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EUV光刻機賣10億,一年能生產多少晶片?夠華為使用嗎?

2021-01-09 瘋狂的菠蘿

點擊關注,每天精彩不斷!

導讀:一臺EUV光刻機賣10億,一年能生產多少晶片?夠華為使用嗎?

眾所周知,自從我國的華為遭到打壓以後,有關於半導體晶片的討論就一直都沒停止過,而根據最新的禁令來看,臺積電在9月15號以後就無法繼續給華為代加工海思麒麟晶片了,而這也將導致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成為絕唱!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了疑問,難道說沒有了臺積電,華為就無法再生產出高端的海思麒麟晶片了嗎?目前來看,情況還真是這樣!

雖然說華為能研發出高端的海思麒麟晶片來,但是華為卻並不具備任何的晶片生產能力;一直以來,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都是依賴於臺積電的代工生產來完成的;所以一旦臺積電進行了斷供,那麼對華為海思麒麟晶片的影響就將是致命的;臺積電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加工巨頭企業,而且臺積電手中還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的晶片生產工藝,所以臺積電也從不缺少客戶!

而臺積電之所以能在晶片生產領域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主要是因為臺積電手中擁有著全球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產品,作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臺積電手中就擁有著超過30臺荷蘭ASML公司所生產的EUV光刻機產品,據悉,一臺EUV光刻機產品的售價就高達1.2億英鎊(約超過10億元),即使售價十分昂貴,臺積電還是一口氣購買了三十臺!

近日,荷蘭ASML廠家還重磅宣布將正式在中國寶島臺灣建設第一家海外培訓中心——亞洲培訓中心,而ASML公司之所以要建設這一家培訓中心,主要是為了培養光刻機工程師使用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產品,從而提高5nm/3nm晶片的良品率,據悉這一培訓中心一年可以培養超過360名EUV光刻機操作工程師,它的建成將有利於臺積電大幅的提高高端晶片的生產能力!

一臺荷蘭ASML公司生產的EUV光刻機的售價雖然說高達10億左右,但對於中國的科技企業來說其實也並不是買不起,但是關鍵問題是我們很難買到,至今我們也沒能擁有一臺,那麼一臺這樣的先進EUV光刻機一年能生產多少晶片能?能夠華為這個手機巨頭使用嗎?根據ASML官方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控制一臺EUV光刻機設備24小時不停的生產,一天可以處理12寸晶圓大約2400片左右;而華為目前最頂級的麒麟990 5G SOC晶片的面積約為113.31平方毫米,在除去一些邊角料和不合格的產品後,一塊12寸晶圓大約可以生產500片左右麒麟990 5G SOC晶片,那麼一臺EUV光刻機設備一天就可以生產近120萬片晶片產品,一年就能生產4.38億片麒麟晶片!

目前,華為手機一年的出貨量大約在2億部左右,所以如果我們能擁有一臺頂級的EUV光刻機設備,就能生產出數量非常可觀的晶片產品來,而且滿足華為手機的生產需求也是絲毫沒有問題的,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的影響,現如今我們還沒能購買到一臺頂級的EUV光刻機設備,但我們相信隨著國產科技企業的不斷努力,我們也一定能擁有最先進的光刻機設備的,讓我們一起為國產加油吧!

