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試卷原來是這樣,考生:初中生都能考清華,快看看

2021-01-18 苑兒教養育之方

1977年,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註定是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的高考又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給中國的學生們帶來了學習的希望,據統計,1977年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年,全國迎來了570萬人參加考試。

這一年是我國迄今為止唯一一次在冬天舉行的高考,以570萬名考生為參考,這一年雖然是雄偉壯觀的數字,但只有27.3萬人被採用,合格率只有5%以下。

為什麼1977年的高考合格率這麼低?很多網友認為當年高考的試題類型太難了,95%的考生被淘汰,最近網上公開了1977年高考的試卷套裝,那個答案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大吃一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試卷:

英語試卷:

歷史、地理問題:

由於年代久遠,網上公開的試卷上的照片幾乎都模糊了,但是,通過其中的幾個考試題,當時的高考不僅難,而且很簡單。

很多考生看到1977年的高考試題,表示了感慨,這些考試題太簡單了,完全是中學生的標準,現在適當找重點中學生去參加當年的考試,也許能考上清華。

雖然用我們現在的眼睛和教育水平來評價當年高考的試卷,但一定很簡單,甚至產生疑問。

其實在1977年那個年代,不僅綜合教育水平低,生活質量也遠不如現在,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還充滿了衣食勞苦,能讀書的學生基本上都比較殷實,一定是現在這個全民高考的不能和年代相比!

