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老中菜市的門頭被拆除。
老中菜市內生意紅火,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大
老中菜市內生意紅火,每天的客流量都非常大
新中菜市已經基本建成。
如果說中菜市是老合肥的地標性建築之一,相信也不算過分。而如今,這個陪伴合肥市民30多年的菜市場,終於要在7月31日24時「熄燈」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8月1日零時,位於清源路和電廠支路交口的新中菜市,將和500多家經營戶一起,開始為合肥市民服務。
>>>現場探訪
老中菜市:北含山路入口門頭昨拆除
昨天上午,老中菜市北含山路入口的「中菜市」門頭被拆除,這也就意味著,老中菜市的搬遷即將啟動。「本月20日,老中菜市啟動搬遷,7月31日24時,老中菜市的時代將正式宣告結束。」合肥市廬陽區商務局副局長趙明輝介紹說,屆時,會有500餘家老經營戶遷至新中菜市。
對於許多市民來說,30多年前的「中菜市」門頭還是挺氣派的。「那個時候門頭的兩邊沒有其他建築,是這附近最高的了。」前來買菜的王大爺告訴記者,這個地方當時在合肥「很有名氣」。
趙明輝告訴記者,由於搬遷是陸續進行的,在沒有全部完成搬遷之前,有條件經營的商戶仍可繼續做生意。
新中菜市:整體工程將在一周內完工
今年4月份,記者曾來到過位於廬陽區清源路和電廠支路交口的新中菜市,當時建築的主體工程剛完工。昨日記者再來到這裡時,又發現了不小的變化。從外觀來看,這座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的建築還是很氣派的:外立面已經裝飾完成,內部的電梯、連廊也都安裝好了。趙明輝表示,預計一周內,新中菜市就能完工。
記者隨後進入了一樓的水產區,發現之前安裝的大片玻璃魚缸已經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則是一間間獨立的門面。「以前的玻璃魚缸不太安全,水產區的地面比較溼滑,如果有人滑倒磕在魚缸上,後果會很嚴重。」現場的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形成獨立的門面之後,各經營戶會在門面內安裝魚缸。「魚缸加滿水會很重,所以我們也對安裝魚缸的地面進行了加固。」
據悉,施工人員還在對水產區進行電線的布設,並已進入收尾階段。「水產區除了照明,還有氧氣泵等設施需要電源接口,所以要麻煩一些。」施工人員說道。
>>>未來規劃
老中菜市:將恢復「中市路」打造慢街
多年前,我們熟知的「中菜市路」其實叫做「中市路」,「中菜市場」則被稱為「中市菜場」。合肥市廬陽區商務局局長胡宏標透露說,老中菜市搬遷後,這裡將納入淮河路步行街進行整體打造,未來,「中菜市路」可能會改回「中市路」。
「目前,老中菜市的改造計劃已經進入了論證階段。」胡宏標介紹說,老中菜市將被打造成「慢街」的重要部分。「慢街指的就是淮河路步行街,作為一個慢行街區,主要是希望人們在逛街的時候腳步可以慢下來,不僅有商場可逛,還能在街區內進行休閒。」改造後,中菜市路的宿州路至含山路段還將被完全貫通。
新中菜市:經營範圍將輻射我省北部
在新中菜市主體樓北部的預留土地上,肉類和禽類的兩個批發市場也正在建設中,8月1日零時,將和新中菜市同時營業。
中菜市管理辦公室主任王軍說,未來中菜市的經營範圍不僅是合肥市,還計劃輻射到我省北部,如淮南、六安等地。「其實現在的經營戶已經將產品銷售到外地、外省了,有的還銷售到了北京。」
除了經營上的輻射更廣,下一步,廬陽區將把中菜市打造為大型綜合性農貿市場,並與北二環周邊正在規劃建設的汽車市場、建材市場、家紡市場等抱團發展。
記者也了解到,老中菜市的經營戶並沒有全部移步新中菜市,有些則選擇離開。「不過,還有不少新經營戶準備『排隊』進入新中菜市,但我們要在完成中菜市原有經營戶搬遷之後,再考慮對他們進行篩選。」
提問
老菜市走了 買菜咋辦?
一旦老中菜市所有經營戶搬遷完畢,附近市民買菜怎麼辦?「其實在中菜市附近還有幾個小型菜市場,比如紅星路上的菜市場,市民可以選擇這些地方買菜。」廬陽區商務局副局長趙明輝表示,如果周邊市民買菜確實受到影響,也會考慮在此設立一些蔬菜、肉類的直銷車進行過渡。
影響
廬陽區商圈格局漸成
女人街全新亮相,老中菜市將改造,淮河路步行街和城隍廟也要相繼改造……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市廬陽區的各類改造也是在為打造商圈「鋪路」。
「未來,廬陽區將打造三個商圈,分別是四牌樓、三孝口和北一環(財富廣場)商圈。」胡宏標介紹說,以三孝口商圈為例,現在效果可能還不明顯,不過隨著女人街改造後的發展、城隍廟的改造,以及未來地鐵2號線和5號線樞紐形成的地下經濟,這裡或將成為合肥市的核心商圈。
連結
中菜市「來頭」不小
中菜市位於淮河路和長江路之間,東起九獅橋路,西至北含山路,北臨淮河路商業步行街,南接長江中路,由中菜市農貿市場、逍遙菜場、錦華菜場等幾部分組成。
上世紀70年代末,商販在中菜市路上經營從而形成自發性市場;1990年,經合肥市政府批准建成中菜市市場;1996年進行了二次改造,建成了逍遙菜場,至此形成了現在規模的中菜市市場。這裡有從業人員5000人左右,經營品種包括淡水類、海鮮、副產品、乾貨等18個品種。目前是合肥市最大的農副產品配送中心,承擔著全市5000餘家大中型餐飲、企事業、院校食堂的配送以及周邊居民少量的零售功能。
新菜市「肚量」挺大
新中菜市位於廬陽區清源路和電廠支路交叉口,總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新中菜市為室內立體化菜市,地上四層、地下一層的框架結構。共設經營門面和攤位1200多個,倉儲面積6000多平方米,冷庫面積5000多平方米,停車位2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