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遷都許縣始末(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袁紹之禍

2021-01-10 胖咪三國史

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曹公迎天子都許。這是三國愛好者耳熟能詳的史實。曹公天下布武,縱橫中原,甚至挾天子以令諸侯,都以許縣為核心。

曹公是豫州譙縣人,起兵之初,治所在兗州東郡。為何最終會遷至豫州許縣呢?難道許縣的基礎設施良好、道路四通八達嗎?

我仔細閱讀相關材料,發現一條驚人的暗線:

曹公遷治許縣,不是因為許縣基建良好;恰恰相反,許縣所在潁川,郡治殘破,不堪大用。

曹公遷治許縣,不是為了發展,而是為了避禍。前期是避「老家譙沛之禍」;後期是避「袁紹之禍」。

本文為姊妹篇,上半部分"譙沛之禍"已詳細敘述分析、曹操為何不將治所設在老家譙縣。

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參考閱讀。傳送門如下:

曹操遷都許縣始末(上):被史書掩蓋的真相,譙沛之禍

本部分將分析曹操治所遷徙、反映的幕後思路。

即:脫離袁紹,謀求獨立發展。

本文共 5200 字,閱讀需 15 分鐘

為了解釋曹操逃離袁紹的原因,必須先介紹曹操加入袁紹陣營的原因。

① 曹操的「開門黑」

與演義小說不同,曹操在中平六年(189)逃離洛陽後,並未返回譙縣老家,而是進入陳留。投靠好友陳留太守【張邈】、及當地孝廉【衛茲】。

初平元年春正月,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同時俱起兵,眾各數萬,推紹為盟主。太祖行奮武將軍。

汴水之戰,邈遣衛茲將兵隨太祖。--《魏書七》

初平元年(190)群雄會師酸棗。諸侯置酒高會,各懷鬼胎,名為討賊,實則坐觀成敗。曹操進兵至滎陽,遭董卓大將【徐榮】痛擊,全軍覆沒,衛茲戰死。

曹操與曹洪、夏侯惇赴淮南國、丹陽郡募兵,揚州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各贊助兵馬二千,合計四千。還軍途中,全軍叛變,曹操被逼手劍奮起,親自搏戰。

戰後清點殘軍,僅餘五百。

太祖兵少,乃與夏侯惇等詣揚州募兵,刺史陳溫、丹陽太守周昕與兵四千餘人。還到龍亢,士卒多叛。--《魏書一》

兵謀叛,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其不叛者五百餘人。--《魏書》王沈版

曹操募兵路線示意圖

沒有固定治所,沒有兵馬,沒有錢糧,甚至老家也回不去了。曹操陷入了絕境。

將曹操拉出絕境的,就是袁紹。

② 投名狀

曹操在龍亢(屬豫州沛國)遭遇士卒叛亂後,一貧如洗。為謀求東山再起,曹操投靠了袁紹。

曹操依附袁紹的方式,屬於「從肉體到精神完全出賣」的形式,絕非盟軍之間的平等地位。

王氏《魏書》、魚氏《魏略》和陳氏《三國志》對「曹操曾替袁紹打工」的黑歷史,雖然多有隱瞞回護;但曹操依附袁紹時間過長,即使從現存史料分析,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曹操交出的第一份投名狀,便是跟隨袁紹、韓馥,共立新君。即幽州牧劉虞。

《魏書》(王沈版國史)和《三國志》眾口一詞,都說曹操不肯與袁紹同流合汙。王沈說得更加繪聲繪色,甚至說曹操厭惡袁紹的行為,產生了「誅殺袁紹」的心思。實在滑稽。

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為帝,太祖拒之。--《武帝紀》

太祖大笑曰:「吾不聽汝也。」紹復使人說太祖,太祖不應。由是益不直紹,圖誅滅之。--《魏書》王沈版

袁紹此時(190)尚未發跡、區區一渤海太守;而曹操麾下兵馬不過五百,他萌生個屁的「討賊理念」,他自己還指著袁紹賞他口飯吃呢。這純粹是魏朝筆桿子,替曹操撇乾淨「另立新君」的黑歷史,為尊者諱的春秋筆法罷了。

