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人居環境文化,俗稱風水,是中國人居環境的藝術。中國傳統人居環境文化歷經千年而不衰,歸功於其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強大的現實適用性。風水作為一種東方文化特有的思維方式,不僅體現在中國城市、廟宇、鄉村、道路、住宅的選址和規劃布局中,而且滲透、積澱為中國人心理層面上的審美文化取向,成為中國人的基因。
一、風水概論
風水是以古代有機自然觀為基礎,把古代天文、氣候、大地、水文、生態環境等內容和引進選擇地址、布建環境的藝術之中,使城市、村落、住宅趨利避害而發展起來的環境評價系統。
它包含了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進行地形、區位與方向分析、環境規劃布局的學術思想與方法,目的是使人和周圍的生活環境、氣候、天像、動植物、地形等達到協調、和諧、共進,從而達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境地。
二、風水思想與中國社會文化
1、風水是以儒家為主、佛道結合的建築文化
儒家尊《周易》為群經之首,陰陽思想、太極八卦理論,就是從《周易》中產生的,宋明理學的興起,使得以儒為其表,以釋道為其裡的新儒學與風水思想更為合拍。風水以陰陽為根本,以「生氣」為核心,同時雜以五行、八卦等思想學說,而陰陽、氣說、五行與八卦,同時又是儒道兩家共同的思想內容之一。
總之,歷史上風水思想總是與儒、道、佛三家緊密聯繫在一起,相互摻雜、彼此滲透,這樣客觀上又確保了風水的傳播與發展。
2、傳統美學觀在風水中的體現
中國傳統美學觀從文化性格來說,是內向、含蓄型的,以表現含蓄、幽曲的特徵為主,但這種性格特徵的表現不是單一的,除了它們外,還有方正、對稱之美。中國美學觀表現出來的這些特點在中國風水中得到了展現,從風水的形局來看,「山環水抱」,「屈曲有情」,「方正對稱」。
人居環境風水學
最有特色的要數廣東的建築了,其中的代表就是客家圍龍屋。圍龍屋的整體布局是一個大園型,在整體造型上,圍龍屋就是一個太極圖。圍龍屋的建築特色也是古代陰陽思想的投射,集中體現在講求建築物體與天然地形的協調統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學道理。如遇上不盡人意的地形則通過增加半月形花臺或池塘或建築半門調整座向,以達到陰陽平衡和適應環境。這種陰陽思想,後來又夾雜了不少講究「風水屋場」的巫術文化,如俗諺:「風水人間不可無,全憑陰陽兩相扶」等。
3、農業社會對風水模式的影響
風水模式就是在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的社會裡成長的。古代村落都要集山、水、田、宅為一體,具有一定的生、養、死、葬的功能,風水地應具備「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特性。
三、風水的理論基礎以及運用
1、淵源:《周易》
風水對環境好壞的評價,是採用「吉」「兇」的術語來表達的。這一評價方式顯然是《易經》的吉兇評價系統。分析《周易》的卦辭系統,可知其基本格式是卦名——特點——利其事(或不利其事——吉(或兇)。風水的原理是以陰陽為根本,以生氣為核心發生發展的。風水中的生氣說,就是以陰陽交感為前提的。
陰陽學說將宇宙世間萬物分為陰和陽兩大類,認為一切事物的生成、發展與變化,全在於陰陽兩氣的運動與轉換。陰陽概念,最早來自陽光的向背,物體向陽的一面叫陽,背陰的一面叫陰。繼而不斷引申用來解釋自然界與社會界的所有現象。山為陰,水為陽,,山無水不變,水無山不合。陰陽始終處在動態平衡中,如果這種變化出現反常,就是陰陽消長的異常反應。中國風水學就是在人類居住選址、規劃、建築活動中,尋求陰陽平衡的具體科學技術。
2、五行與八卦體系
