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讓一個女人入宮卻拉不下臉,官員告訴方法,為何被敲碎牙齒

2021-01-09 網易

2020-12-03 13:08:13 來源: 輕夢弄花枝

舉報

  明朝創始人朱元璋,擁有豐富的傳奇人生,為人性情也十分喜怒無常,有時候會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女人方面,朱元璋也算是一個風流君子,看中的美女總想佔為己有,可有時候又拉不下面子,得不到就展開報復。

  當年,雄風氣壯的朱元璋又相中一個絕色女子,欲納她進宮為妃,但迫於某些因素,朱元璋卻拉不下老臉,正苦愁之際,身邊大臣就為其出了一條妙計,不料朱元璋聽完,當即就把該大臣的牙齒給敲碎了。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

  

  俗語說:「打碎牙齒和血吞」指的就是有苦說不出,所有疼痛委屈都由自己承受的人。當年在朱元璋麾下任職的文武百官,可不好過,整天提心弔膽,生怕哪裡做錯,而招致朱元璋的猜忌,從而引來殺身之禍。可有時候,皇帝有煩惱,你不幫忙想出點有效法子,又顯得自己很無能,久而久之就會被貶官替代。

  明朝文人劉辰撰寫的《國初事跡》裡記載著這樣一則故事,稱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以來,百事處理的遊刃有餘,空閒之際就喜歡尋歡作樂,少不了後宮三千佳麗相伴。而朱元璋對此並未感到滿足,為了擁有更多的絕色美女,就開始搞「選美秀」,從天下各地篩選大批美人入宮,就連官臣家屬親戚的女性都不放過。

  

  有一日,朱元璋不知從哪裡聽人說,熊宣吏大人府中有一親妹妹,長得傾國傾城,青春迷人,為此朱元璋就想入非非,立即派人去「洽談」。殊不知,麾下諫官外郎張來碩站出來,勸說道:「熊大人的妹妹早以指婚給參議官楊希聖,聖上公開納熊氏為妃的話,恐遭天下人背後口齒」。

  朱元璋聽完暴脾氣準備要噴發,殊不知這張來碩站不出來不是為了做「忠言逆耳」的賢臣,而是一個想給皇帝出歪主意的小人。張來碩話鋒一轉,表示有一計可幫助聖上既抱得熊氏歸又能不遭天下人閒語,朱元璋一聽剛上頭的怒火,又強行壓住,且聽他道一道。

  

  然而張來碩自以為是,盡出一些餿主意,叫朱元璋先派人去私下提醒一下楊家、熊家,表示朕有娶熊氏妹子的想法,如此一來,兩家人就明白當今皇帝的意思,自然主動的取消聯姻,這聽起來倒是個兩全其美的計策。

  不料,朱元璋聽完,立即龍顏大怒起來,呵斥張來碩把自己當成一個耍小手段的卑鄙之人,簡直是侮辱了真命天子的光環。該罪名一造起,張來碩就嚇得撲通一下跪地求饒,此刻朱元璋氣不打一處出,就命侍衛把張來碩的牙齒敲碎了去。

  

  可是此事還沒了,得不到熊氏美人的朱元璋開始忌恨這一對新婚夫妻。不久,因楊希聖與同僚李飲冰在政務中與丞相鬧不和,該丞相就趁機上奏詆毀楊李兩人,朱元璋一看是楊希聖,就立馬下令把其與李飲冰關了起來,罷掉官職罰以黥刑。這些還不夠,事後朱元璋就命人割掉了楊希聖的鼻子、李飲冰的雙乳,最終導致李飲冰失血慘死,而存活的楊希聖則被發配邊疆去了。

  