劉虞在位3年,至初平四年(193)被公孫瓚所殺。而替袁紹打工的曹操,在此階段從未遣使赴長安與獻帝往來。直到劉虞死後,曹操用董昭計策,才開始與長安遣使往來。

足見,擁立劉虞,袁紹是挑頭人,曹操、韓馥是大幫兇。

③ 寄居東郡

曹操窮困潦倒,翻遍褲兜就百十來個大子兒。此時,曹氏夏侯氏宗親們,不是在揚州做流氓(曹仁、曹純),就是在老家忍飢挨餓(夏侯淵、夏侯尚),還有為了躲避仇家,隱姓埋名一晚上睡覺換仨地兒(曹休)。甚至連曹操他爹都逃到徐州琅琊(今山東青島)去了。

此時跟在曹操身邊的宗室親信,僅夏侯惇和曹洪。

《武帝紀》對於初平元年末、至初平二年年中的記載,完全省略。不足半年的功夫,曹操突然湊了一支部隊,在兗州東郡,擊潰黑山賊於毒、白繞。

曹操入東郡

而前文非常值得玩味,袁紹脅奪韓馥冀州(實際是魏郡鄴縣)。

後文更為有趣,袁紹「表奏」曹操為東郡太守,郡治在東武陽(屬東郡治下縣)。

初平二年秋七月,袁紹脅韓馥,取冀州。黑山賊於毒、白繞、眭固等十餘萬眾略魏郡、東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東郡,擊白繞於濮陽,破之。袁紹因表太祖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武帝紀》

前任東郡太守是王肱(兗州刺史劉岱心腹),被黑山軍所殺;足見這支黑山賊戰鬥力超群。曹操絕不可能是靠著自己那500條雜魚擊敗的黑山軍。

結合前後文,曹操擊破黑山軍的部隊,毫無疑問來自霸佔鄴郡後的袁紹。這也解釋了,為何曹操事後會接受袁紹的封賞表奏。類似君臣關係,與劉備接受公孫瓚表奏的「平原國相」完全相同;足見曹操此時完全是袁紹的附庸。

④ 潁川荀彧

曹操在東郡,從老大哥袁紹處、挖來了一個重量級牆角,就是荀彧荀文若。

袁紹內部人才來源極端複雜:有自己的舊人,有韓馥系降臣,還有治鄴郡後招募的新人。荀彧自感在袁紹處不得志,便改換門庭,投靠袁紹部將曹操。

彧弟(荀)諶及同郡辛評、郭圖,皆為紹所任。彧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為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魏書十》

註:關於袁紹系人才來源分類,我之前單寫過一篇文章有涉及,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自行閱讀。傳送門如下:

韓馥系黨爭及諸子相殘:袁紹軍質量問題淺探

荀彧的到來,為曹操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即脫離袁紹控制,進軍荀彧老家——豫州潁川,即許縣所在。

當然,此時曹操無力脫離袁紹,更無力南下潁川。曹操真正取得潁川,已經是5年後建安元年(196)的事情了。

⑤ 青州兵與曹氏入兗

初平三年(192)青州黃巾入兗州,連續擊殺刺史【劉岱】,任城相【鄭遂】。濟北相【鮑信】迎曹操人兗州,亦不幸敗歿。

曹操在壽張縣(即兗州刺史治東平國下轄)擊敗青州黃巾,追至濟北,逼降了30萬黃巾流寇。沙汰後得勁卒數萬,號稱「青州兵」。

因東平國、任城國、濟北國同一時間都失去主君,曹操遂提領兗州三郡,勢力急速膨脹。

註:東漢,王國等同「郡」,侯國等同「縣」。國相,位等同郡守。

曹氏入兗州概覽

曹操入兗州不是重點,重點是,曹操本來的治所東郡,此時是什麼情況呢?

