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特斯聯AI CITY是我國數字...

2021-01-18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12月15日,由西部(重慶)科學城、光大控股、特斯聯科技聯合舉辦的重慶城市智能科技研討會在渝開幕。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出席會議並針對我國物聯網標準建立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我國物聯網經過十年的發展,產業鏈逐漸完善,標準化水平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在程多福看來,新基建可分為三類,一是信息基礎設施,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三是創新基礎設施。而信息基礎設施則包括算力基礎設施、新技術基礎設施、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其中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包含了物聯網,物聯網,衛星物聯網,物聯網是底層的支撐技術,同時也是創新基礎設施重要的連接對象。從全國範圍來看,我國已經形成了重慶、無錫、杭州、福州等多個物聯網中心發展城市。尤其重慶市,目前物聯網發展年增速達到30%。2020年4月,隨著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的開工,重慶還將建成全球首個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程多福出席城市智能科技研討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目前,我國物聯網標準化水平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已發布的26項物聯網國際標準中,我國主導8項,佔全球總量40%;在研的物聯網國際標準/技術報告20項,我國主導或參與12項,佔比60%",程多福指出,"政策支持是我國物聯網產業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十三五'期間國家和地方不斷優化政策環境,持續加大物聯網方面的政策供給,統籌協調,直接促進了我國物聯網產業近年來的飛速發展。"

目前,我國物聯網應用主要有三個場景:一是數位化轉型。物聯網已經在諸如遠程運維、能源監測、安全生產等領域實現落地。以特斯聯為例,目前特斯聯已圍繞社區園區、公共事業、電力能源、零售文博等場景打造相關AIoT解決方案近9000個,助力城市產業鏈升級。二是現代化治理。應用於公共事業管理的物聯網正在加速落地,例如杭州城市大腦圍繞數字治堵、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通過AIoT技術實現城市的全面數位化轉型等等。在特斯聯已完成落地的智慧服務項目中,實現案件發生率下降 90%以上,節省建築運維人力成本 40%,降低能耗 30%,服務超過千萬人口,為城市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生產和生活服務。第三是智能化生活。目前我國消費物聯網應用正在實現突飛猛進。以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AI CITY為代表的城市智能化解決方案正在從新經濟業態、新城市產業鏈結構出發,全面推動城市生活形態與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與此同時,我國物聯網的安全保障也正在穩步推進。國家從相關的法律、法規層面、政策層面,已經對物聯網的安全做了一些布局。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經出臺了318項標準,未來在物聯網汽車,車載電子方面還將陸續出臺相關標準。

2020年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了《數字孿生應用白皮書》。白皮書描述了數字孿生在國內的應有場景,指出我國數位化轉型已經從智能製造、社會治理、個人消費等方面已經全面向經濟、社會、生活滲透。該白皮書對當前我國數字孿生的技術熱點、應用領域、產業情況和標準化進行了分析,同時收錄了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建築、智能製造、智慧健康6大領域的31個應用案例,其中特斯聯作為智慧城市領域重點標杆案例入選《數字孿生應用白皮書》,並在數字孿生圖譜的多個維度被反覆提及。白皮書指出,在城市物聯網的頂層設計與應用層面,特斯聯為城市的數字孿生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落地方式,即通過AI CITY的系統建設,提供統一的平臺底座,適配於上層各種不同的垂直場景應用,以滿足城市數字孿生通過集成多學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方式全面實現對現實世界的虛擬映射的初衷。特斯聯 TACOS(特斯聯智能城市作業系統) 作為支撐 AI CITY 的新基建設施,以 AIoT 體系為基礎,利用實時全量的城市數據,建立起整個城市多維度的數字孿生模型。