相關焦點

  • 一臺售價10億的荷蘭光刻機,一年能造多少顆晶片?今天算明白了
    我們在晶片技術領域最難以攻克的就是光刻機的研製,而現在荷蘭最好的一款光刻機就是他們的EUV光刻機,這一臺光刻機售價是十億。 這臺高科技是目前為止製造技術最高的,所以不論從哪方面來說,他都非常的有實力,那麼造價如此高昂的一臺光刻機,究竟使用多久才能夠賺回它的成本呢?一年又能造多少顆晶片呢?如果按照臺積電,現在的一些發展來看的話。 要想掙回它的成本,其實還是需要一些計算的,按現在理想狀態下,一天能夠生產800×600顆晶片,算下來也就是48萬顆!
  • 國產光刻機的艱辛突圍路:07年出樣機,被國外卡脖子9年才量產
    華為是因為晶片被卡脖子,而國內的晶片廠又因為光刻機被卡脖子。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的關鍵核心設備,高端euv光刻機被稱為是世界上最精密的設備,一臺價值達到將近10億人民幣。
  • 光刻機不再重要?石墨烯晶片才是重點,比傳統晶片強大10倍
    導讀:光刻機不再重要?石墨烯晶片才是重點,比傳統晶片強大10倍眾所周知,自從美國打擊和制裁我國的華為以後,有關於華為公司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而現在擺在華為公司面前的難題就是要儘快解決晶片供應的問題,根據華為餘承東的說法來看,到了9月15號以後,臺積電就將無法給華為代加工晶片了,而華為的海思麒麟晶片也將因為無法生產而成為絕唱!
  • 華為也傳來消息,光刻機只是藉口?
    在這個晶片引領發展的時代之中,晶片顯然已經成為了我們必須要關注的焦點。眾所周知,美國作為科技強國,很多的晶片主要技術都掌握在美國企業的手中,尤其是在晶片生產製造設備以及原材料上,這些基本上都是來自於美國的。
  • 華為正式進入晶片製造領域,晶片「反擊戰」已經打響!
    高通也在向美國申請,如果可以,華為郭平表示,很樂意使用高通的晶片生產華為手機。然而,華為也並沒有將所有希望寄託於渺茫的未來,而是已經著手打造自己的晶片供應鏈。之後,任正非3天訪問4所高校,與高校在科研、產業等方面展開深層合作,助力晶片自主,同時也加深了與中科院之間在光刻機方面的合作,旨在早日突破被卡脖子的晶片製造所用到的光刻技術,而華為也是說到做到!
  • 65年前中國就有光刻機,80年代甚至領先世界,為何如今不行了?
    其中ASML更是唯一能生產EUV光刻機的廠商,就因為能生產EUV光刻機,所以ASML受到全球晶片製造廠商的追捧,都希望能採購一臺EUV光刻機。儘管需要花費1.2億美元才能購買一臺EUV光刻機,但依舊是供不應求。 我國晶片代工廠曾經也買了一臺EUV光刻機,只不過在某些國家的阻礙下,遲遲沒有交付。
  • 猜猜臺積電一年用多少電?臺積電的耗電量,臺灣未來能撐住嗎?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用電量也是不斷上漲,以常住人口1300萬左右的深圳為例,在一年居民用電量達到了146.64億度。如此恐怖的用電量,已經讓我們大吃一驚,而有一家企業在一年的用電量竟然和深圳不相上下,這就是全球最大的晶片晶圓代工廠臺積電(TSMC),這家企業在一年用掉了143.3億度電。
  • 華為喜從天降!麒麟晶片還有機會,美國也沒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
    中國科學院方面也沒有閒著,白春禮院長公開對外宣布將集中全院科研力量攻克光刻機等半導體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 但是就在華為為晶片代工感到苦惱之時,隨著10月12日一則消息的傳來,算是讓華為喜從天降了,據悉在10月1日中芯國際正式對外官宣,已經完成全球首個基於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 那麼這意味著什麼呢?
  • 在關鍵時刻,中企買下的三臺ASML光刻機陸續到位
    在2020年的一次業績說明會上,上海新陽表示公司已經購買了三臺光刻機,光刻機型號為ASML-1400,為二手機器,購價約1億元。這些光刻機價格被用於ArF(乾式)幹法光刻膠的研發。 當時,上海新陽購買的光刻機僅有一臺到廠運行。
  • 年度行研 晶片「印鈔機」的背後:人類物理的極限探索與大國博弈的...
    ,在晶片設計完成後會交給TSMC臺積電、UMC聯電、SMIC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生產,這些代工廠的生產設備就包括了來自ASML等的光刻機。   為了更形象的量化當下最先進的EUV光刻機難度,我們可以先講幾個直觀的數據:    一臺EUV光刻機一般有超十多萬個零件、4萬個螺栓、十幾公裡走線、幾百噸重量;    一臺EUV光刻機一般需要4臺左右的波音747才能完成運輸;    2015年時一臺EUV光刻機的售價高達1.2億美元
  • 國產光刻機!10億資金湧入 股價直線封漲停 剛剛上市公司正式發聲
