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東南醫院骨科譚雲:談骨論筋,「以人為本」詮釋醫者溫度

2021-01-15 上遊新聞

一場偶然的骨折手術,一封泛黃的3頁感謝信,一份真摯的醫患情誼。一個骨科醫生將這份意外的「暖意」視如珍寶,悉心保存了11年。

信中寫道:「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他(用)單純樸素的語言、真誠熱情地對待患者的態度深深感動我們……這種好品德、好風尚、好醫術的醫生值得大力表彰和學習……」

信中提到的「他」正是重慶市東南醫院骨科副主任譚雲。從醫25餘年,譚雲潛心骨科臨床醫學研究,長期從事骨科的創傷、關節及運動醫學專業。擅長四肢骨折MIPO微創技術、骨盆骨折內外固定術、微創髖、膝關節置換術及關節鏡下韌帶重建及半月板損傷修復手術。他用「匠人」精神詮釋醫者仁心,用滿心赤誠溫暖每一位患者。

(骨科副主任譚雲正在做手術)

初心起步,走仁醫救「人」之路

70年代,譚雲父親是石柱鄉裡的一名村醫,譚雲常看著父親上山採草藥為鄉親們治病。從小受父親的耳濡目染,譚雲心中漸漸萌發出也要「治病救人」的想法。90年代初,他被瀘州醫學院錄取,自此走上救死扶傷的從醫之路。

(譚云為市民義診)

「那時候很多人看不起病,我想讓更多人能看上病、看好病。」抱著造福身邊人的想法起步,從枯燥無味的讀書蓄力到真刀實槍的臨床實踐,1995年從瀘州醫學院畢業的譚雲從未止步學習,先後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南大學附屬湘雅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清華大學西部繼續教育學院等知名醫院、學府進修深造。

2007年5月,醫院救護車送來一名被絞肉機嚴重絞傷的2歲患者浩浩(化名),需進行急救處理,既要爭分奪秒儘快取下齒輪,又要減輕切割給浩浩帶來的疼痛和二次傷害,譚雲帶領醫師團隊,聯合消防官兵展開了一場緊急救援。在切開絞肉機、做完清創後,譚雲發現浩浩傷情複雜,神經、血管、肌腱、指掌骨多段斷裂並缺損。

「2歲的小孩兒不懂世事,疼得哇哇大哭,這為我們的治療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譚雲回憶到。在譚雲溫柔耐心的安撫下,浩浩的哭喊聲漸漸變小,安靜下來,譚雲邊哄著孩子,邊對浩浩行骨折內固定、軟組織的清創吻合……小手保住了。在經歷這樣的搶救後,譚雲常常教育團隊成員,「人」才是治病的根本,安撫患者和治療同樣重要。

傾囊相授,破「禁區」造福茶園百姓

近年,重慶市東南醫院大力實施「人才興院」和「品牌強院」戰略,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全面推進學科建設。2019年3月,譚雲作為高層次醫學人才被引進重慶市東南醫院,擔當起骨科學科建設的重任。看著走廊裡日益增多的加床,譚雲說:「手術量增多,說明周邊群眾對我們的救治水平更信賴了。」醫院致力打造專業學科品牌,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同時專家將創新醫療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帶進醫院,輻射茶園百姓廣受好評。

譚雲帶領年輕醫生不斷提高醫療技術的同時,也用創新管理理念充分調動團隊的積極性。科內分組,建立競爭機制,提升科室整體醫療救治水平;相互討論病例,探究救治方法,並將自己的操作技巧一一傳授給年輕醫生。他說:「這一輩子不可能將技術帶進墳墓,傳給下一代才能讓更多患者受益。」在他的影響下,科室比學趕超的氛圍日益濃厚。

(骨科成員合影,3排左3為譚雲)

2020年3月20日,骨科收治一名96歲「左側股骨粗隆間粉碎性骨折」患者劉奶奶。劉奶奶不僅年近百歲高齡,還合併有心腦肺等多器官系統慢性疾病,手術風險極高。骨科立即組織麻醉、呼吸、心內、神內、重症醫學等多科室聯合會診,擬定出骨折內固定手術——術後ICU過渡治療——相關科室全程保障的一整套手術治療流程與方案。

