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然文化底蘊也綿延深厚不可預測,古往今來,有許多重大發明發現都是由我國最先開創的,比如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還有「筷子」,不說古老的前四大發明,單單這項餐具筷子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常用的飲食工具之一。那麼,你知道筷子的由來嗎?為何筷子要製成「下圓上方」?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筷子的故事。
一、「筷子」的歷史由來
古籍《韓非子·喻老》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
可以看到,筷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紂王時期,當時的紂王已經在使用象牙筷了。而發明筷子的人物大家也定不陌生,她就是今人認為「禍國殃民的狐妖」蘇妲己,說起這個就得提一個有趣的傳說了。
據傳商紂王喜怒無常,吃飯時很是挑剔,不是嫌肉不鮮不淨,就是怪湯太鹹太淡,許多廚師因此而命喪黃泉。而身為寵妃的蘇妲己也深知紂王不好侍奉,在每次擺酒設宴時,她都要事先嘗一嘗,免得紂王又因飯菜不可口而發怒。一次,有幾味菜餚做得太燙了,但是紂王已經來到了餐桌前,來不及調換,正當紂王伸手取餐時,妲己為討紂王歡心,急中生智,從頭上取下兩根玉簪,將菜餚夾起,又吹了吹,等涼些了再送入紂王口中。紂王很是開心,非常享受懷裡的美人為自己餵飯的樂趣,於是要妲己天天如此。時間一長,妲己命人為自己打造了一對略長一些的玉簪,專為紂王夾菜餚使用。這便是玉筷的雛形。後來,這種夾菜的方式流傳到了民間,逐漸衍生出了筷子。
二、「筷子」所折射出的古人智慧
筷子其實有它規定的長度,應該是七寸六分,這代表了人的「七情六慾」,以表示和動物本質的區別。
筷子的形狀也是有講究的,平時大家用餐不知發現沒有,它一頭方,一頭圓,這裡頭可是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博遠文化哦。在古代,人們信仰「天圓地方」的說法,而筷子方的那一端就代表地,圓的那一端就代表天,手持筷子,拇指無名指中指並用,形成了「天地人」之象(古人認為,「天時地利人和」方能成就大業),這是吉祥的寓意,代表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期許。
三、「筷子」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讀了以上關於筷子的故事,相信讀者都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的深遠智慧,如今筷子已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通過不同的途徑傳入了世界各地,成為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餐具之一。此刻,面對餐桌前的筷子,你是不是多了幾分敬畏呢?
參考資料:
《韓非子·喻老》、《禮記》、《民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