  本以為朱元璋報復至此已停息,殊不知有一天朱元璋接見楊希聖的親哥江西參政楊憲時,又表示:「你弟弟弄權忤逆,朕只能依法處置,但是朕仍會同意熊氏嫁給他」。此話把楊憲嚇得不輕,急忙表示楊家絕不敢再娶熊氏,結果朱元璋堅持要熊氏嫁給沒鼻子的楊希聖,且要求熊氏跟丈夫一起被發配邊疆,以便服侍楊希聖一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朱元璋想娶一女子卻拉不下臉,官員告訴其方法,為何被打碎了牙齒
    明朝創始人朱元璋,擁有豐富的傳奇人生,為人性情也十分喜怒無常,有時候會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在女人方面,朱元璋也算是一個風流君子,看中的美女總想佔為己有,可有時候又拉不下面子,得不到就展開報復。當年,雄風氣壯的朱元璋又相中一個絕色女子,欲納她進宮為妃,但迫於某些因素,朱元璋卻拉不下老臉,正苦愁之際,身邊大臣就為其出了一條妙計,不料朱元璋聽完,當即就把該大臣的牙齒給敲碎了。大家知道是為什麼嗎?俗語說:「打碎牙齒和血吞」指的就是有苦說不出,所有疼痛委屈都由自己承受的人。
  • 朱元璋鮮為人知的一面:為了一美女,敲碎他人牙齒,挖掉別人鼻子
    相傳朱元璋看上一個女人,想讓她入宮卻拉不下臉,官員告訴他方法後,為何被他敲碎了牙齒?這則故事源自《國初事跡》中的記載,作者為劉辰。大明建國初期,劉辰曾在李文忠手下聽命。建文年間,劉辰升任監察御史,任職鎮江府知府,當時長江邊八十頃田地被淹,而賦稅並沒有降低,劉辰上疏朝廷,幫百姓免除了多餘的賦稅。
  • 朱元璋的嶽父入宮探望女兒,觸犯了什麼?就被朱元璋直接處死
    胡美的女兒嫁給朱元璋當妃子後,胡美一直以皇親國戚自居,和李善長、胡惟庸走得很近。《逆臣錄》中記載:「洪武十六年間,有王庸,同朱都督、胡美糾合入宮為非。是誠彼時明知此事,不行禁戒,故縱犯法。」朱元璋殺死胡美,就這件事,朱元璋並無錯。宮廷尤其後宮歷朝都有嚴規,後宮太后及妃子和嫡系親屬累有串聯謀惹事發生,朱為杜絕後患,殺妃之父等(朝堂高官應懂法度,不為惹何私闖禁地)。皇帝的後宮,是皇帝的內室,裡面嬪妃很多,其他任何男性都不能入內,縱然是皇帝的嶽父也不行。功高欺主,朱元璋不殺他,後宮會亂套。胡美絕對不敢說自己是朱元璋的嶽父。
  • 朱元璋吃了劉德家的牛,還將牛尾插石縫中,劉德為何拉不動牛尾巴
    於是,劉邦在夢中斬了一條白蛇,而朱元璋,則吃了一頭小牛犢。朱元璋吃小牛犢的故事版本頗多,不少讀者也對此表達了懷疑,朱元璋作為一個毛頭小子,宰了劉德家的一頭小牛分食,將牛尾巴插到石頭縫中,便躲過了一劫?劉德前去查看,為何拉不動牛尾巴?要說這事,還要從朱元璋家鄉的那場水患說起。
  • 拉不下臉求人的星座,能自己解決的問題,不會告訴別人
    文 |派大發文字原創,抄襲必究這社會就是有些人,無論什麼事情都想要找人辦一辦,已經形成了思維慣式,不願意自己去努力,但有些人則特別好面子,覺得求人是一件,九是比較丟臉,寧可自己默默的消化,能自己解決就自己解決甚至遇到什麼困難都不願意告訴別人,在十二星座中有以下四大星座
  • 民間故事:朱元璋憑面相識別官員
    但有些方面他也有些糊塗,例如在提拔人才方面,他除了要看對方的才幹,還要看他的面相,因為他相信一個官員的面相不光預示著他自己的前途,還能左右大明王朝的前途。朱元璋如此迷信是有其道理的,在他率眾起事時,起義隊伍中有一個叫趙穀子的江湖術士,善於看面相。這天閒來無事,朱元璋對趙穀子說:「趙先生看看我的面相如何?」
  • 朱元璋對宋濂一直敬愛有加,現在為何一定要殺了宋濂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胡惟庸說自己的舊宅井內湧出了醴泉,是祥瑞之兆,請朱元璋去看。到西華門時,說一個名叫雲奇的太監,突然衝到朱元璋的車馬前,緊緊地拉住韁繩,急得怎麼也說不出話來。衛士們立即將他拿下,亂棍拍打,差點要把他打死,可他仍指著胡惟庸家的方向,不肯退下。朱元璋感到事情不妙,立即返回,登上宮城,發現胡惟庸家牆道裡都藏著士兵,刀槍林立。於是立即下令將胡惟庸逮捕,當天即處死。
  • 想跟你和好,但卻又拉不下臉,當雙子座生氣時就該用這種方法
    我們的舉動都不可能讓全部的人喜歡,有時候難免還是會招惹到對方,如果不小心讓對方生氣,就必須要趕快哄他!你可以把大事變成小事,這不會影響彼此的感情。如果你不想惹惱雙子座,你可以學習這些簡單的動作來緩解氣氛!
  • 一代天蠍男,鐵腕震朝綱:讓朱元璋告訴你天蠍男背後的秘密
    朱元璋不僅是鍾情馬皇后,甚至可以說是敬重馬皇后。只要馬皇后的勸諫,不管多麼刺耳,朱元璋總是認真傾聽、積極採納。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馬皇后病故,朱元璋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非常悲痛。從此,他再也沒有立皇后。所以,天蠍座的男人用情專一,要麼不愛,要麼深愛,愛一輩子。
  • 讓朱元璋告訴你答案