「骨科高齡患者的手術治療,既往被認為是挑戰醫學『禁區』之舉,我們要做的就是突破『禁區』。」譚雲認為。在充分做好術前準備的條件下,由譚雲主刀,在陸恩輝、龍毅兩名主治醫師醫生協助下,成功為老人實施了「左側股骨粗隆間骨折閉合復位髓內釘內固定術」,用微創手段減小手術創傷,迅速解除劉奶奶病痛。

自任職以來,譚雲成功開展了醫院第一例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第一例肩關節鏡手術、骨質疏鬆椎體壓縮性骨折的椎體成形術等,與主任成仕明一道,帶領重慶市東南醫院骨科向微創化、個體化、精準化方向邁進了一大步。

親民兢業,用細節溫暖身邊人

「骨科門診處方的價格很少有超過100塊的,能用常規藥治病的,我們就決不開貴藥。」譚雲說。本著以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宗旨,骨科致力於將優質醫療技術帶到廣大百姓身邊,讓老百姓少花錢也能看好病。

正是遵著「以人為本」的從醫理念,讓譚雲在科室管理中有了更多新思考。

一張小板凳就能拉近醫患距離。「在病房內放置一張板凳,讓醫生坐下來問候患者,將『俯視』轉變為『平視』,從細節中給予患者更多溫暖。」在譚雲看來,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必須落到實處,持之以恆將小事抓好,逐步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感和滿意度。

近年來,骨科在針對老年骨折患者的圍手術期治療和護理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包括6S管理、無痛病房管理、ERAS(加速康復外科)管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據譚雲介紹,骨科提倡加速康復理念,為術後患者制定個體化服務,進行疼痛、睡眠、飲食管理,在減輕患者痛苦的同時,縮短住院時間,減少醫療費用,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

從醫25餘年,譚雲潛心鑽研醫術,是患者眼裡溫暖負責的「譚醫生」。救過無數人的他,卻也曾有不能陪伴家人的無力感。據譚雲回憶:「多年前,4歲的女兒發燒在醫院輸液,科室恰巧也送來了急診患者。一邊是渴望他陪伴的女兒,另一邊是等待治療的患者,當我義不容辭奔赴『戰場』並穩定好患者後,不料女兒卻發生緊急情況……」談到這,譚雲語言哽咽、眼眶不禁泛紅,所幸最終平安無事。他說:「作為醫者,經常會在家人最需要陪伴之時缺席,所以現在只要有空閒我都會認真地陪伴在家人身邊。」

對於未來發展,譚雲充滿希望:「想將科室專業細化,讓每個醫生做到『術業有專攻』,最大範圍保證患者救治率,最大效率地保護、治療患者。凝聚科室力量,讓骨科努力向重慶市重點專科進軍。」(文/熊貴梅;圖/重慶市東南醫院)

專家簡介》》》

譚雲,骨科副主任,1995年畢業於瀘州醫學院,本科,民革黨員。主要從事骨科的創傷、關節及運動醫學專業。擅長四肢骨折MIPO微創技術、骨盆骨折內外固定術、微創髖、膝關節置換術及關節鏡下韌帶重建及半月板損傷修復手術。2007年5月治療一2歲小孩前臂及手的嚴重絞軋傷獲得成功,被CCTV-1、CCTV-10《走進科學》欄目進行專訪報導。

(所獲的部分榮譽)

