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遺址挖出「龜殼」,內含宇宙之謎,考古家:至今無人參透

2021-01-18 華夏文物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文化遺寶。這些珍貴的文化遺寶,構成了我國文明的重要一部分,時至今日,人們還是驚嘆於古人的創造力。在古人還沒有創造出文字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以自己的智慧,總結出了一套又一套的傳奇理論,也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器物,更是給後人留下了數不清的謎團。《山海經》中記載又上古的神話傳說,而人們對我國歷史的認識,則是從夏商周開始的,上古時期對於人們來說,只是一個神話。

事實並非如此,早在上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了對宇宙萬物的思考,即便沒有文字的記載,但在我國的考古工作中,專家還是有了很多的發現。我國雖然又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但這只是我們自己認為的,在很多國家,這一說法還是有著很大的爭議。這與西方國家對文明的判定有關,他們認為,只有文字的出現,以及青銅器能夠代表文明,其餘的都不能算。但這樣的評定依據是片面的,因為幾千年前,我國的先人就已經開始思考宇宙,並留下了一些文明成果。

史前遺址挖出「龜殼」

1985年,安徽含山縣某一個村莊中,一個村民的母親去世了,他的心情十分的悲傷,但逝去的人是再也無法回來了。村民帶著鋤頭,到村子北部的土崗上挖掘墓穴,沒想到一挖,第一鏟子就帶上來一些石器,再挖竟然帶上來玉器。村民也顧不上悲痛,回家就聯繫了當地的文物局,說自己可能挖到古代的東西了,叫考古人員來看看。考古人員一接到消息,馬不停蹄地趕往村民所說的地方,在初步的考古勘察之後,專家證實這是一座史前遺址。

將這一消息上報之後,專家就開始對遺址進行挖掘,這一遺址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距今約有6000年的歷史,是長江下遊巢湖流域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而這片遺址,就是凌家灘遺址,它的發現證實了,中國早在55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城市,中國的城市歷史又向前推進了一千多年。在這片遺址中,考古學家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又陶器,也有玉器,其發現在考古、歷史、科學以及梅書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價值,這些發現是其他的古文化遺址所不能夠比擬的。

「龜殼」內含宇宙之謎

在這些玉器中,有一件「龜殼」,引起了專家的注意,這一件龜殼也是用玉做的,是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器中,最為珍貴的一件文物之一。用龜殼來佔卜,是我國古代常見的佔卜方式,根據古籍中記載的,伏羲為「始作八卦」者,《太平寰宇記》記載,「伏羲於蔡水得鬼,因畫八卦之壇」。《周易》中有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而龜殼上有原始的八卦圖,種種跡象,便有人推測,這可能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河圖洛書,上面的圖案,內含宇宙之謎。

河圖洛書

河圖與洛書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一直以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它是陰陽五行之術的根源,對我國眾多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河圖洛書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之久,但河圖究竟是什麼含義,與八卦及文字有什麼糾葛,一直是歷代爭論的化體。關於河圖洛書的記載有很多,但它歷來都是千古之謎,我們對於它的種種事跡,也只能是當作神話來看待。在出土了這件龜殼之後,專家也研究過上邊的圖案,也試圖解出河圖洛書的謎底,但在一番努力之後,專家也說:「至今無人參透」。作為中華文化之根源,想要解開它,那還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相關焦點

