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答疑 |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2021-01-22 珠海市普陀寺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果能以真信願持佛名號,決定求生極樂世界。亦能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令過為困苦。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


須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淨安樂矣。又修淨業人,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真信願持佛名號,決定求生極樂世界。自行如是,化他亦然。果能如是,則病者愈,弱者健,愚者慧,諸凡順遂。家縱貧不至有禍,亦不至凍餓。以真實修持,必蒙三寶加被,不令過為困苦故。然亦不可以念佛之故,妄欲得分外之好處。既有此心,致或反成不吉耳。世間禍福,相為倚伏,福能善享,則其福愈大。否則福未實得,禍已大臨。此種禍尚無禳解之餘地,以是因福而致之禍,其禍更為酷烈也。(《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卷十四第307頁復羅省吾居士書二)


相關焦點

  • 宏圓法師:聞佛名號,得無生法忍、諸深總持的大利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聞我名字。不得菩薩無生法忍。諸深總持者。不取正覺。】  這是聞名得忍願。這一願是說,十方一切眾生聞說阿彌陀佛的名號,如果不得無生法忍、諸深總持的大利,阿彌陀佛不成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看願文,「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眾生之類」,這是此願所被之機。所攝受的眾生非常的廣大,包括了十方無量世界,沒有一個世界不在這一願含攝之內。眾生,不但包括賢位的眾生、人道的眾生,而且包括了三惡道的一切眾生,蜎飛蠕動以及地獄中受極苦的眾生,都是這一願所被之機。
  • 淨宗法師:一句佛號具足信願行
    如果你了解這六字名號裡面本來具足信願行,資糧就圓滿了,那你隨便怎麼念,隨便念隨便往生,這樣就有源頭。有人對信願行解釋很多,聽聞很多,但是內心一片模糊。「我有沒有信願行?」一想到「三資糧」,自己就覺得不夠,「我的信心夠了嗎?」總是懷疑,感覺好像夠了,又不敢講。「願」,真信切願,如果必須是念念如同出離囚牢、奔赴家鄉一樣,自己有時候還貪一點世間的東西,願也沒有那麼懇切。
  • 淨土宗為何強調持阿彌陀佛名號?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輔佐阿彌陀佛,普度十方眾生離苦得樂,為何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不能往生?淨界法師答:我們沒有說念觀世音菩薩不能往生。現在問題不是能不能往生,而是直接跟間接的問題。在整個淨土宗的傳承當中,最強調持名的是善導大師。
  • 佛說:如何在2020金榜題名,成就學業,請一心稱念文殊菩薩名號!
    欲助孩子成就學業的父母,請一心稱頌文殊菩薩名號,與智慧菩薩相應,智慧自然開啟。要想給孩子開智慧,就一定要念文殊菩薩名號,請文殊菩薩加持。有的父母說,我已經念了幾萬遍了,但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沒見提高呢。千萬不要有這樣的質疑心啊。如果對佛菩薩心生質疑,那麼在你誦持的時候必定會有我執。這樣就對你頂禮文殊菩薩的願力功德大打折扣了呀。
  • 念釋迦牟尼佛,不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看到會流眼淚。為什麼?
    我跟同學們說過,蓮花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我們一般人講保佑。蓮花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你往生的時候,在蓮花裡頭轉識成智,起這麼大的作用。轉八識成四智,所以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的身是法性身,是報身,不是我們凡夫的身體,是心現的不是識變,沒有八識五十一心所。所以這個身不需要飲食,你說多方便,不需要睡眠。我們人生兩大苦事,一個是睡眠,一個飲食。極樂世界人沒有飲食,他用什麼生存?