東郡被袁紹沒收了。對,沒收了。

《武帝紀》和《魏書六》均未提及東郡下落,但是《魏書七》臧洪傳附帶的一封書信,卻點出了東郡下落。

臧洪在興平二年(195)據東郡反叛袁紹,他在信中清楚地寫明:自己上任已三年。

紹嘆其能,徙(臧洪)為東郡太守,治東武陽。--《魏書七》

況僕(我臧洪)據金城之固(東郡),驅士民之力,散三年之畜,以為一年之資,匡困補乏,以悅天下,何圖築室反耕哉!--《魏書七》

臧洪信中明言,可散東郡三年之積蓄,足見其上任東郡太守至少3載。

足見,曹操入兗州惡鬥青州黃巾的同年(192),臧洪便接手了東郡。

聯繫曹操後來並未與袁紹或臧洪翻臉,唯一合理的解釋是,袁紹看曹操入兗州,越混越壯,遂將東郡收回,賜給了部將臧洪。

替人打工,就是如此。生殺予奪、富貴榮辱,皆懸於他人之手。

遇上好老闆,比如劉備替劉表打工,那是雙贏。遇見坑爹老闆,比如孫策替袁術打工,那是雙輸。

不想輸,就只能謀求獨立。曹操不想輸,便在霸佔兗州三郡後,走上了脫離袁紹的道路。

⑥ 入潁川

曹操入兗州第二年(193)發生了一件大事兒:劉虞死了。曹操、袁紹他們當年立的皇帝,被公孫瓚殺掉了。

劉虞死後,袁紹、曹操他們實際失去了「旗幟號召」。曹操萌生迎立長安獻帝的戰略構想,應該在此時已初具萌芽。

奉天子以令不臣,霸王之業可成。--毛階

可惜,現實沒給曹操時間多想。興平元年(194)兗州陳宮、張邈叛亂,趁曹操東徵徐州,迎呂布偷襲兗州後方。

平叛過程很枯燥乏味。戰爭持續了一年多,直到雙方斷糧,人民相食才停戰。呂布敗入徐州,又趁亂偷襲與袁術作戰的劉備。因不是本文重點,不再展開。

重點是,曹操在徵伐、平叛兗州八郡國後,終於可以騰出手來,考慮5年前荀彧提出的問題,即:

「徵伐潁川」。

此時(195)的潁川,是個極為糟糕的地方。當年荀彧背井離鄉,恰恰是為了避董卓的西涼賊軍之禍。荀彧離開老家不久,潁川即遭李傕的涼州兵擄掠,屍橫遍野。

卓遣李傕等出關東,所過虜略,至潁川、陳留而還。鄉人留者多見殺略。--《魏書十》

考慮到董卓西遷長安是在初平元年(190),那潁川遭到李傕擄掠的時間,最晚不晚於中平六年(189)。

即:曹操入許縣前五年,潁川郡已經被西涼軍夷為平地。

《魏書九》曹仁傳和《魏書十四》董昭傳,透露了曹公徵伐潁川的情況。說:

「潁川許縣,此時(195)竟被黃巾賊霸佔著。」

太祖平黃巾,迎天子都許。--《魏書九》

建安元年,太祖定黃巾於許,遣使詣河東。--《魏書十四》

曹操為何要入許縣?因為天子此時在洛陽,困於楊奉之手。

曹操入許,表面原因是為了迷惑楊奉。深層原因是為了避開袁紹。

⑦ 被愚弄的楊奉

【楊奉】是流賊出身。本名楊鳳。當時還沒有「梁山好漢」的稱呼,楊奉在白波河谷中做賊,號稱「白波軍」。

東漢末年,與明廷末期頗為相似;流賊遍地,自相冠蓋。泰山兵、青州兵、汝南兵、黑山兵、漢中米賊、白波谷兵簡直不要太多。他們名為兵,實為匪,弱者打家劫舍,強者攻城略地。其中勢力猖獗者,如泰山臧霸,漢中張魯等,竟然能建立獨立王國。

楊奉就是賊軍中的強者。有多強呢?他此時在洛陽挾制著逃亡而來的天子(即獻帝劉協),頂著「車騎將軍」的名號,氣焰極為囂張。

楊奉善戰。且手下做賊日久,皆驕兵悍將。曹操擔心練不過楊奉,不敢在洛陽硬搶天子。

太祖曰:「此孤本志也。楊奉近在梁耳,聞其兵精,得無為孤累乎?」--《魏書十四》

曹操藉口將天子迎至魯陽(在荊州東北,靠近豫州西南邊境),大家利益均沾。獻帝出發後,曹操迅速毀約,將天子轉運至豫州潁川許縣,並在此建都。

曹操轉運天子路線示意圖

楊奉是個賊,沒念過書,傻呵呵就信了。守在洛陽,等著利益均沾,做中興功臣。不料被曹操戲弄,大怒。交兵戰敗。投袁術,後被呂布所破,最終被劉備所殺。

太祖乃迎天子都許。(韓)暹、(楊)奉不能奉王法,各出奔,寇徐、揚間,為劉備所殺。--《魏書六》

⑧ 脫離袁紹

袁紹此時正在向北攻略公孫瓚,而盟友曹操則向南發育,不敢與老大哥爭地盤。

為什麼說曹操入潁川,不僅是為了欺騙楊奉,劫奪天子,而是為了遠離袁紹呢?

