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軒、秦昊「瞎了眼」為拍這部電影,而我看到了華語電影的良心

2021-01-08 劇扯兩言

除了「怪」, 健全人還能認識怎樣的盲人形象?

影視劇中的盲人角色,往往被兩種極端設定所綁架,不是被「神話」就是被醜化。

《射鵰英雄傳》裡的柯鎮惡是眼盲的,武功高超可脾氣古怪。《聞香識女人裡的盲人》上校雖然智慧不凡,但其性格也是暴躁的要命。而如果是作為連姓名都沒有的小角色出現,盲人的形象則被抽象為窮困、髒臭、受辱、神經異常的符號。

換句話說,盲人形象有一個明顯的慣用標記——「怪」。這使得健全人對現實生活中的盲人形成片面的刻板印象,凡是盲人皆是怪人。

小時候,樓下住著一位盲人。我常常聽見他練習薩克斯管,卻沒有與他說過一句話。所有的孩子都認為戴著黑夜一色眼鏡的他會吃人。然而有一天,他自掏腰包請孩子們吃雪糕,一開始沒人敢接受,後來他說了一句話,孩子們接二連三都從他手裡接過了好意。他說的是:「瞎,並不傳染。我喜歡吃麵,不吃人。」

從此之後,我便漸漸明白,怪的不是盲人,而是健全人看待盲人的眼光。人們對於不了解的人與事,總是抱著某種臆想。我們假設出盲人的怪,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閉著眼睛想像著盲人在不透光的世界中做出怪事一樁樁。

就重新構建健全人對盲人生活的認知,平視話表現盲人內心喜怒的角度而言,電影《推拿》對華語電影有特殊貢獻。它用一群盲人的故事告訴主流社會,眼盲的人心不盲,盲人與正常人一樣需要滿足和尊嚴,一樣追尋愛和幸福。

健全人能否正確演繹盲人的世界?

電影《推拿》由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之一的婁燁執導。主創團隊不乏觀眾熟知的實力影星:秦昊飾演外向多才的沙復明、郭曉冬飾演老實本分的王大夫、梅婷飾演漂亮到驚豔的都紅、黃軒飾演衝動又安靜的小馬。為了演得像盲人,這些演員曾專門去盲校「體驗生活」,有意去模仿學習盲人的一舉一動。

黃軒飾演小馬

秦昊飾演沙復明

郭曉冬飾演王大夫

梅婷飾演都紅

除了「熟臉」IP,本片還啟用了完全沒有知名度的「素人」上陣,飾演小孔的張磊就是真實從事推拿工作的盲人技師。

將明眼人和眼盲的人「混搭」,婁燁這麼做既大膽又討巧。專業演員能保證觀眾的接受度,不會因為看不到熟臉而感到完全「不適」,而有盲人參演,則在細節上保留了盲人狀態的「原生態」真實。

盲女張磊飾演小孔

在這部電影中,最值得稱道的細節點,創作者有這種意識——這既是給看得見的健全人看的光影作品,也是講給盲人耳朵的故事。影片自始至終配有女聲旁白,以平緩的語速對情節做出說明,讓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人都能「看懂」電影。

《推拿》講述的是一群盲人技師的生活。在盲人按摩的黃金時代,南京街頭有一家「沙宗琪盲人推拿中心」。推拿中心就像個微型社會,只不過這個社會與主流社會相反,這裡是盲人的主場,健全人反倒處在邊緣位置。

在此工作的盲人技師,來自五湖四海,有男有女,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白天他們在推拿中心輪班勞動,夜晚他們一起牽著手回到租住的宿舍。他們推拿的手法相似,而他們的心事各不相同。有為錢發愁的,也有為情所苦的。他們的苦惱是作為一個人的苦惱,與正常人並無本質區別。

推拿中心的盲人技師

在這幅群像中,導演婁燁選擇了年輕的小馬作為串聯者。不知情為何物的小馬突然迷上了「嫂子」小孔,他迷戀小孔頭髮上洗髮水的味道,本質是被她身上的女性氣息所吸引。然而這份迷戀是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原因就在於小孔是「嫂子」,是已經和王大夫私定終身的女人。

為了湮滅這顆炸彈,小馬被盲人同事張一光指引走進了「紅燈區」。在那裡,小馬無處安放的情慾得到釋放,他愛上了特殊職業女小蠻。年輕熾熱的小馬真像一匹小馬,對待愛情的態度懵懂又衝動。

