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在哪裡》導演:這部電影讓我直面了中國市場的殘酷

2021-01-07 澎湃新聞
《龍在哪裡?》劇照

10月23日,籌備9年的動畫電影《龍在哪裡?》在中國上映。「如果早幾天來採訪,可能我的狀態和對未來電影的期待會完全不同。但是現在,我真的不知道說什麼。」這是《龍在哪裡?》上映一天之後,旅美馬來西亞籍華裔導演胡陞忠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吐露的心聲。

《龍在哪裡?》是胡陞忠的導演處女作,但胡陞忠已經在電影行業浸淫許久。胡陞忠與今年創下華語電影票房紀錄的《捉妖記》導演許誠毅一樣出身好萊塢,都曾經是供職於夢工廠的同事。胡陞忠曾在好萊塢操刀《貝奧武夫》、《蜘蛛俠》等好萊塢大片的特效工作,也曾憑藉《詭絲》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憑藉《劍雨》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章子怡、王力宏 、光良 、江美琪等明星加盟的配音陣容,亦足見其圈中人脈。

暑期檔《捉妖記》和《大聖歸來》的成功無疑給過胡陞忠信心,然而電影上映首日,6%的排片和252萬的票房令滿懷期待的導演感到懊喪。並非對自己的影片沒有信心,但相近檔期內《頭腦特工隊》、《小王子》、《名偵探柯南》、《精靈旅社2》等動畫電影在院線上的強勢地位令胡陞忠對於「逆襲」也不抱太大期望。

胡陞忠。 CFP 資料圖

談市場,胡陞忠是沮喪的,「這部電影真的讓我從一個特效製作人員一步一步具體地轉型成了一個直面市場殘酷的導演和製片人。」而談及作品本身,胡陞忠還是表達了對這部讓他「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作品的鐘情,「我在好萊塢,做各種各樣的IP電影,領著高薪,攻克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可是始終不覺得那些人物跟自己有什麼關係,但是這次我做十二生肖,或者我相信田曉鵬他們做大聖,那種認同感和喜悅是發自內心的。」

理工男寫劇本算日子,把電影看作工程

作為電影人,胡陞忠有另一重特殊的背景——出身地道的理工科。就讀於美國康奈爾大學計算機圖形渲染研究院,獲得工程物理與計算機圖形學三個學位的胡陞忠至今仍然認為自己是一個地道的理工男。

不過理工男也有一顆文藝心,一面攻讀頂尖常春藤大學的前沿科技學科,胡陞忠一面還在大學裡輔修了舞臺化妝和電影專業。「我其實一直喜歡創作,不過以前不知道原來創作也可以養活自己,就只是當做愛好。」

理工男從小生長在一個非常傳統的華人家庭,父親雖然因為車禍半身癱瘓,但依然在輪椅上教胡陞忠打拳、寫書法。耳濡目染對傳統文化的著迷,令胡陞忠萌生了想要創作一個關於中國神獸故事的想法。

「最早我是對龍的九個兒子更有興趣,我還專門給甪端寫了個故事。但是當時我在美國,考慮到這些形象要讓西方人接受,前面要花太多筆墨做介紹和鋪墊了,就想直接從龍這個大家都沒見過都聽說過的形象入手。」胡陞忠說,「龍是十二生肖裡唯一一個不存在的動物,但很有可能以前它是存在的,只是半路消失了。為什麼會失蹤呢?龍失蹤以後,生肖要重新進行一次賽跑,會發生什麼變化呢?」這些是胡陞忠創作這個故事的初衷。

問他理工男做導演有什麼不同,他說,可能對於理工科背景的人來說,看待故事不會那麼天馬行空,想到哪說到哪,「邏輯性和結構性是非常被強調的部分,整個電影會被當成一個工程,各個環節都要很精密。」

舉例來說,在設想《龍在哪裡?》的故事背景之初,胡陞忠對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做了大量研究,他在兩岸三地買了大量關於記載生肖文化的書,其中最早關於生肖的記載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而關於龍的描述到500多年前的明朝都還有。按照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關係,龍在地上消失的日子,在天宮裡對應的時間,都是算過的。「可能我研究生肖的很多方法都會用到科學的方式。」胡陞忠說。