相關焦點

  • 談「骨」論「筋」 | 足跟上方又痛又硬?踮腳困難?醫生教你自查跟腱!
    4人,住院醫生2人,具有碩士研究生學位者4人。曾先後到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上海第六人民醫院、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進修學習,現任中國AO內固定學會委員,山東省運動醫學委員,青島市運動醫學委員,青島市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青島市足踝專業委員。
  • 打造撫慰患者傷痛「溫馨港灣」~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榮獲2020年...
    > 近日,濟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再獲殊榮,成功獲評2020年縣域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標誌著醫院專科水平與臨床服務能力再提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成立骨科專業組起,數十年來,醫院一直致力於重點專科建設,把重點專科建設當作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的重要抓手。現如今,醫院將「大骨科」逐步細化為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骨關節科、手足外科、小兒骨科、運動醫學、骨科康復醫學科。其中,創傷骨科又細化分為創傷骨外一科、創傷骨外二科、創傷骨外三科。
  • 陝西權威骨科專家即將齊聚華仁醫院 開展大型公益會診活動
    11月29日,陝西權威骨科專家即將齊聚渭南華仁醫院,開展大型公益會診活動。會診的病種有,股骨頭壞死、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其他各類頸、肩、腰、腿疼。會診專家王春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骨科,博士生導師。
  • 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掛牌西南大學附屬心理醫院
    6月27日,西南大學附屬心理醫院掛牌儀式在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歌樂山院區門診部廣場舉行,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周林、西南大學副校長崔延強、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副處長丁國富、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主任池詳波、西南大學相關領導以及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相關領導、中層幹部、職工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 斷肢再植康復患者為貴州華夏骨科醫院...
    近日,劉先生來到貴州華夏骨科醫院,帶來一幅寫著「醫術精湛 醫德高尚 華佗在世 妙手回春」的錦旗,打算送給醫院手足顯微外科的醫護人員。「我現在拿掉拐杖也能慢慢移動。」在醫院裡,劉先生和醫生交流起自己的恢復情況。然而,半年前,劉先生因為一場意外,差點失去一隻腳。
  • 脖子扭到筋,如何緩解疼痛,3招或有效
    人們若是平常不注意有時會出現脖子扭到筋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會特別疼痛,直接影響到人們的日常活動和睡眠,那麼脖子扭到筋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進行緩解呢?脖子扭到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塗抹紅花油,能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 立明堂聯合骨科專家推出中醫養生課程,保障大家骨關節健康
    《形態形體矯正之脊柱課程》是由廣州立明堂聯合骨科專家董激老師針對頸椎疾病推出的一門中醫養生課程,能讓學習者可以通過自身準確的判斷,實施安全快捷輕柔的手法,讓你遠離頸椎病困擾。立明堂形態形態矯正系列課程為大家的骨關節健康保駕護航。正所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立明堂響應國家號召,成立意醫堂大健康品牌,集結權威的健康監測機構和專業的養生團隊,以弘揚岐黃正道為使命,致力於打造簡單易懂、合乎自然的健康養生系統,開發具有調離功用的系列產品,幫助更多人保持生命活力,延年益壽。
  • 骨科醫生告訴你真實答案
    受訪專家北京協和醫院骨科副教授 劉勇骨折後躺出一身病前不久,64歲的田奶奶在買菜路上不慎踩空摔倒,導致右側小腿骨折,去醫院做了石膏固定。回家後,田奶奶嚴格遵守自己理解的「傷筋動骨100天」的古訓,臥床休息,幾乎腳不離地、足不出戶,天天躺著。
  • 來泗陽中醫院統統搞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泗陽|何...
    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泗陽分中心在泗陽縣中醫院正式成立。中大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王紅星、康復醫學科副主任馬明等專家團隊,為我院康復醫學科推波助力,實現了我院針灸康復科背靠名院、名醫強科的願景。這標誌著我院康復醫學科在康復醫學史上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 廈門一男子被蝦刺到,9天後送醫搶救!切開手臂,內部的筋都爛了...
    洗蝦時不小心被刺到手你可能覺得很平常但是廈門市民吳先生上個月洗蝦時大拇指被蝦尾刺到幾天後竟整條手臂發紫、化膿突然倒地送醫搶救手術時醫生發現內部的筋都已經爛了毒素甚至侵入關節還差13釐米就會到達胸部手指被蝦刺到,9天後被送進搶救室