都紅說過這樣的話:迎面走過來一個人,撞上了是愛情。迎面來一輛車,撞上了是車禍。小馬撞上的像愛情也像車禍。

為了小蠻,小馬不惜與人爭鬥。結果當然是小馬被揍的不輕,可誰也想不到挨打導致了「復明」。

從這裡開始,影片的拍攝手法顯得很「婁燁」,手持拍攝加晃動模糊的畫面,大量以人物第一視角出發的鏡頭,著實看得人「頭暈目眩」,卻也符合小馬突如其來重拾光亮時的心境。他隱約看見了汽車與行人、看見了推拿中心裡的同事們,看見了對他展現笑臉的女人小蠻。

然後,小馬和小蠻消失了。在影片結尾處,雜亂居民樓裡掛出一個牌子——「小馬推拿」。那個為情所苦的小馬終於可以看著所愛的女人而感到快樂。

關於小馬意外復明的情節,有人覺得「魔幻」,缺乏醫學支撐。其實,我認為不妨看做是小馬心理意義上的「見光」,此前對情慾和愛情,他是全然「盲」的,僅僅跟從原始欲望而橫衝直撞,而受擊跌跌撞撞站起來之後,他對規則和情感有了自己的認識,如同混沌黑暗的周遭透進了光,人與物有了輪廓,未來生活了明確的憧憬。正如由音樂人堯十三獻唱的片尾曲所唱的那樣,「夢見彩虹,終於出現在我的天空。」原本隱秘的愛與情,在某一瞬間,找到了出口並非不可能。

而王大夫、沙復明等人的困題和煩惱也都一一有了結局,儘管並非所有事情都能如願以償,甚至「沙宗琪推拿」不復存在,眾人各奔東西,但盲人們一如以往向前走著。或許他們都明白,好事和壞事都是發生在生活中的常事。

電影收尾,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謝天謝地,電影維持了原著的可貴內涵,沒有以「救世主」的姿態去揣測盲人世界,而是讓觀眾看到盲人也是人,是有七情六慾、會哭會笑的人。

電影與小說原著的比較

2011年,畢飛宇的長篇小說《推拿》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對於為何要選擇盲人群體進行創作,畢飛宇有自己的理由:「因為這個特殊的人群,自中國到外國都沒有真切的來關注並用一本書來描繪,要走進他們的生活,融入他們的世界,感受他們的心情,從日常畫面而描繪出他們的真實一切。」

盲人於健全人而言,是看得見又看不見的存在。就像我們每天走在城市中,看得見凸起的黃色「盲道」,但我們通常不會在意盲道,因為它對健全人來說是可有可無的存在。盲人與健全人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但他們卻是主流社會的「局外人」。

「局外人」習慣抱團,他們通常只在盲人圈子裡「社交」,對於健全人的態度是近鬼神而遠之。那麼畢飛宇是如何打入圈子內部觀察的呢?起因是多年前畢飛宇因頸椎病常去一家盲人按摩店,久而久之,便與盲人技師們聊起家常,成了朋友。這就為日後小說創作提供了真實可信的土壤。

書寫盲人世界是有挑戰性的,倘若僅僅刻畫不幸,就不免販賣廉價的同情。而要是以獵奇的角度去誇大,則會成為喪失良心的野獸。因此《推拿》的成功之處在於,不去放大盲人身上的特殊性,才能體現出人性。說到底,盲人的生活首先是人的日常。既然是人的日常,就離開關於事業、情感、人際關係的討論,所有健全人在探索的主題,盲人也在黑咕隆咚的氛圍裡傾盡全力尋求解答。

電影由於採用視聽語言敘述,受制於時長限制,不得不加以刪減,對於人物眾多的群像來說,剪輯導致一定跳躍性,觀眾無法對發生在每個人物身上事件的前因後果有清晰的了解,也就不能徹底理解故事和內涵。

與電影不同,原著小說以人物為章節,平均分配「戲份」。王大夫的老實與突破、小孔的委屈與堅持、都紅的倔強、沙復明的暗傷等,人物的內心矛盾與外在行動都在畢飛宇筆下有充分描寫。

以都紅為例,電影中有這樣的情節:都紅拒絕沙復明的求愛。在手指受傷後,不願接受同事們的「幫助」,不辭而別去闖自己的生路。這個女人怎麼會這麼倔呢?這是電影沒有說明的。

而閱讀原作小說,我們會發現都紅的倔是骨子就有的。她原是有點音樂天賦,在盲校裡跟著老師學習鋼琴演奏。一次「獻愛心」演出,都紅的演奏出現了明顯的失誤,她自覺羞愧難當。然而主持人卻拉著她動情誇讚,臺下觀眾更是掌聲雷動。

那一刻,都紅意識到健全人不在乎她彈得怎麼樣,只為利用她的身殘志堅給愛心找個「臺階」。這樣的愛心忽視了都紅的自尊心。

她不要健全人的同情,寧願放棄鋼琴演奏去學自己不擅長的推拿按摩;她不要沙復明的好意,不肯那愛情和工作做交換;她也不願被盲人同事幫助,成為他人的累贅。自食其力是都紅的原則。一個人但凡能自食其力,何須依仗別人感激涕零?

