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播出後在韓國播出後引發了巨大的輿論反差!
女生看完,覺得太有共鳴了,說的就是自己身邊的故事;
男生卻普遍覺得,這是是宣傳「女權」主義的不切實際的作品;刻意誇大了女性在社會上遇到的「不公」,甚至有些貶低男性的傾向。
就連男女主演鄭裕美和孔劉也遭受到了各種無端的謾罵,一名女團成員不過是推薦了電影同名書籍,就遭到了男性網友的抵制和羞辱!
然而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不過是呈現了一名叫做金智英的普通女性成長、工作、婚姻裡經歷的事情,沒有戲劇化地煽情,不聲張,更沒有聲色厲荏地要去批判誰,卻戳中了無數同類的心。
因為電影把女性在日常生活遭遇的隨處可見的不公和傷痛,經過藝術化的手法安放在了普通女性「金智英」的身上,於是身為女孩在生活中的不易,一層一層被揭開來。
01
無處不在的「金智英」
這樣的「金智英」卻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在最熱的豆瓣話題「身為女孩」下面,我們看到身為女孩,想要去追求夢想,總是會比男孩子難一些;成為媽媽之後,普通的日常生活,都不再溫柔。
「金智英」生在一個普通公務員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東亞文化圈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在這個家庭被視為理所應當。
一切都要讓男孩優先,爸爸買補藥只買兒子的份,兩個女孩只能平分剩下的資源,就連一把雨傘、一條被子都是如此。
在家裡,被長輩教育女孩子要文靜、聽話、懂事,要學會幫媽媽做家務;
上補習班晚下課被男生尾隨,得到的不是爸爸的安慰,而是「幹嘛上那麼遠的補習班,出門衣服要端正點」。
後來,金智英就跟身邊大多數女孩子一樣,學會了對喜歡動手動腳的男老師、公交車上的鹹豬手忍氣吞聲;
工作後,明明工作能力超過同期的男同事,卻被排斥在重要項目之外,不過是因為考慮到了她以後結婚生孩子的可能性。
當她被家長催著懷孕生子,不得不辭職在家成為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之後,她的人生失控了……
因為家務用手過度去看醫生,卻被質問,「飯是電飯煲做的,衣服是洗衣機洗的,你為什麼手會疼?」
帶孩子出去轉悠,在便利店買一杯咖啡,被周圍的人冷嘲是「媽蟲」……
最後,她發現自己陷入了無形的牆壁之中,活力和熱情逐漸喪失,自我評價降低,時常為一些小事難過,就連「看見落日也會胸口一沉」,金智英抑鬱了。
「金智英」一樣的女孩子們,從小努力上進,勤奮學習,覺得未來可期,我們聲稱不相信男權社會的理論,可是直到走入社會步入職場才發現,社會固有的陳見把我們的夢想撞得七零八落。
02
獨立是「身為女孩」的底氣
莎士比亞說:「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快500年過去了,這句話好像依舊未變。
任何人都有自有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現實仿佛是喬治·歐威爾在《動物莊園》裡寫下的那個名句:」所有動物都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都平等「。
蔡康永在一次在《康熙來了》問舒淇「做演員開心嗎?」,經過事的舒淇向來積極樂觀,但就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問得她止不住掉眼淚。
身為女性,到底該怎麼樣去生活?回歸家庭?當一個相夫教子的全職媽媽,這好像符合很多人的想法,但是看到最後抑鬱的「金智英」,你還會這麼認為嗎?
並不是說,選擇相夫教子,安穩地退回家庭生活中就是錯的,可是這個前提是,這是你真心實意地想選擇的那條路,你是在千千萬萬條道路上,主動選擇了回家,而不是因為「你應該回家帶著」。
但,有多少人,又是自己選的呢?
