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二郎劍景區)和茶卡鹽湖距離151公裡,沿109國道2小時後經大水橋收費站,到達茶卡鎮。
就在鎮口一家寫著四川飯店的專做旅行團餐的飯店午餐,點了四菜一湯,端上卻是清淡的堪比杭州家常味的菜餚。
飯後開車幾分鐘就到達茶卡景區停車場。估摸著幾千臺大小車輛塞滿了碩大的停車場。
從網上查到浙江身份證免票,也不知真假,問詢了工作人員,在售票處的照顧窗口刷了二維碼填了號碼後,成功免票入園。
原由一說是浙江省援建青海而免票,又一說景區是浙江商人開發而免票......想感謝誰都不清楚,先玩再論。
這次旅行是委託旅行社包的越野車,有從西寧和從格爾木兩處始發地,差價近千元。選擇從西寧出發就是為了茶卡鹽湖,13年時沒來今年一定補上。
茶卡鹽湖,位於青海省海西洲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湖;
茶卡鹽湖夾在祁連山支脈完顏通布山和崑崙山支脈旺尕秀山之間,兩山常年積雪,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水天相交、鹽湖與雪峰交相輝映的青藏高原獨特自然風光,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
進門左側的原鹽工禮堂,也是電瓶車和小火車的始發站。
50元/人的小火車,7公裡的線路上設有老禮堂站、天空之鏡站、鹽湖站、湖心碼頭站,去程不上下客,回程可在站點上下。
車行不遠方知不妙,下午起天空烏雲密布,在停車場入口處人員密集還感覺不到冷,小火車駛到鹽湖空曠處,一陣陣高原寒風透骨而來,身上僅穿著單薄的皮膚衣,所幸坐的10號車有門窗可抵擋下寒氣。
天空之境廣場有大型鹽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沒有宣傳照片上藍天白雲、雪山襯映白色湖面上紅衣女子翩翩起舞。風勢吹動著大片烏雲在天空翻滾,偶爾露出一絲陽光照在湖面。湖底是白色的,鹽池的湖面被風吹起一陣陣波漣,由水的深淺呈現出淺黃淡綠等不同的顏色.
終點站,帶門窗的茶卡鹽湖10號車
一下車那是凍的直打顫,把背包裡所有能擋風的墨鏡、冰絲臂套都穿戴上,萬幸口袋裡帶著口罩,捂嚴了口鼻才沒受寒感冒。
水更深顯綠色,烏雲壓頂,何嘗不是另一種景色。
上世紀七十年代建造使用的小火車鐵軌,是青海鹽業發展歷史的見證。
感知鹽工們艱辛的勞作場面。
來過茶卡的遊客今後不會去參與搶鹽了吧?
堅持不了多久,再購買50元的回程票,排隊上車,前後幾輛小火車全是敞開式,也只有上車了。
還在生產作業的鹽湖區。
選擇步行的遊人。
對國人的拍照熱情膜拜,這裡是3100米的高原,5~7級風,氣溫12度,還是有大群的人們踏在冰冷刺骨的水裡,坳著造型。
回程原想在天空之鏡廣場下車遊玩,這時天上飄起了細雨,冷上加冷,決定不下了。
小火車到終點,從出口處出景區,沿途的商家很多在售薑茶,10元/杯喝下去總算暖和了許多,找到自家車輛出發。
司機安慰說茶卡是整個行程景色一般的,後面的東臺吉乃湖和翡翠湖才是漂亮。
從茶卡收費站駛上S2013高速,前往200公裡外的德令哈住宿。
途經烏蘭收費站,天空已有晚霞。
20:06,到達德令哈東,和杭州有近2小時的時差。
燦爛的晚霞,鋪滿了前行的道路,預示著今後都會是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