對於身份認同和文化缺失的焦慮是潛意識裡的

除了生肖排名的傳說,胡陞忠還進一步構建了生肖和人的關係。「中國有許多古書記載了生肖和命理的關係,那個具體地表現到電影裡並不好看,但生肖和人一定是有關係的。」 而電影的設定中,失去了龍的十二生肖將面臨重選,而如果生肖重選,人類的生肖性格也將全盤改變。除了龍,電影裡還有個反派角色是「鳳」,而「鳳」在電影裡「瘋了」。

在一系列動物一面急急忙忙地奔走,一面疾呼「龍不見了,龍去哪裡了」的畫面中,其中關於一個旅居西方的華人對於中國文化逐漸消解以及對於自身身份認同的焦慮似乎顯而易見。胡陞忠也表示這並非一部只是拍給小朋友看的低幼動畫,其中有許多給現實和成年人的關照。

當然關於文化缺席和身份認同的主題並不是刻意安排的。「創作上肯定預設的是一個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其中的那些焦慮一定是在潛意識裡帶出來的。」胡陞忠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在美國的馬來西亞華裔」這樣的身份,「我從小長在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其中也有一些不公平的法制。我的家庭讓我受到非常中式的傳統文化教育,我在國外大家都覺得我就是一個中國人,但是我來到中國入關的時候走的是外國人的通道。這本身就很混亂。」

胡陞忠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小時候儘管學習中文,但長大後依然完全是洋派的作風,對母語也不再熟悉。小一些的兩個女兒,哈韓哈日,令胡陞忠既高興又傷感。「在美國能哈韓哈日,至少證明東方的文化是會被這邊關注到的。可是我多希望她們『哈中』,可是中國沒有像日韓那麼強勢的主流文化可以影響到她們。」

擁有多重文化背景的胡陞忠認同未來全球文化會更加融合併趨於大同,但正因為如此,關於過去的回溯才應該更加涇渭分明。「全世界的文化融合是好事,這樣以後分歧和糾紛都會更少。但融合的是未來,關於過去的文化是要強調保留的,當你遇到外面的人,你用來強調自己身份的肯定是傳統的東西。」

在中國的環境裡完成,就是最大的驕傲

「每一個做電影的人,都肯定想完成自己的作品。」這是胡陞忠回到中國創作《龍在哪裡?》的原因。最初,從自己的技術專長出發,胡陞忠想做的是正如《捉妖記》一樣真人和CG動畫結合的特效電影。而當時中國的電影工業尚未成型,那樣的電影類型在中國既無成功經驗,也沒有足以擔當的技術團隊。

2009年,胡陞忠為章子怡操刀《非常完美》的特效,結識了一批中國的片方,當時《麥兜》、《喜羊羊》的大電影在市場上創下動畫電影的佳績,讓中國片方們相信動畫電影的機遇正當時。懂技術的胡陞忠就這樣被片方說服了,將拍真人特技電影的初衷改成了製作一部純動畫。「事實上,特效結合真人才是我的特長和專業。老實說,我現在有點後悔沒有按照一開始的設想來。」

《捉妖記》的導演許誠毅和胡陞忠原是夢工廠的同事,在電影上映前兩人一直保持溝通。胡陞忠告訴記者,《捉妖記》上映前,許誠毅也對票房誠惶誠恐,怕市場不接受他的新嘗試,但最終結果好到出乎意料。「他想做那個東西很多年了,十幾年是有了。也有幸遇到了非常好的老闆,中間雖然有波折,但最後壞事都變成了好事。」而有著相似背景的《龍在哪裡?》最終沒有獲得那些天時地利人和的好運。「這些天我們還有微信聯繫,我跟他說後面的項目一定不要這麼累,要做個輕鬆一點的事,他說是啊,不要再讓自己壓力這麼大了。」