《推拿》對盲人生活的觀察是冷靜而理智的,不煽情不粉飾,當一部作品能從人性和人類的角度去觀察,才能給予被觀察者正常的理解。

《推拿》對於普通觀眾的意義是什麼?

我想《推拿》要傳遞給我們的不是同情,而是基於理解之上的尊重。

尊嚴,是人類最基本的訴求。盲人也不例外,他們要強,格外看中尊嚴的重量。那種自尊是從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長出的呼吸。然而盲人的尊嚴總是要在荊棘裡掙扎。

就像王大夫,這個一輩子本分的人,迫不得已犯渾了。明明是有手有腳的弟弟欠了賭債,要還錢的人卻是他這個殘障人士。他竟拿刀子往自己的身上劃,他是不怕疼,還是捨不得錢?都不是,他自殘的是生而為人的尊嚴。這是影片中最殘酷的一幕,最可怕的不是人為了錢不要命,而是活生生把一個要臉的人逼得無路可走。

這樣的事現實生活中是否發生過?但願是純屬虛構。據統計,中國有盲人約500萬,佔世界盲人總數的百分之十八,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國家。這一龐大的數字在提醒我們,盲人就生活在健全人的身邊,怎樣對待盲人群體才不會無意間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呢?

我想,也許我們只需記住這個基準:天下不需盲人的特殊尊嚴,只需人類的尊嚴。

相關焦點

  • 此生必看的十部華語電影
    近年來,華語電影票房一路飆升,電影市場越來越有活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消費水平越來越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來愈強烈。這無疑給電影業的發展提供了非常的迷人的前景,可是近些年來演員明星的高片酬讓電影製作陷入瓶頸。因此算得上上乘之作的電影作品屈指可數,更多的是高顏值的粗製濫造。有人說,寧可看外語片也不想看國產爛劇。
  • 就算不是中國國籍,這位女明星也當之無愧華語電影之光
    提到中國功夫代言人,也許你心裡會冒出很多答案,但是提到中國功夫的女性代言人,我想基本上所有人腦海中都會立刻浮現出一個人,她就是——「功夫女神」楊紫瓊。她塑造的俞秀蓮英姿颯爽,一部《臥虎藏龍》讓世界看到了華人女性的柔情俠骨;她詮釋的邦女郎身手矯健,打破了「007」系列中女性角色的花瓶設定;2018年她主演的《摘金奇緣》更被認為是美國年度現象級電影,全亞裔的陣容讓《時代》周刊直言「將改變好萊塢」。接下來,楊紫瓊還有數部好萊塢大片即將上映,說她是好萊塢眼中的「亞洲最強女打星」一點不誇張。
  • 2019年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都在這裡
    《四個春天》導演:陸慶屹金馬兩項提名,FIRST影展最佳紀錄長片,還是很多影迷的華語年度十佳。如此動人的紀錄電影,希望你別錯過。本片已於1月4日上映。《白蛇:緣起》導演:黃家康、趙霽追光動畫出品,改編自經典民間神話《白蛇傳》,目測這部質量挺不錯,值得期待。
  • 第11屆中國電影金掃帚獎與青年電影手冊華語電影十佳名單揭曉
    「青年電影手冊2019年度華語十佳」由《地久天長》《紅花綠葉》《南方車站的聚會》《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撞死了一隻羊》《陽光普照》《熱帶雨》《叔·叔》《夕霧花園》《少年的你》分享。相比過去年度華語十佳集中於中國地區,今年進入十佳名單的《夕霧花園》製片地區為馬來西亞,《熱帶雨》為新加坡和中國臺灣聯合製片,更加拓寬了青年電影手冊的選片範圍。
  • 拍完就被禁,15年了,李小冉這部電影還是華語圈中的「禁忌」
    《像霧像雨又像風》裡孤高倔強的安琪,《來不及說我愛你》裡風姿綽約的尹靜婉,即使隨便一張有年代感劇照都能讓人看呆,就更別說她全妝出席活動時候的現代圖。演員、取景的問題都解決了,電影也好不容易拍攝完成,可拍完就被禁,國內沒能上映,只於2006年4月在法國上映。其實別說這是一部2006年的電影,就算是15年後的今天,李小冉破尺度出演的這部電影依舊是華語片中的大尺度,還是不能光明正大的上映。之所以這麼說,不僅僅是因為影片中大膽裸露的鏡頭,還在於這故事道出了當時女性的悲慘處境,和對舊時代難以啟齒的觀念的批判。