程多福強調,物聯網新基建建設正在面臨三大新變化:一是投資主體由傳統財政投資向社會投資和企業投資轉變。二是所有權屬性正在由公用設施,向多元化轉變,可能是企業的私有設施,也可能是家庭的私有設施。第三是業態不斷創新,涉及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鑑於此,物聯網標準化體系也將不斷適應這些新的變化,未來將逐漸依託標準化組織及產業聯盟,為企業提供標準的研製、驗證、測試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一站式的服務,並且面向多種應用領域,助力上下遊廠商無縫銜接。特斯聯作為人工智慧物聯網領域的翹楚,正是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吸引上下遊優秀合作夥伴加入標準化體系建設的代表。

相關焦點

  • 城市「匠人」特斯聯鍛造AI CITY新生態
    作為城市數位化轉型的全棧式模型,特斯聯AI CITY正在通過多樣化的城市生態平臺不斷收割城市場景,融合產業鏈條,力圖為落地區域帶來從底層技術到生態環境,再到數字場景乃至產業鏈條的全方位升級。隨著AI CITY在全球範圍內的推進,一種以城市智能科技(Urban Tech)驅動的城市創新模型正在形成。
  • 新華財經|光大控股旗下「特斯聯」宣布AI CITY落地重慶
    特斯聯歷經5年時間,通過近9000個場景智能化項目積累,以雲、邊、端全棧產品矩陣和背靠光大系的資源優勢,讓特斯聯成為未來城市的重新定義者,並為AI CITY的可持續性發展和超大規模復用提供核心動力。中國光大控股新經濟基金總經理、特斯聯科技集團執行長艾渝介紹:「特斯聯AI CITY從第一刻起就是數位化環境的締造者並為新物種而生,同時AI CITY本身也是新物種。
  • 特斯聯CEO艾渝:AI CITY顛覆城市數位化路徑
    近日,特斯聯創始人兼執行長艾渝作為中國40歲以下商界精英受邀出席財富創想會,並在現場分享了特斯聯在城市數位化領域的最新創想,介紹了AI CITY(特斯聯人工智慧城市)將是顛覆城市數位化的全新路徑。這是特斯聯作為智能城市頂層設計者,通過具象化的AI CITY聯接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時的必然使命。實際上,特斯聯AI CITY(人工智慧城市)的意義不僅在於以數字孿生的形式對當前城市物理狀態進行全面映射,更重要的是,通過對城市智慧場景的打通與融合,徹底改變城市實體的樣貌,讓城市生活真正進入了一體化、無卡頓的智能化快車道。
  • 光大控股與瀋陽市政府戰略籤約,特斯聯AI CITY為東北振興注入智能...
    光大控股與瀋陽市政府戰略籤約,特斯聯AI CITY為東北振興注入智能活力 2020-09-09 15:55:00來源:北國網
  • 我國毫米波通信標準IEEE 802.11aj-2018正式發布,推動相關技術發展
    > 2018年8月,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正式發布了IEEE802.11aj-2018《信息技術系統間遠程通信和信息交換區域網和城域網特定要求第11部分:無線區域網媒體訪問控制和物理層規範補篇3:支持中國毫米波頻段(60 GHz和45 GHz)的增強超高吞吐量》標準(Information Technology--Telecommunications
  • 數字經濟發布|中控技術登陸科創板市值突破500億;中國人工智慧專利...
    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2020年度全球網際網路領先成果主要包含以下幾項: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面向服務的未來網絡試驗環境與技術創新」;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神龍:新一代軟硬一體化虛擬技術架構」;高通技術公司「高通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賦能中國首批5G物聯網終端和應用落地」;浙江大學、之江實驗室的億級神經元「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卡巴斯基及子公司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DeepTech 發起國內首支合成生物...
    參與互動   2020年11月11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信息與生物技術(IBT)之創新醫藥院士論壇上,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與北京演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DeepTech)就「星博生輝合成生物產業基金」(以下簡稱星博生輝基金)項目進行籤約。
  • 中國電科(11月16日-11月22日)要聞回顧 | 資訊輕閱讀
    我國首個深空天線組陣系統正式啟用1)王勇調研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工作並主持召開座談會11月20日,國務委員王勇在北京調研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工作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期間,王勇來到中國電科所屬企業深入考察集成電路裝備研製現場,詳細了解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進展情況和面臨的困難問題。
  • 盤點2020年,緊跟科技進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做了20件事
    論壇上,魯昕會長作了《十四五: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大有可為》主旨報告,以我國科學技術的「卡脖子」問題清單切入,探討了我國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點突破方向。5舉辦2020年「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建立「數字職教」國際合作機制11月26—27日,2020年「一帶一路」職業教育國際研討會在深圳召開。
  • 2020-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預測分析
    2013-2019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  數字產業化即信息通信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技術、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等,具體包括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從結構上看,數字產業結構持續軟化,軟體產業和網際網路行業佔比持續小幅提升,分別較上年增長2.15和0.79個百分點,電信業、電子信息製造業佔比小幅回落。圖表 2013-2019年我國數字產業化增加值規模及增速