    光刻機非上海電氣業務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及「十四五」期間要解決的「卡脖子」技術之一光刻機並非上市公司上海電氣的業務範疇,而屬於「兄弟單位」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微電子」)的業務。上海電氣披露的公告顯示,上海電氣集團持有上海微電子32.09%股權。
  • 郭臺銘:華為晶片我包下了
    美國這些年來,對我國科技企業進行無端打壓,中興、華為都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中,而美國的目的就是為了阻礙我國科技進步。未來10年將會是5G時代,中興華為已經在5G時代佔據了主導權,美國在逐漸失去它的霸主地位。可是現在的情況來看,美國在5G領域對華為已經無可奈何了,轉而向華為的晶片領域進行打壓。
  • 中科院5nm光刻技術研發成功,但有人卻不看好,這是為什麼?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張子暘與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劉前合作,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5nm超高精度雷射光刻加工方法。這種方法有別於傳統的縮短雷射波長或增大數值孔徑的技術路徑,打破了傳統雷射直寫技術中受體材料為有機光刻膠的限制,可使用多種受體材料,擴展了雷射直寫的應用場景。
  • 摩爾定律全靠它 CPU光刻技術分析與展望
    前言:光刻技術作為半導體工業的「領頭羊」,在半個世紀的進化歷程中為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最為有力的技術支撐。歷經50年,集成電路已經從上世紀60年代的每個晶片上僅幾十個器件發展到現在的每個晶片上可包含約10億個器件。在摩爾定律的指引下,半導體技術的集成度每3年提高4倍。
  • 1.4萬億美元投資,華為「守得雲開見月明」!
    今年突如其來的一場變故,讓全世界都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電子產品來說,不管是手錶、手機還是高鐵、飛機,一旦沒有了晶片,就像是沒有了靈魂,成為一個「擺設」。我國的半導體行業入門很晚,但其他電子產品的發展速度卻很快,這就導致了要處處「受制於人」,自己還生產不出能夠滿足現在的需求的高端晶片,只能依靠進口,誰都不能否認,再給我們幾年一定會有質的飛躍,但是目前,我們確實做不到。去年一年,我國僅僅花費在晶片進口上的資金就高達3000億美元,比石油還多,可見這個「坑」有多深,我國市場的需求有多大,晶片問題也成為了一個致命弱點。
  • 9.15禁令全面生效,倪光南院士卻說華為有芯可用,這是什麼意思?
    然來是有部分國人對於美國禁令產生了非常不樂觀的想法,認為在晶片的領域中國是一丁點的自主能力都沒有的。說到「中國已經擁有28納米的光刻機」,根據目前中國的能力,自己生產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還是沒有問題的。28納米和14納米的晶片對於華為來講能夠做些什麼呢?華為可以在屏幕驅動、內存晶片、CMOS等領域大展手腳,這些領域對晶片的要求並不是那麼苛刻。
  • 中國65年就已有光刻機,80年代更是世界領先,為何後來落後了
    ▲光刻機實際上這個光刻機是一種設備,主要的作用和生產晶片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想要製造晶片就需要光刻機,沒有光刻機就製造不出晶片,而且光刻機可以左右晶片的質量,在製造工藝身上要求是非常高的,在製作要求上更是人們想像不到的苛刻
  • 美國不斷向華為下狠手!國光刻膠領漲兩市!利空頻出下緣何強勢?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此前美國針對華為海思的管制升級後,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指數「先漲後跌」,設備指數與材料指數在事件後前兩日呈上行趨勢,市場對於半導體設備材料國產替代趨勢邏輯較為認可。那麼,在光刻膠如此強勢的背後,隱藏著什麼硬核邏輯?國產替代的急切需求在半導體材料領域,光刻膠作為是集成電路製程技術進步的「燃料」,是國產代替重要環節。
  • 華為和誰展開晶片合作?追加7億美元大訂單
    此前據報導,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已經停止接收來自華為公司的新訂單,以回應美國旨在進一步限制華為公司重要晶片供應,根據海外晶片供應鏈的消息,美國準備出臺新規則,新規則要求使用美國晶片製造設備的外國公司獲得許可證後才可以向華公司為供應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