  • 未來這26部華語電影,告訴你什麼叫做「優秀」!
    ,這部電影還是值得期待! 導演張猛雖然拍過《一切都好》《奔愛》這類口碑不佳的命題作文,但他的個人代表作《鋼的琴》一直是小電君非常喜歡的國產電影。值得關注的是,這部新作也是全膠片拍攝的。《陽臺上》的故事是關於男女之間的復仇和情慾,青春的殘酷物語很吸引人!
  • 周星馳從不看自己的電影,除非忘記這部電影有自己出演!
    相信大家對周星馳都非常的熟悉,他的電影我們都看過不少,星爺的電影曾帶給我們太多的歡笑,他對中國電影做出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是華語電影標誌性人物,他的電影承載了太多記憶,哪怕多年後,現在看來依舊非常的好看,現在已是滿頭白髮的星爺也就在為電影做著自己的貢獻,只是換了一個身份而已,從宋兵乙到如今了30億票房先生、喜劇之王,星爺的經歷也可以寫成一本非常精彩且勵志的書,供我們去欣賞學習
  • 閱片1000部的博主,為你推薦幾部國產良心電影!
    王寶強封神之作,我也為這部電影寫過不少影評了。但是我還是想推薦一下這部電影,2000年以前,中國文藝片看張藝謀,2000年以後中國文藝片看賈樟柯。但是我想說的是賈樟柯徒弟拍的這部《hello,樹先生!》從思想深度,從鏡頭表現力來說都是超過了賈樟柯的。
  • 如果你只看到「婚外情」,就錯過了這部電影
    圖片來源電影《浮城謎事》劇照文/李娜看完婁燁的《風雨雲》,我又忍不住重溫了他好幾部電影,《蘇州河》,以及這部《浮城謎事》。印象最深的就是《浮城謎事》裡,秦昊那張陰沉的,心事重重的,仿佛隨時能歇斯底裡爆發,或者痛哭流涕的一張臉。很奇怪的。婁燁的電影裡,人仿佛永遠在迷失,被欲望灼燒,且無法自救。這個故事發生在武漢。浮城總是大雨滂沱,一切都籠罩在遙遠的,詭秘的,不真實的氛圍裡。一場交通世故,牽引出一樁離奇的狗血情感事件。秦昊飾演的喬永照,是個成功人士。
  • 為拍電影不惜冒坐牢的風險,在香港也只有他敢這麼玩!
    香港電影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黃金時期走過,經歷世紀之交的低落期,2002年的《無間道》又重燃「港片迷」的激情,在這部有著香港電影「救市之作」之稱的經典過後,觀眾們也記住了一位電影人的名字——莊文強。2001年,劉偉強正在為準備拍攝的《愛君如夢》找編劇,一天隔壁公司的莊文強來到自己所在公司借複印機印劇本,劉偉強翻看了他手中劇本後說到:「這是你寫的?給我也寫一個。」莊文強則開玩笑的回答道:「我很貴的。」 「有多貴?多貴我都出得起!」
  • 黃軒帶長相乖巧女友聚餐,女友小鳥依人,不料力氣大直接拖走黃軒
    10月14日上午,有網友在網絡上曬出了一段黃軒帶女友與友人聚餐的畫面,黃軒女友身穿著毛衣,打扮的很是溫柔,長相乖巧,看起來十分舒服。黃軒則穿著白色上衣與長褲,頭上還戴著帽子,狀態也是很好。在與女友相處的過程中,黃軒一直都很體貼暖心,主動背起了背包,還幫女友答疑解惑,在告別的時候,黃軒和好友擁抱動作流暢灑脫。
  • 2020華語新電影十佳,你看過幾部?
    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堅持這個迷影精神賞的原因,還是那樣,希望幫助大家認識更多華語電影的新導演和年輕導演。他們,才可能是華語電影的未來。我了解我自己,我知道自己很可笑,但我依然鄙視你們,堅決不與你們為伍,因為這個世界不應該僅僅這樣。影片時時刻刻洋溢出的這種生命衝動,無法不令人聯想到楊德昌的電影世界。作為處女作,魏書鈞影像表達能力之純熟也是叫人驚訝。影片中的人物關係、情緒糾葛常常通過空間調度來達到的,這需要創作者對影像有非常細緻、敏感、精妙的理解,而這一切還離不開對演員狀態的極佳調控。
  • 林正英的這部奇幻老電影,還有多少人記得
    提起林正英這個名字,90後00後或許感到陌生,但是對於80後來說,他是華語殭屍片的泰鬥。香港電影的類型很多,拍喜劇大家只認可周星馳,拍功夫動作片大家只認可成龍,拍槍戰電影大家只認可周潤發,但是在「雙周一成」的年代,另闢蹊徑,讓殭屍片大放光彩的唯有林正英。