  • 【資訊】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1)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之一——數字產業化數字產業化即信息技術、及通信產業,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提供技術數字產業化包括電子信息製造業、電信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網際網路等行業,具體包括但不限於5G、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2019年數字經濟穩步發展,據信通院白皮書統計,數字產業化增加值達到7.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7.2%。
  • 客戶案例解析 特斯聯
    更多實時新鮮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AP20191017更多實時新鮮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SAP20191017特斯聯以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應用技術為核心,為政府、企業客戶提供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務方面智能化的科技服務,在社區園區、能源電力、零售文博等場景中已形成了行業領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 特斯聯智慧機器人「兄弟」上崗服務
    9月4日晚,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即服貿會)在北京盛大開幕。本次服貿會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線下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特斯聯智慧機器人「兄弟」——泰坦服務機器人、泰坦巡控機器人成為現場備受關注的「流量明星」,為參會者提供接待賓客、現場諮詢、體溫檢測、引領帶路、播報提示等多項服務。
  •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召開 構建產融新生態 賦能數字新經濟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產融合作促進工業網際網路生態發展」專題於11月19日在湖北省武漢市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隆重召開。專題由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聯合主辦,工業網際網路推進委員會、華炫鼎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出席並作主旨發言。
  • 商用航天測運控標準化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我市舉行
    12月28日下午,商用航天測運控標準化產業聯盟成立大會在我市舉行。市長李智遠致辭。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吳延旗主持。副市長宋桂合、中央網信辦信息化局原局長徐愈等出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黨委副書記張新明講話。
  • 我國氣象傳真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本報訊 今年(十月一日)是我國第一組氣象傳真廣播開播十五周年。十五年來,氣象傳真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它由單一的天氣圖廣播網發展為能傳輸多種圖象、圖形和數據的綜合通信網。目前,我國不僅擁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無線傳真廣播網,而且擁有先進的省以上有線高速傳真通信網。
  • 社科院展望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巨大規模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2日在京發布《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測算與「十四五」展望研究報告》。《報告》預計,「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到2025年數字經濟規模能夠達到326724億元,數字經濟整體名義年均增長11.3%,其中「數字產業化」部分年均增長10.3%,「產業數位化」部分年均增長12.3%。
  •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發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用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打...
    □ 本報記者 徐 風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是全國物品編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87)和全國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267)的秘書處承擔單位。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在保障疫情防控應急物資的配置效率,保障百姓生活所需商品的供給效率上,兩家技術委員會發揮了強大的基礎性作用。
  • 富力集團產業研究院及創新投資公司成立發布會圓滿完成
    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先生,廣州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張曉波先生、廣州市大灣區辦專職副主任章旺平先生以及各區委區政府領導;暨南大學原校長、"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胡軍先生、暨南大學副校長王兵先生、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先生等高校及研究機構代表;富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力先生、富力集團副總裁兼華南區域公司董事長楊曄先生、富力集團副總經理、產業研究院院長兼創投公司董事長李紅衛先生等富力集團領導出席本次發布會
  • 中國信通院牽頭編制的全球首個AI 晶片基準測試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2021-01-04 15:34:01 來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