但是,從1977年的高考試題也可以說明,高考恢復41年來,不僅生活質量,教學水平和學生綜合能力也大幅提高。

按照現在教育水平的推進速度,二十年後的學生正在看我們現在的高考問題,也覺得現在只有中學的水平。

以上就是1977年高考試卷,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1977年高考試卷「躥紅」,網友看到題目後,感嘆:我也能考上北大
    1977年發生了一件大事,在這一年,推薦制被廢除,高考之門重新打開,中斷了11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復,這也是中國歷史上舉足輕重的一個「拐點」。
  • 這套1977年的河南全真高考試卷,你能得多少分?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復高考。由於各省教育水平差別很大,且準備時間有限,此次高考遂實行各省自主命題。1977年的河南高考考了哪些科目?卷子長啥樣?
  • 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題到底「長啥樣」?網友:這我也能考上北大
    還有5天就要高考了,相信每一位學子都已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來面對這次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推遲1個月的高考。當然,每一屆考生最關心的頭等大事,無疑還是考題的難易程度。如果考題得心應手,對考生的幫助遠比推遲一個月考試要暢快得多。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1978年的高考考什麼?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高考試卷一般會被統一收回銷毀。因此,恢復高考頭兩年亦即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試卷就顯得格外珍貴。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1977年高考是怎麼樣的?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卷題目及答案圖
    請回答1977怎麼玩?請回答1977年高考試題及答案是什麼?2017年高考已經開始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到現在已經整整40年了。如果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你會做嗎?現在小編就給你一份1977年的高考試題,看看你可以得多少分?
  • 共和國唯一的冬季高考:我生命中的1977
    1977年10月,中央決定恢復中斷了11年的高考。這是一次特殊的考試,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軌跡,甚至是我們的命運。離開學校多年的我們,重新拿起書本,白天勞動,晚上備考,570萬人於1977年寒冬走進了考場,競爭27萬個名額!
  • 1933年的清華試卷,網友:生在那個年代,我也能考上
    高考現在的高考套路、題型、知識點等學子們都很清楚,畢竟苦讀十餘載就為了這一戰。但是,民國時期的「高考」試題恐怕很多人不了解。近日,一份1933年的國立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卷在社交媒體上廣為流傳,它相當於現在的高考試卷。這份試捲來源於湖南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題目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很多大學生未必答得出。國文此卷國文共標點、訂誤、寫作三個部分,試卷結構簡單,乍一看題目也很簡單。標點就是讓考生自己去斷句,這似乎是小學生的題目。
  • 我的1977年高考
    11月上旬,當複習物理和化學時,感到很生疏,因為回鄉務農已4年,平日用不上它,好多知識已忘了。覺得考理科成功的把握性很小。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改考文科。好在政治、語文、數學這三門課不管考文科還是考理科都必須考,故浪費的時間不太多。只是複習物理化學的時間成了無用功。考文科要考歷史、地理,歷史我比較喜歡,平時看了很多課外書,是我的強項,複習比較順利。地理稍微花了一點時間,但總體上也比較順利。
  • 1977年恢復高考時,那些當年考上大學的人都是些什麼樣的人?
    1977年恢復高考時,當年考上大學的都是些什麼人?可以說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基本都是1966年之後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高中文化水平的一些人,這其中就包括「老三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老三屆,簡單介紹一下。老三屆指的是1966年、1967年、1968年在校的三屆初中和高中學生。
  • 高三老師憶1977年參加高考:書都是從廢品站揀的
    徐錦城說,他至今仍記得1977年10月21日那天,家在江蘇淮安的他扛著一大袋糧食到村裡的一個糧站。那一年他20歲,高中畢業已經5年了。1977年距1966年高考,足足中斷了11年。  那天,卸下糧食的徐錦城順手拿了一份糧站內文化角的《新華日報》。徐錦城擦了下流到眼角的汗定睛一看,頭版的顯眼位置刊登了一則消息:從今年起恢復高考。  徐錦城最開始不以為意。
  • 高考考上清華有多難?北京1萬考生超過46人讀清華,陝西僅3人
    清華北大是我國的最高學府,尤其是近年來,清華大學在國內外的多種大學排名中,幾乎對北大形成了全面超越之勢。在「雙一流」工程建設中,清華也領先於北大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因此,能夠在高考中考上清華,成為了眾多學霸的夢想。可是,高考想要考上清華,並不僅僅是學霸,就有資格去角逐。
  • 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年是什麼樣,親歷者的感受(內有真題)
    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年是什麼樣,親歷者的感受(內有真題)恢復高考的當年有非常多的考試十分激動,雖然當年上山下鄉,但是晚上還是擠出很多時間一起學習,這是在1977年參加高考的考生的說辭。他們十分感謝高考給他們帶來的機會,也感謝恢復高考的這個政策。1977年有誰參加高考,現在十分厲害呢?
  • 年代迴響 | 1977年——恢復高考,改變命運的拐點!
    1977年,關閉了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門重新打開,全國570萬出身不同、年齡懸殊、身份迥異的人湧進各個考場參加高考。這一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有5萬多人報名,有1700多名考生考取了大中專院校,從此,他們的人生軌跡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1977年12月,參加高等學校入學考試的青年正在認真答卷。
  • 最後80天,高考押題卷準嗎?看看吧
    過了今天,距離高考也就80天了,這段時間,所有的考生都在瘋狂的刷題,或者求助於押題卷,那麼押題卷真的有效果嗎?真的可以幫考生提高成績嗎?我們知道,高考試卷,是有大學老師、高中老師等根據本年的《考試說明》、《高考大綱》出的考題。
  • 【考向預測】2020山東高考模擬試卷說明了什麼命題趨勢?
    這是山東省進入新課改後,首次舉行的全省考生參加的大型考試。  山東此次全省新高考模擬考是2020年高考命題的重要風向標,對2020屆乃至今後3年的高考複習備考將有極強的指導意義!  除此之外,這次的化學考試讓不少同學都有點懵,對於以前作為選考內容的有機化學這次變成了必答題,而且內容不在少數。  「每科考試均為1.5小時,答題速度快的也就能剛剛答完。」不少考生說。  化學試卷真題  (向左滑動查看部分截圖)
  • 屬於你的高考時光 當年的致命題到如今成送分題
    1977年的河南高考考了哪些科目?卷子長啥樣?學生是怎麼備考考試的?今天「老照片裡的河南」帶您回顧1977年的河南高考。考卷手工刻寫後印刷,1977年的河南高考試卷長這樣剛恢復高考,由於各省教育水平差別很大,且準備時間有限,遂實行各省自主命題。
  • 成人高考明年大變樣:數學考微積分英語不考翻譯
    昨天,成人高考語文考試大綱編寫人之一張厚老師告訴記者。  據了解,明年成人高考英語、數學等科考試大綱都將有變化。高中起點本科從明年起,除了和專科考生一樣考語、數、外三科外,文科生還需考歷史、地理綜合卷,理科生需考物理、化學綜合卷。語、數、外滿分為150分,文理綜滿分均為150分,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各為75分。
  • 這個省連續11年高考考《紅樓夢》!考生:過分了!
    說到科舉,就不能不說當下的高考,因為江寧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一家的祖籍所在地,而紅樓夢又是中國古代章回小說的巔峰和集大成者,所以江蘇每年的高考,都有紅樓夢的身影。實際上,從2008年開始,到今年2018年,這11年裡,江蘇高考語文試卷的附加卷裡,年年都考紅樓夢的知識,一年都沒落下!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明確告訴你,紅樓夢我每年都考,不讀紅樓你就拿不到分。
  • 當年高考為何從7月提前到6月?唯一一次冬季高考又是在哪年?
    1977年,考生們在北京市一九零中學的教室裡參加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次考試。司馬小萌/攝1959年,華僑補習學校應屆高中畢業生在北京參加高考。 馮文岡/攝1977年,高考考生進行體檢。 司馬小萌/攝1978年高考,三十一中考場內,考生們正在認真答卷。 胡敦志/攝2003年,兩名參加春季高考的考生在考前討論問題。
  • 1933年清華考卷現身:短小精悍 要求英文複述三國片段
    央廣網懷化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檔案館在對民國民眾教育類檔案進行搶救性修復時,發現了一套1933年的國立清華大學入學考試卷。相對於現在的高考試卷,當時的考題無論是題型還是頁數,都可謂「短小精悍」。至於難不難,你聽聽就知道了。  語文部分:標點題選取的是唐代鄭薰《贈鞏疇》詩序中的第一段。全文無標點,讓考生自己去斷句,考查考生的句讀能力。而作文題,簡直是太「極簡」、太「開放」。這道題只給出了5個簡單的詞語,分別是:「苦熱」、「曉行」、「燈」、「路」、「夜」,要求考生選擇其中一個寫作,文言文白話文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