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對中國有多重要?

2021-01-14 先河財經

作者:盧克文  ,來源:公眾號「盧克文工作室」    ID:lukewen1982

最近美國媒體在採訪特斯拉CEO馬斯克時,我們破天荒地聽到一個歐美白人對中國人權的讚美,馬斯克說:中國政府很關心人民福祉,可能比美國政府對人民福祉更有責任感,中國若不在乎人權,怎麼可能會有平等和公平的競爭環境?

 

習慣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懟洋人的華春瑩一聽到老外談人權,本來已經進入一級戰鬥狀態,突然聽到白人竟然在誇咱們,華姐一時竟有些不適應,我看她略微調整了一下,沒找到特別恰當的詞彙回應,便用外交常用辭令回復了提問。

 

這麼突然的表白,真的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

 

馬斯克對中國一堆溢美之辭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中國讓他從破產邊緣上升到世界首富,從地獄邊上一把將他拉了回來,上篇文章《宗教狂魔與科技之光》我大概講了中國要綁定美國高科技產業,但寫得不夠詳細,憑什麼就非得幫助馬斯克,只是為了單純地拉一派打一派?

 

中國官員辦事,歷來以務實為主,不可能讓馬斯克白嫖,幫助馬斯克的特斯拉在中國狂飆突進,當然對中國有好處。

 

來上海建工廠之前,馬斯克同上海市政府籤定了對賭協議:上海給特斯拉年利率3.9%的貸款,特斯拉從上海臨港以一成價格拿地,但從2023年開始,特斯拉要向上海每年納稅22.3億元人民幣,如果達不成這一條件,則必須歸還土地,特斯拉未來5年還要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幣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

 

同時幫特斯拉解決土地和資金,這麼優厚的條件,根本不是新能源汽車的打法,完全是巔峰時期房地產公司的打法。

 

美國國內現在分成了科技與宗教兩大平行世界,我們牢牢綁定了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科技世界,除了貼身纏鬥外,給他們這麼大好處,到底對中國有什麼用?引進特斯拉,不會對中國國產電動車行業形成巨大的打擊嗎?像現在特斯拉拉升產量後瘋狂降價,會不會完全摧毀中國的電動車行業?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能活得下去嗎?

 

下面,我儘可能用最簡短的話來解答特斯拉對整個中國工業進步的巨大意義。

 

在特斯拉之前,蘋果公司已經來中國給我們作出過良好的榜樣,帶動了整個中國工業鏈條的飛躍式發展。

 

蘋果高管當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說之所以選擇將生產搬到中國,是因為中國有大量中級工程師、隨時能提高產量的工廠、一站式高科技企業,這些都是全球其它國家都不具備的。

 

中國2020年就有874萬大學生畢業,印度有300多萬,預計到2030年中國和印度每年大學生數量超過全球一半,雖然印度教育一看就嚴重摻水,他們大學居然有8410所!遠超中國的2879所,也超美國的5762所,但人數優勢放在那,只要盯著印度有沒有搞定中央集權,他們一搞定中央集權就會迸發出巨大能量,這些年輕人就會派上用場。

 

中國因為中央集權做得好,能輕易搞定土地、基建、集資等事情,加上通過大量教育補貼,培養出優質大學生,中高級人才源源不斷供應市場,使中國擁有先進的生產關係,全球先進生產力只能匹配到我們這種環境才能迅速發展,蘋果最終只能選擇中國落地。

 

蘋果到中國後,極大的帶動了整個手機產業鏈的發展,比如柔性線路板行業,是因為iphone裡面大量用柔性線路板帶起了其他國產品牌逐漸增加柔性線路板的用量,整個行業就帶起來了。

 

同理,蘋果同樣帶動了連接器、聲學產品、蓋板玻璃、射頻產品、攝像頭模組等硬體產業鏈的發展,為中國大陸培養出了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領益智造、鵬鼎控股、信維通信、碩貝德、歐菲光、大族雷射、環旭電子、長電科技、深南電路、兆易創新、東山精密、欣旺達等一大批優先的上下遊企業。

 

