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兇發現者晚景悽涼,聶樹斌案的句號還不完整

2021-01-20 澎湃新聞

澎湃特約評論員 閔蕭


距離聶樹斌案平反馬上就要2年,但聶樹斌案真兇發現者鄭成月的個人命運轉機,仍遲遲未來。據《民主與法制時報》報導,「聶樹斌案」平反後,鄭成月仿佛失去了生存動力,眼下,身患9種病的他,躺在病床上,靜靜地面對孤獨。


鄭成月  民主與法制時報 圖


2005年,從警第10年的鄭成月在偵辦案件時,意外發現王書金案與聶樹斌案的「聯繫」。隨後在對所有證據核查後,他堅信聶樹斌是被錯殺。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此事無果,鄭成月向媒體披露了案情疑點。隨後,聶樹斌案得以正式進入公眾視線。


但案件成功引發關注的同時,鄭成月也隨即陷入了漩渦之中。當年8月,遭到曾偵辦聶樹斌案的民警舉報,有關部門專門派了調查組,對鄭進行6個月調查,卻沒發現問題。可即便如此,2009年,鄭成月還是得到通知,不再擔任副局長,理由是「給年輕人讓路」,並收了辦公室。


當聶案離重審越來越近,鄭所遭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2015年其妻子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30萬元用於治病,由於未能按時還款,公司將其起訴。鄭成月說,負責審理此案的磁縣人民法院偽造籤字送達判決書,並在2016年凍結他全部工資至今,且未按法律規定給其預留生活費。由此,如今身患多種重病的鄭還面臨著醫藥費的難題,可謂晚景悽涼。


自與聶案產生聯繫開始,鄭成月的人生接連遭遇「被撤職」、被舉報、銀行帳戶被凍結等系列厄運。我們或許難以直接將此全部歸咎為打擊報復,但如此多的頓挫降臨到一個冤案舉報者、認真辦案的民警身上,既超出了「好人得好報」的社會樸素正義期待,也的確留下了諸多現實之問:


如果免職是正當職務調整,官方為何未正式宣布免職決定?有關已落馬的前高官曾指明對鄭進行打擊報復的傳聞是否屬實?磁縣法院偽造籤字送達判決書,並違規停掉全部工資,到底有無外部力量的幹預?這些疑問在聶樹斌案平反即將2周年之際,該有一個完整的、權威的說法了。


自始至終,鄭的個人命運與聶案呈現出明顯的隱蔽關聯,卻又無法得到合理解釋,這才是最可怕的。它既滋生了人們對於權力打擊報復的慣性想像,也或進一步坐實了曾經的確有某種看不見的力量在阻擾著聶案正義的抵達。如果沒有鄭成月,或許就不會有聶案平反的一天,然而聶案平反後,曾經發生在鄭身上的一系列「離奇」遭遇依然未得到該有的說法,這未嘗不是聶案遲到的正義的一個缺角。


更重要的是,一名追求真相、嚴格辦案的民警卻落得個晚景悽涼的下場,這既是個人意義上的不公,也難免引發社會的關聯性共鳴:我們如何避免讓「舉報者」付出沉重的代價?又如何確保在面對冤案時依然能有「勇者」敢於說出真相?呼格吉勒圖案的平反離不開新華社內參記者湯計,聶案平反的起點是從鄭成月的挺身而出開始,讓這些人能夠善終,得到公正對待,也就是保護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時至今日,鄭成月依然拍著胸脯告訴記者:「我鄭成月做事,從不後悔,問心無愧,我誰都對得起!」一個正派社會理應讓這種「問心無愧」追求正義的人得到正義。否則,一定是我們的社會正義系統出了問題。


為眾人而抱火者,不可使其厄於風雪。對於很可能去日無多的鄭成月,當地相關方面該立即啟動「搶救式救濟」和正名行動。當年去職到底所為何由?鄭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足夠保障?這些問題懸而未決,聶樹斌案就難言真正劃上了句號。