《龍在哪裡?》劇照

作為一個常年在好萊塢完善的電影工業體系中工作的人,胡陞忠說這一次回國做電影最大的「驕傲」就是「在中國的環境裡完成它」。「好萊塢的整個流程很成熟,從預算到執行都很嚴密,但這邊是混亂的,我們在過去幾年裡資金永遠不足,也沒有完整的團隊,不斷在找錢找人,找到了錢去還上一單。」

到了電影終於完成,發現院線同樣不太平。「中國電影的檔期太兒戲了,各種影片的檔期可以隨意調換,這在美國不太有。」

投入過億的《龍在哪裡?》在市場上面臨的慘澹反應對胡陞忠來說的確是不小的打擊,所謂「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形容其實毫不誇張,在做這部電影的過程中,他也真的面臨婚姻的破碎。而眼下他最盼望的是等電影上映後事情忙完,可以回美國休整,陪伴女兒生活一段時間。「我無數次地想要回到美國去做回自己的本行。你要是兩個月前問我未來的打算,我可能信心滿滿,你現在問我,我還真的不知道了。」

不過,胡陞忠表示,也許電影沒有趕上一個好時機,但終究是一個完成了的作品,對於「十二生肖」的未來,他並不完全悲觀。作為一個「IP」,影片的投資方德稻集團未來還將開發十二生肖的音樂劇和其他衍生產品,胡陞忠創作的電影形象同款微信表情包「豬仔和羊妹」在近期也擁有相當可觀的下載量,9月微信投稿表情排行榜中,「豬仔和羊妹」的表情在綜合排名、累計發送次數、人均發送次數三大排行榜中都居榜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電影《龍在哪裡?》導演胡陞忠 用影像追尋東方情懷的根
    電影《龍在哪裡?》   即將於10月23日上映的3D動畫電影《龍在哪裡?》公布了導演兼製片人胡陞忠的個人照片。在獲得工程物理與計算機圖形學三個學位之後,創作《冰河世紀》的藍天工作室又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從而走上了專業電影製作的道路,一發不可收拾。從小受到濃厚的中國文化教育薰陶的胡陞忠,是一位馬來西亞華僑,對東方元素和地方色彩飽有著極大的熱情。這樣一位電影人,為何跑到中國,花了九年時間沁潤在這部有關生肖的中國原創動畫電影裡呢?    《龍在哪裡?》創作之初,選擇十二生肖的源起。
  • 電影《龍在哪裡?》中西合璧的動畫美學流光異彩
    原標題:電影《龍在哪裡?》——中西合璧的動畫美學流光異彩 而在中國,「顛覆」式劇情創作在近幾年的電影市場上慢慢生根,《捉妖記》塑造了中國真人電影中的動畫明星,《大聖歸來》用了八年時間顛覆了西遊人物的性格,唐僧成了呆萌的小孩兒,孫悟空成了頹廢的大叔;而即將在10月23日上映的動畫電影《龍在哪裡?》
  • 《龍在哪裡?》熱映 「大聖」導演田曉鵬盛讚
    《龍在哪裡?》得到《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觀影后的盛讚    自10月23日《龍在哪裡?》上映之後,再次掀起了國人對中國原創動畫的廣泛關注,有不少觀眾會拿暑期檔曾創造票房奇蹟的的動畫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類比,兩影片是截然不同風格的作品。《西遊》是觀眾耳熟能詳的故事,生肖與中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前者是英雄主義傳奇,後者則更突出親情友愛,是一部很溫暖奇趣的動畫作品。   繼《捉妖記》導演許誠毅大洋彼岸VCR力挺《龍在哪裡?》
  • 你重視中國元素,卻忽視了兒童電影的意義 |《龍在哪裡》觀後感
    今天帶晨去看了重新上映的動畫電影《龍在哪裡》。與Q版的宣傳海報相比,影片內容反而讓人覺得失望。淺談一下對這部電影的觀感,純屬個人觀點。畫質低劣,造型生硬,形象不豐滿從開篇的即時感,覺得畫功一般,畫風也不統一。從最初的古風,到後來的3D風,又到最後的現代風,感覺很亂。後來查了電影資料,原來最初上映是2015年。