因為兗州至潁川的道路不通。

曹操想把勢力範圍伸到豫州潁川,必先經過豫州陳國,橫亙在兗州和潁川之間的地盤。而陳國國相,是袁術部將【袁嗣】。

《武帝紀》特意提到,建安元年(196 迎獻帝都許縣同年),曹操攻伐陳國,軍臨武平。逼降袁嗣。打通了入潁川的通道。

長安亂,天子東遷。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軍臨武平,袁術所置陳相袁嗣降。--《武帝紀》

有趣的是,天子之後賜予曹操的封地,恰恰是「武平」。曹操之前的爵位,是承襲自宦官爺爺曹騰的「費亭侯」。

註:武平是縣。曹操從「亭侯」直接跨級至「縣侯」,大概是對迎立天子、豪賭行為的獎賞。

許縣在潁川,而潁川郡治殘破,六年前(189)被李傕的賊兵所攻掠,此時又被黃巾所霸佔,甚至從兗州入潁川,還得攻打陳國。

曹操入許縣示意圖

潁川許縣,基礎設施差、經濟環境差、野無良田、人口稀薄;高風險低收益,如此虧本的買賣,曹操為什麼要做?

聯繫到初平三年(192)袁紹沒收曹操的治所東郡,轉授臧洪事件可知;曹操不甘居於人下,欲治人而不治於人。

曹操的心態,說得通俗一些,就是:

「租來的房子住的不踏實,我要自己買房。」

或者更通俗一些: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曹操很欣賞劉備,曾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

而劉備最大的特質,就是「不甘於人下」。程昱、郭嘉、周瑜、黃權多次提及劉備「梟人不能久屈」的性格特徵。甚至陳壽在贊語處也不吝誇獎「先主折而不撓,終不為下。」

曹操對劉備,與其說是英雄相惜,不如說是對同類的第六感。因為曹操恰恰是一個不能久屈人下之人。

治所遷至許縣之後,曹操的治所不再靠近冀州,便與袁紹翻臉。

最開始是拿「頭銜」做試探,以天子名義賜袁紹太尉(虛職),自領大將軍。袁紹怒,曹操便自領司空,將大將軍轉授袁紹。

之後曹操就開始動兵。先後攻略汝南(袁紹老家),入侵東郡(夏侯惇治濮陽可知),建安四年(199)還殺害了霸佔河內的眭固。眭固當時可是打算投靠袁紹的,竟被曹操所殺。

曹操行為越發放肆,甚至故意尋釁滋事,謀求與老大哥袁紹決戰。

果不其然,眭固死後一年(200),官渡之戰爆發。

曹操的治所,從東郡的東武陽(縣),到兗州的鄄城(屬濟陰郡),再到豫州潁川的許縣,一步一步,離袁紹越來越遠。不僅是為了自身發展,也是為了避禍。避「袁紹轉授東郡予臧洪」之禍。

曹操早期郡治的遷徙,其實可以借用《先主傳》的贊語:

劉備是: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曹操)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曹操則是:

「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袁紹)之量必不容己,非唯避害,且以競利云爾。」

劉備是避害為主,競利為輔;曹操相反,是競利為主,避害為輔。

曹劉二君,天下梟雄;然出奔之事,因由未同。用裴松之的話講,這叫:

夜光與蒸燭,其照雖均,質則異焉。

我是胖咪,百家號歷史原創作者。漫談歷史趣聞,專注三國史。從史海沉鉤中的蛛絲馬跡、吉光片羽,來剖析展開背後隱藏的深意。感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加關注,我會定期更新原創三國類文章。

Thanks for reading.