本期見習編輯 周玉華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王書金案發回重審後一審宣判,未被認定為「聶樹斌案」真兇
    王書金為何沒被認定為「聶樹斌案」真兇?王書金的辯護律師周兆成稱,此次庭審,除了關於「王書金1994年11月21日強姦並殺害被害人劉某某、1995年農曆八月初的一天強姦並殺害被害人張某芳、1995年農曆七月下旬的一天強姦被害人賈某某後殺害未遂」三起案件認定不變外,還將先前未認定的「1993年11月29日強姦並殺害被害人張某芬」也認定了。
  • 王書金案11月20日開庭審理 辯護律師:王書金堅稱他就是聶樹斌案真兇
    在會見王書金時,王書金告訴周律師,他「活著每天都是折磨」「要以死謝天下」,同時,他也再次聲稱自己就是聶樹斌案的真兇。他還感謝之前的辯護律師彭思源律師,之前幫他把「孩子的照片找來了」,他無以回報。 2005年,王書金涉嫌數起強姦殺人案被抓獲;2007年,邯鄲市中院以故意殺人罪和強姦罪一審判處其死刑;隨後,認為自己主動供述有重大立功情節可免一死的王書金不服,上訴至河北高院,2014年,河北省高院二審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認為聶樹斌案不是王書金所為。
  • 王書金姦殺案重審,當事人曾宣稱聶樹斌無罪,他的案子有多詭異?
    (審判內容來源於人民日報)聶樹斌因為王書金而背負著殺人和強姦的罪名,並最終走上了斷頭臺,死時年僅21歲。王書金因為聶樹斌案則至少多活了8年,別人上訴通常是希望減輕罪行,而王書金上訴的理由卻是:認為起訴書沒有認定其在玉米地的強姦殺人案的犯罪事實,而正是這個事實導致了聶樹斌的冤死。通俗的來說當年判決的場景如下:王書金:人是我殺的,我才是兇手!
  • 王書金案,沒完
    除了上述檢方起訴的四起案件,王書金還曾主動供述,1994年石家莊西郊玉米地姦殺康某某案是他所為,而該案「兇手」聶樹斌本已在1995年時就因該案被處死刑。王書金的供述推動了聶樹斌案的平冤,但王書金始終未被認定是該案真兇。11月20日,邯鄲中院重新開庭審理王書金案。11月24日,邯鄲中院作出判決,在認定此前三起案件的基礎上,認定張某芬案系王書金所為,判處王書金死刑。
  • 「人到六十,晚景悽涼」:若在這四件事上不能避免,一定晚景悽涼
    所以,文字覺得,「人到六十,晚景悽涼」:若在這四件事上不能避免,一定晚景悽涼。那麼,文字覺得的這四件事,究竟是指什麼呢?◆第一件事:負債纍纍。人到六十,我們已經退休了。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往後餘生的一切都是態度決定的:我們的思想,它們會成為我們的語言;我們的語言,會成為我們的行動;我們的行動,會成為我們的習慣;我們的習慣,會成為我們的性格;我們的性格,它會成為我們的命運。
  • 女人選擇孤獨終老不結婚,一定會晚景悽涼嗎?
    她表示,自己再也不結婚了,一個人蠻好的,不用怕失去誰,也不用等誰回家,不用受他在外面是否會愛上別人的擔心和煎熬,覺得孤獨終老也不是什麼問題。但她代表不了所有女人,也不是每個女人都能孤獨終老不結婚也過得好。這位女士的例子,只適合那些結過婚已經有孩子的,並且有經濟基礎的。這樣子,她只要不怕孤獨,就可以不再結婚,獨自過著閒散的日子。
  • 王書金案重審一審宣判:等待死刑的日子裡再獲死刑
    本案重審開庭時,王哲峰委託刑事附帶民事代理律師胡勝利提出兩項訴訟請求,一是希望法院認定王書金為張某芬案真兇,二是賠償被害人家屬70餘萬元民事賠償。11月24日本案宣判,法院認定王書金為張某芬案真兇,同時判決王書金賠償張某芬家屬經濟損失37887.5元。
  • 因案件出現了新證據 王書金案將於11月20日重審開庭
    經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刑事審判專業委員會討論決定:不核准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維持第一審以故意殺人罪、強姦罪判處被告人王書金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的刑事裁定;撤銷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第二審裁定和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發回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據此前媒體報導,張某芬被害案疑似上述出現新證據的張某乙被害案。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很多家長之所以會那麼熱衷於催著男人女人早點結婚早點生孩子,無非也就是在擔心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會孤苦伶仃,等到身為父母的他們去世之後,他們的孩子或許會變得晚景悽涼。但事實上,並非不結婚沒孩子的人一定會晚景悽涼,也並非結婚生孩子的人一定會晚年幸福。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一、窮困潦倒。