  • 如來佛?阿彌陀佛?是同一尊佛嗎?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如來佛,是阿彌陀佛?想必看過《西遊記》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麼一個問題。那麼如來佛是阿彌陀佛嗎?其實並不是,雖說,在西遊記之中,如來佛居住於西方。其於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極樂世界」是一個方向,但卻實打實的「如來佛」並非阿彌陀佛!
  • 世自在王佛的名號亦具甚深含義
    每尊佛的名號都有內在深刻的意蘊,比如釋迦牟尼佛,釋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能仁寂默是教化眾生的二大科目。因為這個世間眾生大都缺乏仁慈惻隱之心,所以用能仁來對治;這個世間眾生心緒散亂,識劇猿猴,於是便用寂靜沉默來對治。能仁表無量光,寂默乃無量壽,無量光壽即是阿彌陀,即是眾生本具的性德,也是眾生的佛性。
  • 念「觀音菩薩」名號,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但其實,佛菩薩是沒有性別之分,一切都是我們的分別心在起作用。佛經中,與觀音菩薩密切相關的咒語有「六字大明咒」(觀音菩薩心咒)、「大悲咒」等,有關的經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出自《妙法蓮華經》。「觀音觀世音,世間吉祥音」,佛經中說道,只要眾生遭遇苦難,一心稱其名號,觀音菩薩即刻觀其音聲,應緣救助,示現不同形象。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比如楊柳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滴水觀音等等。除此之外,還有我們非常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隻手、千隻眼,解決無量受苦眾生。許多信眾喜歡誦持觀世音菩薩名號,誦持名號時,牢記這2點,功德更圓滿。
  • 佛樂 |《大悲咒》字字皆慈悲,功德無量!
    願您能永葆吉祥如意!聽聞大悲咒的三惡道眾生,能離三塗苦;誦持大悲咒的眾生,不會墮落三惡道中。誦持大悲咒,現生中的所求所願都能果遂。但排除不善的人,不至誠的人,以及生少疑心的人。如理的發願和稱念名號後誦持大悲咒,堅持每夜誦滿五遍,能除滅百千萬億劫的生死重罪;若對大悲咒生疑,即使誦念,連小罪輕業也不能滅除,重罪更加無效。但尚且能種下成就菩提的遠因。人天誦持大悲咒,臨終時十方諸佛都來授手,可以往生到任何嚮往的佛土。
  • 佛教:佛菩薩名號的正確念誦方法
    那麼,他們為什麼總喜歡以菩薩的名號來作評論呢?這種方式好嗎?  人們喜歡念佛,採取不同的方式念,都可以。最主要的是,在你寫出那行字的之前,你的心會想起佛、菩薩的名號。在佛教界,特別是在居士信眾當中,有個「接福」的說法,也就是將好的東西,接下來,自己得到了,還要傳遞給別人。如果有人希望得到,就會「接」住這份善意,他接下去之後,再傳遞給別人。
  • 如何慧悟佛心,與佛相應,乘得彌陀大願船
    我們念佛怎麼跟佛相應啊?怎麼相應呢?一念信心,這就相應了。譬如,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造成了六字名號的大願船開來,慈悲地說:「你只要相信,只要念佛,一步跨上來就行。」只要你能至信,上的大願船去,這就是「相應」,這就叫與佛心相應。古德云:「唯有念佛得度。」我們距離智慧的彼岸就隔著一條大河,背著累劫的業報到彼岸,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經歷無數的業障和輪迴,一般人很難做到,終不得度。
  • 把阿彌陀佛的名號介紹給別人,你說你有多大福報……
    我們對它要恭敬,名號是神聖的,但是阿彌陀佛、諸佛如來有巧方便,我們接引一切眾生念佛,比對阿彌陀佛恭敬更重要;換句話說,什麼是最極恭敬?勸人信願持名、念佛往生,這是對阿彌陀佛最直接的恭敬,最真實的恭敬。那怎麼做法?
  • 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義烏海雲禪寺啟建彌陀佛七法會
    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義烏海雲禪寺啟建彌陀佛七法會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需深信力行,則佛果可期。時農曆十一月十一日公曆12月6日,為紀念佛教中阿彌陀佛聖誕,義烏海雲禪寺啟建彌陀佛七暨一年一度冬至祭祖薦拔超度大法會。
  • 誦持大悲咒的功德無量無邊
    除了一件事,如果你對大悲咒起了疑心,沒有完全相信,信不具足,那麼小小的罪業也不能消除,況且是重罪呢?雖然沒有立刻消除重罪,還是能作為你未來世覺悟的因。9、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1)不令其飢餓困苦死。不會沒有飯吃沒有水喝而死。(2)不為枷禁杖楚死。不會被帶上鐐銬枷板用棍子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