相關焦點

  • 很厚重的作文:《君子應立於危牆之下》
    花之四君子方知立於危牆得修危行,人亦如是。孟子曾云:君子不立足於危牆之下。然而,防患未然,洞察危險,止於身也。於心於德,危牆之下卻是靈魂最好的棲息之所。危牆帶給我們肉體上的壓迫,卻不能強奪靈魂上的執著。
  • 老祖宗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結婚前不理解,成家後感觸頗深
    老祖宗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結婚前不理解,成家後感觸頗深。孟子說過一句話:「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這是什麼意思呢?在孟子看來,人這一生中,沒有一樣不是天命(決定)的,順從天命,這就意味著是接受的正常的命運。所以呢,懂天命的人不會站立在危牆下面。
  •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凌鵬/文  很多人不知道塞思·卡拉曼,他不像巴菲特、芒格或者霍華德·馬克斯那樣有名,而他在1991年寫的《安全邊際》早已絕版。在《投資最重要的事》中,霍華德·馬克斯經常大段引用《安全邊際》的文字,這促使我閱讀此書。
  • 女孩玩高空項目墜落多處骨折,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安全帶沒起作用
    女孩玩高空項目墜落多處骨折,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目擊者:安全帶沒有起作用!遼寧大連一名11歲女孩玩高空項目從吊橋上墜落。醫生稱女孩多處受傷骨折,生命體徵平穩。一處名為"步步驚心"遊樂項目發生意外,一名11歲女孩從吊橋上墜落。目擊者稱,當時看到安全帶沒有起到作用。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根據不同的情形做不同的決定
    如果這個老闆維護包庇小人的利益,善惡黑白不分,喜歡奸佞之人,並不喜歡直言不諱的勸諫,那們您當然就應該謹言慎行,閉口不談了。所以孔子也講了,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在這裡我是以一個員工的角度論述這個問題,當然我們都是做老闆的,反過來看,您要想這個組織上下風氣良好,先有司,郝小過,舉賢才。
  • 部分留學生啟程回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而如今,美國新冠病毒確診患者每天新增人數超過3萬,總人數接近200萬,其政府對此還繼續放任不管,航空公司也幾乎沒有防控措施,在這種情況下,美方卻大肆炒作恢復航線問題,其用心顯然不單純。中美停航牽一髮動全身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川普政府宣布從6月16日開始禁止中國民航航班飛往美國,隨後又朝令夕改,收回這一禁令,每周允許運營2個往返於中美之間的航班。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白羊座的膽子,並非想像的那麼大
    它是火星之子,勇往直前,一身是膽。它是守護黃道第一宮的戰士,開拓進取,力爭上遊。白羊,一個創造性意義最強大的星座,是十二星座的勇士。有人認為,白羊座欠考慮,天不怕地不怕。但事實上,生活中的大多數白羊座也和普通人一樣,膽子並非想像的那麼大。甚至羊兒在很多領域膽子很小。那麼今天,我們就具體討論一下,白羊座的膽小是如何體現的。
  • 股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隔夜消息面整體偏利空。 技術面,目前大盤的震蕩區間位於2908點至2958點之間, 隔夜歐美股市重挫將給今日A股帶來非常大壓力,所以我們預計今日大盤大幅低開,下探時注意
  • 從極限運動翼裝飛行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從外國人到中國人
    我們的文化從來都是告訴我們不立於危牆之下,遠離那些有可能帶給我們傷害的事物。我有我自己的觀點,但我不下「結論」,看完此文的您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吧!接下來我只分享我的思考。極限運動為什麼吸引人提起極限運動,即使是目前來講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外國人,這與我們文化有關,至少很多年輕人過不去父母這一關,而沒有父母的支持年輕人很難有財力支撐起各種極限運動的花銷。
  • 美國對中國留學人員搞種族歧視,排華浪潮襲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在以美國帶頭對抗中國的環境之下,有澳大利亞、甚至印度這樣的國家正大力配合美國,給中國下套,使絆子。美國已經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還有軍事碰瓷,在影響力巨大的人文交流方面,也打出一記記黑拳。美國近期吊銷了超過1000名中國留學生和學者的籤證。川普的藉口是有人從事「間諜活動」。沒有什麼比所謂「國家安全」更萬能的藉口了。
