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保部解讀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
環保部在推行水十條方面做了許多實質性努力,如針對黑臭水體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專門設置APP,用於民眾發現周邊的黑臭水體,並方便GPS定位舉報,提高治理的工作效率。 在水汙染防治中,下步的需求一是科技支持,二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三是加快多元化融資。
-
環保部2015年工作重點:落實「水十條」 推動「土十條」
環保部部長周生賢透露,2015年將集中力量打好大氣、水和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繼續深入貫徹實施「大氣十條」。會同有關部門編制了《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水十條」》),等中央審議通過之後將印發;《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土十條」)已經基本編制完成,將適時上報國務院。
-
「水十條」「土十條」輪番上陣 四行業分享10萬億節能環保盛宴
隨著「水十條」和「土十條」等環保政策的出臺,哪些產業能快速發展?哪些公司可能獲益?詳解環保新政下的投資機會。 進入2015年,隨著環保部長的更換,以及霧霾問題在網際網路上的熱議,環保股迎來大漲。 有券商分析師指出,環保將是未來幾年的熱點,直接受益的是大氣治理、汙水治理、土壤治理、環保設備、環境治理第三方運營幾大行業,間接受益的行業主要有特高壓建設、新能源併網增加以及新能源汽車。 「水十條」「土十條」接連出臺 實際上在過去幾年,國內對環保的投入就在不斷增加。
-
董戰峰:我國土壤環境狀況堪憂 「土十條」意義重大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生 張天華) 繼「大氣十條」、「水十條」之後,國務院又於5月31日印發了《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俗稱「土十條」)。我國土壤環境整體狀況如何?「土十條」頒布意義在哪裡?中國網《中國訪談》邀請環保部專家董戰峰先生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
-
「土十條」的新意味
「土十條」出臺的更深一層意義則在於,它與「大氣十條」(即2013年9月印發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十條」(即2015年4月印發的《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組合為治理大氣、水、土壤三個主要環境要素的完整政策矩陣;環保部亦調整機構設置,近日公布了新設置的大氣環境管理司、水環境管理司、土壤環境管理司的職能。
-
水十條後是土十條!土壤治汙計劃已報國務院,帶動萬億級投資
澎湃新聞記者 楊一 圖 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近日已由環保部提交至國務院。 5月6日,在2015年中國環博會高峰論壇上,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副司長劉志全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透露了上述消息。
-
藉助「土十條」+「水十條」 構建地下水環境立體式管理框架
2016年修訂後,雖然強調了巨厚包氣帶的特殊情況和改擴建項目的包氣帶汙染調查工作,仍未有效解決該問題。土壤環評導則的制訂將有效解決地下水導則未能照顧的部分,建立地下水環境的立體式、全方位管理框架。與地下水環境管理更加一致的是第六大條:加強汙染源監管,做好土壤汙染預防工作,這也是目前地下水環境管理的最佳思路,做好源頭防控,看住新源、管住老源、治好威脅重點源。可見,「土十條」的整體思路與地下水環境管理的思路完全一致,並且更加強調源頭防控和風險管控。既考慮到環境保護的緊迫性,也兼顧了我國經濟技術發展的現狀。
-
「土十條」周年慶(1):五十易其稿 三年終蝶變
2016年5月28日,國務院印發素有「土十條」之稱的《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該計劃的發布可以說是這個土壤修復事業的裡程碑事件。還有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土十條」實施就滿一周年,中國環保在線特推出「土十條」周年慶系列新聞專題,以饗讀者。
-
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南寧市「十二五」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
三、組織機構 為加強我市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攻堅戰的組織領導,成立南寧市開展以環境倒逼機制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工作領導小組。 8.健全經濟調節機制。根據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政策,提高工業汙染排汙費徵收標準。加快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開展環境汙染責任保險試點,逐步推進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企業的汙染責任保險工作。落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等稅收優惠政策,鼓勵重金屬資源回收利用,推進重金屬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和綜合利用。
-
聚焦「土十條」出臺:鼓勵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土地汙染防治
國務院5月31日發布《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共十條(下稱「土十條」),圈定了土壤汙染防、治的目標任務和部委分工。 「土十條」提出,到2020年,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0%左右,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
-