  • 雷光華教授牽頭制定中國骨關節炎權威指南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發起制定的《中國骨關節炎疼痛管理臨床實踐指南(2020年版)》在《中華骨科雜誌》2020年第40卷第8期正式發布,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雷光華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王坤正教授、天津醫院胡永成教授為該指南的共同通訊作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曾超特聘教授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邢丹主治醫師為共同執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胡懿郃教授等
  • 鼻頭的顏色和溫度,可以彰顯體質的寒熱 | 徐文兵
    俗語有: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骨頭之間有的靠筋(肌腱)連接固定,有的則是骨與骨之間呈半癒合狀態,如同磨磚對縫。不管怎麼都會留下空竅或縫隙,為氣、血、神經出入提供方便。既然是接縫或空隙,那就屬於接合部,相對脆弱,所以髎也是邪氣和異物容易積聚的地方。
  • 骨關節炎年輕化趨勢不容小視
    專家簡介: 張洪,主任醫師,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骨科和全軍骨科研究所關節外科與運動醫學組組長。 7月6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304醫院)骨科關節與運動醫學病區主任張洪教授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表示,年齡並非是導致骨關節炎唯一的因素,體重過重等因素也會帶給關節額外的壓力,加速關節退化。 「關節病雖不能直接致命,但發作的時候,常常會帶來劇烈的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張洪認為,骨關節炎已經成為愈發普遍的大眾性疾病。
  • 包長命:肢殘村醫堅守23年 用生命詮釋醫者仁心
    一隻口罩、一件白大褂、一副手套,這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察爾森鎮沙力根嘎查村醫包長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排查時的全部「防護」裝備,也是包長命留給村民的最後印象。2020年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三,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那一刻,享年50歲。這位為老百姓看了23年病的村醫走了,犧牲在了抗疫前線,留下了年邁的母親和孤苦無依的妻兒。
  • 男子KTV內丟手機欲索回 被人砍斷腳筋(圖)
    南都記者 王子榮 攝  南都訊 見習記者郭銳川 躺在寶安萬豐醫院骨科18號病床上,37歲的張祖釗一直在呻吟著喊痛。據張和朋友所稱,昨日凌晨,張祖釗與朋友鍾先生在寶安沙井沙都商務酒店KTV唱歌時,因鍾先生手機遺失問題與KTV經理發生爭執。手機討要回來後,張祖釗被人用棍棒毆打,並用砍刀砍斷腳筋。昨日下午,南都記者從寶安警方獲悉,相關涉案人員已被帶到派出所接受調查。
  • 上海耳鼻喉醫院專家排名_上海虹橋醫院耳鼻喉科
    上海虹橋醫院是華東地區一所集醫療、科研、學術交流、康復於一體,專業治療耳、鼻、咽喉疾病的現代化醫院。上海虹橋醫院是上海比較先進的,比較有實力技術的醫院,上海虹橋醫院耳鼻喉科宗旨一直是以人為本,科技領先,服務、至、上。專業治療耳鼻喉疾病的特色醫院作為「醫保定點醫院」的上海虹橋醫院,是目前上海市專業化成度較高、業務技術較好、醫療設備較先進的耳鼻喉科治療醫院。
  • 工傷患者椎體骨折術後內固定螺釘斷裂,起訴醫院索賠20萬丨醫法匯
    作者:醫法匯案情簡介患者單先生(51歲)在工地上從高處摔傷,於當日入住縣醫院處住院治療,被診斷為L5椎體壓縮性骨折,L4椎體橫突骨折,L4椎體I度滑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L5骨折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一年半後,單先生再次入住縣醫院,要求取出內固定物。
  • 一文讀懂骨關節炎
    現任上海市創傷急救中心主任、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骨科創傷中心主任、骨科智能化微創診療中心主任。英文名:Osteoarthritis科室:免疫科 關節骨科 風溼科 骨科症狀:下肢放射痛,體徵和症狀,關節畸形關節腫脹,創傷壓痛吞咽障礙囊腫,復視局部壓痛意識障礙指間關節不能屈曲,無力,晨僵,椎間盤退行性變畸形疼痛眩暈硬化,神經失用,神經根刺激,突然出現劇烈的腰痛類風溼。
  • 清末天德堂:醫者仁心,走好傳承第一步
    董家骨科創始人董慶和設天德堂,初不甚知名,醫務清淡。董慶和感念民生之多艱,診費收得很低,有時不但免費反而贈予醫藥。醫者,亂世救國,盛世救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醫德所含廣至天下,做人之德全包括在中醫醫德之中。天德門雖為骨病專科,但是在工業經濟不甚發達,百姓靠勞作為生骨病普遍存在的年代裡,就如寒冬裡的一道暖陽,照亮人心。
  • 西安市第五醫院:70載櫛風沐雨鑄就三甲名院 創建「大專科、強綜合...
    是一所集醫教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是國家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建設單位,國家臨床重點風溼病專科、心血管重點專科,西北風溼病診療中心,陝西省中醫風溼病診療中心,西安市風溼病研究所,西安市中西醫結合研究所,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陝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第八臨床醫學院。秉承「真誠相伴、攜手健康」之理念服務百姓,在70年的不屈奮鬥中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醫院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