤東曾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
  • 快速解讀民國封中的郵戳年份
    圖文-麥國培民國時期的郵戳年份有使用公元與民國紀年兩種,如何區分,見過很多老司機也翻車,更別說新手了。小弟浸淫中國郵史一段時日,得出少少不成熟的經驗,今分享出來,或許可讓新手參考一二,歸納如下:1.使用中文小寫數字者,99.99%為民國紀年,即加上「11」就是公元紀年,如民國「三年」+11=1914年,民國「三十八年」+11=1949年。附圖是康樂郵局的民國「廿五年」+11=1936年。2.使用阿拉伯數字者,特容易搞混,因為有可能是公元紀年,也有可能是民國紀年。但記住一個郵資界限就能輕鬆區分。
  • 1947年的物價
    [摘要]在民國廿四年法幣政策實行前,一個擁有三千萬塊銀元的大富翁,則到了十三年後的今天,他所有的錢折合成原來本位銀元的話,他便只有一分二釐五毫了。 在民國廿四年法幣政策實行前,一個擁有三千萬塊銀元的大富翁,如果他是個安分良民,遵守政府法令,將他所有的現款總是放在家裡,既不活動圖利,亦不注意保持幣值,則到了十三年後的今天,他所有的錢折合成原來本位銀元的話,他便只有一分二釐五毫了!
  • 毛澤東為什麼要在1947年"放棄"延安?
    毛澤東要放棄延安?為什麼要放棄延安?這是當時延安的許多軍民都想不通的,從感情上不能接受。當時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師哲就想不通。他回憶說: 「在延安保衛戰打響後的一天晚上,我特地從棗園騎馬急行幾十裡趕到王家坪去見毛主席。」「我憂心忡忡地問主席備戰工作到底應該怎麼做?一定要疏散嗎?可否設法保住延安而不撤退?」
  • 蔣介石1947年曾認為國民黨統治已經處在生死成敗的關頭
    1947年,對黨中央與毛澤東而言,是歷經艱難的一年,又是走向勝利的關鍵一年。此時,人心向背正急劇變化,這是解放軍由被動逐步轉為主動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產黨人奪取政權的最根本原因。1947年5月前後,全國各地,特別是國民黨佔據的各大中城市陸續掀起了「反內戰、反飢餓、反迫害」, 「反對美帝國主義幹涉中國內政」等一系列大規模運動,形成了繼人民解放軍對蔣介石集團軍事鬥爭之外的第二條戰線。這樣,國民黨的地位更加孤立,其敗績也更加顯現,從1947年下半年開始,逐漸走上下坡路,其所領導的軍隊越戰越怯,士氣大跌。
  • 【歷史】民國共38年,就鬧了38年饑荒,無一日不饑荒,餓死2億人
    國民黨在大陸統治期間極端糟糕的經濟與民生,是其喪失大陸政權的最主要原因,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軍事因素也只是客觀作用,喪失民心天怒人怨才是最根本的
  • 1945—1947:吳紹同鏡頭裡的上海老照片(一)
    1947年,吳先生應聘到臺灣從事攝影工作,上海的攝影活動遂告結束。  在此,將吳先生分幾次寄來的作品,分類介紹如下(以拍攝年份為序):  一、航模比賽  航模一直是愛好者們不懈鑽研的項目。  二、蔣介石在上海  1945年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到上海三民主義青年團三分部參加抗戰勝利慶祝會。
  • 民國時期最後的名媛,年輕時風華絕代,現今已經103歲了
    在民國時期,被稱作「名媛」的女子,一定都是有著姣好的外貌和殷實的家底,還有著優雅淡定的氣質,這些人是所有人心中的女神。今天要說的這個人就是一位出生在富貴家庭中的人物,她的曾祖父在李鴻章手底下辦事,還創辦過非常多的企業,經營著一家錢莊,也是當地最為有名的一位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