  • 三國志戰略版SP袁紹詳情介紹 SP袁紹陣容戰法搭配攻略
    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三國志·袁紹傳》袁紹自幼就長得非常帥氣,氣質不怒自威,並且能夠禮賢下士,於是有很多人投奔他,就連曹操年輕的時候也與他交好。袁紹從大將軍侍從開始做起,不久就官升中軍校尉,然後又做了司隸校尉。紹有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與交焉。以大將軍掾為侍御史,稍遷中軍校尉,至司隸。
  • 官渡之戰後,曹操、劉表、袁氏兄弟各懷鬼胎
    作者:老王官渡之戰後,袁紹鬱鬱寡歡,與當年五月病發嘔血而死。當時群雄爭鹿,袁紹雖死,他留下的那份家業和勢力還是最強大的。就看他的兒子們怎麼表演了。袁紹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和袁尚。好了,老頭子一翹辮子,兄弟鬩(xi)牆,各懷鬼胎,爭得你死我活的。這時,曹操乘勝來攻。好啊,老曹家欺人太甚,都欺負上門了,於是兄弟聯手,共拒曹操,曹軍受阻。明白人郭嘉郭奉孝獻策:袁紹的這兩個兒子啊,名分還未定,現在各自的實力又不相上下,還各有自己的黨羽,打得急了,必定會抱團取暖,悠著點應付他們,他們之間必定生亂,會爭起來。我們還不如趁空先去打荊州的劉表。
  • 佔據一切優勢的袁紹,為何被曹操打敗?
    袁紹用人的眼光和手腕也更是爐火純青,以孔融的話:「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完全就是人才濟濟生機勃勃的創業團隊。憑著如此強大團隊,當曹操正忙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袁紹的事業也是蒸蒸日上。建安三年,袁紹徹底消滅公孫瓚,擁有冀青幽并四大州,也就是天下九州佔一半。
  • 「鄴城之亂」(上):論袁紹對黑山軍的分化與控制
    曹操在初平元年(190)兵敗滎陽,全軍覆沒。赴揚州募兵,又在龍亢縣遭遇兵變。「不叛者五百餘人」,惶惶如喪家之犬。還到龍亢,兵謀叛,夜燒太祖帳。太祖手劍殺數十人,餘皆披靡,乃得出營;其不叛者五百餘人。--王沈《魏書》初平二年(191)的曹操,不過是無兵無地的「落魄中年」,寄居袁紹麾下。同年袁紹驅逐州牧韓馥,霸佔鄴縣,頗疑曹操戮力其中。
  • 漢獻帝冊封曹操為「司空」,這到底是多大的官職?
    其中,就曹操來說,一開始的勢力是相對較弱的。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治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人迎曹操出任兗州牧。由此,這意味著曹操終於獲得了兗州這一立足之地。當然,即便如此,曹操的整體實力,依然沒有袁紹、袁術等諸侯強大。在此基礎上,迎奉漢獻帝劉協,成為曹操勢力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漢獻帝。
  • 假如官渡之戰,袁紹勝利了,袁紹能一統天下嗎?
    我們知道,袁紹的失敗除了不會選賢舉能,良盡其才之外,還有他的性格,他本身是一個剛愎自用,優柔寡斷之人。其次最最最重要的,也是曹操一語道破的,袁紹敗在家事!袁紹的幾個兒子,袁譚,袁熙等人,都擁兵自重!所以在官渡之戰中,即便袁紹敗了一仗,但是他們都為自己考慮,要知道兵貴神速啊!
  • 別人打天下都是兄弟齊上陣,為何袁紹和袁術軍閥割據時不聯手?
    恃才傲物,兄弟二人個性太強 "勒兵捕諸宦者,無少長皆殺之,凡二千餘人,或有無須而誤死者"。在袁紹豢養死士,誅殺宦官的時候,其實袁術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只不過,當時的袁術認為袁紹興不起多大的風浪,而且他自己也能從中分一杯羹。 袁術比袁紹更狂妄,也比他愚蠢。在討董之戰前夕,董卓曾經拉攏過曹操,袁紹和袁術,不過三人都義正言辭的拒絕了。
  • 袁紹原本可以先於曹操挾制天子以令諸侯,他為什麼不這麼幹?
    公元195年,漢獻帝劉協在原李傕部將楊奉、董承等人的護衛下,逃出長安,擺脫李傕與郭汜的投靠,一路向東往洛陽方向逃離。 當時袁紹在冀州的鄴城,曹操在兗州,袁紹離漢獻帝的距離比曹操要近,並且袁紹的謀士沮授建議袁紹迎奉漢獻帝,可是袁紹沒有同意。
  • 《鴻圖之下》月旦評問題答案大全 月旦評問題答案匯總
    月旦評裡我們需要回答正確問題才能獲取獎勵,而問題包括遊戲內的問題和很多的歷史問題,因此是很多的玩家不清楚... 鴻圖之下月旦評答案是什麼?鴻圖之下最近開啟了新的問道活動,這裡的活動我們最難完成的就是月旦評了。
  • 呂布本是喪家犬,為何能輕易奪得曹操的兗州?都怪曹操太缺德
    後來又去投奔袁紹,幫助袁紹統領騎兵,剿滅了強大的黑山賊。呂布雖然為袁紹立了功,卻終究不得袁紹的信任,最後只能自己主動離去,離去的途中還被袁紹的士兵追殺。當時呂布落魄極了,他急需依靠一股勢力,因為董卓的餘部和袁紹等人一直在派人追殺他。呂布四處流浪,最終在河內郡獲得了張揚的保護。奪兗州呂布被天下諸侯所不容,都淪落到了這份上,為何還能奪得曹操的兗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