A股中還有一批沒這麼顯眼的企業,但也屬於蘋果產業鏈,包括:華興源創、燕麥科技、新綸科技、世華科技、彬彬股份、橫店東磁、藍特光學、賽騰股份、世紀鼎利、科瑞技術、矩子科技、松井股份等。


 

2020年蘋果供應商名單前200名中,中國佔86家,佔比高達43%。

 

只有中國才能提供大量土地讓工廠蓋起來(莫迪現在還搞不定《土地法》,國大黨天天用道德綁架他,說他在欺負窮人),也只有中國能提供大量優質工程師進入這些公司完成上下遊搭建,這些其他國家都做不到。

 

蘋果與中國互利互惠,蘋果需要中國的供應鏈來維持一年2億的產量,也同樣為中國提供了500萬個就業機會,幫中國培育了一大批優質工廠和工程師,提供了先進的管理經驗、產品標準,為中國孕育出華為、小米、OPPO、VIVO等提供了土壤。

 

中國今天這些優秀的手機品牌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有了土壤才會發芽成長的。

 

蘋果吃肉,我們喝湯,等到我們長大了,再談以後的競爭。

 

引進特斯拉是同樣的道理。

 

特斯拉吃肉,我們喝湯,等到我們長大了......

 

我們一直想搞好新能源汽車,從2009年到2019年這10年,補貼金額超千億元,但是中國電動汽車完全沒有形成和外資抗衡的競爭力,反而到處是鑽研如何獲得高額補貼。

 

你們不爭氣,那就想辦法讓你們爭氣。

 

特斯拉的到來,將拉動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涉及到十大部分,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內飾、其他構件、外飾等。一共有130多個供應商替特斯拉供貨,而中國企業佔據一半。

 

以Model 3舉例,其動力總成系統供應商如下:

 

Model 3電驅系統供應商如下:

 

Model 3底盤與車身系統供應商如下:

 

從上面幾張圖我們可以看到,特斯拉擁有大量中國供應商,產業鏈核心環節裡,鋰電池有寧德時代、恩捷股份、科達利、璞泰來,車載通信有中科創達,中控系統有均勝電子、長信科技,外觀有拓普集團、華域汽車等。

 

2020年12月29日,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說特斯拉的國產化率已經基本實現。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後,因為關稅、海運、倉儲、零部件成本都下降了,其成本比在美國生產降低了65%!加上上遊技術的不斷革新,才會有了特斯拉Model Y今年瘋狂降價的現象。

 

特斯拉Model Y的生產成本是237930元,其售價是33.99萬元,毛利率高達29.4%,遠高於汽車行業平均水平的8-10%,因此預計Model Y和Model 3後面還會降價。

 

那特斯拉瘋狂降價,會不會摧毀國內電動車行業?

 

我個人認為不會,特斯拉真正會摧毀的,絕不是國內的電動車行業,而會是傳統燃油車行業。

 

前些日子豐田章男突然炮轟電動車,是真的急了。

 

世界都認為未來將會是電動車的天下,燃油車在後面小几十年一定會被淘汰,資本已經給出了答應,擁有83年歷史的豐田市值為2121億美元,中國成立剛6年的小鵬汽車2020年8月才上市,現在市值高達371億美元,上市兩年多的蔚來市值979億美元,比亞迪現在市值也約1000億美元,上市半年的理想汽車現在也有294億美元。

 

要知道蔚來2020年只交付4.37萬部車,小鵬只交付2.7萬部車,理想只交付3.26萬部車,比亞迪交只付了17.9萬部新能源車,其中高端車漢月銷售達到了1.2萬臺。

 

而特斯拉一年共交付近50萬部車,市值達到了驚人的77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3個豐田,7個大眾。

 

市值表明資本對未來的期待值,燃油車市場開始進入夕陽產業,大家都盯著電動車給燃油車挖坑。

 

在25萬以上車型裡,中國2020年銷量340萬臺,Model 3隻佔14萬臺,佔比4.1%,短時間內,特斯拉無法動搖燃油車的市場,現在特斯拉又跟個瘋子一樣降價,真把中國現在電動車品牌都錘死了咋辦?