  • 這三種人,註定晚景悽涼,別不信
    然而,人生不過百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男人年輕時造的惡因太多,終會導致老年的時候,自食惡果,晚景悽涼。現實生活中,以下這三種人,他們年輕時,沒有善待自己身邊的人,沒有善待自己的未來,才給自己的晚年埋下了最大的隱患。年輕時,不善待自己的妻兒,到老了自己吃苦。
  • 人到中年,如果還喜歡「沉迷」於這些事,多半會晚景「悽涼」
    因為只有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有規劃,你才能在事情來臨之時,做到臨危不懼,臨危不亂。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只想著得過且過,混一天是一天的過日子。那麼等你老了,或者遇到事情的時候,你又如何去接受現實,去讓自己過上更想要的生活呢。可是人就是很奇怪,就算明白這樣的道理,但真正能正確面對自己人生的人,卻少之又少。更別提什麼有計劃地去生活了,更多的時候,人們都執迷於自己以為的,喜歡的事裡面。
  • 人到六十,要避免晚景悽涼
    一晃人就會步入老年,六十也許就是人生的分水嶺,人到六十,生命之舟行駛到一個平穩的港灣,就要規劃自己的老年生活了,老年了,奮鬥了一輩子,該享清福了,這個時候如果落得個晚景悽涼,就很不好了,那麼,怎麼才能避免如此的結果呢?
  • 「過度善良,晚景悽涼」:這四大「善人」給我們敲響警鐘,醒悟吧
    這樣的人,因為他們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違背了法律和道德,受到懲罰,也是一種咎由自取。對於這樣的人,有的人卻表現得非常有愛心,甚至 還不惜在他們陷入困境的時候,給他們施加幫助,結果,這些人獲得幫助之後,變本加厲地傷害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陷入更加的恐慌之中。
  • 人到四十,別丟了這三個「護身符」,才能避免晚景悽涼
    一個過來人告訴我,人到四十,要注意不要弄丟了這三個「護身符」,才能避免晚景悽涼啊。那麼,這個過來人說的「護身符」,究竟是指什麼東西呢?02第一個「護身符」:我們的身體健康。過來人說,人到四十,我們已經開始人到中年了。這時候,我們已經成為家庭的頂梁柱,我們的肩膀上,承擔著更多的家庭重任。
  • 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這幾個特徵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很多人到了老年,落得晚景悽涼的結局,孤苦無依,就像一棵冬天的樹,看起來都不寒而慄。真正晚景悽涼的人,有以下幾個特徵,希望你一個都沒有。1.弄丟了自己的愛人,越老越孤獨。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一個人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本事很大,人也長得漂亮,哪怕是離婚了,也隨便可以重新找一個愛人,可以建立更幸福的家庭。
  • 吹火口的人,晚景悽涼
    2、嘴巴很大不緊湊鬆弛而且閉不緊,女人有此相,比較不重貞操觀念,在性方面比較開放,並且沒有理財觀念,理財能力差。8、覆舟口的人(俗稱翻船嘴),與兒女緣份淺薄,而且有此相的人,容易離婚。俗稱「嘴角向下「。
  • 「晚景悽涼」的男人,多半都有這樣的性格特點,但願你沒有
    特別是對於一個男人來講,在外面要維護好人際關係;在家裡要維護好一個家庭,男人在這些方面大多都起著主導作用,如果一個男人的性格相當的不好,那就會導致在外面和誰都處不好;家裡也被搞得一團糟,而且,還有可能會導致一種更不好的情況產生,那就是:晚景悽涼。如果一個男人的性格過於不好,家裡家外都讓他得罪個遍,到了晚年,悽涼也是難免。
  • 這幾位當年很火的明星,晚景悽涼潦倒,你最惋惜哪一位
    這幾位當年很火的明星,晚景悽涼潦倒,你最惋惜哪一位?第一位,劉家輝。可能很多人對「劉家輝」三個字不熟悉,大家請看圖1,應該記起來了吧?在1974年,劉家輝進入電影圈。1978年,劉家輝因為是因為電影「少林36房」,一躍成為香港當紅武打明星。
  • 退休後再無聊,也別糊裡糊塗的混入這3個圈子,否則晚景悽涼
    退休後再無聊,也別糊裡糊塗的混入這3個圈子,否則晚景悽涼在退休後,很多人從一個工作繁忙的狀態轉換成了每天閒來無事的狀態,多少會感到一些不適應。剛開始能夠得到休息,或許還認為不錯。可一旦時間長了,就會覺得虛度光陰,自己的人生沒有價值,想要找點事情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