  • 臥虎藏龍:處在叛逆期的女孩到底有多可怕,這部武俠電影告訴你
    曾經,我們都是年輕人,那時候處在青春歲月裡的我和你,恐怕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有多讓人頭痛吧,總有這麼一個階段,我們是不願意被人教導,喜歡自由,嚮往著什麼卻又不是很清楚。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表面是一部很有名的武俠小說改編,其實,它所講的是一個少女成長中所想所得。
  • 2018年豆瓣八分以上的華語電影:第三部「禁播」五年後終於上映
    回首2018的國產電影,喜憂參半。爛片還是大行其道圈走不少票房,不過對於觀影經歷越來越豐富的中國觀眾,也開始正用自己的票錢去支持好電影,今天我們只聊「喜」,看一看豆瓣8分以上的國產華語電影。1、《我不是藥神》 豆瓣9.0分《我不是藥神》的票房成績是近30億票房,其實比起票房數字,電影對於現實的觀察和思考才是華語電影值得學習的地方。
  • 這些國內電影也被國外翻拍過,只因為這些國產電影拍的太好了
    中國電影也有被國外翻拍的案例,這些經典電影相信國人很多都看過,只因為拍的太好看了,看看有哪些吧!1.《無間道》無間道作為華語警匪片巔峰的代表作之一,相信很多國人都是耳熟能詳。無間道,被美國翻拍為《無間行者》(無間道風雲)雖然該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導演等4項大獎,但多數人都認為國內的《無間道》品質更高。2,《英雄本色》英雄本色由周潤發,狄龍,張國榮主演,電影把暴力美學、兄弟情義表現的淋漓盡致,裡面周潤發的炸裂演技讓周潤發圈了無數的粉絲。這部戲被韓國翻拍為《無籍者》,韓國版的口碑嚴重翻車,被人吐槽萬分,情節混亂墨跡,演不出那種兄弟情誼英雄氣概。
  • 2019年,那些最值得記住的華語電影海報
    本文轉自大奇特的公眾號老片痴影症,作為一個海報與設計愛好者,他每年都會盤點華語電影中那些最出色的海報設計。其實,也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盤點和記憶過去一年的華語電影。我們也希望,除了電影努力拍好之外,無論是預告片、還是海報、各種衍生也要跟得上啊!以下為他的原文。
  • 周星馳拍齊天大聖最新相關消息 周星馳電影全集都是經典
    周星馳拍齊天大聖最新相關消息,周星馳電影全集都是經典。周星馳拍齊天大聖。據外媒報導,東方夢工廠在法國安納西國際動畫節上宣布:由東方夢工廠創意開發中的動畫電影項目The Monkey King(暫譯:《齊天大聖》)獲得周星馳先生的青睞,雙方決定共同合作開發此項目。
  • 電影《十二星座》殺青 秦昊首次挑戰驚悚片
    秦昊>秦昊《十二星座》劇照  由秦昊、佟大為、柳巖等多位明星加盟的電影《十二星座離奇事件》日前殺青,該片自開拍起就因是國內首部驚悚懸疑片而備受關注,有坎城三次提名影帝之稱的實力小生秦昊首次嘗試驚悚片,飾演充滿神秘感的金牛座司機,而片中各主演因不同星座的各自弱點而引起的一連串緊張刺激的故事也吊足了觀眾胃口。
  • 《龍在哪裡》導演:這部電影讓我直面了中國市場的殘酷
    是胡陞忠的導演處女作,但胡陞忠已經在電影行業浸淫許久。胡陞忠與今年創下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捉妖記》導演許誠毅一樣出身好萊塢,都曾經是供職於夢工廠的同事。胡陞忠曾在好萊塢操刀《貝奧武夫》、《蜘蛛俠》等好萊塢大片的特效工作,也曾憑藉《詭絲》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憑藉《劍雨》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章子怡、王力宏 、光良 、江美琪等明星加盟的配音陣容,亦足見其圈中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