「土十條」漏洞尚存 切實落地仍待探索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天大的事。複雜嚴峻的耕地汙染問題,已經成為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巨大隱患。推進土壤汙染治理,應優先治理耕地,確保糧食安全。「土十條」的出臺為土壤修復帶來曙光,但問題尚在,仍需探索。
-
"土十條"出臺 代表:落實誰汙染誰治理亟須配套措施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正軍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天大的事。複雜嚴峻的耕地汙染問題,已經成為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巨大隱患。推進土壤汙染治理,應優先治理耕地,確保糧食安全。摸清底數是土壤汙染防治的前提。「土十條」規定,我國將建立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定期調查制度,每10年開展1次。
-
「土十條」解讀之管理篇
汙染類型以無機汙染為主,有機汙染次之,複合型汙染比重較小;在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土壤點位超標率分別為19.4%、10.0%、10.4%、11.4%。二是局部地區土壤汙染較重。同時,存在汙染底數不清、法律標準缺失、防治體系不健全、科技支撐不夠、資金投入不足、各方認識不統一等問題,影響了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土壤環境保護工作。
-
常州全面實施「土十條」,確保土壤生態環境安全
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是國家「土十條」明確的重要任務,是摸清土壤汙染底數的基礎性工作,對於有針對性地開展土壤汙染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而這家機構正在進行的現場採樣調查是企業用地調查工作的重要一環,專業性強,技術和質量要求高,涉及環節複雜。進行土壤採樣時,每進行一個取樣步驟,都需要將現場採樣信息上傳到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管理系統。
-
「土十條」印發:2020年汙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90%以上
為全面深入了解《土十條》出臺的背景、意義及《土十條》的主要內容,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用36個問答的方式對《土十條》進行了解讀。1、《土十條》出臺有哪些背景?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在土壤汙染防治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取得一定成效。
-
台州市安全生產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綜合督查組到臨海開展督查
「藍色字」 可關注我 ||11月26日—27日 台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求再洋率台州市安全生產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綜合督查五組到臨海市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整治三年行動綜合督查工作督查組重點檢查了市政府、應急局、生態環境等部門以及大洋街道臺帳,實地檢查了大田街道上街頭村公寓式住宅小區安置拆遷改造工程、海天氣體有限公司、多伊爾機械有限公司、恆源潔具有限公司等安全生產情況。
-
——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綜述之六
督查發現,各地和相關部門通過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等方式促進就業。督查組在人社部了解到,今年以來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中向好。人社部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起草發展新動能促進就業、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等政策文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統籌部署全國就業創業工作。
-
深化土壤汙染防治 促「土十條」落地生根
為進一步落實「土十條」各項要求,穩步促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向縱深發展,切實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9月15日,陝西省生態環境廳委託第三方機構考核組對興平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成效進行綜合評估。會上,部門負責人就興平市在近年來落實土壤汙染防治工作中從政策制度、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土壤汙染防治宣傳教育、土壤汙染源頭管控等方面開展情況作了詳細的匯報。在聽取匯報後,第三方機構考核組客觀的對興平市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成效予以肯定,並對今后土壤汙染防治工作提出要求及建議。
-
開展四水同治 高效利用水資源
安陽臺 晶晶 實習生郭凱玥「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長期以來,我市始終把城鄉居民飲水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近年來,通過開展四水同治,高效利用水資源,逐步實現城鄉居民飲水質量和服務的均等化。12月23日上午,在南水北調西部調水工程現場記者看到,工人師傅們正在進行管片的吊裝作業。據了解,南水北調西部調水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省重點項目,工程完工後將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中鐵五局安陽市西部調水工程項目負責人 程國龍:「整個項目我們管段全長49.6公裡,我們中鐵五局承建36公裡。整個項目是設三個提升泵站、一個新建水廠,年調水量700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