 

不重要,只要電動車上下遊產業鏈在這裡,中國可怕的消費市場在這裡,就算錘死了蔚來、小鵬,馬上也會誕生新的中國品牌站起來繼續跟特斯拉死磕。

 

只要有產業鏈在,品牌就會起來,普通人平時接觸到的是to C類事物,不關注這些,其實只要中國to B類根基在,新的挑戰者就會源源不絕站起來。

 

特斯拉打死一個,還會再站起來一個,一直累到特斯拉打不動為止。

 

特斯拉的歷史使命會和蘋果手機一樣,我們會讓他們在15年內賺到足夠多的錢,你們慢慢吃肉,但要順便將中國的電動汽車產業鏈給我們整合優化起來,讓上下遊更強大、更健康,像蘋果帶出來華為、小米、OPPO、VIVO,特斯拉也會帶出一批優秀的國產電動車品牌,這才是我們想要的。

 

我們圖的不是現在,我們圖的是將來。

 

最後,我們還要將視野再拉大一點。

 

我們要明白,為什麼中國要瘋狂發展電動車?

 

特斯拉最近價格狂降、質量老傳出各種小毛病,都是整個公司急著趕工造成的,因為我們在驅趕著特斯拉要效率。

 

中國急著要完成全國轉型,從燃油車汽車市場儘快過渡到新能源汽車市場。

 

這樣不僅能倒逼新能源產業轉型,還能擺脫中國對石油的依賴,以及在石油背後美元金融的控制,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電動車的發展,跟中歐投資協定、跟數字貨幣的推廣、跟一帶一路等大戰略是一體的,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幾條主線。

 

只是因為國內電動車這十年的發展太不爭氣,拖了國家大戰略的後腿,我們才堅定地引進世界最強的電動車公司,來幫助我們向前一步。

 

我們往後幾年,會幫助特斯拉以更快的速度前進,至少在十年之內,特斯內前程似錦。


正是因為這樣深深地綁定了特斯拉,馬斯克才會一反白人們的傲慢,猛誇中國的人權狀況。

 