(1)五行學說把客觀世界歸納為金、木、水、火、土這五種最基本的構成。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相生相剋。有了陰陽五行的平衡與協調,才能推動和維持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變化與消亡。東方屬木,顏色是青色,所以東方的山為左青龍;西方屬金,西面的群山為右白虎,前面為南方,南方屬火,色屬赤紅,所以南面的為朱雀,我們所背的為北方,北方屬水,色屬黑,故背面為後玄武。
(2)八卦
太極為萬物之本,表示混沌不清的狀態。後分出天地,陰陽相媾而分出四時,四時變成四象,進而演變成天、地、山、澤、風、雷、火、水八種自然地理環境,這就是八卦。
四、「氣論」與「形論」
1、形式法
形勢法,五大要素是龍、砂、水、向。覓龍、察砂、觀水、點穴、取向是其五大步驟。它對五大要素的要求是:龍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
2、理氣法
理氣法又稱方位,主要內容是五行八卦,取五行八卦推定生克道理,又須乘氣作向,控制消納。在世俗中形成較大影響的有關理論和方法,主要有福元法,大遊年法,穿宮九星法,截路分房法,日法:定時,日法:定時中又分為忌神煞法,紫元飛白法,建旺日法,最後還有符鎮法。我主要討論的是符鎮法。
符鎮有兩種,一是方位符鎮,如「石敢當」「山海鎮」、太極圖、八卦圖及文字符鎮,另一種是時間符鎮,在動土修造時,若遇兇日,則可設立文字圖案符鎮,以求逢兇化吉。
在廣東著名建築中,有許多體現「鎮煞」這一思想的建築,如廣州的南海神廟。出海航船或來自遠方的航船,都須經過坐落在南海神廟的這個古碼頭。於是眾多的商船順路經過這裡均停下來上廟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順利,百姓們更感恩於庇佑他們一帆風順、平安大吉的南海神的。南海神廟坐北向南,佔地3萬平方米,是明代建築風格,恢宏壯觀且古樸大方。南海神廟的正門矗立著一個牌坊,上寫「海不揚波」,這體現了人民對於海神的虔誠以及對於出海人民平安歸來的期盼與祝願。
鄙人的個人學習觀點,望眾師指正,謝謝!
賈銀喜老師接受央視記者採訪
賈銀喜:道號,奉行,創建奉行堂弟子過百餘人。1968年出生於甘肅省人皇故裡,自幼愛好學習陰陽五行術,多有民間高人指點風水學。曾經拜華山王真人入道,在龍虎山和雲峰大師一起指點命理學,又拜新疆天山李雲道長學易。
現任:
北京宣和書畫藝術研究副院長
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畫藝院高級美講師、院士
中國文化促進會副主任,書法人才委員會講師教授
中國風易協會風水師
北京道教協會任易師
中國榜協會員
中國書法聯合會聯絡會會長
中國文化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專業教授、中國藝術協會常務理事
《名師有約》欄目特約訪談嘉賓等職
2019祖國成立70周年 (奉行堂)登陸紐約納斯達克
2019年9月入編走近國學經典人物見證祖國70周年文化引路人百科書籍中
賈銀喜老師:榮獲:2018首屆「金牌風水實戰名師」投票活動獲得總冠軍稱號,被譽為:甘肅莊浪出奇才風雲人物,中國著名國學大師、易理五行泰鬥、中華易經泰鬥、中國著名擇日專家稱號、中國傑出風水地理名師、中國傑出四柱命理預測師、中國名人風雲人物全國首屆易學文化最具有影響實力「金牌風水名師」,同時擔任中國三十多家企業風水顧問。
賈銀喜老師:北京宣和書畫院副院長,中華國學文化傳承人,中國環球文化傳播藝術網,藝術顧問,書畫藝術家名人,愛心公益奉獻書畫家,北京增和公司總經理,奉行堂,堂主,墨筆書千秋,中國書畫藝術國際交流,四十多個國家駐華使館,原文化部書畫市場評估委員會,評估書法每平尺,六千元/平方尺至八千元。
賈銀喜老師:一 直以專業、誠信、實力為廣大福主提供尋龍點穴,且點真龍真穴,為福人造福,盡職盡責服務有緣人,在商界名流中有較高口碑,所扦風水案例造福多數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