    全國大大小小的政務,他都要親身處理,交給別人辦,他不放心:不只怕別人不如他盡心,也怕別人徇私舞弊,更怕別人從他手裡奪去權利。他要把權利牢牢地握在手心,一生一世,千秋萬代。朱元璋對女人的佔有欲更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死,後宮那些沒有生育過的嬪妃全部被拉去殉葬,據史料記載,陪葬的嬪妃有46人,宮女有十幾人。曾經廢棄的殉葬制度又一次死灰復燃,這是歷史的倒退。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朱元璋害怕陪葬的妃子有一天會變老,他要陪著他的那些妃子青春永駐,於是這些宮女和妃子被活生生的灌下水銀。
  • 讓朱元璋告訴你答案
    朱元璋不僅是鍾情馬皇后,甚至可以說是敬重馬皇后。只要馬皇后的勸諫,不管多麼刺耳,朱元璋總是認真傾聽、積極採納。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馬皇后病故,朱元璋失去了最心愛的女人,非常悲痛。從此,他再也沒有立皇后。
  • 道士邱玄清為何因朱元璋賞給他兩名宮女,便二話不說揮刀自宮了?
    首先聲明,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並非正史所載內容,大家注意甄別。同時,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承認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自帶光環的皇帝,不然民間也不會有這麼關於他的故事,多得令人眼花繚亂。而朱元璋的諸多故事中,最多的當屬與道教之間的最為精彩,畢竟,從他出生起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傳說老朱出生時,天空中布滿了紅光,充滿傳奇色彩,這為他後來成為真龍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 朱元璋為何編纂《皇明祖訓》?結果怕什麼來什麼,預測字字驗證
    如同一個兢兢業業的農民,從饑寒交迫中逐漸獲得了生存的空間,他拼盡一生都在為這份遺產能夠傳遞下去而調動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只希望,子孫能夠穩穩噹噹繼承這份巨大的家業,不出現能夠傾覆大明王朝的」敗家子「、」二流子「。
  • 康熙為何祭祀朱元璋皇陵?背後有何用意?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我讀到康熙為了崇拜朱元璋,從北京去了南京。 有人說,康熙的行動無非是炫耀他的文化和軍事技能。 康熙想要告訴朱元璋:我比你強! 事實上,這一點都不對。
  • 朱元璋為何要秘密處死兩個兒媳?原來,是跟一樁皇室醜聞有關
    朱元璋先後跟徐達、湯和結為親家,徐達、湯和也成為皇親國戚,但當皇親國戚雖說是榮耀,卻也離覆滅只有咫尺之遙,何況是遇到這樣一個陰毒而不念舊情的皇帝。 跟嘉靖不同的是,他不抓女人,他抓男人煉丹,他把7,8歲的小男孩抓到宮裡,閹成太監,後來他們喪心病狂地將魔爪伸進軍營,就連軍營的幼兒都被他們抓走了。
  • 朱元璋去算命,隨手寫下「一個字」算命先生立馬跪地磕頭
    當時的朱元璋,因自己是放你娃,不僅常挨主人打罵,而且經常吃不飽,只有餓肚子放牛,於是發生了朱元璋宰牛的事情。一天放牛時,朱元璋和徐達、湯和、周德興都覺得肚子餓,於是朱元璋出點子,將一頭小牛犢殺掉,大家烤著吃了。沒多久,只剩下一張牛皮、一堆骨頭和一條牛尾巴。吃完了,但回去怎麼向地主交待呢?大家都發愁了,於是互相埋怨。
  • 《大明風華》醜化朱元璋?子孫都是圓臉,卻非說像廖凡的鞋拔子臉
    比如官員帽子上胡亂加東西,皇帝帶著明朝後期出現的金龍翼善冠等等。當然,最大的爭議就是該劇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奇醜造型。一些人認為這是清朝對於朱元璋的醜化,另一些人則表示,朱元璋就是長這樣子,因為教科書上就是這麼畫的。那麼,朱元璋到底應該長啥樣呢?
  • 元春封妃,夏太監來宣旨,為何態度陰晴不定?賈府為何人心惶惶?
    賈政等不知是何兆頭,只得急忙更衣入朝。賈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地使人飛馬來往報信。賈政進宮覲見皇上,賈府人為何惶惶不安?難道賈政平日見不到皇上?這是兩個問題,先說第二個問題。賈政平日是否能見到皇上?賈政是工部員外郎,屬於五品官。1368年(洪武元年)沿置工部,隸屬中書省,設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
  • 明朝才子徐禎卿,為何會誣陷朱元璋害死徐達?
    二、 徐達應是善終的幾點原因徐達究竟是不是朱元璋授意害死的一直是人們熱衷討論的話題,在民間故事裡,朱元璋殺害多名開國重臣是一個既定事實,那麼他害死徐達也是有足夠動機的,那就是為了保障皇權的穩固,不過這種說法其實經不起推敲。
  • 從朱元璋到朱棣的制度變化,淺談明朝為何是以太監來制衡文官集團
    那麼明朝為何會形成這種詭異的以太監來制衡文官的政治模式呢,這在歷朝歷代可謂是獨一份,今天宋安之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這樣一來,後宮幹政不得,外戚更是翻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