畢竟,只有先餵飽了特斯拉,他才有力氣,攪動歷史的發展。

作者:盧克文  ,來源:公眾號「盧克文工作室」    ID:lukewen1982





相關焦點

  • 特斯拉的宿命,成也中國,敗也中國,期待國產新能源的超越
    特斯拉的宿命是什麼,那就是成也中國,敗也中國。來中國建造超級工廠的特斯拉那是內憂外患,車子造不出來,股價漲不起來。接受採訪時,馬斯克竟然還在鏡頭面前哭了起來。特斯拉深陷泥潭,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遞出了一根救民稻草,中國給錢給地給資源,為了給特斯拉開綠燈,還叫停了蔚來汽車的工廠建設。
  • 特斯拉中國亂象:為了產量不惜降低質量,問題零件直接上生產線
    盒飯裡的主食不夠,讓打飯阿姨多給個饅頭,被拒絕過,吃泡麵吃到「胃裡冒酸水」,發下來的麵包竟還有過期的,「有同事鬧過」,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清晨七點,上早班的特斯拉員工(圖片來源:品玩)和絕大多數中國的製造業工廠一樣,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生產線也是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運轉。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競爭者可能來自中國 想葬在火星因為很酷
    來源:澎湃新聞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母公司Axel Springer的執行長Mathias Dpfner訪談時表示,傳統車企在電動車競爭中還有機會,大眾在向電動化邁進,中國公司電動化轉型非常非常快。
  • 特斯拉的復工之戰
    3月17日,弗裡蒙特工廠仍在運作,當時,阿拉米達縣便在推特上指出,特斯拉的汽車製造工廠不屬於阿拉米達縣健康令所明確的必須開展的重要業務。特斯拉需按照規定關閉其位於加州弗裡蒙特的工廠,停止常規運營三周。直到3月下旬,美國疫情愈演愈烈,弗裡蒙特工廠才宣布暫時關閉,以遵守「就地隔離」的政策命令。也是在3月底,有媒體報導稱,特斯拉在發給員工的內部信中表示,兩名員工的病毒檢測呈陽性。
  • 【年度盤點】馬斯克卸任董事長/特斯拉上海建廠 特斯拉2018年大事記
    不不不,接下來就跟蓋世汽車一起回顧一下特斯拉2018年發生的那些大事吧! 特斯拉被傳2021年起在華生產Model Y 年產能達數萬輛當地時間4月11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導,特斯拉計劃於2019年11月開始生產小型跨界車Model Y,並於兩年後開始在中國生產該車型。
  • 深度|從中歐協議到特斯拉價格屠刀,除了星辰大海,中國資本已別無出路
    新能源汽車對中國有多重要?關乎我們的國家能源安全。2019年,中國進口的產品,第一是晶片,3000億美元;第二是原油,2800億美元;原油對中國有多重要,一旦沒有了油,整個中國工業就要停擺。結果那麼珍貴的原油,很多都被用來開汽車了。
  • 特斯拉最新產能「成績單」出爐!
    註:據特斯拉方面表示,四季度最終交付數字可能會有0.5%或以上差異。該工廠是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整車製造項目,也是特斯拉首個在美國以外的超級工廠,對特斯拉深耕中國市場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上海超級工廠將陸續引入生產Model 3全系列車型、Model Y車型,及未來的新車型,並與特斯拉在中國成立的研發中心、設計中心攜手,提供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習慣的卓越產品與服務。
  • 三季報扭虧空頭做多 特斯拉迎來拐點?
    三季度特斯拉的自由現金流為8.81億美元,較二季度-7.4億美元大幅提升,此前市場預期特斯拉三季度將減少2.8億美元,但馬斯克用行動證明特斯拉對融資的需求並不迫切。  不過特斯拉在中國的業務面臨挑戰。馬斯克承認,由於S型和X型汽車的進口稅上升至40%,中國區的需求面臨挑戰,不過其三季度的增長潛力依然是特斯拉交貨的重要部分,「我們設法增加了北美和歐洲的增長,抵消中國市場的下降。」
  • 中國新造車硬剛馬斯克,要打得特斯拉找不到「東」
    聽到小鵬汽車宣布2021年將推出"雷射雷達"的智能汽車後,特斯拉CEO馬斯克迅速隔空忿了起來,小鵬汽車CEO何小鵬迅速硬剛:明年要打得你打不到東。 如果小鵬汽車真能辦到,中國汽車業變道超車將不再是夢。 做中國市場最智能的汽車 導火索是小鵬汽車在廣州車展上的舉動。
  • 【特斯拉】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0-12-29
    另據報導,特斯拉將於明年初推出全自動駕駛系統的訂閱服務,蘋果公司Apple Car項目也有望提前至明年對外公布。華西證券分析師劉澤晶認為,汽車產業正處在巨變前夜,智能化已成為電動化後最重要的產業趨勢。今明兩年將有多家車企相繼實現L3、L4級別的智能駕駛量產。相關公司有中科創達、華陽集團、全志科技等。