  • 《龍在哪裡?》:講中國故事,做世界文章
    《龍在哪裡?》《龍在哪裡?》發布會,臺下剛剛響起熱烈的掌聲,而站在臺上的導演胡陞忠略顯羞怯地對剛剛宣布準備進行下一環節的主持人說:「我可以再講幾句嗎?」】      《龍在哪裡?》這部電影,小心翼翼地遵從著胡陞忠和投資方德稻教育集團的底線:要做真正的中國原創,一切從全球華人共有的文化出發。他講到,王力宏和光良,並不是看著他的面子才加入劇組工作,而是因為這部電影實在承載了太厚重的使命,而華人不團結,就對不起這份使命感。
  • 3D動畫電影《龍在哪裡?》發起整合營銷第二彈
    即將於10月23日登陸全國院線的3D動畫電影《龍在哪裡?》發起京東眾籌項目。與以往的眾籌項目不同,影片既不為籌集製作費又不為籌集宣發資金,純粹出於對中國原創動畫電影滿滿的誠意。天生有一顆熱愛電影的赤誠之心,已在好萊塢電影視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一次偶然回國工作的過程中,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於是擁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團隊,毅然決然地開始了中國原創動畫電影的艱辛創作徵程,一做就是九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從第一天就支持我的朋友,還在默默地等待著。
  • 淺談《木乃伊3》這部電影,你對影片中的中國元素有什麼樣的看法
    其實小編本身對這些木乃伊、殭屍、喪屍等等這種類型的不是很喜歡,但是小編對中國的歷史非常的喜歡,這也就是我為什麼願意看這部電影的其中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完全是因為主演,李連杰和楊紫瓊,李連杰中國的功夫皇帝,而楊紫瓊可以說是中國女演員的中功夫最好的了。
  • 《如影隨心》MV海報雙發 陳曉杜鵑直面愛情本質
    《如影隨心》MV海報雙發 陳曉杜鵑直面愛情本質 今日,片方曝光為電影量身打造的同名推廣曲MV和「偷心」版人物海報。深情動聽的歌曲將電影裡陳曉與杜鵑愛情中恩愛虐心的情節逐一呈現,海報上的扎心臺詞則直指戀愛中男女截然相反的思維方式,詮釋了兩位主人公之間的愛恨糾葛。這部影片由霍建起導演,被稱為「四月最受期待愛情電影」。
  • 《龍在哪裡?》未映先火 角色表情轉瘋了
    《龍在哪裡?》  表情包出處 曝光電影導演創製    這兩款表情包的創作者都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光學物理和電腦圖形研發者,藝術家一覽署名胡陞忠。這個名字還出現在近期即將上映的中國原創3D動畫電影《龍在哪裡?》的導演一欄。難道是同一個人嗎?細看片方的電影宣傳片,幡然大悟,終於找到了萌物的出處。在美國常青藤學府深造了光學物理和電腦圖形學的導演胡陞忠和他的動畫團隊正是這兩款表情包就是電影《龍在哪裡?》創作者。
  • 電影《龍在哪裡?》調檔10月23日全國公映
    角色海報之牛二姐  由北京德稻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多寶樹影視科技有限公司、龍在哪裡有限公司(香港)、彩宏工程有限公司(香港)聯合出品,胡陞忠執導,章子怡、王力宏、光良、梁靜茹、江美琪、戴立忍配音的動畫電影《龍在哪裡?》片方宣布影片將於2015年10月23日全國公映。
  • 姜文《本命年》中國最浮躁的八十年代,一代人的殘酷青春
    根據劉恆的小說《黑的雪》改編的電影《本命年》以新穎的題材,恰到好處的攝影,精湛的表演藝術,成為中國電影寫實主義創作方法的一個裡程碑。導演謝飛是新時期中國電影「第四代導演」中的傑出代表,主演姜文年輕的時候演這個太合適不過了,懷念那個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年代,雖然也算不上什麼好事。