對於女性來說,追求自我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特別是已經工作、結婚,甚至有了孩子的中年女性,她們像是一群夾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隱身人,明明同樣有著「中年危機」,但打開手機,大家在朋友圈裡紛紛轉載的卻還是《男人不如狗》。
中年男人開車回家前,總喜歡先關掉一切,在漆黑無聲的車庫裡,抽個煙,多坐一會兒,因為推開車門走上樓,他就變成了父親、兒子、老公,必須要硬著頭皮面對著生活裡的艱辛和不易。
可是,有誰想過樓上的那個女人呢?那個開車都會被習慣性地嘲諷「女司機」的女人。
許多人抵抗不了這種艱辛與不易,選擇了得過且過,有些人勉強地把日子混過去了,有些人,不堪忍家庭生活的瑣碎和自我的破裂,走向了抑鬱的深淵,比如那個叫「金智英「的女人。
沒有物質和經濟上的獨立,就無法在家庭和社會關係中獲得足夠的尊重和平等,在旁人眼中你是無用的「媽蟲」,最終只能感嘆「別人都可以找到出口,為什麼只有我那麼狼狽」。
沒有精神上的獨立和富足,則很有可能在情感中成為暗黑「PUA」的目標,被異性控制,騙取錢財事小,重則被「自殺鼓勵」,一生都在陷阱中掙扎,一些人失去快樂,不幸的人失去生命。
女人,還是應該追求獨立和自我的,因為如果你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自己的事業,沒有那些能真正給你安全感的東西,你的大廈,隨時可能會崩塌。
03
做掌控自己人生的「狠角色」
東京大學教授上野千鶴子的入學祝辭中提到,「反正是女孩」、「畢竟是女孩」這種給女子教育潑冷水的想法叫做意志的冷卻效果,很多女孩子原本擁有所有孩子都擁有的翅膀,只是被這種「冷卻效果」折斷了。
以往,「溫柔如水」是對女性的褒獎,「雷厲風行」「企圖心強」則不是什麼好評,可現在完全不同,越來越多的女性被鼓勵去做「真實的自己」,去做掌控自己人生的「狠角色」。
做真實的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到底有多爽,看看刺蝟樂隊的鼓手石璐和《奇葩說》辯手詹青雲你就知道了。
石璐說,「我享受的不是打鼓,我享受的是樂隊。樂隊讓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詹青雲說,「我考上哈佛,出來做律師,我就變得自由了很多。大家就會簡單地恭喜你,而不是教你該怎麼做人。」
真正的「狠角色」如同她們這樣,不再寄希望於做他人喜歡的女孩,勇敢去尋找喜歡的事,去過喜歡的生活,不再因為「女孩」、「女兒」、「妻子」、「媽媽」等稱呼,去成全別人的人生。
作家李筱懿在《美女都是狠角色》說過,真正的「狠角色」,是內心篤定的女子。
當下生活對女生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化,需要女生越來越強大,但這種強大是內心的篤定堅韌。
「狠」角色的「狠」不是兇狠,而是「有型」,內心拿得起放得下立得住,總是自信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不再不再像「金智英」那樣軟趴趴任生活揉捏,面對前路不知如何選擇。
正如上野千鶴子教授所說,「這世上有那種怎麼努力也無法得到回報、想努力卻無從下手,太努力弄壞身心的人,也有人在努力前一直就被各種挫敗『反正就你這樣』,『反正就我這樣』擾亂了心緒,請你只為了超越自己而努力」。
所以,獨立始終是身為女孩最好的出路,做一個長得漂亮、幹得漂亮、活得漂亮、想得漂亮的狠角色,才能有野心、有勇氣、去追求自我的人生!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書是作家李筱懿的《美女都是狠角色》,她在書中寫盡了不同年齡、身份、處境女性的各種心思、糾結和感悟,和讀者一起,解讀永不過時的社會話題——女性生存困境。
-不強怎麼對瞬息萬變的碎化時代?怎麼在職場上不讓鬚眉地橫刀立馬?
-怎麼能在失戀離婚的時候依舊挺直腰杆說「我很好你也保重」?
-怎麼可以做到既維護外表的美麗又保持內的豐盈?
……
在這本書,筱懿將和你一起探討——在生活、愛情、友情、工作事業中,一個女人該擁有什麼樣的姿態,什麼是個真正的「獨立」、「狠」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