  • 1992年,考古挖出2個上古圖案,至今無解,被譽為「宇宙魔方」
    都說我們的華夏文明歷史上下五千年,事實上,在考古中已經挖出了很多超過五千年歷史的文物。只是苦於找不到足夠的證據和文字記載,所以很多歷史都還在探究發掘的階段,尤其是在近現代開啟了考古學之後,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總是能夠找到很多驚人的發現。
  • 【考古札記】許永傑:史前三種糧食加工工具
    史前時期,先民們是如何加工糧食的?加工糧食用的是什麼工具?考古學家們的工作,為我們提供了答案 :石磨盤和石磨棒、杵和臼、擂缽這三套組合是史前糧食加工的主流工具,有些甚至使用至今。
  • 考古發現是史前文明
    而言及頭頂的星辰,也許只有北鬥七星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星象文化,畢竟北極星經儒家學說發展,逐漸成為夜空之主的帝星,更是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政治內涵。湖南省華容縣東旭村,與中國數以萬的農村一樣,在夏至之後,可以清晰地看見北鬥垂於天幕。然而當地有7個不起眼的土堆,註定讓東旭村與眾不同。這7個小土堆還有一個神秘的名字——「七星墩」。
  • 玉牙璧"璇璣玉衡"未解謎:造型奇特似風車(圖)
    玉牙璧"璇璣玉衡"未解謎:造型奇特似風車(圖) 玉牙璧(山東五蓮丹土出土)  古玉品鑑38  蔣衛東  198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現為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長、研究員、中華玉文化中心專家委員,長期從事浙江北部地區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
  • 古墓挖出「二十八星宿」,改寫中國天文史,考古家:這是宇宙模型
    可以說,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早起源於商周時期,但我國目前考古發現的最早的與二十八星宿的相關文物是發現於東周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說到曾侯乙墓,大家也非常的熟悉。這是一座戰國時期的大墓,是我國考古史上考古挖掘最重要的古墓之一,出土的文物多達2萬多件,是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之一。
  • 我國疑似發現「外星人遺址」,神秘鐵管現身,至今大約2300年!
    我國疑似發現「外星人遺址」,神秘鐵管現身,至今大約2300年!這些年來人們一直在對太空進行探索,在努力之下似乎對宇宙也有了小小的了解。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有很多有關外星人的傳聞出現,那麼真的有外星人已經來到地球了嗎?
  • 80餘年良渚遺址考古歷經四代 守望五千年華夏文明曙光
    放眼浙江考古史,良渚,是繞不開的話題。很多人或許不知道,80餘年的良渚遺址考古已歷經四代。更不幸的是,這位本來還應該能夠在良渚遺址發掘研究上大有作為的年青人,在1939年5月因患猩紅熱而英年早逝。  如果施昕更算是第一代,第二代則要跳躍到上個世紀80年代。當時,牟永抗擔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史前考古)的主任。王明達是反山遺址發掘的領隊。舉世矚目良渚文化王墓等級的反山和瑤山遺址,就分別在1986年、1987年發掘的。
  • 聚焦新石器時代 「考古中國」發布4項重要考古成果
    12月29日,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會議聚焦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通報了內蒙古後城咀石城遺址、山東滕州崗上遺址、湖南華容七星墩遺址、湖南澧縣孫家崗遺址等4項重要考古成果。
  • 芒碭山發現劉武陵墓,考古隊挖出北鬥七星圖,引出3大歷史之謎
    他之所以會想到行盜墓之事,還要歸功於一座陵墓。此墓內藏40萬斤黃金,考古學者更是從這座墓內挖出了北鬥七星圖,隨之也引出了3大歷史之謎。漢朝時期的王公貴族們,對陵墓的修建都會追求工藝的華美,奢靡,光是隨葬的物品就要放入無數珍寶。而在漢代皇族陵墓中,最有價值的就當屬梁孝王劉武的陵墓了。劉武一直被竇太后所寵愛,竇太后甚至有過讓他繼承皇位的念頭。
  • 考古研究揭晚商甲骨佔卜之謎:吉兇兆紋基本可控
    新華網鄭州5月13日專電(記者桂娟、方棟)通過對著名晚商都城——安陽殷墟孝民屯遺址出土晚商卜骨進行攻制工藝重構實驗,河南動物考古研究人員日前揭開了晚商甲骨佔卜之謎,吉兇兆紋的出現基本上是可控的。
  • 考古:北鬥九星再現,遺址定名「河洛古國」,或許正為黃帝之都?
    2021-01-11 11:43:15 來源: 陽Sir的考古之眼 舉報
  • 當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專家在塔底挖出個有蜈蚣的盒子,你怎麼看?
    當年雷峰塔突然坍塌,專家在塔底挖出個有蜈蚣的盒子,你怎麼看?這個故事挺離奇的,說是在2001年,考古專家對雷峰塔遺址內的地宮進行發掘時,出土了一座鎏金純銀的阿育王塔,在這座塔內有一個純金的小盒子,考古人員打開這個小盒子後,發現裡面有一條純白色的蜈蚣,當時這條蜈蚣的觸鬚還在微微晃動,明顯可以看出這條蜈蚣還活著。那麼這個故事是真的嗎?我認為很可疑。
  • 上湖鄉舊石器遺址發掘進展與收穫
    江西地處長江中下遊的過渡地帶,是遠古人類沿江遷徙擴散的必經之地,也是史前文化交流融合的紐帶和核心地區。但是,在舊石器時代考古方面,由於長期以來專業力量薄弱,導致工作進展緩慢,舊石器遺址的發現和研究程度都比較有限,尚未充分發揮舊石器考古研究的學術意義及其服務社會的作用和價值。
  • 考古重大發現,宇宙規律的中華太極圖之謎,終於被破解
    考古中國,探源夏文化,不僅要通過田野考古證實夏王朝的存在,確立夏王朝的具體地理位置,而且要通過多方位、多角度、多學科的歷史與文化研究,科學地證明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與夏文化形成的密切關係。
  • 十大中國古代未解之謎,都是真實發生的但至今無人破解
    今天,奇趣人生小編就跟大家說一說十大中國古代未解之謎,看看你知道幾個。老子的出關之謎有史實記載,老子曾西出函谷關,被關令尹喜,強而著書,留下了中國思想史上的巨著五千言《道德經》。而後就騎著一頭大青牛,繼續西行,則沒了消息。這個引起很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則至今沒有得出很確鑿的證據。
  • 底本城遺址發現神秘石碑,專家說:上面的字破解兩個千古之謎
    在世界考古史上,有一塊神秘的石碑。它出土於十九世紀,石碑發現於位於約旦的底本遺址,雖然,這塊石碑只有34行字。但是,通過對其內容的解讀,卻破解了兩個重要的歷史之謎。這是塊什麼樣的石碑,又破解了怎樣的歷史之謎呢?
  • 人類起源之謎
    其中一個假說就是: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指出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結合當代考古成果,人類進化時間表是:古猿(1400--800萬年前)南猿(400--190萬年前)猿人(170--20萬年前)由此來看,古猿與南猿間空缺400萬年,南猿與猿人間空缺20萬年,其間進化的關鍵階段至今未找到過渡種類的化石,因此,科學家們對於人類起源產生了謎團。
  • 河南滎陽青臺遺址發現疑似北鬥九星祭祀區
    新華社鄭州3月29日電(記者桂娟)發現中原地區史前最早土坯房屋和疑似北鬥九星祭祀區的「滎陽青臺遺址發掘」項目,29日當選「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青臺遺址是著名的仰韶文化大河村類型遺址。
  • 浙江地底藏了千古之謎,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無人知其來歷
    我們國內的考古科學家們,在研究一些中國歷史考古研究的時候,還發現了吧舉世聞名的兵馬俑,但是除了兵馬俑之外,原來我們中國大地下面還藏著如此多神秘的建築。浙江的地底也藏著一個史詩級的建築,而且這個建築的來歷至今都是千古之謎,無從追尋。