  • 選流量明星並非本意,陳凱歌這段話,說出中國電影市場導演的兩難
    而是演員…… 我罵我自己? 聽聽他怎麼說: 現在我其實覺得有一些很不好的現象,就是有一些導演和製片人他們選擇演員的標準並不是演員的演技。 而是關注這個演員是否有流量,是否有話題,是否有關注度。
  • 電影《六欲天》殺青 祖峰轉換導演身份再次出發
    電影《六欲天》是演員祖峰作為導演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影,為了拍好這部電影,祖峰付出很多努力和心血,期間推辭掉了很多影視作品角色的邀約,專心創作。據悉,這部電影自去年夏天至今年6月份正式開機,低調籌備長達一年時間。
  • 這部電影有何魔力,能讓姜文看完後點名導演做自己的御用編劇
    中國內地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婁燁評價說:「《命運速遞》從電影語言和導演的角度來說是非常有意思的,你能看到作者的高興勁兒,自由和興奮,並通過畫面傳達給觀眾,這就是電影創作的價值。」並表示:「命運拼圖滴水不漏,祝賀李非。」
  • 《浪漫天降》導演寧瀛:我的電影是拍給90後的
    在這部電影即將上映之際,小編有幸採訪到寧瀛導演,跟其暢談這部電影創作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交談過程中,寧導睿智、年輕化的言談及對電影、演員的熱愛,也讓小編深受感動,一個資深的國際著名導演,竟然還可以保持這樣年輕的心態,願意與年輕人互動,主動去了解現在的年輕人,實在是讓人感動。
  • 前方龍出沒,稱心如意的「龍」電影,你看過幾部?
    龍作為一種文化的象徵在中西方是有不同含義的。在中國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對於龍的情感多是尊敬,喜愛的。龍在我國不僅是古代帝王身份的象徵,更是我們對自己國家文化傳承自信的見證,在中國的神話中龍是力量與權力的代表,是正義與祥瑞的象徵。
  • 「香港罪案電影」第一導演鄧衍成去世!Cult片折悍將
    1989年,他執導的第二部電影,正是功夫皇帝李連杰和喜劇之王周星馳的唯一聯袂的《龍在天涯》。當時,該片雖然品質有限,卻是李連杰和第二任太太利智的定情之作。1992年,鄧衍成遇到知音李修賢之後,真正開始了自己喪心病狂、登峰造極的cult之旅。鄧導和李修賢合作的第一部電影便是大名鼎鼎的《羔羊醫生》。
  • 專訪《赤道》導演:不知何為主旋律 3D是尊重市場
    我們從第一個電影得到一個點——香港,其實也是遠東情報中心。我們就是用這個背景來發展故事的。搜狐娛樂:《赤道》跟《寒戰》比,哪個做起來更難?梁樂民:永遠都是你現在做的更難,做完以後覺得更享受。陸劍青:現在這部戲的後期比較難。因為太多效果啊、槍啊。
  • 陳果聊電影"十二星座":黃金電影市場,不做獨立
    中新網7月6日電 由樂視影業、銀都機構聯合出品,著名導演陳果監製、盛志民執導的中國首部「暗黑系」星座主題驚悚電影《十二星座離奇事件》即將於7月13日黑色星期五全國公映。出任本片監製的陳果導演說到如今的電影市場「獨立電影是沒有前途的」,在盛志民首部商業片中,並稱該片「中上水準,對得起老闆」。
  • 神秘機構與墜龍事件,網絡電影逆襲院線電影,卻被定義為爛片!
    然而,這是實打實的中國出品!最近無意之間看到一部電影,名為《超自然事件之墜龍事件》,名字是不是怪怪的?叫《超自然事件之墜龍》或者《超自然現象之墜龍事件》都還好,但名字中卻包含了兩個「事件」!聽著彆扭,實則暗含了製作方強大的野心,在拍攝這部電影之前,片方已經打算做一個「超自然事件」的系列電影,而這部電影是第一部,然而目前來看,似乎沒有第二部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