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ity is the only thing that is real.截止到目前,《頭號玩家》豆瓣的評分是9.2分。
上次看首映,還是兩年前的《魔獸》,那片子雖然也就及格線上下徘徊,但我記得一開始豆瓣評分也有八點幾。就敘事性來看,這部電影不像史匹柏從前的手法,節奏略亂,對普通觀眾不夠友好。
但這註定是一部在電影史上可以大書特書的作品。在我的印象裡,電影行業一直都是以俯視的姿態面對遊戲行業,但這一次,史匹柏做到了將二者融為一體。
整部電影從雅達利2600一直到現今剛剛找到狀態的VR遊戲,其間收入了數不清的電子遊戲經典場景和虛擬人物。開篇音樂是《I hate myself for loving you》,一瞬間將中老年觀眾拉回七八十年代。當然,這首曲子主要還是針對歐美觀眾,而國內的話,劉德華曾經翻唱過這首,中文名叫《我恨我痴心》。遊戲電影音樂文學,史匹柏將這四十年間的流行融入到了一個算不上有太多新意的故事之中。《頭號玩家》裡的四旋翼飛行器和虛擬頭盔,怎麼看都不像是2045年還能大行其道的東西,這種感覺,像極了在2018年腰上別著BP機招搖過市。但這部片子最可怕的地方在於,美國人有足夠多的家底,就連懷舊都可以做到炫耀於無形。雖然片中出現了一定的日本動畫和遊戲元素。這是一部暫時無法將其精準定位的電影,但待我們將來有天回望的時候,也許會發現,這塊小小的裡程碑,標定了娛樂行業的新方向。
我們同時也悲哀地看到,國產電影再次被好萊塢甩到身後。這一次,仍舊不僅僅是技術。設若有國內導演拿到足夠的投資,同樣去做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特效可以外包,可是我們有沒有什麼可以讓國外觀眾看到時同樣會心一笑甚至感動落淚的元素呢?恐怕一丁點都沒有吧?但是《頭號玩家》足以讓大多數頻繁接觸過美國流行文化的中國觀眾高呼過癮,而同時兼具遊戲玩家身份的中青年們,應該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看到的一切。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