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開啟極寒天氣模式,最寒冷的天氣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那麼,冷到什麼程度呢?每個人用來形容的方式可能各有不同,最簡單最直白的莫過於「這天氣,簡直要把人凍死!」,但無論「死了」多少次,這樣的直白簡陋的表達,都不足以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以我有限的詩詞儲備,我以為「風頭如刀面如割」,是形容極寒天氣最生動最形象的詩句了。這是唐代詩人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徵》中的句子。
在這首詩中,除了「風頭如刀面如割」之外,岑參這樣描述塞外的極寒天氣,「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馬毛掛著雪花,因為身體散發的熱量汗氣蒸騰,但是,這些蒸騰的水汽,在五花馬的身上轉眼就結成冰凌,連軍帳之中用來書寫檄文的硯墨也被凍得凝固了。
這幾天的極寒天氣,使得即使沒有到過邊塞,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在讀這幾句詩時也能秒懂了。
記得小時候,在東北老家,三九天的早晨,戴著口罩,都感覺「風頭如刀面如割」,汗氣蒸騰,不僅僅是帽子上,連眉毛上都掛著冰霜。
到了教室,大家都湊到火爐邊,不是烤白薯,也不是烤紅薯,而是烤鋼筆。因為一路走到學校,鋼筆裡的墨水也完全凍結了,不烤一烤,化一化,鋼筆就沒辦法使用,也算是現代的「幕中草檄硯水凝」了。
極寒天氣,除了「五花連錢旋作冰」,除了「幕中草檄硯水凝」,其實,人自身的感受最深,天氣對人的影響也最大。
岑參的另外一首著名詩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在「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的狀況下,既描寫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麗,也描寫了「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的苦寒。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這其中的「角弓不得控」,既有極寒天氣之下,弓弦韌性降低,難以拉開,也有手凍得厲害,無法用力的原因。「鐵衣冷難著」,想想在極寒天氣之下,洗過的衣物掛在外面,都可以自己站立,就知道那厚重冰冷的鎧甲該多麼難以穿著了。
讀這兩句詩需要特別注意,將軍並不只是角弓不得控,將軍的鐵衣也冷難著,同理,都護也並不只是鐵衣冷難著,都護的角弓也不得控,這是一個互文的修辭。無論是將軍還是都護,他們在寒冷天氣裡的感受都是相同的。
但面對同一件事情,感受也並不完全相同。同樣是面對極寒天氣,因為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處境不同,等等,每個人的感受也不一定完全相同。
比如,明代的政治家、文學家劉基就有這樣一首詩。
北風行【明】劉基城外蕭蕭北風起,城上健兒吹落耳。將軍玉帳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飛。
在呼嘯寒冷的北風之中,守城的士兵的耳朵簡直都要凍掉了。而將軍呢?他們端坐在華美的軍帳之中,身披貂裘大衣,手持酒杯,看著帳外的飛雪,尋歡作樂。
這樣的場景讓我們想起了什麼,不正是杜甫詩中所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嗎?
為人,要有同情心,要有同理心。在這極寒的天氣之下,
當我們坐在溫暖的汽車裡匆忙往家裡趕的時候,不要著急對著行人或騎車人拼命摁喇叭,他們比我們更冷。
當我們坐在溫暖的家裡,想要點兒外賣,吃一口熱飯菜的時候,不要因為外賣小哥的送得遲了幾分鐘就對他們大發雷霆。
當我們走在路上,即使再寒冷,如果手裡拿著垃圾,也不要隨便丟棄,因為清潔工人也非常寒冷,讓我們少給他們添點兒麻煩。
最後引用唐代詩人羅隱的一首詩作為本文的結尾。
雪【唐】羅隱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無論天氣有多冷,人心都不能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