  • 劉煜輝:通脹是2021年風險,也有大機會,特斯拉給中國留下了什麼
    我們看到了特斯拉,但是除了特斯拉之外,大家發現中國也有很多新的造車勢力,現在技術也很領先,也開始在奮起直追;包括電動車的整個供應鏈大部分也是集中在中國,中國在新的產業上,明顯在全球有非常強的競爭力。我們剛才也說長牛,一方面有資產配置遷移的一個結果,另外一方面確實是我們逐漸在湧現越來越多的值得大家去投資的上市公司,這才是是我們資本市場長期走牛的最重要基石。美國也是一樣的。任何一個健康、發達的資本市場,一定是以優質的上市公司作為成長基石。
  • 特斯拉Model Y突然降價1.2萬元!中國市場已賣瘋 等車再加3月
    中國市場已賣瘋 等車再加3月   今日,特斯拉美國官網上線了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Y,即標準續航版,新車售價41,990美元(約合人民幣27.19萬元)。
  • 特斯拉中國回應「使用不合格零部件裝車」:報導不實 邏輯錯誤
    【點擊投訴】12月25日,一篇名為《特斯拉員工曝料上海工廠:按原標準放行 沒有車會通過質量檢測》引起熱議。對此特斯拉中國公關對新浪財經表示,文章不實,有很多地方有邏輯問題。這位特斯拉中國公關稱,Molde S系列都是進口的,上述文章中說是上海工廠生產的,「明顯沒有經過仔細推敲,不符合事實」。
  • 特斯拉中國官網開賣火辣性感短褲 命名網友直呼「666」
    雖然當前特斯拉已經高漲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不少投資者和機構,也都有看空特斯拉的行動,但是特斯拉股價卻是仍在不斷攀升。截至到本周四美股市場收盤,特斯拉股價大漲7.94%,報816.04美元,總市值約7735億美元。並且,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升至1850億美元,超越亞馬遜CEO貝索斯榮登全球第一大富豪。
  • 馬斯克:特斯拉最大競爭對手可能來自中國,希望未來能死在火星上...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很可能來自中國公司,不過他沒有提及是哪家公司,只表示中國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大約有90%的公司都宣布會迅速實現電氣化。 馬斯克還表示,希望未來能死在火星上,他計劃兩三年後親自進入太空,生於地球葬於火星將會是一件非常酷的事。 大摩上調特斯拉目標價至810美元隔夜美股,特斯拉收漲0.73%,報735.11美元。
  • 每平米1125元 特斯拉「落戶」上海臨港
    2014年4月22日,馬斯克開始了中國首秀,並聲稱:「中國是對特斯拉的未來非常重要的市場,我們將在這兒進行巨額的投資。」四年來,馬斯克坐看「老一線」北上廣和「新一線」蘇州、合肥等多個城市展開「特斯拉爭奪戰」,甚至在落戶上海的合作敲定之前,河北雄安新區也曾對特斯拉拋來了「橄欖枝」。國內城市爭奪熱火朝天,馬斯克卻淡定自如,遲遲不肯做決定,因為他還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獨資建廠。
  • 特斯拉來華建廠 馬斯克再添新「憂」?
    根據2014年特斯拉剛進入中國時公布的價格,每輛Model S從美國到中國的運輸和裝卸費為3600美元,約合人民幣2.5萬元。2.5萬元又有何吸引力?  最後,目前深陷債務危機的特斯拉又該拿什麼建廠?  特斯拉公司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淨虧損7.8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淨虧損3.97億美元相比擴大90%,創歷史虧損最高紀錄。
  • 不想與特斯拉競爭,卻處處與之對比,蔚來想靠高端人設多賣點錢?
    文 | AI財經社 吳傲寒編輯 | 張碩特斯拉似乎成了蔚來繞不過去的坎。1月9日,在NIO Day2020上,除了蔚來自身,特斯拉是李斌唯一提到的汽車品牌,尤其是在蔚來首款轎車ET7和「全棧自研」自動駕駛方案NAD的發布環節,更是處處與特斯拉對比。
  • 假如特斯拉倒掉會發生什麼?
    其一,特斯拉有旺盛的真實需求支撐。寶馬研發總監Klaus Frlich曾經語出驚人,他說「電動車不存在真實消費需求,有的只是監管需求」,這話很多人有共鳴,但並不適用於特斯拉。去年中國純電乘用車銷量是759777輛,大部分為比亞迪這樣的傳統車企包辦,造車新勢力的實際交付數量很可憐,蔚來勉強破萬,威馬3844臺,小鵬12月才開始交付,只有3位數。
  • 李想的「理想國」外,盤桓著特斯拉
    只是那時李想還從沒想過,與特斯拉的羈絆竟如此之深。馬斯克應該也沒想過,中國市場會成為特斯拉股價飆升的重要引擎。2015年:EV’s The Avengers2014年,國內浩浩蕩蕩的新造車運動啟幕。監管優待政策持續加碼,新能源汽車聲勢浩大。那年新造車正處於高光時刻,賈躍亭還是夢想家,還不想下周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